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修订版)
48769700000026

第26章 受众交流篇(1)

第一节:面对昏昏欲睡者——激发兴趣与锁住眼球

广播电视节目要想取得一定的传播效果,首先是必须要唤起大家的兴趣,引起大家关注,一场让人昏昏欲睡的节目是主持人最大的失败。

主持人要能激发别人的兴趣,能够在沉闷乏味的场合中,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使气氛变得活泼热烈;能够在自己发表意见之时,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引起其重视,为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做好铺垫。由于人们常常趋向于关心那些生动独特的,或者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所以,主持人可以借鉴如下方法:

一、制造悬念

故意提出一些悬而未决的疑团或问题,激发对方的好奇心,引导其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

适时地向沉寂、疲乏的人们抛出一个问题,往往能有效地激起人们的求知欲,从而促使他们开动脑筋、思考答案,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与讨论。这样一来,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好奇心和热情反应能够立刻扫除沉闷单调的气氛,令大家的心情都变得活泼愉快起来。

二、提富有针对性的问题

针对现场人物的心理特征,提出和其有密切联系的问题,促使对方与自己一起思考。

“主人翁意识”往往能激发人们的责任感和热情,使人们对与己相关的事物发生兴趣,所以,我们可以设法调动对方的这种意识。向对方提出一些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其参与思考和讨论,令其在思索的过程中下意识地感觉自己与我方提及的事情或问题息息相关,从而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

在一次社教节目中,当主持人向现场的中学生讲到当代青年学生应该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一二·九”光荣革命传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内容时,少数学生竟交头接耳地说笑起来。

见此情况,主持人迅速发问:

“讲到这里,我要向台下现在仍在说说笑笑的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想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发扬‘一二·九’运动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呢?”

这样一问,不仅有针对性地启发了听众的反思,起到了静场的作用,而且又自然地续接下去,保证了节目的顺利进行。

这是一个用针对性较强的问题来激发对方兴趣的例子。听众的交头接耳可能是因为觉得单纯的说法教很枯燥,因此,主持人适时地提出一个与听众密切相关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引导对方进行思索,很快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制造“情节”,激发兴趣

严肃的话题总是显得枯燥无味,令人厌烦,而贴近生活的故事和睿智绝妙的比喻则能让听众津津有味地倾听。抓住这一现象,主持人在表述自己的理论或观点时,可以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或比喻作“引子”,等到现场气氛活跃起来,观众的兴趣高涨之时,再引申开去,具体、深入地谈论自己的主题。下例中几位主持人在讨论严肃话题时就精于此道。

白岩松:“有时我们会忽略日常生活中的那份幸福。其实幸福就是像水一样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流过,好像是一杯好茶、亲人的一张笑脸、午后一抹温暖的阳光,半夜下班时万家灯火中为你点亮的那盏灯……”

水均益:“波黑冲突就像一个久治不愈的病人,后来来了好多医生给病人会诊,但是病仍不见好转,于是人们对医生的处方和动机产生怀疑,医生之间也产生了分歧和争论……”

崔永元:“现在招工招聘老是用学历要求吓唬人,就像上饭店点菜,问有大虾吗?有鲍鱼吗?后来却说来一份儿蛋炒饭。”

美国著名的夜间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莱特曼也常制造出一些“情节”把节目推向兴奋点。他曾经邀请希拉里来节目中作客,为了让这位对媒体、记者习以为常的第一夫人提起精神,莱特曼一开始就问了一个很难对付的问题。

莱特曼:你现在搬到了纽约,住进了豪宅,有没有发现每天都有傻瓜开车路过你家门口,冲你的房子大喊大叫啊?

希拉星:有啊,可是我想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你呀?

莱特曼:(松领带、扭脖子、吐舌头、摇头)……

莱特曼有别于一般的记者提问,他一开场就使希拉里领略了其独特的访谈风格和犀利的话锋,再加上搞怪的动作,他的行为不仅调动了现场气氛,也使受访者迅速进入了角色。

四、故作反常之举

老生常谈的事物常常会令人昏昏欲睡,而突破常规的意见和观点则能使人一下子呼吸到“新鲜空气”,精神也为之一振。所以,主持人不妨故意说点出人意料的话语,使对方产生强烈的好奇和浓厚的兴趣,等抓住了对方的注意力之后,主持人则可以有条不紊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从而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当对方表现出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时,可以故作反常之举,促使对方摆脱困顿,打起精神。

循规蹈矩的行为不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对方精神不济的时候,有时还会让人愈发感到厌烦和无味。所以,主持人不妨故意违反常态,作出一些不寻常的举动,以求产生清醒剂一般的作用,刺激人们的头脑,引起人们的重视,诱使其摆脱困意,对主持人的异常行为产生好奇,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下述这个例子,相信能对主持人有所启发。

在2007年3月的一期《新闻会客厅》节目中,崔永元发现小嘉宾的注意力有所分散,于是他突破常规,突然问小嘉宾道:咱们这个节目可能得加快进度了,因为我发现你有点困了,眼睛已经开始有点睁不开了。平时这个时间已经都睡觉了吧?

彭家玲:在学校已经睡了。

崔永元:早就睡了,是吧?你们是几点睡觉?

彭家玲:七点下晚自习,再回寝室洗了脚就睡了。

崔永元:八点钟?八点钟就睡了,平时在家这个时候都梦见我了,今天还在听我们聊天呢。我给你一个机会,你今天在这儿坐了这么长时间,你给市长问一个问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有什么问题就问,没事儿。

这是一个用反常之举刺激对方的有趣例子。小嘉宾彭家玲可能根本不会想到自己有机会问市长问题,这场谈话本来在她看来只是大人们的聊天,但是崔永元的这一举动,使她立刻来了兴致。

主持人对于原则性问题的坚持同时也就意味着对方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或不得不作出某种让步,那也就是说,这种坚持本身是令对方不满和不快的。但同时,主持人又不能因为坚持立场伤了双方的和气,否则不但眼下的节目无法正常推进,而且会殃及以后的合作关系。这就要求主持人掌握一定的技巧,做到既坚持了立场,又不至于伤了和气。主持人可以参考以下技巧:

划定自己的权限,而将某事的决定权转移到不在场的他人身上。

故意采取某种消极行动,迫使对方有所变通。

如对方回避关键问题,主持人可用委婉的方式重申明确的态度。

转移视线,制造幽默的效果,让对方在笑声中明白我方用意。

第二节:扮演鼓吹手——说服与引导

说服,即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采用某种方法和技巧,使对方改变已有的行为或思想,从而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进行某项活动。与说服相关的还有一个词:压服。说服和压服的区别在于说服是使对方心悦诚服,而压服是使对方迫于某种压力或威慑力不得不表示接受,其实是口服心不服的。对于主持人来说,说服是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说服别人时,说服的技巧与分寸对说服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对方做事发生了偏差,甲去劝说,不但没有说服,反使自己“惹火烧身”,与对方发生了矛盾;而乙去劝说,三言两语就将对方说得心服口服,痛快地改正了错误。之所以会产生这样截然不同的效果,关键在于说服的技巧与分寸把握是否恰当得体。所以,认真研究说服的艺术对于主持人顺利主持节目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要使说服产生良好的效果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了解说服对象

在说服对方之前,一般要对对方的情况作客观的了解。只有知己知彼才能针对不同的对手,采取不同的说服技巧。

例如:知识高深的对象,对知识性辩题抱有极大的兴趣,不屑于听肤浅、通俗的话,应充分显示你的博学多才,多作抽象推理、致力于各种问题之间内在联系的探讨;

文化程度不同的对象,听不懂高深的理论,应多举明显的事例;

刚愎自用的对象,不宜循循善诱,可以用激将法;

脾气急躁的对象,讨厌喋喋不休的长篇说理,用语须简要直接;

性格沉默的对象,要多引导他发言,不然现场乺会很沉闷;

思想顽固的对象,对他硬攻,容易形成僵局,应看准对方最感兴趣之点,进行切入。

而要想充分了解说服对象的类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了解对方。

1.从语言上了解对方,这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我们可以从言谈的微妙之处观察对方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

性格刚强的人,很少使用“那个……”、“嗯……”、“这个……”之类的口头禅。反之,小心谨慎、神经质的人常用这类语汇。日本语言心理学家三付侑弘认为,在谈话中常说“果然”的人,自以为是,强调个人主张;经常使用“其实”的人,希望别人注意自己,任性、倔强、自负;经常使用“最后的人,大多是潜在欲求未能满足。

2.通过对方无意中显露出来的姿势来了解对方

例如对方抱着胳膊,表示在思考问题;抱着头,表明一筹莫展;低头走路,步履沉重,说明他心灰意懒;昂首挺胸,高声交谈,是自信的流露;女性一言不发,揉搓手帕,说明她心里有话,却不知从何说起;真正自信而有实力的人,反而会谦虚听取别人讲话;抖动双腿常常是内心不安、苦思对策的举动;若是轻微颤动,就可能是心情悠闲的表现。从这些方面了解他人的心理和性格,有时能捕捉到比语言更真实、更微妙的信息。

当然,对说服对象的了解,不能停留在静观默察上,还应该主动侦察,采用一定的对策,去激发对方的情绪,这样才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对方的思想脉络和动态。

二、注意说服禁忌

施行劝导说服,是为了起到激励斗志、抚慰创伤、协调关系、导向引路的作用,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种与人为善的美好情操,也是社会成员应该履行的道德义务。然而,为什么主持人有时怀着一片诚意,苦口婆心地进行说服,到头来不仅得不到对方的感激,反而会被误解呢?其根本原因是犯了引导导说服之大忌。

1.激化矛盾

大量的说服事例表明,因说服而使矛盾更加激化了的情况,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是强化了对方本来就不该有的消极情绪,从而火上浇油,扩大了事态。

第二类是“惹火烧身”。因说服方法不当,激怒了对方,使对方把全部的不满和怨恨情绪都转移到了你身上,你成了他的对立面和“出气筒”。

经验告诉我们:主持人要成为一个有修养的说服者,就要有涵养、有博大的胸怀。遇到上述情况绝不可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而反唇相讥,以牙还牙,使玉帛变干戈。

《一虎一席谈》的一期节目是以西安一家自发组织调查第三者的“女子侦探所”为话题,讨论过程中嘉宾方青卓误解了“女子侦探所”张玉芬女士的一句话,致使方忽然火冒三丈,要求对方道歉并要主动离场,局面几近失控。

张玉芬:方老师,我提一个意见。你是不是演戏演得太多了?任何时候都

在戏里头,你要面对现实。

方青卓:你这样说,我觉得你侮辱我,我要马上走。你这样说绝对是在侮辱我!

张玉芬:不是,你听我说是因为什么,因为我们是面对现实的,我遇到的都是多种多样的婚外情的遭遇。

方青卓:我知道……”

张玉芬:我平均一天要接164个电话,大多数都是求助电话,这个数字说明了什么?

方青卓:你为什么不帮助她?

张玉芬:我就是在帮助她!

方青卓:不。

张玉芬:我假如不帮助她,我假如不取这个证据,她连起码的一半的财产,都得不到!

方青卓:也许是因为我不知道,因为我扮演的人物。你说164个电话,那我演了31年戏了,亲爱的朋友。我正因为演这样的戏,跟你处境都是一样的,我才告诉你,爱是看不住的,亲爱的朋友!我刚才为什么说你侮辱我?因为我认为,我方青卓的一个本质是什么呢?我演戏,我希望生活,生活当中我绝对不演戏!这是我做人的准则。你要觉得我演戏,那么我改一个。咱们是女人,我说我退回来了,不要说你侮辱我。我现在请求退席。

胡一虎:等一下。

方青卓:我一定要走,因为她不相信我说的是真的!

胡一虎:不是,请坐!我们欢迎她坐下来!

方青卓:我不能坐!她必须向我道歉!说刚才没有这么说,她必须这

么说!

胡一虎:等一下,方姐,你先等一下。我相信你(指张玉芬)刚刚那个“演戏”的意思,(对方青卓)她不是指这个意思。我想我一个主持人,我可以非常确定她刚刚不是这个意思。她的意思是说她所接触到的大部分人当中,大概是受害的妇女多。

张玉芬:对。

胡一虎:对,她的意思主要是在这里。

胡伟(报人、对立面嘉宾):她说现实的对应词的话呢……

方青卓:不,侮辱个方胖子无所谓啊!

(现场声音很乱)

两人的对话可谓唇枪舌剑,此时主持人胡一虎的唯一选择是用各种手段避免矛盾激化。

胡一虎(提高声音):首先,第一个,女人不要哭泣,你那上面打着“女人不要哭泣”(指方手中的书);第二个,美丽的女人,天边的彩云(方青卓前面说的话),请坐下,热烈掌声,谢谢!

方青卓:好,不要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