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宝宝心理学·宝宝每一天:0-1岁宝宝不哭
48829500000008

第8章 4月龄(1)

宝宝心理发育提示

不同的宝宝哭法也有一定差异

在这个时期,仔细观察宝宝的哭法,就会发现一定的规律。据统计结果显示,健康的宝宝每天至少要哭40分钟,有时长达240分钟,因此不能简单地说哭多长时间才是过长或过短。

父母别忽视宝宝的情绪

家庭是宝宝学习情绪智能的课堂,宝宝从父母的言行学到自我观感,如何看待自己、如何解读别人的情绪等。父母就像一面镜子,宝宝从父母的言行中认识到自我。如果父母忽略、放任、轻视宝宝的情绪,宝宝的情绪就是混乱的。如果父母注意到宝宝的需求,适度给予回应,逐步引导,建立他的自主能力,宝宝便能渐渐建立起情绪管理的模式,进而运用在他的人际关系当中。

如何满足宝宝的安全感需求

对于小宝宝来说,安全感不仅仅是保护他们弱小的身体不受到伤害。如果宝宝幼小的心灵感觉不安全,那么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

1平时多搂抱宝宝,抚摸宝宝的身体,以解除他的“皮肤饥饿” 。经常享受父母搂抱以及同大人嬉耍的宝宝,在亲情和内心的安全感上,会得到满足。

2对待婴幼时期的宝宝,说话的语气要和蔼、耐心,为宝宝营造一个温暖、轻松的心理氛围。

3在宝宝睡觉前进行一些适当的“安抚” 。比如轻轻拍着宝宝或唱一首好听的催眠曲。

4在选购婴幼儿用品时,最好有意识地多准备几个“迁移载体” ,避免造成宝宝对其中某一样过分“钟情” 。在宝宝的床上多备一些物品,让宝宝有可能地选择。

本月全脑开发重点

藏猫猫

用毛巾把你的脸蒙上,在宝宝面前俯身,让他把你脸上的毛巾拉下来,同时嘴里发出“喵儿”的叫声。玩过几次之后,宝宝会把脸藏在衣被内同大人做“藏猫猫”游戏。

要让宝宝喜欢注视你的脸,游戏时可有意识地展示不同的面部表情,借以训练宝宝对表情的分辨能力。

够取与准确抓握

先用手摸,玩具被推得更远。宝宝再伸手,玩具又晃动起来。经过多次努力,宝宝终于用两只手一前一后将它抱住。

把宝宝抱至桌前,桌上放几种不同的玩具,让其练习抓握。每次放3~5种,经常变换,可以从大到小,反复练习,并记录能准确抓握的次数。

翻身

宝宝处于仰卧位,将其右腿放在左腿上,左上肢屈曲,一只手拉住宝宝右手,另一只手轻轻推宝宝背部,使其翻成左侧卧位,再稍加努力,顺势将其翻成俯卧位,也可以在宝宝一侧用玩具吸引他主动翻身。开始时你要给点帮助,慢慢地宝宝就可以自己熟练地翻身了。每日练习2~3次。

咿呀学语

养成与宝宝交谈的习惯,平时见到什么就对宝宝说什么,干什么就讲什么。

帐篷下的时光——人际交往

把自然本身纳入教育工作,让宝宝健康成长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沐浴在大自然中,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宝宝在户外或者公园里成长,每天自由自在地晒一会儿太阳。

拟定情景:太阳下的“蛋”

时间:初夏时节的上午八九点或下午五点左右

地点:户外

人物:宝宝、妈妈、爸爸、其他宝宝及其家人

(爸爸得到小区物业的准许后,事先把帐篷在小区里的草地上支起来。)

(一切收拾妥当,专等小业主们入住。)

(妈妈事先邀请宝宝常见到的小宝宝及其家人一起去帐篷里玩。)

妈妈:(抱着穿戴整齐的宝宝下楼。)宝宝,妈妈带你出去玩,好吗?(顺着小区内的小径走去,走到帐篷所在的地方。)

妈妈:宝宝,爸爸把“蛋壳”支起来了,我们进去玩好不好?

宝宝:(仔细端详这新鲜的玩意儿)呀呀……

(这个月宝宝可能会掌握一种发出尖叫声的技能,他常常会尖叫,这种叫声甚至有一定的穿透力,嘹亮而高远。)

妈妈:(抱着宝宝钻进去,让宝宝趴在地毯上。)宝宝来,趴趴,到处看看。

朦朦妈妈:(抱着朦朦钻进来。)我们也来了!(把朦朦也放到地毯上,让两个小伙伴头对头趴好。)

宝宝:(面对熟悉的伙伴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开始手舞足蹈。)

朦朦:(也以同样的方式表示他的兴奋)

(10分钟以后,妈妈们分别抱起自己的宝宝,把他们搂在怀里,妈妈们聊一会儿天,让宝宝们互相摸一摸、碰一碰脸。)

(半小时以后抱着宝宝走出帐篷)

妈妈们:宝宝,我们看看这个“蛋”长什么样子。(抱着宝宝们走出帐篷,围着帐篷转一圈,让宝宝摸摸帐篷。)

宝宝们:(高兴地尖叫)呀呀……

什么都要拿来“尝尝” ——心理发育

宝宝爱“品尝”的习惯使妈妈很头疼,拿起什么都往嘴里送,强行拿开了就会哭。这是宝宝“口欲期”的典型行为,妈妈不用过多限制。

过多阻拦适得其反

某种程度上说,父母不停地禁止宝宝反而会加剧宝宝的口欲期反应,妈妈不用太紧张,只需在以下几个方面稍加留意。

弗洛伊德“口欲期”理论

主要借由嘴巴获得快感的这个发展阶段,称之为口欲期。婴儿出生后,如果不让他沮丧地哭泣就得到食物和母亲的关注,婴儿就会慢慢地体验到一种感情,这种感情将导致宝宝确立自己的乐观感、自信感,甚至是自尊感。反过来,如果婴儿拼命哭闹母亲也不理睬,这种宝宝将来会形成自我怀疑、

1. 筛选大小合适的玩具给宝宝玩,把容易吞进肚里的、容易咬掉的或者太硬的玩具收起来,把危险降到最低。

2. 定期清洗玩具。

3. 引导宝宝用正确的方法玩玩具,比如他要咬摇铃,你就尽量声情并茂的吸引他注意摇铃是可以摇出声音的,他要咬喇叭,你就教他喇叭可以吹等。悲观以及对世界不信任感的祸根。

口欲期得到满足,有助于人际交往能力发育

母乳喂养婴儿的意义远远超出喂养婴儿的问题本身,母亲的乳房可以使疲倦的、不高兴的、甚至是不舒服的婴儿得到抚慰和安定。新生婴儿通过嘴巴来表达自己的爱,随着母亲与宝宝在生活中的不断接触,母子之间就建立起一种稳定和亲密的人际关系。以后,便开始了自身的探查,而后则是对其他人身体的探查。

坐的练习——大动作

“三翻六坐八爬爬”,宝宝的大动作发育基本是按坊间流传的这个规律进行的。虽然要到6个月才能坐稳,但现在就可以开始让宝宝试着坐一坐了。

坐的意义

宝宝能够坐起来是很重要的,不仅有利于宝宝的脊柱开始形成第二个生理弯曲,即胸椎前突,而且对保持身体平衡有重要作用。

从躺卧发展到坐起,是宝宝动作发展的又一进步。宝宝能够坐起后,扩大了活动范围,使双手有更多的活动机会,这样宝宝能主动去接触各种新鲜事物,而且有利于各种感觉器官发育。

进行拉坐训练

引拉练习法。

宝宝仰卧在床上,大人用双手拉其胳膊,拉至坐姿后,将其扶直,稍坐片刻后,再帮助他仰卧床上,反复进行3~6次。练习多次后,大人只需稍微用力帮助,宝宝就能借力自己坐起来。

扶按练习法。

大人双手扶住宝宝的腰部或腋下,扶成站姿,两腿呈45。角分开,然后双手扶腰,将宝宝身体向下推,推成坐姿,片刻再扶起。

开始进行拉坐训练时,时间一般控制在每次5分钟左右。宝宝刚学会坐时,常常会左右摇摆或身子前倾,但没多久,宝宝就能挺直腰部。

也可以这么玩儿

在稍硬的床面上,妈妈与宝宝玩耍的时侯,可以做以下训练:

1. 宝宝的双腿分开坐在妈妈膝上,妈妈活动膝部,宝宝会向一边倾斜,他会把自己的身体调节稳当。

2. 从后方扶住其髋部,轻轻把他推向一边,他也会把自己的身体调节稳当,向不同方向转身坐。

3. 将他向另一边倾斜,他会伸出一只手调节身体的平衡,另一只手撑住床面,以使自己不跌倒。

开始发出辅音——语言智能

宝宝渐渐喜欢叫个不停,他复习着自己新掌握的技能,表情也越来越丰富了。妈妈要抓住时机,与宝宝做发声游戏:当他轻轻地随着你的话头应答时,要跟随他的发音重复或者模仿,这样会激发宝宝更大的兴趣,引导他继续尝试发声。

拟定情景:嗒嗒

时间:觉醒时

地点:床上

人物:宝宝、妈妈

(吃饱了的宝宝抱着玩具躺在床上咿呀叫唤。)

妈妈:宝宝干什么呢?(走到宝宝身边,俯身看他。)

宝宝:(两眼放光,两腿乱蹬。)哼哼……(啃玩具。)

妈妈:(把手指伸进宝宝的手心里,把玩具哄下来。)我们不玩玩具了,好吗?

宝宝:(看妈妈)呃……

妈妈:宝宝,跟妈妈聊一会儿天吧。(在宝宝身边盘腿坐下,俯身盯着宝宝的眼睛。)

宝宝:……(继续蹬腿。)

妈妈:(张大嘴,做出夸张的口型,把

宝宝的小手放在妈妈嘴唇上。)啊……(加上声母)妈妈,爸爸。

宝宝:啊……

妈妈:(把宝宝的小手放在妈妈喉部)啊……妈妈,爸爸。

(让宝宝体会妈妈喉部在发声时产生的颤动。无数次练习之后,总会有一天,在妈妈毫无防备之时。)

宝宝:嗒嗒(兴奋地手舞足蹈。)

妈妈:(惊喜之极,冲过去抱起宝宝转几个圈。)宝宝说话了,太棒了!

(嗒嗒是很多宝宝发出的第一个完整的音,这个音需要舌头与牙齿碰触就可以发出,相对容易。)

照照镜子——认知智能

宝宝已经对周围的人有了些认识,当他看见镜子里又出现一个一模一样的妈妈时,感到很惊奇。在反复的观看中,宝宝才能了解事实,并取得认识上的进步。

拟定情景:宝宝照镜子

时间:玩耍时

地点:家里

人物:宝宝、妈妈

(妈妈陪宝宝玩耍的过程中。)

妈妈:走,妈妈带你去照镜子(抱着宝宝走到镜子前。)镜子里面的宝宝是谁呀?(分别指着镜子里的宝宝和妈妈。)这是宝宝,那是妈妈。

宝宝:(伸出手摸摸镜子)咯咯!(看看镜子里的自己,再看看妈妈,很迷惑。)

妈妈:(在镜前把宝宝的小手举起。)宝宝的手。(摸摸镜子,再点点宝宝的鼻子)宝宝的鼻子。

宝宝:(宝宝盯着镜子十分好奇。)

妈妈:(离开镜子,从远处照镜子,再逐渐走到镜子前。)宝宝,看镜子里的宝宝和妈妈。

宝宝:(始终盯着镜子看,试图了解其

中的缘由。)

妈妈:这是宝宝的眼睛、嘴巴、耳朵、眉毛。(分别用手指着宝宝身上相应的部位。)

(当妈妈的手指触摸到宝宝的眉毛时,宝宝看见了镜子里眉毛的位置,又体验到自身眉毛被触摸的感觉,就能获得“眉毛”的位置、形状合一的整体概念。还可以借此教宝宝认识四肢。)

照镜子的作用

经常照镜子的宝宝会注意到自己脸上的器官,能较快学会认识五官。这个游戏能够发展自我意识,同时提高宝宝的感知能力,更好地理解事物之间的关联,培养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经常和宝宝说话,可以有效帮助宝宝学习词语,不间断地强化会有利于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探险前奏——手眼协调

不要认为眼前的东西拿到手里有多么容易,宝宝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已经憋了整整4个月的劲儿。眼前的东西终于握在手中,妈妈要记下这一时刻。

拟定情景:用手击中吊球

时间:觉醒时

地点:床上

人物:宝宝,妈妈

(将红色小球挂起来)

妈妈:(宝宝坐在妈妈怀里。)这是小球,红色的小球。(拿着宝宝的手拍击小球)你看,我们打中了。

宝宝:(兴奋地手舞足蹈,使劲儿尖叫。)

(小球晃来晃去,妈妈使它静止。)

妈妈:(放开宝宝的小手。)自己碰一碰。

宝宝:(用手去试击。)

(经过练习终于能够击中,说明宝宝已经有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眼睛看到吊球能估量出要将手伸到什么程度,向哪个方向才能击中。击中后,妈妈要亲亲宝宝以示鼓励。)

(如果将小瓶小盒放在桌上,妈妈抱宝宝

坐在椅子上,宝宝的手也能伸出去抓到静止不动的东西。这种能力也是经过尝试的,起初宝宝伸出手的距离过远或过近,伸手的方向偏左或偏右,经过多次努力之后就能用眼睛指导,去正确抓到小瓶或小盒,说明手眼协调又进了一步。)

探索进行中

宝宝的探险行为也正是视觉与触觉发育的过程,这也是出生几个月之内必经的阶段。

对周岁前的宝宝而言,手眼协调发育的过程中,探险就是游戏。他的好奇心是唯一促使他行动的原因,手眼协调的发育,让他能与环境产生互动,此时的你只要做他的“安全护航者”就可以了。

“手巧”有助于“心灵”——认知智能

俗话说“心灵手巧”,手的运动,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是非常有益的, 动左手有益于右脑的发育,动右手有益于左脑的发育,特别是婴幼儿时期,手指的活动,就是大脑的体操。

手也是一个心理器官

手不仅是一个生理器官,它与心理的发展也密切相关。以下因素影响手的功能发展:

宝宝需要运动,需要运用双手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所以,他需要能让他运动的东西,并给他提供活动的机会。宝宝必须能自由地决定和完成他想做的事。

宝宝的活动与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宝宝手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有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印记。

手工技巧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是同步的。手的动作受大脑的控制,反过来,手的活动又促进智力的发展。有了手的帮助,智力才能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如何锻炼手

应注意锻炼宝宝手眼协调能力和五指的分化,应让宝宝随意自主地抓物,经常按摩宝宝的手指,并让他自由地玩纸、撕纸,训练其敲打、换手、换掌、招手、摸索等动作。也可以让宝宝多多体验用手捉、放的感觉,可促进手指头灵活运动。

妈妈要注意

1. 不要向宝宝提供过多的帮助,适当的困境,有助于激发宝宝的创造性,提高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要遵从宝宝自然发展的规律,手部力量的练习,以宝宝自由探索内容为主,不必进行专业的手部力量锻炼,过早专业练习,有损腕骨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