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从北到南去畅游
4874300000009

第9章 西北地区(2)

洞窟之排列,犹如蜂巢镶嵌在蜿蜒的悬崖上。栈道曲折,楼台高耸,显示出佛教圣地的威严和肃穆。据唐代碑文记载,它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36年),历代修建不绝,到唐武则天时代,洞窟已近一千余龛。这些石窟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受到大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但至今仍保存较为完整的洞窟494个。

里面珍藏着历代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还有唐、宋木构建筑5座。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莫高窟的塑像均为泥质彩塑。有单身像和群像,少则3身,多则11身,最大者33米,小者10厘米。佛像中心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这些栩栩如生的塑像,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展示了古代优秀艺术匠师惊人的创造力。

莫高窟的壁画,按它自身的长度展开排列,可组成一个高1米、长25千米的艺术长廊。壁画按内容大致可分为:经变画、故事画、尊像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这些规模宏大数量惊人的宗教艺术画,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弘扬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20世纪初,在莫高窟17号洞窟中发现的敦煌遗书,更是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洞窟藏有从4世纪到10世纪近10个朝代的各种历史文书、文物5万多件。内容除大量佛、道、儒家经典外,还有史籍、医药、历法、契据、信札以及雕版印本、绢画、刺绣等。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补遗、校勘有很高的价值,而且为了解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科学、民族历史以及中外友好往来等情况提供了材料。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批历史文物和敦煌艺术进行不断研究,形成了一门专门学科“敦煌学”。

两关遗址两关指阳关和玉门关。阳关位于敦煌城西南70千米;玉门关位于敦煌城西90千米。两关南北相距60余千米,成掎角之势。两关是汉武帝为抗击匈奴,联络西域,加强对河西走廊的控制而设立的,是古代“丝绸之路”

的咽喉要地,汉代曾设都尉驻守。

阳关因在玉门关之南而得名。关城遗址现已荡然无存,目前仅剩一座被称为“阳关耳目”的汉代烽火台。登台远望关外茫茫的阳关大道,使人浮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唐诗名句,更增添了阳关的魅力。玉门关,相传古代西域的和田美玉经此输入中原,故而得名。关城遗址至今保存基本完整。城堡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残高9.7米,面积633平方米,全为黄胶土版筑而成,开西、北二门。登城北眺,汉长城自东逶迤向西,横亘于平沙莽野之中,犹如龙游瀚海。长城内侧高峻处,座座烽火台遥相呼应,使人顿增古道肃穆之感。

两关自汉魏至唐代,犹如西域交通线上的一对雄狮,扼踞要塞,虎视丝路,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的使者、商旅和僧俗人等,曾经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中华民族的繁荣,建立过不朽的功勋。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平原西部。风景区由滚钟口、西夏王陵、拜寺口和三关古长城四个景区组成。

西夏王朝建都银川,贺兰山当时即被当做皇家林苑。山上建有“离宫”

“避暑宫”等皇家宫殿和皇家寺院。贺兰山绝壁千仞,松林如海,极目东望,银川平原黄河如带,阡陌纵横,沟渠如网,稻谷飘香,一派“塞上江南”景色。以规模宏伟的西夏王陵古墓群为代表的西夏文物古迹,是研究西夏文化历史的宝贵资源。

西夏王陵西夏王陵在银川西约30千米处的贺兰山东麓的三关口,分布于沿山南北约10千米,东西约4千米的缓坡地带,方圆40平方千米。

西夏自李元昊称帝(1038年)至1227年被成吉思汗灭亡,共传10世,前后190年。若连同李元昊的祖父和父亲,则共为12世,共250余年。这里有西夏王陵9座(现存8座),陪葬墓70余座。因最后三王正当败亡之际,故未能建造陵墓。每座陵占地10万平方米以上,自成一体。每个陵园都是一个单独的完整建筑群体,形制大体相同,由地上陵园和地下墓室两部分组成。陵墓形式古朴而又充满了神秘感。

所有王墓皆平地营建,坐北向南。陵园四角建有角楼,标志陵园界至。由南向北依次是门阙、碑亭、外城、内城、献殿、灵台,四周有城墙围绕,内城四面开门。每个陵园占地面积均在10万平方米以上。其外形虽和中原的方形王陵不同,但墓外建筑的格式和墓内的布局却很类似。它有我国古代西部民族的特点,也和中原文化有直接关系。

1972~1975年发掘其中的一座,编号为8号王墓。墓道长49米,为斜坡台阶式,前狭后宽的方形墓室,两侧各有一配室。墓室深达25米多,墓未用砖砌,属土洞墓形式。墓室由于多次被盗,随葬品遗留甚少。仅从一些金饰、镏金银饰、竹雕、铜甲片、珍珠、瓷器碎片等看来,随葬品当十分丰富。

已发掘的3座陪葬墓,有阶梯或斜坡墓道,墓室为方形土洞,普遍以铁牛、石马殉葬。

西夏陵园在明代以前被掘被毁,地面建筑只剩遗址,但仍保存着大量的建筑材料和西夏文、汉文残碎碑刻。西夏陵园仿唐代陵,特别是北宋诸陵的形制,对研究西夏文化和汉文化的关系有重大价值。

小滚钟口俗称小口子,位于银川西35千米的贺兰山东麓。

口内三面环山,面东开口,形如大钟。钟铃山位于景区中央,似钟之铃锤,故此得名滚钟口。这里早在西夏时期就是有名的避暑胜地。明清以来,景区内大兴土木,修建寺庙。清光绪年间,曾在主沟内兴建了以贺兰庙为主体的庙宇寺院,以及庙院楼阁寺塔数10处。

滚钟口内山峦起伏,岩峻石峭,巍峨壮丽。有名的笔架山三峰矗立,形似笔架。山巅建有望海亭,可西望绿色林海,东眺银川平原。景区北部的大寺沟蜿蜒曲折,树木葱茏,怪石奇特,泉水清澈。大寺沟尽头有许多寺庙遗址。现存寺庙分布在主沟,多为清代所建。这些寺庙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布局得体。

拜寺口双塔位于银川西北45千米的贺兰山拜寺口内。因沟口曾建有寺院而得名。建有双塔,东西对峙,相距仅百米。相传是为了尊仰释迦牟尼和多宝如来而建的。两塔结构大致相同,塔身砖砌,8角13层密檐式,均高40多米。塔身各层壁龛中塑有佛像,装饰华丽。尤其是砖雕造型奇特,为古塔中所少见。

两塔之间,原有佛寺,都已废圮。在双塔西边的山坡上,还有大片的佛寺遗址,据考证应是西夏贺兰山的佛教寺院遗址,规模比较宏大。塔和寺可能始建于西夏。

距沟口2.5千米处有一山峰名“殿台子”,其东西各有一处平地,俗称东、西花园,相传是西夏国开国皇帝李元昊的游玩之地。

拜寺沟方塔在拜寺沟,离沟口约10千米。塔被绿树簇拥,雄伟挺拔。方塔是一座密檐实心砖塔,由11个逐渐缩小的正方形塔层组成塔体,层次分明协调。塔顶残毁,通高约30米。塔西原有寺庙建筑。方塔的建筑年代不详,但从所用砖来看,具有明代青砖的特征,估计塔当修于明代。拜寺沟内奇峰异石,林木葱郁,山泉潺潺,风光旖旎。

大水口西夏遗址位于银川市西北约70千米的贺兰山东麓。在沟口两岸的贺兰山东麓,有依山势用石块垒砌建筑台地数10处,南北绵延,长达5千米。沟口北岸有3组建筑台地。这些台地每层台前均以石块砌成直壁,两侧或正中有石砌可踏步登临,并有沿山曲径相通。沟口南岸有建筑台地10余处,高出山下地面5米至10余米。这些台地,南北联属,大小不一。沟南、沟北山脚下的平地上,又有以双行块石垒砌成排列有序的房基数10处,平面呈长方形。

三关位于风景区最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处,原为明代所建西长城最北端一处着名关口。西长城从甘肃靖远进入宁夏中卫县,逾河东北上贺兰山,长200~250千米。沿线有胜金关、赤木关等几处重要关隘。

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是个以高山湖泊、雪岭杉林、冰山雪峰为景观的天然风景区,总面积30平方千米,其中游览区15平方千米。

天池在乌鲁木齐以东115千米处的博格达冰峰的半山腰。博格达冰峰海拔高达5445米,为天山第二高峰,冰雪终年不化。博格达雪峰主峰的左右又有两峰毗连,三峰并起,突兀高耸,直插云霄。峰顶的冰川积雪,终年闪烁着皑皑银光。银峰与白云一起倒映于天池晶蓝澄碧的湖水之中,构成了绰约多姿的高山平湖景观。

天池海拔1980米,面积5平方千米,水深105米,湖水晶莹,周围雪峰环绕,满山松杉,风景如画,古称“瑶池”。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瑶池是西王母娘娘居住的地方,她曾在此宴请诸天神,举行“蟠桃大会”,许多古籍中均有描述,尤其是《西游记》中孙悟空扰乱“蟠桃大会”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

传说周天子曾骑着日行三万里的八骏马西游来此,西王母宴请了他,并作歌赠别。

天池历史上除称瑶池外,还曾叫过“海子”“龙潭”“神池”,现天池渠口竖一石碑,上书清乾隆四十八年乌鲁木齐都统明亮题《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始臻绝顶,见神池浩淼,如天镜浮空,……”“天池”之名,是“天镜”“神池”二词分别取头留尾组合而成。

天池是一座天然的高山冰蚀、冰碛湖,是古代冰川泥石流堵塞河谷后,四周雪峰上消融的雪水源源不断地汇入其中而成。天池湖面,长3500米,最宽处1500米,状若葫芦,又似半月;天池南面,连绵的群山突然中断,形成一个缺口,湖水由此沿着峡谷,随山势延伸,蜿蜒曲折,似乎一直伸到了天山腹地深处。湖周围,层峦叠翠,云杉如海。湖滨绿草如茵,凉亭、水榭、巨石、别墅,错落有致。翘首望南山,博格达峰横空出世,高耸入云,山头白雪皑皑,峰间冰川晶莹,一派银装素裹。湖水没有污染,纯净清澈碧透,宛如一面巨大明镜,倒映出天光、冰峰、云影,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形成一幅赏心悦目的高山平湖图。

天池湖水来自博格达冰峰,清冽纯净。湖中生长着冷水性无鳞鱼,黑脊白肚,肉极鲜嫩。夏天的天池,是着名的避暑胜地、美丽的“山岳公园”。这里气候凉爽,清风拂面,群山峻岭之中天池如镜,流光溢彩。冬天的天池,是世界一流的高山冰场。因湖水来自天山融雪,极少受污染,所以雪质纯,滑度好,加上气候、地理条件十分理想,景色诱人,吸引着无数冰上体育健儿。

离天池约2千米的盘山路西侧,有座圆形碧绿的水潭,清澈透底,潭径30余米。这是西小天池,相传是西王母洗脚的地方,当夜暮降临,皓月当空时,山峰、树影倒映潭中,倍觉幽深,形成了“龙潭碧月”胜景。

天池东北坝外半山坳里有一直径约150米的碧水潭,潭边有一岩石平面势如刀削,出水口水流从悬崖跃落直垂谷底,飞瀑垂帘。此处人称“东小天池”,亦称“悬泉飞瀑”,环境更为幽静。

在天池附近的山林里还生长着许多奇特耐寒的动植物。天山羚羊、马鹿、棕熊、野猪出没林间,成群的雪鸡飞鸣而过,黄嘴白肚花翅膀的水鸭掠水漫游。

松林里遍地生长着鲜美的蘑菇,还有党参、黄芪、贝母等名贵药材。人称天池是“聚宝盆”,实在当之无愧。

库木塔格沙漠

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鄯善县,面积1880平方千米。

库木塔格沙漠是吐鲁番断陷盆地中心的一个断块隆起,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受周围地形、环境和局部气流的影响,形成了类型丰富的风沙地貌。以大漠自然风光为主,风沙地貌类型齐全,有沙窝地、蜂窝沙地、平沙地、波状沙丘地、多小丘沙地和戈壁滩等多种类型的沙漠景观。景区内沙丘轮廓清晰、层次分明、丘脊线平滑流畅。红柳、骆驼刺等沙生植物点缀其间。沙漠的日出、日落十分壮观。沙漠北缘的沙河是绿洲与沙漠也是城市与沙漠的分界线。由于主景区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和古鄯国的边缘,在其周边地区分布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当地的民族风情也十分浓郁。

在鄯善,与万里长城、南北大运河一起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的坎儿井,是各民族人民的伟大创造,是绿洲的生命之源。为防止干旱地区地表水分的过分蒸发,先辈们想出一个聪明的办法,即从雪山引来融化雪水,再从地下深处挖井,让其顺山坡走势从地下流过,到低洼处自然涌出,以此方式来实施灌溉。

这样的坎儿井在鄯善县共有418条,它们仍然为饮水、浇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东大寺位于鄯善县东巴扎乡,是当地回民做礼拜的场所,享有极高的声誉。

东大寺始建于本世纪初,占地一万多平方米,院内几株老榆树依然是枝繁叶茂。

寺分敞廊、大厅、通道和后堂几部分,建筑于高出地面一米的“凸”型夯土台基上,各部分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具有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形式,粉墙青瓦,其上雕梁画栋,装饰精美。大厅长、宽各为12米,高9.5米。厅里光线幽暗,两侧山墙上各有花棂格木圆窗两个,泻漏着斑驳的日影。地上铺满了信徒们进献的做工极其精美的刺绣地毯,森严气氛弥漫在四周。

千佛洞位于鄯善县山峪沟,极具考察和观赏价值。它始凿于晋代,延续于唐代,是吐鲁番地区现存的高昌时期最早、最大、最有代表性的石窟群。洞窟密度大、种类较多,有礼拜寺、僧房、讲经堂和禅房等。千佛洞在20世纪初遭到严重破坏,仅从现存的洞窟中隐约可见壁画、佛像和一些植物图案。其中壁画的题材多为因缘佛传图、立佛、千佛、七佛、禅僧和佛本生故事等,五官轮廓、裙裾飘带无不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且较明显地具有中原北方地区石窟的某些做法。

新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柏孜克里克,维语“山腰”之意,突厥语为“装饰绘画”之意。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又叫宁戎窟寺,坐落在吐鲁番市东45千米火焰山中段木头沟河谷西岸的悬崖上,南距高昌15千米。

共有洞窟83个,现存57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于南北朝后期,历经唐、五代、宋、元长达7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一直是高昌地区的佛教中心。

回鹘高昌是石窟群最繁华的时期,至公元13世纪末,由于高昌王室东迁甘肃永昌,伊斯兰教传入吐鲁番,使得当地的佛教渐衰,千佛洞也随之败落。

洞窟内的壁画反映出古代回鹘画既和敦煌壁画一样大量地运用富于变化的手法,又发扬了新疆传统的凹凸晕染法技艺,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珍品。

洞窟中数量最多、最富特色的是以大型立佛为中心的《佛本行经》故事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