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48773700000037

第37章 广播节目主持人声音形象塑造(4)

§§§第二节广播节目主持人口语表述技巧

有人曾这样比喻:语言可以唱歌跳舞,也可以咆哮呼号;可以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走路,也可以雄赳赳气昂昂地阔步前进。它们像队列中的各个兵种,就看你这个指挥官用什么样的战术、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与什么样的对手交锋,只要你指挥得当就能达到有机的配合和和谐的统一,就能导演出有声有色的话剧来。

口语表达技巧有很多种,为广播节目主持人介绍以下七种:

(一)明确与模糊

1.明确是口语表达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同时也是一种表达技巧。

所谓表达明确,是指口语表达的语义要准确、鲜明,不模棱两可。如果是陈述事实,要做到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人物及其原因、结果表达得十分肯定、确切,清清楚楚。如果是发表见解、讲述道理,就要观点突出,旗帜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爱什么,恨什么,要一清二楚,不吞吞吐吐。

具体说来,明确的叙述需要从两方面人手。一是从微观上,动用词语要注意明确,即从表情达意的宗旨出发,选择内涵具体、准确、清晰的词汇,以求具体的表情说理。对于涉及数量、方位的内容,则应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数量词、指代词等,尽量把话说得清楚、明确。对于有争议或界限模糊的内容,要注意用恰当的词汇使界限具体明确,不至产生歧义。二是从宏观上,把握每一次表述的总体,宗旨要明确。不论表达内容长短,都应做到讲话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倾向鲜明,逻辑严密,从整体上给人留下明确、强烈的印象。

2.语言的模糊性与语言的明确性一样,都是语义本质属性的一种表现。所谓模糊表达,是指在语义上指的概念在外延上没有明确的界限,或出于表达策略的需要,故意使用一些语义模糊的话,达到特定的交际效果。

模糊语言的存在有其客观必要性。一方面客观事物本身就具有某种模糊性。人们的认识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还不能完全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时,那么反映这种有待深化的思想认识只能借助于有一定模糊性的语言来表达。另一方面,模糊语言既是模糊的,又是相对准确的,它具有可信度。它是从一个比较具体的范围内接近被反映对象,在特定情况下模糊的判断很可能较为正确、较为可信。所以模糊语言在口语表达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1)运用模糊语言可以提高效率。

在口语交际中,对于一些不必说得太死、太具体的内容,不妨说得模糊些,这样不仅不会影响沟通,反而可以提高表达的效率。比如运用时间上的模糊词:“一个时期以来”、“早上、中午、晚上”、“最近”等,虽不太确切,但有时说话使用这些就足够了,大可不必把几点几分都说出来。再如反映高矮、距离、方位、程度的模糊词“中等个儿”、“两站多地”、“东郊”等,有一定的模糊性,只说了一个大致的范围和轮廓,但在要求不严格的一般交往中,使用它并不影响交际沟通,反而使交际过程变得迅速快捷。

(2)运用模糊语言有时可以留下回旋余地。

对事实真相不清楚,特别是当突发事件结局尚不明朗时,运用模糊语言表达可以给自己留下回旋余地,能显示出更大的灵活性,有利于自己随着势态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左右逢源地解释,做到无懈可击,处处主动。

如在答记者问时,发言人常常使用模糊性比较大的“外交辞令”,对国际形势发展走向尚不清楚或出于种种复杂的考虑,一般不武断的结论,而是使用一些含义较宽泛的概念。比如说“我们注意到了那里的势态发展”、“我们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尊重人民的选择”等,这样的表达具有某种弹性,能避免被动。

(3)运用模糊语言可以表现交际的灵活性、机变性、策略性。

有时说话需要考虑对方的心理状态,照顾对方的自尊,否则就会影响表达的效果。而使用模糊语言,则具有保护对方的自尊心的暗示功能,运用得当可以调动其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模糊不是糊涂,“模糊表达”与“含糊其词”、“语无伦次”不同。前者是表达的需要,是有意识使用含义较灵活的词句,表达者的思路是清晰的,目的是明确的,语言本身也合乎语法逻辑。糊涂者是杂乱的,语体不清,逻辑混乱。当然,模糊表达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是在可以灵活处理的情况下才有实际意义。

(二)简洁与啰唆

1简洁不只是口语表达的一种基本要求,还是一种表达风格和技巧。古人日:“事以简为上,言以简为当。”语言大师们则认为“简洁是天才的姐妹,是智慧的灵魂”。可见,口语表达的简洁是一个认同的标准。

简洁就是用较少的词语,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即所谓“词约意丰”。

简洁表达的突出特点是:表达的内容简短明了,集中概

括;表达的线条清晰,主干突出;表达的句式结构精约,短句多,节奏性强。

简洁表达的语言要求是:

(1)要去掉毫无意义的口头语和多余的感叹词之类,把信息价值不大的话减低到最低限度。

(2)坚持以少胜多的原则,字斟句酌地辨别词语,选择最能准确反映事物本质、表达思想感情的语汇,能用一个词说清楚,就绝不用两个。

(3)坚持说短话。说话要抓住中心,紧扣话题,避免枝蔓太多,主干不清,不说空话废话,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4)养成缜密思索的习惯。表达简洁与思维精细是一致的。说话不精是思维松散、不够缜密所致。语言精练是思维严密、概括力强的表现。要做到简洁,就要善于处理思维的具体性与表达的简明性的关系,善于抓住思索中最主要的东西,把思维的精品而不是思维的过程表述出来,就可以达到简洁了。

2.哕唆技巧与本来意义上的哕唆含义不同,它是由于口语表达的易逝性、连续性的特点决定的。在书面语中可以删掉多余的话,在口语表达中很可能成为有用的话,如果这种“冗余度”把握得恰当,就是我们所说的有积极表达意义的“哕唆”技巧。主要表现在:

(1)恰当地运用口头语和语气词。

(2)必要的反复句式。

(3)必不可少的解释、说明和细节描绘。

(4)为某种需要所说的多余的话。

(三)直达与委婉

1.直述即直言表述自己的观点、介绍事情原委的方式。其特点是陈述事情直截了当,表明态度旗帜鲜明,表露感情真情自然,说话语气恳切坦率,不拐弯抹角。

直述方式一般都质朴无华,不过多加修饰成分。直述方式较易取信于人,能体现人的坦直性格。直言快语,有助于提高交际效率。

2.委婉表达是表达者将某些不宜直说或不想直说但又必须要说的意思加以语言的伪装和掩饰,用委婉、暗示的方式表达出来。

委婉说法一般由表义和本义两部分构成。表义,即表面意义,是说话人明白说出的那一部分,它是构成委婉的前提,由它筑成本义的“外壳”。本义即隐含意义,说话者没有直接说出的潜伏在表义之后的那一部分,是说话者要表达的语意主旨。表义与本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为两者的区别性,才能显出表达的委婉;因为两者的联系,表义才能引出或暗示出本义,使听者从联系中透过表义察知本义,达到沟通的目的。因此,得体的委婉,需要说话者为本义找到合适的表义——“外衣”或“载体”。从而产生“言下之意”或“弦外之音”,收到委婉表达的效果。

委婉表达通常需要借助修辞手段来实现:

(1)同义替代

当口语涉及别人的避讳或敏感问题时,可利用同义或近义互替的方式,选择对方易于接受的词语表达。比如对于“死”,人们是忌讳的,可用“逝世”、“谢世”、“过世”等来替代。对于使别人感到羞怯的生理缺陷,如“拐子”,则利用“腿脚不方便”来替代,对“其貌不扬”者可说成“长得困难点”。

(2)近义粘连

利用某些词语同音异义的特点,用谐音方式使语义指向发生转移,产生暗指效果。比如针对某地公路状况不佳,说“这条路啊,下雨是‘水泥路’,天旱是‘扬灰路”’。在谈笑之间曲折形象地进行了批评。

(3)巧妙截取

有些成双成对的成语、歇后语、古诗句,上下句之间都具有表里或对立的两层意思。如果只说上句而不说下句,同样能构成委婉。比如对于言不及义提出批评,说:“马背上挂掌”,下半句“离题太远”隐去不说,让对方去意会。

(4)以问代答

询问性疑问句式具有协商、不肯定的特点。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时故意不用陈述肯定句式,而用询问语气说出,也能产生委婉效果。

(四)通俗与奇崛

1.通俗是指口语表达的大众化。它包括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语通俗,一听就懂;二是意义通俗,深入浅出。

通俗的表达应把握:

(1)运用规范性词语,尽量少用对方不熟悉的文言、方言和生僻词语。

(2)运用群众性语言,如谚语、俗语、成语等群众口头常用的大众化语言。

(3)多用短句,少用结构复杂的长句;多用质朴的语言,少用雕饰的语言。

(4)要善用比喻。人们对形象性的语言比较容易接受。使用比喻修辞和运用喻证类比推理,可以把话说得生动形象,把道理讲得平易近人。

(5)善用比较方式。要讲清问题,较为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比较,通过比较差异、变化来说明问题,是产生说服力的通俗方法。

2.奇崛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技巧。奇崛就是采用超常说法,追求出人意料效果的表达方式。奇崛表达具有求新、求异、求巧的特点。它不落俗套,或者在观点上,或者在用语上,或者在方式上追求与众不同,超常出新,每每使人振聋发聩,启人心智,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常见的奇崛技法有:

(1)独到之语。

在口语表达中善于从崭新的角度,阐发与众不同的独到见解,鞭辟人里地说明道理,能起到奇崛的效果,使入耳目一新,由衷叹服。独到的见解往往是说话者生活经验的浓缩,是科学思维的升华,表达出来常常撼人心魄,奇崛隽永,有很强的征服力。

(2)点睛之语。

有时对于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对事件发展过程的走向结局人们一时看不清楚,若能高瞻远瞩地用高度精练的概括语言,画龙点睛,提纲挈领地把问题的本质特征、关键症结和发展结局点出来,会产生使人豁然开朗的奇效。

(3)警策之语。

主持人不可能满篇珠玑,句句传神。但如果有几句体现自己思想、精神、情感或主张的蕴涵哲理的名言隽语,同样可以震撼心灵、发人深省、令人回味。

(4)反常之语。

有时说话故意别出心裁地违背惯例,使用反语、奇语,亦能产生奇效。

奇崛说法是思维方式活跃的表现。要把话说得奇崛,必须克服“思维定势”,敢于摆脱现成的思维方式和传统习惯,甚至是想人非非,才能出言新奇,独辟蹊径。思路广、点子多,语言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