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可是,我真挺担心的,好多合同中的东西我都不懂。比如付款方式啊、税点啊。我怕搞砸了。
老张:怕什么,公司什么都是现成的,合同文本你照着来就行。我相信你,没问题的!
小李:谢谢经理,我一定努力!
(合同签成了,到了年底)
老张:小李,怎么回事,对方现在要发票,知不知道这样我们得多缴20万的税。
小李:这个……我不懂,付款方式和发票都是按公司的范本走的。
老张:不懂要学啊,早知道年轻人办事不靠谱,好好的事全砸你手里了。
小李:……(沉默:不是你说按合同范本走的嘛)
这又是一个升级版的沟通游戏,不再是在特定时刻逃避亲密的方式,而成为了一种基本的相处模式。
游戏的开始,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民主的、鼓励下属的好领导,以及一位因为被信任、被重用而激动的下属。游戏的中间,我们看到的是悠然自得的领导和疲于奔命的下属。游戏的结局,他们变成了气急败坏的领导和沮丧、气愤的下属。
在这个情境中,游戏的发起人是经理老张。我们看到的表面事实是:下属给公司造成损失,领导焦虑着急。但实际上我们看不到经理老张在“避免损失”这件事上有什么实际的努力和行动,他只是在指责、抱怨他人。他内心的声音是:“我怎么这么倒霉,总遇上这么不靠谱的下属!”
在经理老张的心目中,他的潜台词是:“我这么信任你,给你这么好的机会,你却让我失望。”“我好,你不好”的心理定位跃然纸上。
沟通中的戏剧三角形
开始经理老张以“拯救者”的姿态出现,给新进公司的年轻人创造机会。造成损失后,他扮演“受害者”,然后很快转变成“迫害者”,让下属承担所有的责任。
沟通中的自我心理状态
这个沟通表面上是经理老张像一个
严厉的父亲在批评犯错误的孩子,但其实是处在负面情绪状态的经理像孩子一样推卸责任:“这个不是我干的。”指责下属其实是在表达内心的恐惧。这时候的下属成了批评的“父母状态”:“出了事就知道躲!”
在沟通中什么被漠视了
经理老张漠视的是自己和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上级领导对自己的宽容。玩这种游戏的人有着极度的不安全感和对自己强烈的不认同。他不认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相信人际关系的安全。他认为自己只要犯一点错误,上级就不喜欢自己了,所以不敢承担任何责任。
经理可以如何调整
玩这种游戏的人轻易不会承认是自己的问题。因为内心有强烈的恐惧,所以必须牢牢地穿着自己的盔甲,强调自己是完美的。同时,由于本身又善于伪装,在别人面前惯以好形象出现——如在下属面前是民主的领导,在上级面前是听话的下属——所以只要不出大的问题,在职场上会比较顺利。
但是内心的恐惧和焦虑会不断影响他的决策,对未来的心态造成负面影响。
下属可以如何应对
跟这样的领导沟通是最需要花心思的。因为他很善于表现,且他的位置一般比较稳固。想法单纯的下属往往“哑巴吃黄连”,性格太直率的下属又会正好“落入”其游戏。所以下属最好的办法是取其精华而用之:首先也要扮演一个好形象,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其次,在工作上划分清晰的界限,节奏要慢、工作要细,保证做一步、对一步;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要因领导的“鼓励”而忘乎所以,接下超出自己工作能力的任务。
《弟子规》里讲:“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一旦接下了不适合自己的工作任务,无论进退都是错的。如果迫于形势,必须接下这项工作,也要尽量争取有利的资源。由于玩这种游戏的领导很难自我觉察和调整心态,所以要改变沟通状况主要靠下属,大家可以借鉴下面的沟通方式:
小李:经理,付款方式和发票开具时间应该如何在合同里约定,会有什么影响,我实在不清楚。
老张:哎呀,看看过去的合同不就行了。(他仍然在游戏里)
小李:我看过了,但这次的合同额比较大,有一部分进度款正好在年底前后,我担心会影响公司的纳税额。听说去年公司出过这样的事,多交了10万的税,总经理发了好大的脾气呢!(告诉经理事情可能有的严重后果,上级的不满是老张最担心的)
老张:这个……我想起来了,确实有这回事。
小李:您看能不能约财务经理开个会,我们三个一起碰碰这事。您觉得行的话,我去约时间和定会议室。(自己把琐事都承担下来,不给经理增加任何工作量,让他不能再有拒绝的理由)
老张:行吧,你去安排吧。真让人不省心。(他仍然会强化自己的游戏,不过下属这时就可以不作回应了,那是经理给自己的台阶)
情境4:谁来管孩子
出场人物:忙于工作的丈夫、负责家庭的妻子
背景:孩子身体不好,厌学,已经休学半年。本来计划新学期去上学,现在孩子又反悔了。
丈夫:怎么回事,说好的怎么又变了?
妻子:他不想去,我有什么办法?
丈夫:你没办法,不是你天天管他吗?
妻子:我怎么管,现在管不了。
丈夫:都是你太强势了,把孩子管得厌学,我早说过,你这套不行。
妻子:我这套不行,那你来管。
丈夫:现在都这样了,我怎么管……
游戏的开始是一个信任妻子的丈夫,游戏的中间是一个省心的父亲,游戏的最后是两个气急败坏的家长。双方都是游戏的发起者,都认为是对方的错。互相指责的结果是让两个人都很有挫败感:既不能通过沟通解决问题,也极大地影响了两人的亲密关系。
我们看到的表面事实是:孩子不上学,作为父亲很着急,所以做出评判,认为是妻子不良的教育方式造成的,但实际上隐蔽的内心动机是:“这可怎么办?我怎么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孩子成了这样子,是我的失败,更糟糕的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内心的无助才是孩子父亲真正的声音。
无助感让我们不敢承担责任,所以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是推卸责任,于是父亲的潜台词:“我这么信任你,怎么把孩子教成这样?”
心理定位:我好,你不好。
沟通中的戏剧三角形
本例中的父亲开始是以家庭的“最高领导”自居,轻松地审视着妻子教育儿子。当他发现孩子出了问题后,变成一个焦虑的父亲,转换成“受害者”的角色。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程度后,马上成为“迫害者”,无理地追究妻子的责任。
沟通中的自我心理状态
这个沟通表面上是丈夫像一个严厉的父亲在批评犯错误的孩子:妻子。但其实是感觉无助的丈夫像孩子一样表达焦虑和恐惧。心理层面真实的对话像两个孩子闯祸后相互推卸责任:
丈夫:我也没办法。
妻子:你没办法,还怪我?
在沟通中什么被漠视了
丈夫漠视的是自己一家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玩这种游戏的人,多半一心扑在工作上,远离家庭,所以不知道如何与家人沟通、如何团结一家人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
丈夫可以如何调整
首先是要回归家庭。丈夫长时间疏离于家庭造成了家人间的不信任和不了解。丈夫没有承担家庭义务和责任,造成了家庭的失衡,导致妻子把过多的精力放到孩子身上,形成对孩子的过度控制,孩子才会出现行为问题。所以丈夫必须回到家庭中来,与孩子、与妻子建立直接的联系,家庭的结构才能恢复稳定。
丈夫多和孩子沟通,一起玩耍。另外还要适当关注妻子——多年来夫妻关系的疏离让妻子感到灰心失望,这是必须要补上的一课。
如何做到关注妻子?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办法是倾听。倾听是我们关注和爱抚别人的最好方式。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在工作及学校这些公众场合,我们能得到倾听的机会愈来愈少,家庭就成了我们最后的依靠。倾听能使得家人之间彼此贴近,给每个家人其所需要的关注,使他们得到关心,得到欣赏,遇到伤害时能宣泄情绪。最有效的倾听是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谈话者身上。
有效倾听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不评价、不指责、不建议。
2听对方叙述的内容,理解到他(她)的感受、期望和渴望。
3不必一定同意对方,但要做到明白和了解。
4眼睛注视对方,不要打断。
5对方沉默时可以陪伴,也可以提出问题鼓励他(她)继续说下去。
6倾听时要把自己对“事情”的态度、想法、感觉、评价放下,以开放的心了解“对方”。
好的听众是一面镜子,能反映出对方想要什么或需要表达什么,对方能获得关注,感受到温暖。同时,被足够倾听的人会有能力处理自己的情绪,厘清自己的困惑,解决自己的问题。
在本例中,丈夫长时间地疏离于家庭,妻子肯定有很多被倾听的需求没有被满足。这里面就包括独自照顾孩子过程中的困惑、担忧、自责和委屈。如果丈夫能做到每天给妻子30分钟诉说这些,对两人的情感会是一个极好的修复。一个能很好倾听的家庭能让所有成员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增进信任,感受到安全和亲密。
等妻子的情绪处理到一定阶段,也可以设立家庭的沟通模式。如每天晚饭后利用出去散步的时间,父母和孩子一起谈谈今天发生的事。内容和步骤可以这样设置:
1)每人先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说一下当天高兴的事和不高兴的事;
2)接下来每人15分钟详细描述自己今天愿意分享的事。可以是成功的事,也可以是困难的问题。描述事情的过程、自己的感受,比如让自己不舒服的人或事和自己的期望。其他两个人在此过程中,不需要作回应,只倾听。但倾听结束后可以问问对方,需要什么样的回应或者帮助。
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新的事情,有的让我们欣喜,有的让我们愤怒,有的让我们无助。负面的情绪并不是坏事,是生活中必然会产生的副产品。就像垃圾,有再利用的价值,但最怕的是积累。所以每天的“倾听时间”就像是小扫除,把每个人的负面情绪扫一下,让正面的能量顺利流动,这对家庭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妻子可以如何应对
在这个例子中,最重要的调整是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妻子对丈夫总是会希望他能回身关注一下自己,关注一下孩子,但东方文化特有的“隐忍”让很多妻子疏于表达。事实上在家庭关系中,最核心的关系是夫妻关系。
丈夫可以如何应对
在这个游戏中,妻子是处于弱势的,另一方面长期得不到丈夫的关注,另一方面有教育孩子的挫败感。这时要结束这个游戏,丈夫要作更多的努力。丈夫可以尝试主动与妻子沟通,鼓励她说出自己的想法。
丈夫:是我太着急了,看孩子这样,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妻子:你当然不知道怎么办,你根本就不了解孩子。(妻子仍然处在抱怨的情绪中,丈夫需要继续倾听,直到她表达出真正的需求为止)
丈夫:我原来觉得这是很简单的事,现在看来真不是这样。以前我真没体会到你教育孩子会这么费心,我以为他像我们那代人一样,根本用不着父母管。(对妻子的认可是安抚情绪最好的办法)
妻子:你哪知道,现在的孩子完全和我们那代人不一样,很多时候我特别发愁,想和你说说,但你要么没时间,要么不耐烦。(妻子虽然仍有抱怨,但已经开始表达需求)
丈夫:是啊,儿子也大了,也许我该多和他聊聊。
妻子:对啊,书上也是这么说的,说儿子在青春期,更适合和父亲沟通。因为母亲容易唠叨,容易管细节,这些都是孩子不喜欢的。(真正地表达需求)
丈夫:好,那这段时间我来试试,带上他去锻炼、出去玩,多和他沟通一下。
沟通游戏五摔门而去
情境1:晚归的女儿
出场人物:父亲和晚归的女儿
父亲:你搞什么鬼,你看都什么时候了?
女儿:怎么了,不是跟你说过和同学去看电影了吗?
父亲:那也不能这么晚,怎么这么不懂事!
女儿:多晚啊?阿丽和我一起的,她爸就从来不说她,你怎么这么不讲理?
父亲:我不讲理,好,以后晚上不许出去!
结局:女儿气呼呼地走进自己房间,用力摔上房门。
这是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多发生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在这个游戏中,两个人都是游戏的发起者,但一个是“控诉者”,一个是“辩护者”。游戏是从一个批评“你不对”开始的,然后彼此不欢而散,结局是彼此冷战。
我们看到的表面事实是:父亲责怪晚归的女儿,女儿辩解。结局可能是三种:(A)父亲撤退,回房狠狠地把门摔上;(B)女儿回房狠狠地把门摔上;(C)双方都摔门而去。总之摔门是游戏的结局。
在这里父亲隐蔽的内心动机和潜台词是:“你这么晚回来,我多担心,你就不能为我想想吗?”但一个父亲的威严让他很难表达自己的担忧和软弱,于是变成“指责”表达出来。进一步的潜台词是:“我担心你,而你根本不在意。”
心理定位:我好,你不好。
沟通中的戏剧三角形
父亲担心女儿的安全,一直等到女儿安全回家,扮演的是“拯救者”、一个负责任的父亲。等女儿很晚回到家时,担忧变成了愤怒和指责,成了“迫害者”。等女儿摔门而去时父亲又成了被拒绝的“受害者”,一个人沮丧地想:“为什么不能理解我对你的担心呢?”
沟通中的自我心理状态
这个沟通表面上是严厉的父亲在批评犯错误的孩子,但其实是担忧的父亲在表达自己的无助。
他不能直接表达担心有两个原因:一是父亲的权威感及男性角色的身份让他难以示弱;二是认为示弱不能促进孩子的行为改变,只有斥责才有力度,让孩子害怕,以后才不敢犯错。而受到指责的孩子则认为:“有什么可担心的,大惊小怪。”
父亲可以如何调整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拥有自己的朋友和生活圈子,很希望独立。此时的孩子常常对父母的唠叨非常反感。父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父亲应该成为青春期孩子的精神支柱,而不是扮演一个“迫害者”或是“受害者”。在孩子情绪易起伏、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时,父亲应做孩子精神上的镇静剂、安慰剂、止痛剂。
本例中,父亲担忧自己的孩子很正常,但用发脾气的方法只会让场面更混乱。父亲应该用“成人状态”与孩子沟通:“这么晚回来不安全,下次看电影能不能调一个早点的时间?万一晚了可以通知爸爸去接一下……”如果父亲这样说,孩子自己会心平气和地反省。
这里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情绪分为“真实的情绪”和“扭曲的情绪”。在本例中,父亲真实的情绪是“担忧”,还有一些“无助”。如果他能直接把这些说出来,就是在表达“真实的情绪”。但在传统的中国家庭里,这样的表达很少,所以父亲用“指责”的方式表达出了自己的情绪,“担忧”变成了“愤怒”,也就是说这是情绪的变形,所以我们称之为“扭曲的情绪”。在沟通中,我们不仅要识别自己的扭曲情绪,尽量表达真实情绪,同时也要学会识别他人的真实情绪。
什么是真实的情绪?
有助于问题解决的、在信任的人面前自然流露的情绪,是真实的情绪。这种情绪让对方感受到安全,而不是被指责。
什么是扭曲的情绪?
有些习惯于使用扭曲情绪的人一直认为,这是操纵环境或他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实际上承受扭曲情绪的对方会感到被“攻击”。如果对方很愤怒,他就会直接反抗这种“攻击”,此时,冲突就会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