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想象力的缺乏一直是许多孩子实践能力差的原因之一。
教育家蒙特梭利认为,想象力是儿童与环境交互作用下建立了心智能力后才发展的内在天赋能力。因为儿童要将环境中获得的知觉加以组织,所以环境必须真实。这样,儿童才会将事物的主要特质抽象化,从而在本体事物上分支出超越它的意识。需要注意的是,要产生这个结果,必须具备三项特质:其一,孩子要有惊人的注意力及全神贯注的能力;其二,孩子要具备相当的自主与独立判断的能力;其三,孩子要有随时期待接纳真理与事实的信心和勇气。
所以,要想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多提问题的好习惯。好奇心是每个孩子都有的,它是推动孩子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在驱动力,所以,当孩子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父母要做的就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寻找答案。
另外,要时刻注意丰富孩子头脑中表象的储存量,表象是外界事物在孩子头脑中留下的影像,是具体、形象的。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材料,头脑中的表象积累得多,就有进行想象的丰富资源。所以,应该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参观、到郊区游玩、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或走亲访友等,让孩子头脑里融合许许多多的表象。当他们多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开阔了眼界和心胸后,也就为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制造了必要的条件。
引导思考型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若问5号人格的孩子的最大特征是什么,小羽的妈妈最有发言权:“我们家小羽,以前是个不愿说话的孩子。什么叫不愿说话呢?就是见了长辈不会问好,上课老师提问就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小朋友在一起插不上话的总是他。小羽这样的性格,以后是一定会吃亏的啊!唉,你们都不知道那个时候我有多着急。”
没错,5号人格的孩子不善言谈,与他人在一起会感到恐惧、紧张。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心理学家建议,要改善这样的性格,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多参加团体活动。于是,小羽的妈妈就带小羽报名去爬山、去敬老院献爱心,在学校也鼓励他参加运动会、兴趣小组。一年下来,小羽的性格果然变了不少,现在没有以前那么腼腆害羞了,人也变得活泼大方了。
为什么参加了团体活动的小羽会有那么大的改变呢?这是因为在团体活动中孩子容易寻找到热情和快乐。世界著名潜能大师博恩·崔西说:“一个人的幸福快乐80%来自与他相处的人,20%来自自己的心灵。”一个正面、积极的团队是孩子热情的源泉,家长可以召集孩子一些思想积极的朋友、同学,每个月聚会一次,一起讨论达到目标的方法,彼此激发脑力。
要想自己的孩子能够和他人更好地交流、相处,家长需要教导孩子学习更多的交往技能。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教育孩子多为集体做好事,在学校主动打扫卫生、为朋友打开水、帮老师擦黑板等。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应该为集体争光;遵守集体规则,维护集体荣誉;如果轮到自己的孩子做值日生,家长不要认为会累到孩子,一定要他们早点到学校去,不要迟到;家长也不要阻拦孩子参加班级活动,集体因为每一个人的存在才成了一个有机整体,集体活动中缺少了谁,这个集体都是不完整的。你的孩子参加一次班级篮球赛,在赛场上会学到团结与合作;参加一次班级春游,会发现因为有了同伴的陪伴而使春天更加灿烂;参加一次班级合唱团,能知道他所在的那个音阶对整首曲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而这些,都是孩子一个人玩球、一个人爬山、一个人唱歌时体会不到的,是从集体活动中获得的。
集体是成长的动力。多参加集体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并磨炼出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为人处世技巧。而这些正是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所需要的。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多参加团体活动。
怎么对待叛逆的孩子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你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位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
我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
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可以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
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的角色,同时患有“过来人”常患的“拦路癖”。
案例中的“我”显然是6号怀疑论者。这样的孩子怀疑、否定一切,如对正面宣传作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大喝其彩;对思想教育及守则遵纪消极抑制、蔑视对抗,等等。他们不喜欢说教式、强迫性、指责性、填鸭式的教育,单纯的说教在他们身上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相反,这样做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就像文中的“我”,不听妈妈劝告,一定要走那条弯路。
我们都知道,逆反心理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逆反心理经常地、反复地呈现,就构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式,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常理背道而驰。逆反心理往往是孤陋寡闻、妄自尊大、偏激和头脑简单的产物。
若想使6号人格的孩子不再叛逆,最好的方法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使他们增长见识,这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道理。一个对生活有着广博知识的人,凭直觉就能认识到逆反心理的荒谬之处,从而采用一种更科学、更宽容的思维方式。广闻博见能使人避免固执和偏激。
为什么7号孩子总是三分钟热度
《家有儿女》有这样一集:
刘星听了杨立伟叔叔的报告,立志要做个宇航员,开始锻炼宇航员的各种本领,使一家人深受其害。后来,夏东海和夏雪翻阅有关资料,为刘星制订了完善的训练计划。可是,刘星却受不了“魔鬼训练”,开始打退堂鼓,遭到了夏雪和夏雨的嘲笑。爸爸鼓励刘星要心怀高远,同时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受到启发的刘星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校举办的天文知识比赛中获了奖。但就在众人为他祝贺的时候,刘星又开始对深海探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令大家哭笑不得。
刘星在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的同时,也反映了7号孩子身上最容易出现的问题,那就是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没有持久力和坚韧性,决定好的事情总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到底。
孩子们的持久力是指在一件事情上持续的时间长短,具体表现在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度上。注意力是伴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特征。注意力的集中和分散,对孩子的发展影响非常大。所以,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避免三分钟热度的行为习惯,无疑是对7号孩子走上成功之路最好的支持。
教育学家给出了两条建议:
1.家长可以给孩子规定一件事情,要求孩子每天都要完成,原则是这件事情不能让孩子觉得有负担。具体来说,对于第一种类型的孩子,做父母的应该鼓励他们,循序渐进地增加他们做一件事情的时间。例如,学习,昨天学了5分钟,今天就可以设法让他延长至7分钟,明天延长至8分钟,关键是不能一味求快。值得注意的是,不管让孩子完成什么事情,关键是要求孩子每天必须完成。
2.如果想让孩子专注于某件事情,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培养孩子的兴趣,孩子小时候极易对事物产生兴趣和热情,一旦入了迷,就以惊人的勤奋和毅力从事。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所学科目的兴趣浓厚,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够持之以恒。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挖掘孩子的兴趣所在,引导他坚持下去。当孩子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自然而然就能够持之以恒,这是杜绝孩子朝三暮四、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
如何培养孩子的宽容心
“有仇不报非君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在8号孩子看来,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被他人欺侮,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定要给对方点颜色瞧瞧。他们认为自己是正义的执行者。一旦他们或周围的人受到伤害,而且觉得是不公平的伤害,为了让正义的天平恢复平衡,他们决定以“报复”的形式加以还击。
有位8号孩子回忆道:一天早上,我和妈妈在餐馆吃饭。那家餐厅的老板十分无礼,口气生硬,态度傲慢。整个早餐的过程中,我都无法忘记这件事,甚至边吃边想:我走的时候是不是该把桌子掀翻?我是不是该和这个老板大吵一架?我该做些什么,让我不至于觉得受到了羞辱,让自己感觉好点呢?可以说,我无法停止思考自己该怎么对付这个家伙,但我还是控制情绪,什么都没做就走了。尽管如此,这件事还是让我耿耿于怀。每次当我路过那家餐馆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着:我要是把窗户砸了会怎样?好像自己不做点什么,就永远摆脱不掉这份怨气。
其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别人产生误会、摩擦。有的人伤了自己的自尊心,有的让自己下不了台,有的当众给自己难堪,有的对自己有成见,等等。如果不注意,仇恨在心底悄悄滋长,你的心灵就会背上报复的重担而无法获得自由。
打击敌人,并非只有“报复”这一条可走。美国政治家林肯曾说:“我们难道不是在消灭政敌吗?当我们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这就是林肯消灭政敌的方法,宽容敌人,将敌人变成朋友。
要培养8号孩子的宽容心,家长应做到两点。首先,要让孩子发现自己也有很多的缺点,自己也有亏欠他人的地方,自己本身并不是一个完人;让孩子发现自己原来认为最不好的人,也有一些他没有的优点。所以,要孩子学会看到自己的弱点,看到别人的优点。考虑问题时要试着从对方的角度出发,以求大同、存小异。这样,孩子才能够善待他人、善待自己。
其次,你得让孩子了解,自己也得到过别人的宽容,自己也需要别人的宽容。这样一想,还有什么不能宽容他人的呢?
要让孩子快快乐乐地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里,首先就要教他做一个宽宏大量的人。
9号孩子顽固不化的原因何在
温和的9号孩子常常给人一副好脾气的印象,他们不轻易发火,他们永远温文尔雅。但是你不要被他们这不温不火的个性所迷惑,他们虽然“喜欢”听家长的建议,但是骨子里相当固执,甚至爱钻牛角尖。
顽固不化,像一头牛一样固执,这是9号的特点,因而做起事情来有时候难免不够灵活。那么,9号孩子为什么会顽固不化?
谁都知道,深海里氧气稀薄,但为了生存,很多动物不得不根据深海里的环境来进化自己:它们尽量减少活动或者干脆不动,长期蛰伏在一处,以减少身体对氧气的需求。所以,尽管深海里环境恶劣,但还是有不少动物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美国的一家海湾水族馆研究所,由克雷格·麦克莱恩领导的一项研究却发现,生活在深海里的动物渐渐减少的原因,居然不是因为氧气的减少,而是因为氧气的增多。
在南加州海域,就因为移植了大量含氧海藻,而导致许多深海动物消失。人们以为含氧海藻能够改善深海动物的生存环境,没想到反而害了那些动物。因为含氧海藻是一种能够制造氧气的深海植物,是普通海藻造氧量的100倍。
照理来说,增加了氧气的深海对鱼类应该是一件有益的事,可是因为千百年来,那些长期蛰伏于一处不动的深海动物已经适应了缺氧的环境,突然有新鲜的氧气注入,便容易氧气中毒。不发生氧气中毒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迅速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改静止为动态。只有不停地游动,才能够加速呼吸,消耗过量的氧气排出体外。这样,过量的氧气不但对它们构成不了威胁,反而会让它们更具活力。
所以,生活在深海中的动物很快便会分为两种:一种因为无法改变自己原有的“懒散”的生活习性而变得无所适从,甚至被“淘汰”;而另一种则一改往日的静止而快速行动起来,因为适应了由大量氧气注入的新环境而变得“如鱼得水”。
克雷格·麦克莱恩最后得出结论:不是氧气害了那些深海动物,而是它们自己的懒惰习性。
俗话说:“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我国古书《易经》上也说:“穷则变,变则通。”西洋《圣经》上也有这样的记载:“上帝关了这扇窗,必会为你开启另一道门。”天无绝人之路,上天总会给有心人一个反败为胜的机会。
如果你的孩子是9号人格,不妨告诉他,固执、执拗不是有骨气,更不是自信的表现,很多时候会让人觉得死板、不知变通。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灵活了才有生气,所以,生活中要学会随机应变。
趣味专栏
环境胜于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