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谜一样的飞碟
48782500000003

第3章 眼见为实:目击UFO(3)

为什么是UFO

这些科学界的“大腕”们坚持主张研究不明飞行物的5点理由是:

1.存在一些清晰的不明飞行物照片。应当说明的是,以往大部分有关不明飞行物的照片由于不够清晰,无法进行研究利用。专家们要确定飞行物的距离、尺寸、颜色以及它释放的能量。53岁的法国专家弗朗索瓦·卢昂热的研究表明,有些照片用来说明不明飞行物的存在是确实无误的,但这样的照片不多,正因为如此,才值得对它们进行更多的研究,而不是把它们存档了事。

2.无法解释的电器故障。不明飞行物出现的时候,往往会干扰附近电动机的运转,在《不明飞行物观察物证》这份报告中,彼得·斯特罗克教授举出这类事件达441起之多。在每起事件中,所有当事人都声称在见到不明飞行物的同时,他们的汽车的照明线路也发生了故障。

在这类事例中,美国警察刘易斯·德尔加多在1992年3月20日的遭遇有很强的说服力。事情发生在佛罗里达州海恩斯城,当一个飞行物在他前面离地面3米高的地方飞行的时候,他的汽车的电力系统失灵了,甚至连他的对讲机也不再工作。这个飞行物消失以后,情况又恢复了正常。

在美国,据统计,关于飞机驾驶员遭遇不明飞行物、飞机电力系统被干扰的事例达120起。1977年3月,一架往返于旧金山与波士顿之间的联合航空公司的班机上的驾驶员,突然发现飞机的自动驾驶仪改变了航向,这时他看到空中有一个奇异的发光物体掠过,只能用存在着一个非常强大的磁场来解释这种干扰。除了一场核爆炸外,目前还没有任何已知的东西能够产生如此强大的磁场。

3.雷达捕捉到目标。空中警戒系统发现不明飞行物的事例同样令人不安,尽管这类情况并不多见。一般只有先进的军用雷达才能发现不明飞行物。从1969年以来,美国空中指挥系统一直不愿公布这些事例,以免公众怀疑美国军队的空中监视能力。在法国,军人和科学家在共同研究不明飞行物。

1994年1月28日,一架法国航空公司A320班机机组在巴黎上空看到一个直径达250米的红色圆盘状物体飞过,地面雷达却没有发现它。但在瓦尔德瓦兹省的塔韦尼,空军证实了法国航空公司班机人员的发现,美国“蓝皮书计划”的研究文件透露,飞行员肉眼看到的不明飞行物的五分之一,也已被雷达发现。

4.留在地面上的奇特痕迹。这次研讨会上提出的4个事例中,法国普罗旺斯特朗地区的事例最能打消科学家对不明飞行物的怀疑。1981年1月8日,在瓦尔省的一个村子里,一个工人看到一个卵圆形的金属物体下降到地面,30秒钟之后这个金属物体又以极快的速度飞走了。

法国空间研究中心所属的一个研究小组的专家证实,那个工人指认的不明飞行物停留过的地方地面曾受到高压,一个大约1吨重的物体确实在这个地点停留过。宪兵在不同地点采集了一些土壤和植物的样品。法国全国农艺研究所生物化学家米歇尔·布尼亚对这些样品进行分析之后发现,这些植物的化学成分随着离不明飞行物距离不同而有了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呢?各种能够想象到的解释都提出过,比如化学污染、放射性辐射、微波辐射等,但最终都被排除了。

5.在人体上留下的奇特印记。不少声称目击过不明飞行物的人都反映他们当时曾被烧伤。加拿大一位勘察员在1967年5月20日见过两个不明飞行物,其中一个就停在离他几十米远的地方,发出刺鼻的臭氧气味并发出蓝光。当这位勘察员走近不明飞行物时,他的面部、手和腹部被灼伤。直到几个星期后,留在他腹部的一些奇特无法解释的痕迹都还没有消失。

沙漠火球至今还是个谜团,谜底有待我们运用科学的手段去探索、去发现。

上海的V形UFO

2007年4月11日21时许,居住在虹口、杨浦两区交界处的许多市民,意外地发现夜空中出现了不明飞行物。有很长一段时间,该物体呈V字形,起初会按照红、蓝、绿、黄四种颜色变化,后期则一直稳定呈现为红色。它的出现立刻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兴趣,不少人聚集在路边、高楼和空地上长时间观看。

目击:位置比飞机还要高

“晚上9点左右我出门买东西,看到路边的许多人都在抬头看天空,议论纷纷。我抬头一看,就清晰地看到一个像蝴蝶翅膀一样的不明飞行物,它停留在空中。”

家住曲阳地区运光新村的潘先生说,该物体外形由许多发光的点勾勒出来,一闪一闪的,两秒钟左右就会变一种颜色,从红色到蓝色,再到绿色,还有外侧为绿色内侧为黄色。回到家后,潘先生全家在阳台上观看,儿子更是饶有兴趣地掏出相机试图拍下这一罕见的画面,但是潘先生说,“因为太高了,相机拍出来太模糊。”潘先生一家一直观看到晚上10点半,他说,那个时候飞行物变成“V”字形。

同在曲阳地区家住巴林路的周军在家中也看到了不明飞行物的踪迹,他说,“飞机飞过它身边,感觉它的位置比飞机还要高。”周军看到它时,它清晰地呈现“V”字形,但还是在不断改变颜色。家住杨浦区国权路的徐遥也看到了天空中的不明发光飞行物后,兴奋地和同事交流。

形状:两个都呈“V”字形

周军说他看到了2个不明飞行物,一个是呈“V”字形的,会变色,而另一个在杨浦区上空,离他距离远一些,呈现为一个红点,不变色,但是一闪一闪的。

不明飞行物的另一个观察点——复旦大学大草坪,学生们说看到了2个物体,起初2个都是呈“V”字形,大约晚上9点45分左右,物体不再变色,稳定为红色。

晚上11时,在草坪现场还能看到一个不同于星星的红点,据学生说,这个点就是原来的不明飞行物,只是当时已经越来越黯淡。至此,不明飞行物已经在天空中悬垂了2个小时。

11时30分左右,不明飞行物已经逐渐远离虹口上空,几乎看不见了。

天文专家:有多种可能

“看上去比飞机高,不一定就真比飞机高。”曾经多次接到不明飞行物报告的畲山天文台科普主管汤海明分析说,人肉眼感受的特点是,不同物体离地平线的距离不同,会直接导致对物体高低判断的不同。

汤海明还介绍,在曲阳、五角场等地方发现不明飞行物,并不代表全上海都能看到,因为天上如果真有发光的物体,它能不能被更多地方看到取决于它所处的高度。此外,“不明飞行物和不明生物体根本是两个概念。”汤海明强调,天上飞的物体,暂时不知道其身份,都可以说是不明飞行物,并不局限于UFO。

而对于不明飞行物究竟可能是什么?汤海明的观点是,有多种可能性,比如,它很有可能就是正在夜空航行的飞机,将飞机当成不明飞行物过去有过很多先例。此外,也有可能是由于昨晚的大气、光线等多种因素造成人们肉眼出现的错觉。“UFO只是通常说的可能性之一。”

太空发现不明飞行物

2006年2月21日,美国气象学家斯考特·斯蒂文斯指责美国宇航局向公众隐瞒了许多由SOHO太阳轨道望远镜发回地球的资料。斯考特·斯蒂文斯认为,太阳附近经常有不明飞行物活动,而且还不是一个,是一飞船船队。

太阳轨道望远镜SOHO是美国宇航局和欧洲宇航局共同实施的太阳探测项目。目前,该望远镜位于距离地球约150万千米的地方对太阳爆发活动、从太阳表面喷出的物质和飞近太阳的彗星进行拍照。

该望远镜已经拍摄到数万张照片,其中有一部分已经被公布在美国宇航局的网站上。但是,科学家们对该望远镜拍摄的大部分照片都还未来得及进行研究,因为来自SOHO的照片及其他资料太多了。当然,我们能够完全理解这种情况,因为等待美国宇航局科学家们研究的照片还有来自月球、火星和金星的。

有关太阳轨道望远镜SOHO镜头中出现不明飞行物的传闻也早已让人听得厌烦,但美国宇航局从来都对这些消息不闻不问,他们对这些奇怪照片的唯一解释是在这些数码照片传回地球时出现了差错。

然而,斯考特·斯蒂文斯却做了一件在他之前从未有人做过的事。他强调称,他通过对SOHO望远镜多年来传回地球的照片资料进行研究后发现,在不同年代拍摄的照片上都有同一种物体在不断出现。

因此,他断言称,这种物体很可能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不明飞行物。如果它是由宇宙尘埃或太阳等离子体干扰导致出现的拍摄错误的话,那么为什么照片中所出现的这一不明物体总是以同样的形状和大小出现呢?

斯考特·斯蒂文斯表示:“我不得不在此表示,我们的太阳周围经常有不明飞行物在活动。而且,它还不止一个,是一个飞船船队。我们,不管是美国宇航局,还是美国政府都不应该回避:在地球之外存在着某种文明,而且这种文明掌握着令人惊叹的技术——能够让他们的飞船经受住极高的温度。然而,我们的当权者却害怕承认这一事实,他们也迟迟做不了自己应该干些什么的决定。”

如果斯考特·斯蒂文斯的这一推测站得住脚,而且太阳周围的这些不明飞行物每次都是在太阳大规模爆发之前闯入SOHO望远镜镜头的话,这可能还会给人们一个暗示:是外星人在我们的太阳上进行着某种实验。这些实验的结果就是地球上的科学家们观测到的太阳活动的变化。

斯考特·斯蒂文斯推测的怀疑者,俄罗斯科学院太阳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资深院士、数学与物理副博士谢尔盖·雅采夫则认为,说是不明飞行物在引发太阳爆发是没有根据的。

相反,很有可能是太阳爆发前喷射出的高能粒子流对拍摄造成了干扰,因而导致SOHO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上出现类似于不明飞行物的物体。

温州“碟”影迷踪

2007年7月下旬,我国首次“UFO科学探索论坛”在上海举办,在论坛上,一份尘封了16年的飞行员目击UFO的录音报告首度公开,经媒体报道后,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外星人飞碟”的关注。温州也曾不断有人发现“飞碟”,那他们是否真的见到了这些外星人的飞碟呢?

我见到了“飞碟”

2006年10月31日晚12时许,瑞安市西南天空突然出现一个金黄色的发光体,若隐若现、忽明忽暗,该发光体呈半圆形,状如头盔,底部最亮。随后,该发光体的两侧逐渐黯淡,直至全部消失。该发光体后来又出现了3次,很快又消失。

这是瑞安市科技局方先生那晚正准备入睡时突然看到的景象。他立即取来数码照相机拍下这一景象,并对不同时间、相同位置拍下来的发光体进行比较,发现该发光体一直在移动,但移动缓慢,幅度较小。“我觉得应该不是流星或火箭等飞行物上掉下来的东西。”

据媒体报道,那晚瑞安市的季先生也在天空相同方位看到了这个不明发光体,“发光体大约于11月1日凌晨1时许出现。当时空中的发光体呈青紫色,且速度较快,向茶山山后飞去,之后颜色逐渐变为银色,速度渐渐变缓。”

该发光体到底是什么呢?看过方先生拍的照片的人,有的说可能是飞碟,有的认为是某种未知的天文或大气现象……而市民朱叶情的经历更是离奇。1995年7月15日晚,他和一名朋友骑着一辆本田王摩托车去文成,在深夜12时许,车行至大凿至南田之间的山路上时,摩托车前大灯突然熄灭,车也同时熄火。两人下车检查原因,突然发现前方200米处天空中悬浮着一个直径约15米的扁圆形物体,下方有旋转着的球状物,正中有一束红光向下直射,上部的半球状仿佛是灯火通明的房间,还有人影在移动。两人看得目瞪口呆。

5分钟后,那物体迅速上升,以极快的速度消失。随后车灯自动变亮,发动机也接着响了起来。回温州后发现里程表显示600多千米(实际上来回路程不到300千米)。“当时朋友都说我们看到的是UFO。”

100年前的飞碟记载

温州上空出现的UFO早被记录在前人的一些著述中。温州市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沈沉先生回忆,在1945年八九月间,每当夕阳西下之时,经常在温州市区的东南方向,有一个银白色的、碟形飞行物,“其状如盘如碟,从东南飞向西北方向,速度疾于飞机而缓于流星。”

一时间,流言四起,有人说是美国的新式武器,也有人说是苏联的间谍飞机。95岁高龄的词曲声腔专家郑孟津老先生说,当时确实听到人们在这样议论,但他表示并没有亲眼见到人们议论的不明飞行物。

沈沉先生曾担任温州市志的编辑工作,在翻阅典籍中发现不少“异象”的记载,他认为其中有许多与当前大家讨论的UFO极为相似。

明代徐桢卿《异林》一书中,记载了弘治十一年(1498年),泰顺忽有一物横飞曳空,状如箕尾,色杂粉紫,长数丈,吼若沉雷从东南去。

明代姜准在《歧海琐谈》对不明飞行物也有记载: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夏六月黄昏时,乐清有火如斗大,从庠生赵应云枯井中升至屋檐,庭院如覆绛纱,后向北飞去。其状首锐而尾大,没入云中,光照数十里。

这样壮观诡异的场景,在今天看来仍是不可思议。

清代瑞安一乡村私塾老师赵均著述的《过来语》中,也有对不明飞行物的记载: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农历六月初二中午,一个斗大的圆状物发着红色的光芒,从南方上空向北方飞去。其后部喷出一条淡红色的尾巴,犹如一道美丽的长虹,“又有一道白色如烟,追随虹后,长相等,相接飞过”,飞行物同时发出隆隆的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