书城艺术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48876600000006

第6章 1977-1980年·振奋与复苏

粉碎“四人帮”后,首都文艺工作者带着翻身般的喜悦心情,精神振奋地投入到各种庆祝演出的活动中去。节目的形式多是朗诵、音乐和舞蹈。我有幸观看了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一次超大型的诗歌演唱会。此次演唱会群星灿烂,阵容空前,真情抒放,令人激动。演出过程中,台上台下,演员观众情融一片,气氛热烈感人。临近结束时,众演员们紧紧拥簇在到场的邓颖超同志四周合影的场面,把演唱会推向了高潮。

揭批“四人帮”,话剧走到了最前边。《于无声处》《丹心谱》《枫叶红了的时候》等剧,对准“四人帮”的罪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多少年了,于是之饰演的丁文中那忠直、倔强的样子,不时还在我脑海里浮现,他用拐杖戳地的“咚咚”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之后,京剧《杨门女将》《逼上梁山》《闯王旗》《锁麟囊》《四郎探母》等陆续上演,话剧《茶馆》《关汉卿》《蔡文姬》《骆驼祥子》等重登舞台,首次塑造了周恩来艺术形象的话剧《报童》大受欢迎,一些戏曲、音乐、舞蹈、杂技等节目又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首都文艺演出呈现出一派全面复苏的景象。

1979年,为庆祝建国35周年,各种中外的演出又掀起一个热潮,让观众得以大饱眼福耳福。看过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人艺)的《茶馆》和《骆驼祥子》后,我被这两部戏所呈现出的艺术魅力和演员们高超的演技所打动、所感染,使我对话剧更多了几分迷恋,而且开始成了“人艺迷”。

在北影厂看拍《报童》

我的北京师大附中同学栾景泉是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简称中国儿艺)的演员,在《报童》中扮演伪军官。受他邀请,1978年一个冬日,我到北影厂一号棚看他和演员邵冲飞在警察局的一场戏的拍摄。谁知,仅几分钟的戏,反反复复拍了多遍才通过,真是不容易。拍罢,我还特意到棚中山城景置中上上下下走了走,新奇中又有几分得意,只是遗憾没赶上拍摄周恩来和报童一起卖报的那场戏。

老舅说:“你们北京人好福气!”

在包头铁路工作的老舅开朗、豁达、喜爱京戏,拉得一手好京胡,每当厂子有业余演出,他都是必不可少的人物。老舅说,北京戏园子多、上戏多、名角多,北京人天天有好戏看,好戏都看不过来——你们北京人好福气啊!

一次,趁他来京看望我老母亲的机会,我特意陪他到老舍茶馆去听戏。位置选的是第一排正当间儿桌子周边的座位,这儿得听得看,老舅很满意。记得当天的戏码是《三岔口》《活捉》和《遇皇后》,生旦净丑都有了,挺全。开演了,我发现老舅的眼睛有些不够使了,因为他又要看台上演员的表演,还要看台下文武场中“胡琴”的动作——看人家怎么运弓,怎么按弦,看人家的眼神、姿势,更看人家怎么托保着演员的行腔走板。听着看着之余,还情不自禁地轻晃着头、微动着手,仿佛操着琴、入了戏。戏散了,老舅意犹未尽地夸赞道:“好!真棒!真地道!你瞧人家那胡琴拉的,‘不洒汤不漏水’,‘托’得多自然、多瓷实。好!好!”临了,点着头又说一句:“北京人好福气啊!”

1995年,我去全国贫困地区贵州毕节、赫章进行所谓的讲学活动,耳闻目睹中,多多少少地感知了一些那里百姓的生活窘况。包头没去过,可能比贵州要好得多……

老舅多次说道:“北京人好福气。”我认为,这是他自己几乎阅尽人间沧桑凝成的叹语,我深感这句话沉甸甸的分量,思来想去,只有做个有分量的北京人,才对得起这句话!

我组织了两场大型朗诵会

我小学时就喜欢朗诵,还多次参加了表演和比赛,可以说,对朗诵情有独钟。1978年和1979年,“利用”时任语文教研组组长之“便”,在景泉的帮助下,我欣喜地邀请到众多着名话剧演员,组织了两场大型朗诵会,一场在空军学院礼堂,一场在西郊机场礼堂。

邀请到的演员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周正、韩善续,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简称青艺)的曹灿、曹伯颙、冯福生,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简称中国儿艺)的王铁成、方掬芬、连德枝、邵冲飞、邹赫威、栾景泉、杨广霖、黄意麟、杜声显,中央实验话剧院的唐纪琛、王怀文、冯明义,中国煤矿文工团的张勤……

大约有十多所中小学的近5000名师生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观看了演出。

演员们情绪饱满,非常认真,你方演罢我登场,每位演员都高水平地展示了自己拿手的节目。王铁成、周正模仿领袖人物,唐纪琛模仿江青的表演,曹灿的评书《李自成》片断,方掬芬、连德枝的童声朗诵尤其受到欢迎。整个演出始终气氛热烈,掌声不断,返场不断,高潮不断,师生们尽享这难得的高水平的朗诵盛宴,并且在自己的记忆中,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美好瞬间……

与后来出现的“走穴”情况完全不同,那时演员的要求都不高:接送的车是帆布棚的军用大卡车,演出的报酬是每人5元,第二场时每位加了一个我们校办工厂生产的马扎;对此,大家都很知足,没有一位流露出一点不满。

他们高水平的演出和良好的道德风范,赢得了广大师生们的热爱和尊重,也使我有幸结识了一批让人敬重的艺术界朋友。

有个细节,至今没忘:为了保证朗诵演出的质量、对观众负责,开演前,曹灿先生让我陪他到礼堂各个位置试听扩音器的效果,发现声音不佳的地方,及时做了调适。其负责、认真、细心的态度可见一斑。现在,还有哪个演员会这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