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身心灵导师带来的36堂灵性觉醒课
48749300000032

第32章 一行禅师卷(3)

虚云和尚门下有一名弟子,名唤具行,他本是为求生计而到鸡足山祝圣寺做工,后来被虚云长老收为弟子。他没有什么文化,但为人勤快,一天到晚尽做些苦事,别人不做的苦差事,他都去做。但他一心念佛,修行很用功。人家看不起他,他也不放在心上。

他跟老和尚告假三年,外出参学,回来之后,他还是老样子,别人不去做的苦事、重活儿,他都去做。

他一个人住在一个小茅草屋里,一天有人看到他的房子隐约有火光出现,跑过去时,火已经熄灭。而具行和尚仍然保持着坐禅的姿势,在房内稳坐如山。只不过,他已经圆寂。

具行和尚圆寂时,年龄并不大,才三、四十岁。他走时,穿衣搭袍,拿着一把草,一把引磐,坐在一个草垫上,就这样自己把自己烧掉了。烧完之后,他坐在那个地方,还像活人一样,引磐还在手上拿着。

这件事轰动了当时在当地当督军的唐继尧,他要亲自看一看。唐继尧看的时候,用手稍稍动他一下,整个身体都垮掉了,成了灰。

具行和尚生前曾有一语:“吾半路出家,一字不识,但知一句阿弥陀佛耳。”修行到此般境界,已是极致。普通人虽然也能在静坐中感悟到身心的放松和思想的圆融,但是却很难达到虚云和尚和具行和尚的境界,而他们所获得的智慧也往往是长久的。

静坐并非等同于禅定,通往禅定的方法还有很多,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和调心都是修行的常见方法,并且后面三种更为重要。坐禅能将身、息、心的调节合而为一,保持正确的舒适的姿势,调整呼吸的节奏,放下心中一切妄念,将散乱的心集中为统一的心,“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

保持平常心

一天,有源禅师来拜访大珠慧海禅师,请教修道用功的方法。他问慧海禅师:“和尚,您也用功修道吗?”

禅师回答:“用功!”

有源又问:“怎样用功呢?”

禅师回答:“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有源有些不解地问道:“如果这样就是用功,那岂不是所有人都和禅师一样用功了?”

禅师说:“当然不一样!”

有源又问:“怎么不一样?不都是吃饭、睡觉吗?”

禅师说:“一般人吃饭时不好好吃饭,有种种思量;睡觉时不好好睡觉,有千般妄想。我和他们当然不一样,我吃饭就是吃饭,什么也不想;我睡觉的时候从来不做梦,所以睡得安稳。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

有源低头不语,慧海禅师见有源没有开悟,于是敲着木鱼,意味深长地说道:“世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他们在利害得失中穿梭,囿于浮华的宠辱,产生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他们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大的障碍,他们因此而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平常心。要知道,只有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由此可见,心无杂念的心才是真正的平常心。这需要修行,需要磨炼,一旦我们达到了这种境界,就能在任何场合下,放松自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实现完美的“自我”。

很多人的思维、意识都被世间的纷扰混淆了,好像阴云密布、云雾缭绕,遮住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但是,这种混淆只存在于当时的过程。在沉睡中,一切都不是其本原;在三昧中,一切又恢复其本原。正是关于世界、思想、自我的认识使简单的事物复杂化了,它是不幸、地狱的根源。

而我们只有心无杂念,才能拥有一个平常心。只有看穿功名利禄,看透胜负成败,看破毁誉得失,才能享受那份沉静的幸福。

平常心是福;平常心是走向幸福的大道;平常心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是在幸福生活路上的温暖。

你可以不生气

熄灭心中的怒火

如果我们的心中存在不满,就总想找地方发泄出去,而最为直接的发泄方式就是发脾气。很多人认为,发脾气是最好的发泄方式,因为;如果事情一直憋在心里,很容易憋出病来。所以,宣泄出去,心里就得到了放松,情绪上也会趋向平稳了。可是,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人的怒火在发脾气中得到了释放,那么,必定会有其他人受了这种不良情绪的影响,身心都受到了委屈。如果每个人都选择用发脾气的方式来宣泄自己,那么这个世界恐怕再无和平和安宁了。

当有人说或做了让我们生气的事,我们往往想以同样的方式激怒对方,让对方像我们一样痛苦,借以安慰自己。我们会想:“我要把你给我带来的痛苦还给你,所以,我需要惩罚你,给你一点苦头吃,看到你不好受,我就会觉得好多了。”

许多人都在别人激怒自己之后有这种幼稚的行为,但实际上,当你还击对方之后,他也会再度反击,好让他自己舒坦些,如此的恶性循环导致双方的痛苦不断加深,谁都得不到好处。其实,这时你们最需要的是慈悲与帮助,没有任何人应该得到惩罚。

当生气时,回到你的心,好好地照顾愤怒;当有人让你痛苦时,你就回到自己的痛苦,好好地照顾它。愤怒和痛苦之时,你最好什么都不要说,什么都不要做,因为,生气时的所言所行,只会给彼此带来更多的伤害。

有觉知的人,遇到让自己生气的事情,往往不是想方设法来打击、报复对方,而是进行自我排遣,把自己的愤怒用不伤害任何人的方式发泄出去,让自己的心境得到平复。

大多数人之所以不会正确的处理愤怒,是因为我们不愿回到自己,只想抓住对方,惩罚对方。试想一下,如果你家失火了,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你肯定会回答说是回家灭火,而不是找到纵火的嫌犯。如果只想去找到纵火嫌犯并且惩罚他,而不去赶快救火,那你的房子估计损失会更大,这就太不明智了,当务之急应该是回去灭火。同样的道理,当你很生气时,如果还一直与对方争辩,甚至想要惩罚他,你的表现就如同那个追踪纵火犯的人了。

所以,为了不让自己做那个先去查找纵火犯的那个人,如果下次有人冒犯你,让你生气的时候,先不要愤怒,愤怒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只会让自己过于激动,没有办法运用理性正确地看清问题。被愤怒蒙蔽了双眼,蒙蔽了心灵,从而不能正确地看清事物的本质、判断事物的好坏,这是毫无益处的。

发现愤怒的本质

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我们坚信是别人做了让我们愤怒的事情,于是,我们将我们所受的痛苦归结于别人的身上。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深入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内心那颗愤怒的种子才是让我们痛苦的主因。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些人面临和你同样的境况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像你那么生气。虽然,他们也经历了会引发他们生气的事情,但是他们的内心却能够保持冷静,不被愤怒之火控制。可为什么你就那么容易生气呢?因为你内心那颗愤怒的种子长势喜人,你从来没有好好地关照过它。

真正打扰我们的不是别人的行为,别人的行为不会直接作用于我们身上,真正打扰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意见,只有我们自己的意见才会对我们的行动产生影响。所以,先放弃你对一个行为的判断吧,尝试一下下面介绍的方法,也许可以让你回归到理性上。

第一,思考一下你和人群的关系。所有的人类都是被神明派到世上来相互合作的,而你的位置被放在他们之上,就像是牛群中领头的公牛、羊群中领头的公羊。如果万物都不只是原子的聚合,那么自然必定就是支配所有事物的力量。那样的话,低级的事物必然是为高级的事物而存在的,而高级的事物之间又是彼此依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