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音乐的历史
48812600000018

第18章 伟大安魂者莫扎特(1)

在前面的部分,我们了解到巴黎曾经发生过意大利歌剧和德国歌 剧的大辩论。那时,莫扎特才十八岁。岁月如梭,莫扎特的第一部著 名歌剧《伊多梅纽》公演的时候,这场论战早已经结束,维也纳成了 新的战场。

维也纳的意大利歌剧派一直英勇善战。在击败冯·格鲁克骑士之 后,他们一直在寻找新的猎物,莫扎特就是在这时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他的对手是安东尼奥·萨里埃里,一个性情暴躁、急功近利的人,可正 是这个行为卑鄙的家伙统治了维也纳乐坛半个世纪。可怜的莫扎特和这 样的人进行的斗争,注定不会是光明正大的,甚至当时的人们都认为是 安东尼奥·萨里埃里毒死了莫扎特。虽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但是他的 确大力煽动民众反对莫扎特。从这个角度讲,他对于莫扎特的英年早 逝,是要承担责任的。

莫扎特逝世的时候才三十六岁。很多人都试图考察出究竟是什么原 因使得他英年早逝。但是由于莫扎特被埋葬在乱葬岗,没有人能确切 地说出他的墓地在哪里。这让很多验尸专家也毫无办法。不过在我看 来,莫扎特的死一定和过度劳累有关。他生下来身体就不是很好,之 后又没有认真调养,而且,他的工作量足够在五六年的时间里累死十 几个壮汉了。

莫扎特的儿子在他逝世后,统计过他的平生经历。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六七岁的时候,去过两次欧洲大陆,在那里弹琴、唱歌、拉 小提琴,甚至扮演过小丑。在三十六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独立的乐曲 六百二十六部,其中,交响乐四十九部、弦乐四重奏二十九首、弥撒曲 二十首,还有数不清的小提琴、钢琴、双簧管、长笛奏鸣曲和协奏曲。 至于各式各样的小曲子,更是不胜枚举。海顿毫不吝惜地夸赞他的音乐 造诣:单凭弦乐四重奏,年轻的沃尔夫冈就能获得不朽的名声。莫扎特 似有魔力一般,凡是他接触过的事物,都会流淌出生命的旋律;琴键一 经他碰触,立即发出美妙的音乐。这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人们深 深陶醉其中,被他的音乐所吸引。

莫扎特能取得如此之高 的成就,不仅靠他的天赋, 更重要的是勤奋,家庭气氛 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莫扎 特的父亲是一位小提琴手, 名叫利奥波德·莫扎特, 为萨尔茨堡大主教工作。老 莫扎特很喜欢这个儿子,而 且,他这个儿子堪称天才: 在会走路之前就已经会弹古 钢琴,在没离开尿布时,就 能轻松地创作出长达几分钟 的优美旋律。老莫扎特既是 慈父又是严师。小莫扎特在 父亲的培养下认真学习音 乐,不浪费一点时间。他三岁就学会了拨弦古钢琴,一年后就第一次站在了舞台上,演奏自己的曲 子给听众欣赏。他的母亲很贤惠,家庭气氛十分融洽。他的姐姐玛丽 亚-他信中的"南奈尔",也跟随父亲学习音乐。两个孩子一起学钢琴,就像马戏团可爱的小狗学习跳环那样认真。 我们可以从莫扎特数目众多的作品中感觉到他是个很单纯的人。他是当之无愧的洛可可式音乐的代表人物,也是后人评价洛可可音乐的参 考。虽然莫扎特一生成就斐然,但是始终一贫如洗,令人不禁唏嘘感叹 世态炎凉。

在莫扎特五岁,姐姐玛丽亚十一岁时,父亲就带着他们开始了外出 旅行演出,当时是1762年。他们是幸运的,因为在那之前,小孩出门还 是个令大人们头疼的事情,但是到了他们那会儿,欧洲城市之间的驿站 系统才建设完备。于是小莫扎特就降低了颠簸途中可能患病的概率,健 康地活了下来。

三人第一个目的地是维也纳。当时莫扎特和公主玛丽·安特渥纳德(她母亲是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同龄,很是讨人喜欢,皇后也很喜 欢这个漂亮的孩子。莫扎特在那个艺术家毫无身份可言的年代,曾有过 这样的经历:皇帝陛下坐在他旁边的琴凳上,对他弹奏的钢琴赞不绝 口。皇帝夸小莫扎特是"聪明的魔术师",正好被他听见了,他特别开 心,弹完琴就一头钻进皇后的怀里,说你"住的房子可真漂亮"。皇 后很是开心,更加宠爱他。小公主教他怎样在皇宫光滑的地板上稳当地走路。作为报答,小莫 扎特牵起公主的手,真诚 地说:"天哪,你可真漂 亮,长大后我一定要娶你 为妻。"话音刚落,所有 人都大吃一惊,认为这可 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一年的宫廷生活很快 就结束了,一家三口又开 始了新的旅程。现在,任谁都得承认莫扎特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他可以自如地演奏羽管钢琴、 管风琴和小提琴,还有能把歌曲唱得优美动听的好嗓子,最令人惊讶的 是,小小的孩子已经可以自由地即兴创造交响曲、奏鸣曲,还能谱写出 供钢琴和长笛(一支或六支不等)合奏的短曲子。小莫扎特的过人之处 在于,即使普通人认为再难办的事,他都能毫不费力地很快完成。这孩 子还有一个地方特别讨人喜欢,假如你给他父亲送一份礼物,他就会上 前彬彬有礼地吻一下你的手。

音乐神童没有道理不获得成功。莫扎特一家的演出从凡尔赛宫到各 国大使的音乐会,都十分成功,他们也获得了相应数目的报酬。但是, 所挣的钱都花在了旅途上。这家人只好前往伦敦去碰碰运气,希望能解 决问题。这也是因为亨德尔在伦敦发了家,让他们充满了希望。这个国 家在礼数的范围之内接待了他们一家,并给予莫扎特为王后的演唱伴奏 的机会。这个乖巧的孩子尽心尽力,而且还懂事地夸王后嗓音很优美。 很快地,荣誉和奖章接踵而至,但就是没看见现金。伦敦待不下去了, 他们又去了荷兰。这个国家素以冷漠著称,但还是非常礼貌地接待了莫 扎特一家。那里几乎每一个人都很有钱,但是尽管莫扎特已经用斯韦林 克的管风琴进行演奏,也没收到一文钱。毕竟莫扎特是一位真材实料的 音乐天才,暂时的贫穷并不能遮盖他的天分。就是在这里,他第一部清唱剧问世了,可是糊口始终是个问题。而且,维也纳的意大利派一直想 找机会对他下手,以至于他专门为帝国歌剧院创作的一部滑稽歌剧,从 来就没有登上过舞台。

莫扎特在维也纳饱受挫折。那时维也纳的听众,总是质疑任何本国 的音乐天才,觉得他们缺乏"阿尔卑斯山脉人"与生俱来的一些鉴赏品 质。换句话说,这群自以为是的人,只认定了意大利"进口"的艺术 家,而对国内的真正的音乐天才不屑一顾,哪怕他们的才华令世人惊 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当时有很多音乐家迫于此而给自己改名来 吸引眼球,获得生存的空间。莫扎特的生活状况的确不容乐观。

于是,萨尔茨堡大主教的机会来了。他和维也纳的关系一直以来就 十分紧张,同时也特别介意莫扎特前往维也纳。见到莫扎特在那边发展 得并不顺利,主教便劝老莫扎特把儿子带回来,并答应让莫扎特担任他 的交响乐团的指挥,也可以在剧院上演莫扎特自己的歌剧。荣誉很高, 职位不低,只可惜薪水少得可怜。但是,老莫扎特为生活所迫,只得答 应主教的要求,第三次踏上旅程。

这次他们来到了罗马。那时距离复活节还有一周的时间,西斯廷礼 堂正在上演格列高利奥·阿勒哥利的九部合唱《怜悯我》。小莫扎特在 看完演出之后,很快就记下了全部乐谱。不用说,这些是对外完全保密 的,莫扎特的天分由此可见一斑。教皇十分开心,授予他和格鲁克骑士 一样的勋爵称号,"沃尔夫冈·莫扎特家族骑士"。但是莫扎特从来没 有用过这个称号签字,他生怕伤害他最亲爱的爸爸-他爸爸在他心中 的地位和上帝无二。所以,他宁可别人叫他莫扎特先生。

但是荣誉和生活是两回事。也许是地球人都认定了他来自天国,不 食人间烟火,而不愿为他多掏几块钱,甚至认为他只干活不拿钱是再正 常不过的事情。所以,虽然他不愿去当乐团指挥,却不得不为大主教谱 写《庄严弥撒曲》。与为奥地利皇帝创作《愚蠢的伪善者》相比,他还 得亲自前往大主教的乐团为乐曲做指挥,这居然成了他的义务。于是, 一家人来到了博洛尼亚。在那里,年仅十四岁的莫扎特,被当地一所素以严苛著称的爱乐学院破格授予荣誉学位。可以说,他的才华又一次得 到了肯定。但是贫困就是不愿离他而去,依旧折磨着他们一家。

为生活所迫的神童一家,只有再次踏上流浪的旅程,希望米兰能给 他们带来转机。在那里,莫扎特曾在费迪南大公婚礼之前,为大公谱写 了一首小夜曲,除此之外,他还接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作曲委托。莫扎 特是个忠厚勤奋的老实人,从不拒绝别人。于是,他为完成这些作品尽 心尽力,他的手指关节甚至因此渐渐变形。可是换来的,依旧是主顾们 少得可怜的报酬-他们总认为莫扎特的作品不值一提。还有一件事 情,他创作的歌剧《海洋之王》曾经创下连续上演二十多场的纪录,但 是他几乎分文未得。

贫困并没有阻碍莫扎特音乐才华的释放,同时,也没有离开他的意 思。怀着对故乡的最后一丝希望,身心俱疲的莫扎特和他的家人们回到 了萨尔茨堡。之前照顾莫扎特的大主教已经移居天堂,他的继任者却无 耻地将莫扎特当作自己的奴隶。现在,莫扎特不但继续贫穷,还丧失了 创作的自由,这无异于慢性自杀。那时的莫扎特才刚刚十五岁,他肯定 不愿如此,便向新主教请假。主教直接驳回了他的要求,还说什么不准 他出去过着乞丐一样的生活,给国家丢人现眼。但是他自己根本不给莫 扎特能填饱肚子的薪酬。面对这种情况,莫扎特愤然辞职,离开了教 堂。唉,可惜的是虽然不用再看主教的脸色,但是他钟爱的自由迟迟未 曾到来。在这么艰难的时刻,他的音乐生命仍然光芒四射,《释放了的 蓓多拉》就是在这时创作完成的。

后来,莫扎特真正离开故乡是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同母亲一起来 到巴黎。失去了六岁神童招人喜欢的王牌之后,莫扎特虽然空有一身才 华,却再度被贫困紧紧相逼。在这个时候,他心中萌发出了年轻人特有 的不顾一切的火热爱情,他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阿波西亚·韦伯。她 是一位德国姑娘,父亲只是一个巴黎歌剧院的提词员。虽然她家是著名 作曲家卡尔·玛丽亚·冯·韦伯的远房亲戚,但是她和莫扎特一样都很 穷。莫扎特的父亲提醒他不要连累那姑娘,并强调,他应该做一名清心寡欲的天主教教徒。莫扎特回答父亲说,他的感情强烈得难以自持,但 是会牢记父亲的教诲,绝不乱来。

过了不久,莫扎特的母亲去世了,这位伟大的母亲受到病魔长时间 的折磨之后客死他乡。她是在巴黎一家很破的小旅馆逝世的。莫扎特含 泪埋葬了母亲之后就离开了巴黎,回到故乡。

在母亲逝世后,莫扎特投入到更为疯狂的工作之中,也许为了忘记 丧母之痛,他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他很多的作品都是仓促中完成的。 工作中的莫扎特就像一个身负重大采访任务的记者:他的作品备受关 注,以至于他刚写完的乐谱,墨迹还没干,就被歌剧院经理抢走去抄 写,以便半小时后登台排练。莫扎特十分无奈,自嘲道"有些音符不小 心掉到桌子底下去了"。他真的是非常出色,他能用十分钟的时间,轻 松地写出三页乐谱。

他的工作安排得很紧凑,一天下来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花在写乐谱、 演奏和练习之中。可是,这反而加速了他走向死亡的脚步。莫扎特在家 乡受到各种挫折,他几乎丧失了一切,甚至还丢掉了皇帝给他的一半薪水。他悲愤之余,想到投奔海顿,到维也纳做一位自由作家,把作品出 售给出版商,没准还能赚点钱,再说,海顿也不会真的不管他的。这是 莫扎特的心里可能多少有点拼了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