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主持人形象的主体要素
一、主持人的主体作用
在任何实践活动中,人既是受制于一定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客体,又是作为自然本体和社会本体的主体。作为主体,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能力、需求、动机和创造力去思考、去行动和创造、表现主体的力量和价值,实现主体目的性。
节目主持人在特定时空情境中以有声语言为主要媒介交流思想、联络感情、沟通信息,从而逐步给受众留下印象,形成自己的形象特征。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作为主体,充分发挥着他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应当指出,主持人主持节目并非只是一种单纯的操作技法,更重要的是其作为人具有的(或应该具有的)一种基本能力,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人类精神生活各个侧面发挥着它的作用。在广播电视传播中,随着传播形式的更为直接,受众参与的需要和机会的增加,这种作用日趋显要,甚至成为主持人主持节目的成败和塑造自身形象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主持人在塑造自身形象的系列行为中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导作用
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主体,是传达信息、沟通受众的关键和主导因素。每一个主持人总是根据自己特定的世界观、政治倾向、道德观念、思想感情、情操理想、思维方式和水平以及具体交流情境等诸要素的要求,将自己感知、认识中内化积淀在心灵当中的信息,进行加工、提炼、编码,转换成一种口语音响形式传递出去,并充分调动口语交流的独特性因素(环境、听众、背景、态势等),以保证口语表达的集中性、得体性、巧妙性和策略性。
主持人的这种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
1.选择和确立信息传达的方向和目标
与日常随意性对话不同的是,主持人在表达之前,一般都要有一定的总体设想和预设,这对信息传达起着定向和导引的作用。当然,具体传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新情势、新问题和意想不到的事物,但主持人可以进行重新选择和确定,并用自觉的“意志行动”去保证它的实现。
2.主导信息交流的情调和气氛
主持人传达信息有单向、双向和多向之别。在后两种中,交流的情调和气氛是在两个或多个“参加者”言谈的相互渗透中产生的。而每个主持人都以其精神世界的个体性及在言谈中表现出的不同个性风格、价值意识制约、引导着交流的情调和气氛。主持人用带有选择性的注意,倾向性的情趣,建构性的意识对听者的情趣与智力进行多重刺激,又根据听者的反应进行积极有效的调节和应变,创造出有利于信息传递的气氛和适宜、健康的情调。
3.完成信息传达整体和整个过程的创造性操作、监控与调节
主持人传达信息也和文章写作一样,是一项复杂而精微的“工程”,它是靠主持人创造性的劳动而完成的。体现在自我与听众、内容与形式、传播要素与整体、各要素之间等各方面。所以,需要主持人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比如,强烈的成功欲、敏锐的洞察力、紧张的自制力和充分的自信心。
(二)传播作用
主持人建构形象的过程,就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传播活动。所谓传播,就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的沟通与分享。所以,主持人运用口语符号系统来表述和论证,运用态势语言直接传递情绪信息,给受众以直观表象,并且运用时间、环境、背景特征等,综合多种方式来刺激受众,调动受众的心理注意,加深受众的记忆,促使受众的思维活动。同时,受众对象是临场直接地感受到主持人的情绪、情感、意志的人,可以将自己的态度、情绪迅速直观地反馈给主持人。主持人以此为依据进行调节、引导和应变。这种及时稳定的互动状态,有利于建立良性循环系统,最大限度地达成信息传播的效果。
(三)监控作用
主持入主持节目并以此塑造自己形象的具体过程并非如想象那样顺利简单。比如,一些生疏、复杂甚至意外的情况突然而至,引起主持人情绪、情感上的巨大波动,愉快兴奋的,恐惧担忧的……有时,经过了主持人精确的心营意造,但自己的过失还是防不胜防,听众往往还会有意无意地发难。因此,主持人必须善于仔细地对各方面进行自觉监控,以便临乱不惊,机敏调节。有效的监控、调节可以缩短与听众对象的距离,引起其兴趣,控制其情绪定向和定位,使自己牢牢掌握主动权,最优化地实现信息传达的目的,实现形象的最优化。
主持人的自我监控,可依其不同的意识走向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内向性监控。即主持人对自身心理、情趣、态势、表达音响、节奏、动作、时间等方面的自制与调节。这是一种自我封闭的调节控制,它可以抑制和克服消极性心理的干扰和影响,发挥积极性心理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保障主体主动适应各种时空交流情境的需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良好的表达效果。二是外向性监控。即对时空特征、背景语言、听众对象特点、临场情绪、态度等方面的有意注意与随机运用。
二、主持人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内在的规律性联系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主持人的语言以及行为都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离开语言和行为的“赤裸裸的”思维是不存在的。人脑中对事物的感知、认识过程,要借助于无声语言(内部语言、潜语言)来进行。思维的成果也要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和行为情态来表述。反过来,主体思维能力又是决定语言运用和行为方式优劣成败的核心因素之一。主持人要塑造良好形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优化行为举止态势,就不能不重视各种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通常,人们把思维活动(能力)分为四种类型,即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灵感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 (能力)。
(一)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又被称为艺术思维。想象、联想、幻想是其基本手段。它通过生动的形象创造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规律性。’形象思维不仅多被用于叙事性的口语表达,就是在抽象理论的口语表达中,恰当灵活地运用它,也可以有声有色、具体形象地展示所要阐述的道理,增强口语表达的感染力,增加主持人形象魅力。
(二)抽象思维能力
抽象思维又被称为逻辑思维,它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反映、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形式,以抽象性为其特征。在主持节目中,主持人常常要对说话的材料、所论对象进行梳理、分解、归纳、组合、概括、推导等一系列工作。这些,都可以运用抽象思维来进行。具有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的主持人,可以使其言谈概念明确、判断正确、推理合乎逻辑、论述严谨有力,清晰、准确而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晓听众以理,以深刻的观点、强大的逻辑力量,征服受众。主持人抽象思维水平的高低,对言谈的严密性、深刻性等具有决定性作用。
(三)灵感思维能力
灵感思维又被称为“顿悟思维”。它指这样一种心理现象:在专注、紧张的思考中,因有关事物的偶然启发,使思路顿开,文思如涌,对某问题、某对象获得理想的领悟和认识。灵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创造性思维,它带有顿悟性、突发性和出乎意料性,往往突如其来,飘然而至,使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产生精巧的境界,闪光的思想,又稍纵即逝,不可预期,无法等待。很多主持人节目里,我们可以经常发现主持人的灵感闪现着它独特的智慧火花。主持人在语言设计、表述各阶段,在构思、应变,技巧运用,语言提炼,态势设计等方面都离不开灵感思维能力。对于主持人来说,要获得高水平的灵感思维能力,既需要努力探索语言艺术,又要注意深入生活,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还要善于保持临场时思维的敏捷,抓住触动灵感的契机。
(四)直觉思维能力
直觉思维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在面前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及其本质联系的一种迅速果断的捕捉,敏锐而深刻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识别。换句话说,直觉思维就是直接的领悟认识。其特点表现为:快速性、直接性、跳跃性(或间断性)、坚信感、个体性、或然性。直觉思维不同于灵感思维,这已是心理学所证明了的事实。它也没有逻辑思维那样严密的逻辑规律和层层推导的逻辑链条,而是直接得出答案或作出结论,虽然答案或结论本身带有很大的或然性,但它却对行动主体思想情绪、行为意向有着深刻影响。直觉思维产生于行为主体对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规律、过程的高度熟练,实际是对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浓缩与超越。它以主体内在知识、经验结构、深刻而敏锐的洞察力为基础,“是客观对象知觉与内化的行动格式的直接联系。”和灵感思维一样,对主持人而言,直觉思维也是一种颇有价值的创造性思维。
在主持节目时,主持人的直觉思维常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相互渗透、结合使用。既有助于简化思维程序,冲破旧的知识体系、公众意识,拓展问题情境,又可以对环境、场面、气氛、受众对象的个性特征、情绪反应迅速作出整体识别。甚至还可以用创造性的直觉判别、直觉想象来弥补事物所提供外在信息的逻辑缺憾,借助语言表达中的直觉启示、直觉诱导因素提高话语信息传递的速度与质量。应该指出,主持人直觉思维水平和空间往往受内在经验结构、理性积淀的影响和制约,也会在主持实践中产生“负值效应”,因此,自觉拓展直觉思维空间,是培养提高直觉思维能力不可忽视的方面。
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同属于创造性思维,它们是一切创造性实践活动的精神支柱。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有一种连续的而非全有全无的品质,人人乃至儿童都有创造性思维或独创性。所谓差异,不过体现在层次和水平的高低。许多出类拔萃的脱口秀主持人,他们众多的灵感和发达的直觉,主要是刻苦探索、自觉培养的结果。弄清这一点,有助于主持人尤其是年轻主持人坚定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自信心。
三、主持人的文化修养
对于主持人来说,只有超群的智力和娴熟的技巧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自身文化修养结构和水平的不断完善与提高。宽泛地说,主持人的文化修养结构应包括政治修养、理论修养、知识修养、语言修养和艺术修养。这是构成主持人形象的重要主体要素。
(一)政治修养
主持人的政治修养,主要有道德观念和思想品质两个方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使命感、荣誉感等内容。古人云:“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者,音成于外而化乎内,是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任何具体的言谈实质上都是行为主体的一种自我表达。哪怕是随意性的闲谈,都是行为主体展露其人格个性的机会。换句话说,主持人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都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
1.道德现念
主持人的形象是一种社会形态,具有道德实质,主持人的任何语言和行为中总要包含着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并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它深深植根于主持人在心理上和社会上的本性。面向观众或听众,主持人总是企图影响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举止,希望令受众相信什么,承认什么,应允什么。这样,主持人就是某种伦理道德的体现者和宣传者。在节目主持中,也只有品行端正的主持人才能受到受众的尊重和信赖,他的言论才会在受众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一些教育性强的节目里尤其如此。道德修养涉及到言论的“威信效应”,一些著名节目主持人的言论,之所以给人强烈的震撼、深刻的印象,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崇高的道德修养、品行威望本身所蕴含的巨大影响力。可以说,崇高的道德人格,是塑造良好主持人形象的前提和保证。
2.思想品质
涉及到信仰、觉悟、人生态度、思想方法、自我评价等方面,它直接决定着主持人谈论问题的方法、角度、水平和观点本身,也影响着主持人的风格、姿态、神情。谦逊、诚挚的主持人总是以平等待人、不骄不躁的言语行为与受众交流思想,而有些粗俗的主持人满口秽言,话题庸俗,态度骄狂,这是缘于他们各自思想品质修养的差异,其形象效果当然高下立现。
(二)理论修养
理论是人们对社会实践的总结,又反过来对实践活动起指导作用。理论修养的获得和深化是和学习哲学,特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分不开的。哲学给人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说,主持人的哲学修养水平决定着其理论修养的高低优劣。另外,在很多专业性很强的节目中,主持人必然要涉及到一些专业性的问题。对于主持人来说,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知识修养
知识是主持入主持节目的物质基础。只有这个物质广博、坚实、深厚,才可能随处点染而尽得风流。思维科学告诉我们,人通过大脑接收信息,通过记忆把丰富的知识储存起来,形成了大脑中的“块”与“潜知”,虽然有时备而不用,但是,“块”与“潜知”的积累越丰富,行为主体的视野和思路也就越开阔。所以说,博古通今,学识渊博,是成功主持节目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