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经济新闻实务
48862000000027

第27章 中观经济新闻(4)

工业化加快助推中西部逆势增长

对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逆势上扬,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陈秀山认为,这一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其次,中西部地区都还处在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为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同时,中央在农业政策上的倾斜,也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农业较快发展。当然,也得益于中西部地区抓住自身特点和优势,在危机中找到了发展的机遇。

“围绕第二产业的投资和产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普遍较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研究部研究员侯永志说,“中部地区和东部地缘相近,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要力量,上半年,中部地区承接东部梯度转移的积极性普遍较高,主要接纳的也都是工业项目,当地丰富的自然和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也是GDP增长的重要原因。”在中央扩内需、保增长的背景下,中部地区的制造业结构与当前扩内需的市场需求结合得更加紧密,例如中部地区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发达,其工业制成品能满足国内市场当前的需要,而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的结构对国外市场依赖较大,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相对会弱一些。

对于西部地区经济保持增长的原因,重庆社科院产业经济与企业发展研究所所长王秀模认为,上半年西部经济快速发展有五大原因:一是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巨大推动力。二是西部地区正处于城市化成长期和工业化初中期,增长潜力大,增长幅度高。三是西部地区比较优势产业、重点支柱产业已进入高增长阶段。四是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具有很强的成长性。五是西部地区绝大多数省份属于内向型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所受冲击相对较小。

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认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9年上半年重庆的GDP增速达到12.5%,保持了较快发展的势头,这得益于中央系列政策的出台,也得益于重庆贯彻中央调控方针,未雨绸缪、主动出击。

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在路上

由于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我们人口、资源的大规模转移,使得劳动力和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然而,如今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看到了扭转这种局面的希望。

陈秀山认为,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这是我们期望出现的格局,也增强了当前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从长远看,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会带来非常积极的作用。第一,这将减少我国能源、资源远距离的流动,使能源、资源能得到更好的配置和利用;第二,这将逐步减少人口大规模的流动,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第三,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也对东部地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东部地区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从而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整体的转型升级。

在我们对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持乐观态度的同时,陈秀山还指出,“我们还要密切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是不是可持续的?二是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否仍然主要依靠能源、资源等要素的投入?是否走上了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道路?”

对此,侯永志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他说“中西部地区的增长不能是粗放式的工业增长,承接转移也不能是简单地复制、接受淘汰产品,而是要因地制宜科学承接具有技术含量并能提升当地产业的国际和国内转移项目。上半年中部地区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向追求高附加值转变,也给中部发展带来了后劲。”

(《人民日报》2009年8月11日)

怎么看东部经济增长的“慢”

区域经济观察·特别策划 辩证看待“快”与“慢”(下)

侯露露;钱伟;刘先云

突然来袭的国际金融危机使“火车头”们“考试成绩欠佳”。

以上海、浙江为代表的东部地区经济外向性高,受影响较大。且一些城市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发展瓶颈显现。

然而,尽管增长速度变慢了,但是东部地区的自主创新、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步伐却在加速。

前不久,全国各地陆续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不少地方上半年GDP增幅普遍好于预期,共有13个省(区、市)保持两位数增长。但一向被视为“尖子生”的上海,仅有5.6%的增长,首次落后于7.1%的全国平均水平。另一“尖子生”浙江,一季度仅增长3.4%,二季度的好转使上半年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6.3%,但仍较上年同期回落5.1个百分点。

上海和浙江作为我国东部经济的重要代表,GDP增幅放缓引来众人关注。东部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的“火车头”。如何解读这份有些出人意料的“期中考试成绩单”?

增速变缓显出后工业经济时代的发展特征

突然来袭的国际金融危机,是“火车头”们这次“考试成绩欠佳”的最主要原因。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东部地区普遍较之于中西部地区放慢了脚步。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而东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6.7%,浙江省这一数字仅为13.4%。

在消费方面,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2亿元,同比增长15.0%。上半年,上海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13.8%,浙江省则为13.7%,均低于全国平均增速。

屋漏偏逢连夜雨。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影响GDP总成绩落后的最主要因素是外贸出口的缩水严重。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205.25亿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下降23.3%。浙江省上半年进出口总额830.3亿美元,同比下降18.9%,其中出口下降19.6%。

“上海当前的发展速度彰显出后工业时代GDP增长模式的特征。”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汤蕴懿博士认为。浙江省的专家也持类似观点:浙江省目前处在人均GDP向8000美元乃至10000美元迈进的阶段,按照国际经验,在这个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会适当放缓。

所谓后工业经济时代,典型特征就是第三产业比重大大超过二产比重,经济运行方式和内容更多地体现出信息化和服务化,其经济对国际市场冷暖非常敏感。而中西部地区普遍处于工业化的早期或者是中期。这样的经济发展落差,在面对世界经济“寒潮”来袭时,就使东部地区患上“重感冒”而中西部地区只是开始稍有不适“打喷嚏”。

“浙江经济增速的放缓,这是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与浙江经济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多重因素叠加的反映。”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王杰进一步指出。因为从投资拉动效应看,浙江与其他省份也有不同特点。浙江中小企业、轻纺等加工型产业比重较大,受惠于在基础设施方面扩大投资政策的程度相对较小,这些方面投资拉动作用,要比一些中西部省份小很多。

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步子不断加快

速度看上去是慢下来了,但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态势并没有改变。相反,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一场转型升级的“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该意见对于发挥上海的比较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更好地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建立长三角联动机制,寻求错位发展也是上海市政府正在积极探索的领域。今后上海经济发展将从投资拉动型转为创新推动型,将优先选择高新产业,着力建立完整的产业链。而江苏沿海地区也可充分利用土地和劳动力优势,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此外,今年国务院还通过了《江苏沿海发展规划》,对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定位给了更多明确的引导。

在珠三角,广州与佛山还签订了《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广州与佛山之间在城市规划和功能定位上有了更清晰的合作和分工。这一系列规划,使得在东部地区,城市的定位与城市之间的定位与分工更趋明确合理。

除了区域经济的优化外,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也加快了步伐。

浙江省在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抓住机遇大规模发展新产业,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如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正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在传统产业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也在显著提升。上半年,浙江省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长41.6%和65.4%;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83.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同比提高了3.2个百分点。

“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制鞋、服装等产业从去年开始大规模向江西、四川等地转移,这也说明东部地区的‘慢’,实际上在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做贡献。”上海市社科院有专家认为。

保增长不忘保民生

保增长不忘保就业保民生,这也在东部地区达成了共识。

“如果说保障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最核心追求目标的话,上海无疑是成功的。”汤蕴懿认为。GDP本身的贡献不仅是经济刺激对指标的考虑,更主要的是保障就业。而政府花在就业等民生工程方面的绩效,并不能从短期的GDP统计数据中得到充分体现。

据介绍,上海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帮企业、保就业、促稳定”的工作思路,上半年,上海新增就业岗位32.26万个,6月份全市企业招退工相抵后实际增加就业岗位接近2万人,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岗位数量已恢复到去年10月前的水平。

“从长远看,这种外部冲击对提升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是有益的。”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陈秀山认为。危机以来,东部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和高耗能产业被逐步转移或者淘汰,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同时,企业也更加注重对国内市场的挖掘,逐步降低对外部经济的依赖。

统计显示,浙江省在环境保护方面也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上半年,预计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1%,千吨以上企业和1311家重点用能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6.9%和7.1%。与此同时,上海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今年有望达到8%,这表明上海保增长更关注产业结构优化的“速度”。

(《人民日报》2009年8月12日)

§§§第三节城市经济报道

一、什么是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是指由工业、商业等各种非农业经济部门聚集而成的地区经济。

城市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信息中心,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城市的发展主导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文明。

城市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引起了大规模的城乡分离,城市因而产生。城市经济的发展不仅受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的制约,而且总是同城乡关系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前资本主义社会,不论欧洲还是亚洲的城市,多数是当时社会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宗教中心,是商业和手工业荟萃之地,城市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消费性经济的特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使工业日益集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加强了城市与外界的经济联系,促成了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引起了城市性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城市成为工业生产、商业、金融、交通的中心。

城市因其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中心地位而成为中观经济学研究的独立领域。当年倡言区域经济学的学者认为:“既然城市的本质就是各种类型的人与活动在一定空间的集中,因而可以把城市经济学视为广义的空间经济学或区域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这部分所涉及的范围是如此之广泛,所以人们往往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来加以研究。”11

二、城市经济的特点

(一)人口、财富、知识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这一进程的加剧,人类的经济财富和经济活动大量集中到城市,城市的住宅、交通、公共设施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文化教育水平、科技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口、财富、知识和经济活动更进一步被吸引到城市,促使城市进一步扩张。城市化进程,就是人口、财富、知识和经济活动在城市集中的过程,这一进程,是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非农业经济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占支配地位

城市的形成,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促进了交通运输条件和商品生产销售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这些,都促使工业生产向城市集中。城市的形成,促进了人口、财富、资源的集中,这也为服务产业、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的条件。因此,在城市经济中,属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非农业经济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占据支配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