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表明,犯过错误的完人被认为最有吸引力,几乎是完人的人居于第二位,其次是平庸的人和犯过错误的平庸人。
课堂精讲:
通过实验可见,与十全十美的人相比,能力出众但有一些小错的人最有吸引力,是人们最喜欢交往的对象,这种现象就是“犯错误效应”。
这个著名的实验很好地证明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有一些看起来各方面都比较完美的人,却往往不太讨人喜欢;而讨人喜欢的,往往是那些虽然有优点,但也有一些明显缺点的人。
为什么会有“犯错误效应”存在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一般人与完美无缺点的人交往时,总难免因为自己不如对方而有点自卑。如果发现精明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缺点,就会减轻自己的自卑,感到安全,也就更愿意与之交往。试想,谁会愿意和那些容易让自己感到自卑的人交往呢?所以,不太完美的人,更容易让人觉得可亲、可爱。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真正完美、没有缺点的人。如果一个人总是表现得很完美,很容易让人怀疑其中有造假的成分。或者说,故意把自己表现得很完美,恐怕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好的缺点。那些追求完美的人一定活得比一般人累,而且与他们在一起生活或合作的人,也活得比较累。
因此,学会适当的用小错误点缀自己,往往能让我们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
课后总结:
有的时候,故意在人前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误,可以很有效地拉近我们与他人的距离,令对方感觉我们是和他一样的普通人。只有将自己与对方处于一个平等的位置时,才有可能作更进一步的交流。
关键时刻不妨拉人一把
课堂导读:
有位领导因为一些误会被公司惩罚,公司里没有人敢接近他,他为此非常苦闷,一度丧失了生活信心,甚至还动了自杀的念头。这时,他的一个部下不怕受连累,时常来看望他、鼓励他,并给予他极大的关怀。这位领导备受感动,终于坚持了下来。后来,误会解除了,这位领导又恢复了原来的职位。此时他和这个部下已成了莫逆之交,这位部下也因此得到了他的重用和提拔。
课堂精讲:
有成功,就有失败;有得意者,就有落魄者。或许你昨天还是成功的典范,是一个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人,到了今天,你就可能由于某种原因而一贫如洗,变成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甚至是还不如普通人的落魄者……
这种现象并不罕见,落魄者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政治原因,有的是思想品德所致,还有的是工作失误的结果。不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对于落魄者来说,从天上掉到地下,其痛苦心情可以想象。在这种际遇地位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不少人觉得没脸见人,也有人更加敏感,对他人的态度往往异常关注。
从人生的角度来看,人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低谷是难免的。当他人落难的时候,也是对周围人们,特别是对朋友的考验。所谓莫逆之交、患难朋友,往往就是在困难时形成的。这时形成的交情也最有价值,最让人珍视。
人们总是很敏感地觉察到自己的苦处,却对别人的痛处缺乏了解。他们不了解别人的需要,更不会花工夫去了解,有的甚至知道了也佯装不知。虽然很少有人能做到“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境界,但我们至少可以随时体察别人的需要,时刻关心朋友,帮助他们脱离困境。
课后总结:
当朋友身患重病时,我们应该多去探望,多谈谈朋友关心的或感兴趣的话题;当朋友遭到挫折而沮丧时,我们应该给予鼓励:“这次失败了没关系,下次再来。”当朋友愁眉苦脸、郁郁寡欢时,我们应该亲切地询问他们。适时的安慰会像阳光一样温暖受伤者的心田,带给他们希望。
让对方占点小便宜,他会更喜欢你
课堂导读:
陈嚣与纪伯是邻居。一天夜里,纪伯偷偷地将隔开两家的竹篱笆,向陈家移了一点,以便让自己的院子宽一点,这一幕恰好被陈嚣看到了。纪伯走后,陈嚣将篱笆又往自己这边移了一丈,使纪伯的院子更宽敞。纪伯发现后,很是惭愧,不但还了侵占陈家的地,而且还将篱笆往自己这边移了一丈。
课堂精讲: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人,他们总是将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是否被别人占了便宜这件事上,而变得疑神疑鬼、斤斤计较、不懂忍让、咄咄逼人,时间一长,自然就没有人再愿意接近他们,更不可能赢得好人缘了。
中国有句古话“吃亏是福”,适度、适当地吃点亏非但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反而可以令我们从中获益。无论是心情还是人情,在看似吃亏的过程中,得到了补偿。而且,让别人占点便宜,是为了自己以后不吃亏,所以做事,不要怕被别人占便宜。
吃亏其实包含了豁达和宽容,以及理智和自我克制。吃亏,是一种以个人能力为基础的自信,但这种自信并非人人都有。
不过,让别人占点便宜并不是要大家随时随地都吃亏。吃亏是有学问,有讲究的。我们要学会吃亏,要吃在明处,至少你应该让对方心中有数。这样,你才能让别人觉得欠你人情,以后你若有求于他,他才会帮忙。
课后总结:
不管是大亏还是小亏,对办事有帮助的,你要尽可能地吃下去,不能皱眉。尤其是大亏,有时更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想吸引他人,不妨提高交往的频率
课堂导读:
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所中学选取了一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他在黑板上不起眼的角落里写下了一些奇怪的英文单词,这个班的学生每天到学校时,都会瞥见那些写在黑板角落里的奇怪的英文单词。这些单词显然不是即将要学的课文中的一部分,但它们已作为班级背景不显眼的一部分被接受了。
班上学生没发现这些单词以一种有条理的方式改变着——一些单词只出现过一次,而一些出现了25次之多。期末时,这个班上的学生接到一份问卷,要求对一个单词表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列在表中的是曾出现在黑板角落里的所有单词。
统计结果表明:一个单词在黑板上出现得越频繁,它的满意度就越高。
课堂精讲:
心理学家有关单词的实验证明了曝光效应的存在,即某个刺激的重复出现会增加这个刺激的评估正向性。与“熟悉产生厌恶”的传统观念相反,实验表明,某个事物出现的次数越多,人们越可能喜欢它。
在人际交往中,曝光效应也同样适用。这就是说,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加,人与人之间越容易形成重要的关系。交往的频率越高,重复出现的次数越多,刺激对方的机会就越多,就越容易形成密切的关系。两个人从不相识到相识再到关系密切,交往的频率往往是一个重要的条件。没有一定的交往,就像俗话所说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那样,无法建立情感、友谊。当其他因素相等时,一个人在另一个人面前出现的次数越多,对那个人的吸引力就越大,这种现象常发生在看到某人照片,听到某人名字之时。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不是绝对的,我们应该承认交往的次数和频率的作用,但是不能过分夸大其对交往的作用。俗话说,距离产生美,任何事情都存在一个度的问题。过分注重交往的形式,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内容、交往的性质,是不恰当的。实际上,如果只是单纯地增加交往的数次和频率,有时不但不能给我们带来预期的结果,还会适得其反。
课后总结:
在人际交往中,要得到别人的喜欢,就得让别人熟悉我们,而熟识程度是与交往次数直接相关的。交往次数越多,心理上的距离越近,越容易产生共同的经验,增加彼此的了解,从而建立友谊,并由此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3周打开对方心扉的心理操控术
想开启对方心扉,先要迎合他的自尊需要
课堂导读:
为了研究各种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一个大车间的6名女工被选为实验的被试者。实验持续了一年多,这些女工的工作是装配电话机中的继电器。
第一个时期,让她们在一个一般的车间里工作2星期,测出正常生产效率。
第二个时期,把她们安排到一个特殊的测量室工作5星期,这里除了可以测量每个女工的生产情况外,其他条件都与一般车间相同,即工作条件没有变化。
第三个时期主要改变女工们工资的计算方法。以前女工的薪水依赖于整个车间工人的生产量,现在只依赖于她们6个人的生产量。
第四个时期,在工作中安排女工上午、下午各一次5分钟的工间休息。
第五个时期,把工间休息延长为10分钟。
第六个时期,建立6个5分钟休息时间制度。
第七个时期,公司为女工提供一顿简单的午餐。
在随后的3个时期,每天让女工提前半小时下班。
第十一个时期,建立了每周工作5天的制度。
最后一个时期,原来的一切工作条件又全恢复了,重新回到第一个时期。
课堂精讲:
研究者想通过这一实验来寻找一种提高工人们生产效率的生产方式,但出人意料的是,不管条件怎么改变,如增加或减少工间休息,延长或缩短工作日,每一个实验时期的生产效率都比前一个时期要高,女工们的工作越来越努力,效率越来越高,根本就没有关注过生产条件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之所以会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女工们感到自己是特殊人物,受到了尊重,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因而感到愉快,便遵照专家的要求去做。正是因为受到了重视和尊重,所以她们工作得越来越努力,每一次的改变都刺激着她们提高生产效率。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有五个层次,分别是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对尊重的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维护自己的自尊是人们心中最强烈的愿望,因此,满足尊重的需要对人来说十分重要。
良好的人际关系应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对一个人表示出尊重,才可能赢得他的好感和信任,才能令对方有进一步亲近你的想法和意愿,才有可能建立更深层次的交往关系。如果想获取对方的信任,就要谨记这样一个原则——尊重他,迎合他的尊重需要。
课后总结:
尊重是每一个人的心理需要,任何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要想使他人对我们敞开心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迎合他人的自尊需要。
人人都喜欢被别人记住名字
课堂导读: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一次宴会上,看见席间坐着许多不认识的人,于是他找到一个熟悉的记者,从记者那里一一打听清楚那些人的姓名和基本情况,然后主动和他们接近,叫出他们的名字。当那些人知道这位平易近人、了解自己的人是罗斯福时,大为感动。以后,这些人都成了罗斯福竞选总统的支持者。
课堂精讲:
在人际交往上,如果第一次见面时你给对方留下了一个良好的印象,可是第二次见面时,你却支支吾吾地叫不出他的名字来,对方心里会不舒服,认为自己如此不具分量。连名字都叫不出来,怎么能进行更深一步的交流呢?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在人们的心目中,唯有自己的姓名是最美好、最动听的东西。”很多事实也能够很好地证实这一点——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广记人名,有助于交往活动的开展,并助其成功。
人们对自己的名字是非常重视的。在日常应酬中,如果一个并不熟悉的人能叫出自己的姓名,我们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和知己感;相反,如果见了几次面,对方还是叫不出自己的名字,便会产生疏远感、陌生感,增加双方的心理隔阂。一位作家说:“记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轻易地叫出来,等于给别人一个巧妙而有效的赞美。因为我很早就发现,人们对自己的姓名看得十分重要。”
记住对方的名字,不仅是基本的礼貌,更是有效的交际技巧。
课后总结:
如果你不重视别人的名字,又有谁会重视你的名字呢?要想打开交往对方的心,获得更深层次的交往,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
把“我们”挂嘴边,缩短与他人的距离
课堂导读:
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项实验,选编了三个小团体,并且分派三人饰演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的三位领导者,然后对这三个团体进行意识调查。
结果,领导人饰演民主型的这个团体,表现了最强烈的同伴意识。其中最有趣的,就是这个团体中的成员,大都使用“我们”一词来说话。
课堂精讲:
小孩子在玩耍时,经常会说“这是我的东西”或“我要这样做”,这种说法是因为小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显示欲都是直接表现所造成的,但有时在成人世界中,也会出现如此说法。经常听演讲的人,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就是演讲者说“我这么想……”不如说“我们是否应该这样”更能使你觉得和对方的距离接近。这是因为,“我们”这个字眼,就是要表现“你也参与其中”的意思,所以会令对方心中产生一种参与意识,按照心理学的说法,这种情形是一种“心理卷入”。
在人际交往中,“我”字讲得太多并过分强调,会给人突出自我、标榜自我的印象,这会在对方与我们之间筑起一道防线,形成障碍,影响别人对我们的认同。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如果经常说“我……”,就会给人一种胁迫感,而且会给人留下一种唯我独尊、凡事只考虑自己的感觉,这样不仅无法令对方有好印象,还可能在人际关系方面受阻,甚至在自己所属的团体中,形成被孤立的局面。如果常常把“我们……”挂在嘴边,就会给人感觉你与他是站在同一立场、同一角度,并且对他的感觉是感同身受的,这自然会使他对你产生亲切感,从而也就很自然地对你袒露心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