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修订版)
48769700000019

第19章 即兴采访篇(1)

第一节:从何发问——采访的切入点

现场采访是主持人的一项主要工作,采访艺术的集中体现是发问的技巧。万事开头难,从何发问是首要问题。

找准切入点,对于增强信息的密集度,稳定谈话双方的情绪,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从而顺利地完成采访任务十分关键。

2007年春,《岩松看日本》摄制组在日期间,白岩松专访了《读卖新闻》总裁兼主笔,80岁高龄的渡边恒雄先生到刚进门,白岩松便看会见室里摆放的棒球及球棍,于是互相问好之后谈话就从棒球开始,亲切而又轻松的氛围就这样制造出来。

渡边恒雄:初次见面。

白岩松:您好。非常高兴今天,听到您的声音。

渡边恒雄:我也感到很荣幸。

白岩松:我在先生出版的回忆录当中,封面上就看到了棒球的字眼,今天这个采访地点又有棒球。我知道《读卖新闻》就有一支球队,我想请教先生,您是不是特别喜欢棒球?您认为棒球的最大魅力是什么?

由于事先做了充分准备,这次采访选择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切入点。其一在于它别具匠心、新颖独特,不一般化;其二在于它充满人情味、充满感情色彩,一下子拉近了与被访者的心理和情感距离;其三在于它具体、贴切、集中,为采访对象展开话题提供了一个恰当、生动而又自然的角度。可见,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就是为谈话的成功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它不仅可以帮助采访者,还可以帮助被访者迅速准确地进入角色,进入话题,进入节目所规定的语境。

选取提问的切入点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视野要阔

“欲穷千里目”,就得“更上一层楼”。也就是说,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才能对事物的发展变化有前瞻性、全局性的把握。

2007年10月24日是嫦娥一号发射的日子,北京交通台《行走天下》栏目在当天的节目里邀请到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与资深新闻评论员徐立凡做直播访谈,主持人牛力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咱们人类从1972年以后就再也没有登上月球,很多国家的太空计划也都暂

时搁置。但是近年来,全世界都在重新兴起太空热,尤其是对月球的兴趣越来越

大。是什么原因重新点燃了太空热,使得各国争先恐后地探索这一领域?

政治也好,经济也好,科技也好,月球已经被看做一个有巨大价值的地方,那它的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

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角度,包括对太空的探索,包括对月球将来的使用,我看到一些相关的观点,特别是22号国家航天局举行的发布会上航天局的发言人就说这一次的发射活动就邀请了部分国外航天局的代表进行现场观摩,中国是愿意本着平等互利,同发展的原则和国际同行开展国际领域的合作,这个原则我们又怎么去理解它?

由于主持人事先了解了相关专业背景,做了认真准备,牛力根据嘉宾的专业方向及直播的时间控制,精心设计了太空技术开发与政治经济关系的访问方向和便于听众理解引入相关背景的提问,这些提问不拘于细节,而是建立在国际关系、科技历史背景之上,具有专业讨论的深度。

统揽全局,视野开阔,才能敏感地捕捉到那些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并能从看似普通的事实中,挖掘出不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二、角度要新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一档收视率颇高的节目,它之所以备受广大受众关注,重要原因在于其话题选择的独特视角。“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是《焦点访谈》编导人员的工作守则。有人说:“正是这个鲜明准确的定位,使得他们的节目如重磅炸弹,连连击中社会时弊。”也正是这个鲜明准确的定位,使得他们的节目努力发挥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的作用。站在改革的最前沿,准确及时地传达政府的声音,勇敢无畏地为群众代言,使《焦点访谈》节目既受到党和政府的热情关怀与支持,又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出奇制胜

人们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广播电视对话性即兴口语是一门艺术,它要有起伏变化、条理分明、具体集中、风趣生动、有悬念、有冲击力、不落俗套、出人意料的话题,使对话充满情趣,活泼生动。

徐州电视台主持人傅玉民在一档节目中,采访睢宁县委书记,主题是睢宁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他是这样开始采访的:

主持人:“您今天来还带着盒饭呢?”

书记:“是啊,我这盒饭和普通的不一样。”

主持人:“哪儿不一样?”

书记:“我这是方便米饭,不仅有调料,还有自动加热装置呢!”

主持人:“我还真没见过,您能给我们演示一下怎样加热吗?”

书记:“可以啊。”

(县委书记现场加热演示,现场气氛顿时轻松活跃起来。)

主持人:“还真是方便,以前我只是见过方便面,没见过这种能加热的方便米饭,在哪儿买的呀?”

书记:“这是咱睢宁县返乡创业的农民发明的。”

主持人:“在睢宁像这样的农民多不多?”

书记:“以前不多,近两年随着睢宁经济的发展,像这样的返乡创业的农民越来越多。”

在这里,傅玉民以书记自带的盒饭为话题,作为切入点,再加上书记幽默的应对,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拉近为采访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四、掷地有声

直截了当,一针见血的提问,不仅常常会使对话的内容尖锐化,并具有一种内在冲突的张力,还会激发对话双方的心理兴奋,富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问答过程,会使对话的节奏紧张而热烈。

非典时期王志采访当时的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当时王岐山开完新闻发布会,王志在新闻发布会的结尾捕捉到王岐山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最害怕的问题你们还真没有问到。”于是他决定以此为切入点。王岐山刚刚坐定,王志便一针见血地指出:

今天记者问的所有问题,都不是你最害怕的问题,你最害怕的问题是什么能不能告诉我?

王岐山坦诚回答:“最重要的就是污染源的切断。”接下来,两人步步深入、开诚布公地进行了一场当时老百姓特别需要的对话。

王志不惜忽略开场的礼貌原则,直接询问最核心问题。王志不是不懂采访,恰恰相反,他对访谈节目有很独特的理解。他的犀利、冷峻和正直的采访个性深深打动了许许多的观众。他显然是尝试用本色的、能动的语言与采访对象进行认真而诚恳的对话。

具有冲击力的话题的产生,源于对事物入木三分、敏锐而准确的洞察力和捍卫真理、捍卫正义的自信。敢于或者能够提出具有冲击力的话题,可以使对话的内容更尖锐和深刻,可以使对话的节奏更紧张激烈而富有变化。

要注意的是,离开了充分的案头准备,话筒前、镜头前的对话就会变得盲目,就很难保证谈话的质量。因此,认真研究背景材料,了解对象,要精心选择谈话的角度,精心拟定话题。除此以外,对于一些重要的采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能多制订几套方案或进行模拟采访练习,以备应对种种难以预料的变化。

第二节:如何发问之一——提问的方式

主持人提问的方式从大的方面来说有两种:

一、开放式提问

这是一种大而化之的提问。这种提问比较抽象、概括,是敞开的,范围很大,采访对象回答起来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

比如,在人物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采访一位怀揣明星梦想从外地来北京参加艺考培训的农村学员:“你来北京学习快一个月了,你对北京的印象怎样?”这就是开放式提问,对方回答起来相当自由,只要是“印象”都可以谈。

它的长处是:

问题比较自然、缓和,有利于创造融洽的谈话气氛。

对方回答起来比较自由,容易谈出一些宏观性的看法,也可能露出一些有价值的“话头”。

主持人提问比较容易。如果遇到不大了解的采访对象,这类问题可以“投石问路”,也可以先救救急,赢得一点思考的时间。

它的短处有:

问题一般化,采访对象容易泛泛而谈,或者感到问题太大,不知从哪儿回答才好。

问题的焦点不集中,主持人和访谈对象的联系比较松散,对方不容易说出心里的话,采访也不容易深入。

二、闭合式提问

这是一种有明确指向的提问。这种提问比较具体、集中,是封闭的,范围有严格的限制,采访对象往往要作直接的回答。

比如,还是前面那位学员,主持人也可以这么提问:“你来北京学习快一个月了,你喜欢北京吗?”这就是一种闭合式提问,对方只能回答“喜欢”、“不喜欢”,或“又喜欢,又不大喜欢”,然后再说“为什么”。

它的优点是:

这种提问,容易得到采访对象的具体回答,容易获得有价值的材料。

问题的焦点集中,双方的联系比较紧密。采访对象容易说出心里的话,也容易谈得深入。

主持人提出这一类问题虽然要花费比较多的精力,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样的问题引出的结果往往是“皆大欢喜”的:访谈对象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自然高兴,记者和受众得到了信息,得到了有价值的东西,当然也高兴。

它的不足是:

提问单刀直入,甚至有点尖锐,如果掌握不好,会影响谈话的气氛。

如果主持人对问题选择不当,或者漏掉某些问题,都会影响对全面情况的了解。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开放式提问和闭合式提问各有优势与弱点。不过,比较起来,闭合式提问的优势显得大一些。我们只有将两种提问方式结合起来,并且以闭合式提问为主,才能更好地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一般来说,开放式提问大多用在提问的开头,中间话题的转换,搜索情况,调节谈话气氛等。闭合式提问大多用在从某一点突破,深入了解某些情况、某个问题,“步步紧逼”地追问,核实某个材料等。

为什么访问要多提闭合式的具体问题呢?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因为记者要了解情况,认识客观事物,要采访到有价值的、生动感人的新闻,都必须依靠具体材料。有些新闻报道出现一般化的毛病,往往同缺乏有特点的具体材料有直接关系。记者要想得到具体材料,从访问来说,就必须提出具体问题。再从人们的思维心理活动来看,思维都得有一个具体化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具体化”是思维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促使思维活动朝着清晰、深刻的方向发展。一些笼统的提问弄得对方难以回答,原因就在于它不符合心理活动的规律。

访问要多提闭合式的具体问题,就应该化大为小,将一个总的问题或大问题破开,化成若干个小问题,由一系列的小问题组合起来,反映出一个大问题。

杨澜在访问证严法师的节目中,对于证严法师出家的问题十分感兴趣,但是她没有统而问之,而是将为什么出家的大问题化为了一个个具体细致的小问题:

杨澜:法师一开始出来修行的时候就在这里是吧?

证严法师:对。人常常会感动,感动会有一种冲动。一个人生存在人间到底为什么生活?突然间会想到自己的父亲,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间他就中风了,突然间就往生了,真是很无常。这种无常就会使人感觉到人世间到底要活出什么样的价值来?所以突然间会有这样的念头,要追问,不如自己去行动。所以就会突然间放下了一切就走。

杨澜:我想一开始想去出家,去修行,其实是抱着一个离开俗世的念头。

证严法师:但是很奇怪后来为什么又投进了红尘。

杨澜:对。原来是为了“出世”而去的,最后怎么又“入世”,对这个转变怎么想的呢?

证严法师:我要活出生命的价值。所以觉得一个人在家庭也只不过是为这个家庭而已,大好的人生只是为了一个家庭,为了一个自己,不值得。所以我才会离开家庭。

杨澜:那为什么一定要出家呢?

证严法师:应该就是出家没有挂累……

杨澜:你以后再也没有见过母亲了?

证严法师:有,现在我的母亲就是我的委员。

这种把问题化整为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提出问题的办法,既可以减轻访问对象的心理压力,又便于双方交流。这种自然的交谈,比起一个人笼而统之地谈出一堆感想,效果要好得多。

如果是新闻报道中需要展开的部分,甚至需要“再现”的情景,那就更要非常仔细地问,一个接一个地问。

《光明日报》的一位记者,在收集光学专家蒋筑英的事迹后,写出了通讯《为中华崛起而献身的光辉榜样》。通讯中谈到蒋筑英最后去成都出差那天凌晨离家之前的情景,是这么写的:“第二天凌晨4点多,蒋筑英起来把昨晚锅里的剩饭加上水,做成稀饭当早餐。妻子给他拿了6个鸡蛋,要他煮熟了路上吃。他煮了4个,自己要了2个,留下2个给孩子。”这样一个比较简单的细节,记者却向蒋筑英的爱人提了好几个问题:蒋筑英那天几点起的床?起床以后做了些什么?他做的是什么早餐?你当时帮助做过什么?拿了几个鸡蛋?是他煮的鸡蛋吗?他煮了几个?煮的鸡蛋是不是都带走了?如果不是这样一点一点地问,像这样感人的细节就出不来。因为访问对象并不知道这样的细节有新闻价值,往往会用一句话就带过去:“他那天早晨起来吃了点东西就走了。”一些缺乏经验的记者,听到这里也就感到满足了,不知道还要细问,还要具体化。当然,像这样的细节,记者也可以先提大一点的问题:“蒋筑英最后是怎么离开家的?你把当时的情况说细一点,行吗?”等对方讲过以后,如果记者发现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就再进一步细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