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传记丛书——卢梭
48824300000004

第4章 救济院(2)

抵达安纳西时,巴克便向卢梭道别。卢梭和他虽然相识不久,但巴克的善解人意和风趣乐观却深深地影响了卢梭。如今就要分别了,卢梭心里不禁有些伤感,他依依不舍地目送巴克离去。然后,卢梭来到华伦夫人家门口,他心里有些紧张。不过当他见到华伦夫人时,华伦夫人那亲切的语气、和蔼的面容使他很快恢复了镇定。华伦夫人温和地询问卢梭一路上的见闻,并诚恳地留他在家里住下来。卢梭很感激华伦夫人,对自己能够受到的款待也很欢喜。

卢梭住的是一间古老的房屋,地方宽敞,这个屋子位于花园的小径旁边,也就是他第一次来拜访华伦夫人时,走过的那条小径。窗外,花园里树木蓊郁,繁花似锦,洋溢着一派田园风光。这是卢梭第一次住在这种环境中,他心里不禁非常感谢华伦夫人的善良和慷慨。住在这样宽敞的房间里,面对着这样优美宁静的景色,卢梭心中的郁闷一扫而光。这里虽然不如古丰伯爵家奢华艳丽,但屋子整洁安静,别有一番情趣。华伦夫人非常好客,又很乐于帮助别人,每次在家里举行宴会时,她都会叫卢梭一起参加。

华伦夫人家有一个女佣名叫曼勒,还有一个仆人安格,一个厨娘南希,以及两个马夫乔治和威廉。卢梭和华伦夫人的相处模式很像是母子俩,他叫她“妈妈”,而她称呼他为“我的孩子”。平时卢梭帮助华伦夫人整理一些资料,誊清教堂往来的单据,有时候还帮助她采集药草、抄写药方、制作药丸。华伦夫人的访客总是很多,而且涉及社会各个层次的人,有军人、医生、传教士、妇人等,她很乐于接待这些宾客,这种热情好客的作风使卢梭从中获得了不少乐趣。有时候,卢梭也与华伦夫人讨论文学,或念书给她听。华伦夫人天资聪颖,爱好文学,鉴赏力也很强,她说话时常常带有很文艺的气质,华伦夫人虽然生活在乡间,但并没有乡间妇人的庸俗和粗鄙。她喜欢与人交流,卢梭在无形中吸取了许多宝贵的处世经验。

工作之余,卢梭也没有忘记继续阅读,他在屋里找到一些书,其中有一本《旁观者》,他最为喜爱。他仔细研读书中的用字、措辞、结构和情节设置,并用这种方式来训练文法,纠正他昔日惯有的发音。

华伦夫人鼓励卢梭去神学院读书,并送给卢梭一本乐谱。偶尔她也会教卢梭唱歌,她的嗓音轻柔动人,她还会弹琴,这些熏陶使得卢梭对音乐越来越感兴趣。卢梭经常将华伦夫人送她的歌谱带在身边,反复地练习,不久后,他就学会了里面所有的歌曲。卢梭到神学院后,负责教他的是一位青年牧师加迪埃先生,他本身也在神学院进修,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教导卢梭。他长得很白净,斯斯文文的,不屑于隐藏自己的情感,卢梭从他的眼神和声音中时常能够看到忧愁。

加迪埃先生善意而有耐心地教导卢梭,他是卢梭离开家后遇到的最善良的老师。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卢梭的思想渐趋成熟。

有一个星期日,卢梭从神学院回到华伦夫人家,远远就看见邻居的房子失火了,眼看火势就要蔓延到华伦夫人家。卢梭赶紧跑过去,全家人一起将家具搬到花园里。那天大主教正好来做客,他和华伦夫人一起跪在花园里祈祷,卢梭和其他人也一起跪下。不知道是不是这份虔诚感动了上天,总之风向转了,火势没有蔓延过来。

卢梭每次回华伦夫人家都带着那本歌谱,还会唱些在学校里新学的歌给华伦夫人听。华伦夫人认为卢梭对音乐很有天赋,有意让他朝这个方向发展。她每星期都在家中举办一次音乐会,教堂乐队的领班也常到她家中拜访。这位领班是麦特尔先生,是当时巴黎小有名气的作曲家。华伦夫人将卢梭引荐给他,并拜托他教导卢梭。麦特尔先生决定让卢梭住到他家里,以便更好地教他音乐。

于是卢梭从华伦夫人家搬到了麦特尔先生那里,他有些舍不得离开他的“妈妈”,不过这是为他的未来着想,何况两家离得并不远,卢梭可以随时回去看望华伦夫人。此后,卢梭和音乐家及合唱团的儿童们生活在一起,终日沉浸在歌唱的天地里。这种生活很自在,但卢梭仍然很守规矩,虚心努力地学习。这段生活留给卢梭最深刻的印象是音乐会的练习、合唱时的歌声、儿童班的歌唱、神父祷诵时穿的服装,以及唱诗班的帽子。卢梭经常带着他的笛子,坐在乐队旁边,尽情地吹奏。

冬季的某一个夜晚,大家聚在麦特尔先生家中的壁炉周围取暖,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女佣前去应门。进来的是一位少年,他自称是一位法国音乐家,因经济困境而四处奔波,很想在附近的教堂任职。麦特尔先生本身是法国人,所以他觉得这位年轻的音乐家很亲切,他热情地招呼他。卢梭则在一旁观察这个年轻人,他看到这个人容光焕发、精神愉快,说话也很流利,从他的谈吐中,可以知道这一定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他说他的名字是王特尔,刚离开巴黎,本来准备到格勒诺布尔投奔一位亲戚,不想却在这里迷路了。

晚餐时,大家围绕音乐展开了话题,王特尔的言谈非常动人,他提到了许多音乐大师、音乐名著以及许多著名的男女演员,他描绘逼真,就如同他曾亲身体验过一般。卢梭对这个年轻人特别感兴趣,因为他有知识、有才能。

安纳西教会在当地很有地位,主持者都是神学家和一些出身贵族的人,想要入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这些牧师、教士们自视甚高,对雇用来的人从不正眼相看,不礼貌的对待时有发生。他们对麦特尔先生的态度也很冷漠,其中唱诗班的领班牧师对麦特尔先生更是极为轻视。

这一年圣诞节的宗教聚餐,麦特尔先生不但没有被邀请参加,还受到了教士们的责难。麦特尔先生决定离开这里。他去向华伦夫人辞别时,华伦夫人极力挽留他,但他去意坚决。华伦夫人和卢梭只好帮助他打点行装。卢梭自然是要为他送行的,他与仆人安格一起护送麦特尔先生到了里昂。到里昂的第二天,麦特尔先生突发急病,没有知觉,口吐白沫。卢梭赶紧叫来了医生,经过救治后,麦特尔先生才慢慢苏醒,卢梭这才回到安纳西。

身为音乐家

卢梭返回安纳西时,华伦夫人已经因为要事去了巴黎,这使得卢梭非常失望,他一方面惦念着患病的麦特尔先生,一方面因为见不到华伦夫人而焦虑。无奈之下,他只好留在安纳西,等待华伦夫人回来。

卢梭先去探望了王特尔先生,王特尔现在在当地已经大受欢迎,很多贵妇人都对他倾心不已。王特尔殷勤热情地招待了卢梭。为了能跟随王特尔研习音乐,卢梭请求与他共同居住,王特尔欣然同意。

他们一起租了一个房间,房东是一个鞋店的主人,诙谐有趣,极为幽默。他常戏谑地称呼自己的妻子为“懒妇”,夫妻俩经常吵嘴,王特尔总是去当和事佬。这样四个人生活在一起,难免会发生很多趣事,卢梭常被逗得开怀大笑。

华伦夫人那里只有女佣曼勒在看家。卢梭时常去看望她,她是个性情和善、平易近人的女孩。她有很多同伴,其中有一位日内瓦姑娘,对卢梭颇有好感。其他的几位女伴对卢梭也十分客气,都把他当做自己的朋友看待,大家相处得很融洽。

有一天清晨,卢梭到田野中去看日出。那天日光柔和,田野上满是各种争奇斗艳的野花,黄莺优美的歌声从不远处的树林里传来。面对如此美丽和谐的大自然,卢梭不自觉地越走越远了。

不多久,他走到溪旁的树林里,忽然听到后面传来嗒嗒的马蹄声和女孩子说笑的声音。卢梭回头一看,原来是他认识的姑娘——格兰芬小姐和加蕾小姐。格兰芬是瑞士人,长得很漂亮,她不知道因为什么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她与加蕾是好朋友,住在加蕾家。两个人相亲相爱,情同姐妹。加蕾比格兰芬小一岁,长得更是美丽文雅,天生丽质。她们要到一栋别墅去,但是马不肯涉水,于是叫卢梭帮忙。卢梭想鞭打那匹马,又怕被踢,而惹得两个姑娘担心。他另想了一个方法,他手执加蕾那匹马的缰绳,牵着马渡河,一匹马在前引导,另一匹马自然就跟随了。这样渡过小溪后,卢梭向她们告辞。

格兰芬很善良,她建议卢梭跟她们去那栋别墅,把弄湿的衣服烘干。卢梭看着她们,仿佛对两位姑娘的邀请有点局促不安,略带羞涩地点头答应了。她们见他憨厚的表情不禁笑了起来。

卢梭上了格兰芬的那匹马,坐在她背后。沿途风光明媚,又有两位姑娘一起谈天说地,卢梭异常兴奋。到了别墅,他的衣服早已被风吹干了,格兰芬和加蕾亲自下厨准备午餐。

用完午餐后,他们便一起到果园里摘核桃。这天过得悠闲愉快,无拘无束,直到黄昏,他们才动身回家。这次愉快的经历舒解了卢梭因为思念华伦夫人而产生的郁结。

曼勒许久没有收到华伦夫人的音讯了,她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回来。曼勒有意回故乡看看,她希望能有一个人跟她同行,便邀请了卢梭。卢梭对旅行一直满怀兴趣,而且这次旅行只需要几天的时间,于是欣然答应陪同曼勒。

曼勒在路上一直很照顾卢梭,偶尔也调皮地模仿卢梭说话的声调和动作,这为旅途增添了不少愉快的气氛。

路经里昂,卢梭顺道去探望他的父亲。卢梭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和父亲见过面了,这次相见,父子二人不禁百感交集。卢梭的泪水更是夺眶而出,他与父亲相拥良久。心情平复下来之后,卢梭对父亲述说了自己对音乐的兴趣,以及成为一名音乐家的志愿。父亲看到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并且有了自己的志向,自然十分高兴,说了很多鼓励他的话。

数日后,卢梭和曼勒平安抵达目的地。卢梭受到了曼勒家人的热烈欢迎,次日一早,卢梭便动身返回安纳西。

回程时,卢梭想转道洛桑,因为那里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湖光山色。卢梭喜爱自然的本性终其一生也没有改变,虽然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但大自然的美景总能带给他无与伦比的快乐,能抚平他心中的伤痕。

行至洛桑,卢梭回忆起在麦特尔先生家遇到王特尔的情景,他萌生了教授音乐的想法。于是卢梭决定先找一间旅舍安顿下来。他听说一位塔罗先生,据说他乐善好施,经常留过路的旅人过夜。卢梭前去拜访他,并对他说明了自己的身世。塔罗先生是位好心人,答应替他介绍学生,并承诺可以等卢梭日后有了收入再付房租。卢梭非常感激塔罗先生的善心,他的音乐生涯算是正式开始了。

之前卢梭在麦特尔先生家中学习音乐,那六个月时间里,他学到了很多,同时他又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准备在洛桑施展自己在音乐上的才华和抱负。卢梭以前学过作曲,便以作曲家自居。数日后,卢梭听说洛桑有位法学教授特雷拜伦先生,他酷爱音乐,经常在家里举办音乐会。卢梭决定去拜访他,希望能获得他的青睐。

特雷拜伦先生请卢梭作一首音乐会演奏的曲子,卢梭很高兴,花了15天时间作了一首交响曲。经过誊正、删改后,他把曲子交给特雷拜伦家中的那些音乐宾客。这首曲子沿用了王特尔教他的风格和技巧,卢梭希望能收到特殊的效果。

音乐会不久后就准备妥当,来了很多宾客,他们都要试听卢梭的新曲。卢梭首先向席上的宾客说明了音律和形式,然后站在指挥台上,手执指挥棒指挥起来。可惜音效异常地混乱,不知道是那些演奏者故意为之,还是卢梭的音乐本身就没什么可取性,总之效果非常差。几分钟之后,卢梭有点慌乱了,他汗流浃背,紧张惶恐,但还是坚定地继续站在指挥台上,宾客们开始交头接耳。

有一位说道:“实在难以忍受啊!”

另一个人说:“真是难听到极点了!”

“真像是魔鬼音乐!我想捂住自己的耳朵!”另一个人接道。

卢梭的这首新曲遭到宾客们的指责,他失败了。遭到这样的打击之后,卢梭觉得自己无法再在洛桑待下去了,他便决定到纳沙泰尔去。在纳沙泰尔,卢梭很顺利地收了几个学生,继续教授音乐,生活费用也有了着落。物质生活虽不足忧虑,但卢梭心中一直惦记着华伦夫人。有一天,卢梭遇到一个老者,他看上去像是个神职人员,他说的是意大利语,但又像是某个偏僻地区的方言。卢梭与老者一见如故,和他畅谈起来。

言谈中,卢梭知道这位老人是耶路撒冷的一位主教,他到纳沙泰尔来的主要目的是募集资金,因为与当地人言语不通,他希望邀请卢梭做自己的翻译。卢梭欣然答应他的委托,于是两个人一起前往索尔勒。

到了索尔勒,他们先去拜访法国公使波尔侯爵。波尔侯爵曾经担任过驻土耳其公使,对耶路撒冷的情况比较了解。老主教与公使交谈了一会儿,因为公使通晓多种语言,所以卢梭并没有介入他们的交谈。一刻钟之后,老主教出来了,公使希望与卢梭谈谈。他询问了卢梭的家境和生平,他看到卢梭态度诚实,言语恳切,就将他引见给了自己的夫人。公使夫人见卢梭聪慧灵敏,非常喜欢他,便挽留卢梭留在公使馆做事,也免得跟着老主教四处奔波。卢梭非常感谢公使夫人的厚爱,答应留下来。

公使秘书马丁先生领着卢梭到一个房间,对他说道:“这房间曾经的主人是一位伯爵,他和你同姓。如今你就住在这里吧,希望将来你能有比他更伟大的成就。”

这番话对卢梭而言是一种很大的鼓励,卢梭住下后,决定把房间里的书都阅读一遍,在那之前,他先写了一首赞誉公使夫人的诗,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

卢梭很勤奋地在公使馆工作,馆内的一名翻译官先生对卢梭颇为欣赏,他对卢梭提起他有位朋友是瑞士人,在法国军队里当团长,这位朋友的侄子也在巴黎军中任职,他想找一个助手,不知道卢梭是不是有兴趣。这对卢梭而言是个好机会,何况卢梭一直很想去巴黎,于是他马上答应下来。

公使为卢梭写了一封介绍信,并给了他100法郎作为旅费,临行前鼓励卢梭一定要努力向上。由此,卢梭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