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马尔代夫斯里兰卡
48758600000006

第6章 国家宗教与文化(3)

从2010年开始,除联合培养的学生外,孔子学院社会招募汉语班学生,他们结业后将被授予凯拉尼亚大学正式学历证书。目前,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孔子学院初步形成了学历教育与语言进修并重,汉语教学与语言文化推广并举的教学新格局,学院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2.三大文学奇葩

斯里兰卡的文学受历史发展的影响,主要分为僧伽罗文学、泰米尔文学和英语文学。僧伽罗文学和泰米尔文学是本土文学,英语文学则是殖民统治的产物,是伴随殖民统治而发展起来的。整个斯里兰卡的文学发展历史漫长,文学成就比较突出,涌现出了一些着名的诗人、散文家和小说家等。他们为斯里兰卡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推动了当地文学的发展。

僧伽罗文学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古典主义文学时期。这一时期,诗歌方面比较出色的有一些僧伽罗国王,其中公元10世纪的国王舍那四世,撰写了一部研究修辞学的着作,为最早的僧伽罗文学作品。公元11世纪,由于国内太平,国王非常注重文学艺术,出现了一定时期的文学繁荣,诗歌受到梵语文学的影响很大,在写作手法、体裁风格和叙述技巧方面与梵语文学很接近。此后一段时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如最负盛名的《顶饰宝石诗篇》、文采飞扬的《妙法宝脉论》和采用宗教题材的《供养史》等。散文方面,《达摩普罗底毗伽》和《阿摩伐杜罗》是早期散文的代表。其中《布特沙罗那》是一部极具价值的作品,《般悉耶·波那斯本生经》是一部最为古老的民间故事集。该着作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取材于乡村生活,是僧伽罗文学史上一部影响巨大的着作。

欧洲殖民主义入侵以后,国内涌现出了一批爱国主义作家。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比亚达萨·西里塞纳和巴蒂加马·拉塔纳帕拉等。

比亚达萨·西里塞纳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美满姻缘》,小说主要描写一位佛教徒和一个异族姑娘的爱情故事,反映了民族主义精神和反抗殖民主义的思想。巴蒂加马·拉塔纳帕拉虽然早年出家为僧,但接受过高等教育,创作有《带有侮辱性的辩论开端》和《佛教信仰的纯洁性》等几百首诗歌。独立前后出现的一位最重要的文学家、评论家和现实主义小说家马丁·维克拉马辛格,发表过很多文学作品,作品多反映二战后农村和城市的巨大变化,主要作品有小说《丽拉》、《乡村的变迁》、《堕落的时代》、《女人》和《奴隶》等,其中《乡村的变迁》被改编成电影,还有一些小说被翻译出版到国外。独立之后,文学受国内国际的影响,出现了很多反映社会上层和下层的作品,文学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

泰米尔文学由于泰米尔人进入斯里兰卡时间较晚,因此其古典文学发展时间较短。受19世纪泰米尔文化复兴的影响,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散文家纳瓦拉尔,他的散文结构严谨,句子精炼,成为早期泰米尔文学的典范。他整理的古典文集达70多种,为泰米尔文学作出了突出贡献。另外,他把《大往世书》改写成散文故事,成为当时重要的文学着作。近现代时期,小说发展最为突出,比较着名的作家有斯·因纳西丹贝,代表作是《乌松·柏兰泰的故事》,西纳帕波培莱(代表作是《勇敢的雄狮》)。独立之后,伊朗基兰是当时最着名的小说家之一。

他的成名作是《公理何在》,作品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多变,通过对青年爱情悲剧的描写,反映青年一代的生活和思想。在此之后,有两位比较着名的人物是卡涅萨林甘和凯拉萨巴蒂。卡涅萨林甘早年一直从事文学工作,主要代表作是《远征》、《婚礼》和《红色的天空》。《远征》取材于农村,主要反映当时农村的苦难和斗争;《婚礼》通过对男女爱情的描写,反映当时落后的封建传统和思想观念;《红色的天空》通过描写工人的生活和斗争,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与罪恶。凯拉萨巴蒂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他的作品语言明快,通俗易懂,代表作有《两大诗人》、《泰米尔语小说文学》和《文学与文学评论》等,由于作品丰富,语言新奇,因此在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英语文学是随着英国殖民主义入侵而发展起来的。殖民统治时期,一些上层社会人士由于接触英语教育,开始用英语写作,比较着名的作家有卢森·德吉尔瓦和乔治·克依特等,着名的英语作品有吉·维贾耶通加的《足下草》和普尼亚坎特·维杰纳伊克的《期待着的大地》。

3.皮鼓与康提舞

斯里兰卡的音乐主要是从印度传入的,皮鼓是当地民间最主要的乐器。皮鼓一般都是用猴皮制成的,可以两面敲击。使用高地鼓时,一般祭司要呼唤魔鬼的名字,他们一边有轻重缓急地敲击双面鼓,一边跳舞,这是“亚卡鼓”;还有一种为高地舞伴奏的高地鼓,两头粗,中间细,跳舞时左手握住鼓的中间,右手击打鼓面,一边敲击一边跳舞。低地鼓是用于低地舞伴奏的,中间粗,两头细,一般悬挂在脖子上面,用双手敲击鼓面。与这两种鼓不同的是,另外两种是用鼓捶敲击的,根据伴奏需要,或者是将鼓横挎在脖子上,左手握住鼓的中间,右手用鼓锤敲打;或者竖着挎在脖子上,双手拿着鼓锤击打。

如果说皮鼓是当地音乐的主要伴奏乐器,那么康提舞则是当地的主要舞蹈。康提舞是斯里兰卡人民喜爱的传统舞蹈,被誉为“斯里兰卡最纯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分为古典舞和民间舞两大类。古典舞以瓦纳姆舞最为着名,出现于18世纪纳林德拉辛诃王时期,它以传统的康提舞为基础,并吸收融会了印度南部的舞蹈语汇。瓦纳姆是舞蹈、诗歌和音乐的合成体,每种瓦纳姆有不同的节拍,舞蹈有固定的程式,按音乐的顺序可分为6段。瓦纳姆舞通过模拟各种禽兽的姿态,以表现诸神的奇幻和神话故事,有的舞蹈也插入了释迦牟尼佛本生的故事,有蛇舞、象舞、兔舞、孔雀舞等18种。大象舞是最典型的康提舞。在斯里兰卡,人们的生活与大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象的淳朴勤劳深得人们的喜爱。上古时期,人们敬奉大象,因此,不少原始舞蹈模拟大象的情态,以祈求它们迅速繁衍,造福村社。几乎所有流传下来的康提舞中,都可以找出庄严持重的大象舞步。康提舞中还有表现古代军事操练的金环舞和吾达吉舞,表现男性技巧的筋斗舞,向天神祈求保护的贡献舞等。

在跳康提舞的时候一般有橄榄形的凯得鼓伴奏,分为64种不同的节奏,或高或低,或快或慢。舞蹈演员一般穿着精美的维斯服饰,随着音乐节奏,两腿分开半蹲,腰部下塌,下身动作显得沉稳有力,手臂平举在胸前,手掌不停地里外翻动,眼睛顾盼生辉,身体玲珑巧致,各种动作显得棱角分明,全身上下保持着和谐一致。

4.富于宗教色彩的建筑艺术

斯里兰卡的建筑艺术与佛教的发展紧密相连,密切相关。历史上最能体现和代表建筑艺术繁盛的时期是阿努拉达普拉时期,这一时期是建筑艺术的顶峰时期。其中佛塔和寺院最能体现这一时期的建筑艺术。

历史上第一座佛塔睹波罗摩塔供奉着佛陀的锁骨舍利。这一时期佛塔呈谷锥形,塔基直径比较大,而且呈圆形,比较着名的佛塔代表是鲁梵伐利塔和袛陀林塔等。公元5世纪以后,佛塔形体有所缩小,但是工艺更加精湛,佛塔形式与以前相仿,只是塔尖为锥型,塔基由圆形变为方形。以后出现的佛塔规模较小,塔的护身都是用石料修建,小型佛塔周围刻有带花纹的石柱,石柱上面装饰有柱头。

这一时期“西部寺院”的建筑,屋顶都没有遮盖,中间用一巨大独石使上下相连,台基多为双重。房屋建在岩石重叠的地方,有石料砌成的水池和壕沟。寺院中的浴池表面铺有整齐的石料,石级可以到达池中,沐浴用水的注入和排泄都经由地下水道。这一时期的宗教建筑的台基边缘多是采用经过磨光的特大冠石,冠石均匀对称,花边曲线优美;台阶的两旁有螺旋形花纹组成的翼石或栏杆,栏杆的尽头有守护神石,台阶的下面是刻有各种图案成环形花纹的月形石;台阶的上面是装有精致花边的平台,平台都是由刻有花边的砖砌成,上面有刻有饰纹的石柱。

锡吉利亚古城的城市规划和宫殿建筑是建筑艺术的典范。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在地势险峻的山顶上,利用山岩地形巧妙地修建了阶梯、山顶花园和水池。石山两旁筑有壕沟,城市四周有高大的城墙,拥有完备的供水系统,整座城市布局合理,设计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