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一堂哈佛心理课
48745600000011

第11章 熟知心理学的诡计(2)

课堂总结:

人们往往会对懂得宽容的人产生好感,所以,不妨以宽容的态度对人对事。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的反感,既可以将他人的反感转化为好感,也可以彰显你自己的风度和气度,何乐而不为呢?

指桑骂槐,让对方自动识趣

课堂导读:

有个人在朋友家做客,天天喝酒,住了很久还没有启程之意,主人实在感到讨厌,但又不好当面驱逐。

一次两人面对面坐着喝酒,主人讲了一个故事:“在偏僻的路上,常有老虎出来伤人。有个商人贩卖瓷器,忽然遇见一只猛虎,张着血盆大口,扑了过来。说时迟,那时快,商人慌忙拿起一个瓷瓶投了过去,老虎不离开,又拿一瓶投了过去,老虎依然不动。一担瓷瓶快投完了,只剩下最后一只,于是他指着老虎高声骂道:‘畜生畜生!你走也只有这一瓶,你不走也只有这一瓶!’”

客人一听,拔腿就走了。

课堂精讲:

主人明说老虎暗指客,这种暗示性的警告达到了逐客的目的。

对于某些人的行为,通常应该直言不讳,立刻制止,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对某些特殊人物,直接进行口舌交锋,往往达不到你要的效果。此时,指桑骂槐的方法就派上用场了。所谓指桑骂槐,即明明对某人某事不满,但并不直接进行攻击,而是采用迂回的方式表露自己的意愿。

当上司要责备属下时,也可以使用这种技巧。譬如,上司要责备乙的不是,但你并不正面指责,而以指桑骂槐的方式来责备甲,因为此时上司若是责备乙,乙的心里必感到难受,对日后的改进不见得就会有效。

为何又要责备甲呢?这是因为上司与甲之间已不存在隔阂,他对上司的指责不会十分在意。但是,乙也在场,他听后会明白上司的意思,因此上司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可见,指桑骂槐的好处,在于不直接针对具体对象,然而通过故事的情境性,转换出受众对强调之物的感受——说的是那里的闲话,指的其实是这里的事情。当你对他人的做法感到厌恶,但又不好当面说明,或对某些特殊的大人物,不能直接指出他的错误时,尤为适用。

不过,我们要特别注意,指桑骂槐不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只是在某些特殊的、偶然的场合。如果滥用此法去攻击同事和朋友,只能导致众叛亲离的恶劣后果。

课堂总结:

指桑骂槐是一种巧妙地反击他人的办法。如果有些人不怀好意的攻击我们,我们大可以采用这种办法予以回击,这比硬碰硬地还击要巧妙得多。

他太过强势,你不妨逆意归谬

课堂导读:

优孟是楚国的艺人,常常用诙谐的语言婉转地进行劝谏。

楚庄王有一匹心爱的马,整日喂它最好的食物,结果马得肥胖病死了,于是庄王让臣子们给马厚葬。群臣纷纷劝阻,认为不能这样做。庄王急了,下令说:“有谁敢因葬马的事谏诤的,立即处死。”

优孟听后走进宫门,仰天大哭。庄王问他为何而哭,他说:“这马是大王所心爱的,请用雕花的美玉做棺材,用漂亮的梓木做外椁,用各色上等木材做护棺,发动士兵给它挖掘墓穴,让年老体弱的人背土筑坟,请齐国、赵国的代表在前面陪祭,请韩国、魏国的代表在后头守卫,要盖一所庙宇用牛羊猪祭供它,还要拨个万户侯管理祭祀之事。这样各国就都知道大王轻视人而重视马了。”

庄王说:“我的过错竟然到了这个地步吗?现在该怎么办呢?”

优孟说:“让我替大王用对待六畜的办法来安葬它。堆个土灶做外椁,用口铜锅当棺材,调配好姜枣,再加点木兰,用稻米作祭品,用火光做衣服,把它安葬在人们的肚肠里吧!”

庄王当即派人把死马交给官员,以免天下人宣扬这件事。

课堂精讲:

所谓归谬说服,是先假设对方的观点言之有理,然后据此引申出一个连对方也不得不承认其荒谬的结论,从而放弃原有的错误观点和主张。

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抓住对方观点中隐蔽的荒谬点,加以推衍,或由此及彼,或由小到大,或由隐到显,最后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从而攻破对方错误的论点。这种说服方法用在对待某些强势的人时,会达到辛辣讽刺的效果,使其知难而退,从而达到软性说服的目的。

课堂总结:

说服别人有时要采用一些巧妙的办法,让人心甘情愿地接受。归谬说服法正是这样一种巧妙之法,从他人的观点出发推论到错误的结果,令其无法反驳。

利用逆反心理,使对方符合你的期望

课堂导读:

“请不要阅读第七章第七节的内容。”这是一个作家写在其著作扉页上的一句饶有趣味的话。后来,这个作家作了一个调查,不由得笑了,因为他发现绝大部分的读者都是从第七章第七节开始读他的著作的,而这就是他写那句话的真正目的。

课堂精讲:

当别人告诉你“不准看”时,你就偏偏想要看,这就是一种逆反心理。有些人可能以为只有顽固的人才有逆反心理,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事实上,我们每个人身上都长着一根“反骨”,只要你能准确抓住这根反骨,那么便可以轻而易举地说服他人。

举例来讲,如果有一个人想做一件事情,而旁人都在拼命劝他不要做,那反而坚定了他做这件事的想法;相反,若旁人不管他,那么他很可能会感到泄气,没想到旁人竟不予阻止,这就完全背离了他原先对于劝阻的期待,反而会使之前的想法动摇。

人都有这样一惯性,即某种欲望被禁止的程度愈强烈,它所产生的抗拒心理也就愈大。如果能有效利用这种心理倾向,不仅可以将顽固的反对者软化,使其固执的态度发生转变,还可以打破他人原有的意念,让他按你的意思去办。

课堂总结:

利用逆反心理,让他人按照你的意思办事,不失为一种省心省力又奏效的说服方法。

第3周巧耍心计,从困境中突围

顾左右而言他,避免直接争执

课堂导读:

某校某班在一次高考中,数学和外语成绩突出,名列前茅。校长在评功总结会上这样说:“数学考得好,是老师教得好;外语考得好,是学生基础好。”

在座教师听罢议论纷纷,都认为校长说法有失公正。王老师起身反驳:“同一个班,师生条件基本相同。相同的条件产生了相同的结果,原是很自然的事,不公平的对待,实在令人费解。原有的基础与尔后的提高,有相互联系,不能设想学生某一学科基础差而能提高得快,也不能设想学生某一学科基础好而不需要良好的教学就能提高。校长对待教师的劳动不一视同仁,将不利于团结,不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会场有人轻轻鼓掌,然后是一阵静默。而静默似乎比掌声对校长更有压力和挑战意味。校长没有恼怒,反而笑起来,他说:“大家都看到了吧,王老师能言善辩,真是好口才。很好,很好!言者无罪,言者无罪。”

课堂精讲:

校长对危机的应变能力不禁令人佩服,他为自己铺了台阶,而且下得又快又好。

生活中许多时候会遇到不尽如人意的状况,或者遭遇极其尴尬的境况,在这样骑虎难下的时刻,该怎么办?通常情况下,在针锋相对时,可以适当地弯曲些,顾左右而言他不失为一个良策。

遇到别人气势汹汹的质疑时,“顾左右而言他”是一种很有效的策略。轻轻一闪,就可以把对方千斤的力量化于无形,同时还为自己争取到思考对策的宝贵时间。另外,“顾左右而言他”的态度会给对方制造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使其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即使对方没有因为你“顾左右而言他”就放弃也不要紧,你完全可以利用“顾左右而言他”造成的空当,抓紧时间寻找对方的破绽,展开反击。

课堂总结:

“顾左右而言他”是一种与对手巧妙斡旋的办法,尤其是当对方气势汹汹时,这种办法既可以灭对方的气焰,又可以彰显自己的聪明才智,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智斗之法。

与其躲避暗箭,不如以牙还牙

课堂导读:

明朝时,有位御史下乡巡察,由于他与巡察地区的某位县令曾有过节,这位县令便安排一位自己最信任的侍从前去充当御史的临时护卫,伺机报复。

当这个侍从取得了御史的信任后,就趁机将御史放在印箧中的官印偷走。御史发现后相当紧张,他虽然怀疑此事与侍从有关却没有证据,更不敢大肆宣扬,只好躲起来苦思对策。

几天后,县里一位颇有名气的书生恰巧前来探访。由于御史早就耳闻这位书生的才智,所以便请他到房内,把官印丢掉的事对他仔细说了一遍。

书生听完后出了一个主意,让御史在半夜的时候派人偷偷地到厨房去放火,趁着火起一片混乱时,将原本装着官印的印箧暂时托付给那位县令保管。

书生解释说,如果官印真的是那位县令所偷,趁着火灾将空的印箧托付给他,他绝对没有不将官印归回原位的胆量,因为丢失的责任在他身上,逃都逃不掉。

果不其然,事件的发展印证了书生的设想。御史对书生的智慧佩服不已。

课堂精讲:

人生在世,难免会得罪人,而成为他人的眼中钉。如果对方咽不下这口气,摆明对阵的态势,还容易应付;如果是阴险小人,则往往会在暗地里突施冷箭,就真的叫人伤脑筋了。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明枪对阵,胜败之间看实力,被打败了也无话可说;至于暗箭来袭,则防不胜防,不幸被暗算,就实在太冤枉了,因此如何攻防就要靠心机了。

当有人向你抛来暗箭时,不能一味地忍让或逃避,否则会令对方更变本加厉地来侵犯你,当该出手的时候,就要果断反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对方明白你并不是那么好惹的。就像故事中的那位御史一样,这样一来,对方领教了你的厉害,自然就不敢再用暗箭袭击你了。

课堂总结:

一般说来,会被暗算,是因为自己的实力比对方强,对方不敢明着来,只好躲在暗处放冷箭,如果你应对不当,就很容易因此中箭落马,摔得灰头土脸。在对方使阴招放冷箭时,不妨略施计谋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面对尴尬冷场,不妨自嘲

课堂导读:

晋朝时,有一次大臣满奋陪同晋武帝,坐在靠近北窗的地方。满奋生性怕风,而北窗是用琉璃制成的,虽然琉璃的质地很密,根本不透风,但看起来却是一点不挡风的样子。满奋很怕被北风吹着,但当着皇帝的面,又不好开口换个座位,显得局促不安。

晋武帝看到他的神态,知道他是怕风,便告诉他不会透风,没有关系。满奋很不好意思,自嘲说:“臣就像南方的水牛,怕热怕惯了,看见月亮也疑心是太阳,不由得喘起粗气。”这便是成语“吴牛喘月”的出处。

课堂精讲:

满奋运用自嘲以水牛比做自己,把自己的过分紧张形容得十分形象,巧妙地化解了窘境,打破了尴尬,因此得到了皇帝的信赖和好感。

自嘲,即自我嘲弄,也就是拿自身的缺点、不足、失误来开嘲笑自己,对自己的丑处、羞处不仅不予遮掩、躲避,反而巧妙地调侃、戏弄和贬损自己。这没有豁达、乐观、幽默的心态和胸怀,是无法做到的。

一个懂得自嘲的人,是不会事事较真较劲的。遇到突发事情,陷入尴尬的境地时,适当的调侃自嘲,不仅能避免尴尬,化解窘境,还能拉近人们彼此的心理距离,让你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因为,用自己来开玩笑,既使人觉得亲近,又以降低自己为代价,抬高了别人,可以消除嫌隙,博得他人的好感。

自我嘲弄,并非真的把自己贬低得一文不值,它是以退为进的一种策略。

课堂总结:

将自嘲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轻松和宽容,架起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之桥,缩短人们彼此的心理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