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远古的霸主——恐龙
4874200000025

第25章 摇甲龙类恐龙(2)

在这些地层中,甲龙的化石,与埃德蒙顿龙及三角龙相比是较为稀少的。另一种结节龙科的埃德蒙顿甲龙亦在这些地层中被发现。但是甲龙及埃德蒙顿甲龙在地理学上及生态学上是分隔的。甲龙有着宽的口鼻部,进食时可能无选择性,故此其生活环境应该被限制在远离海岸的高原地区;而埃德蒙顿甲龙有着较窄的口鼻部,可见是进食时具有选择性,应该生活于较低接近海岸的地区。

绘龙

1933年命名,原意是plank lizard,白垩纪的晚桑托阶到晚坎潘阶,约8000万年前到7500万年前。发掘于中国和蒙古,甲龙科长5.5米,绘龙的鼻孔附近有2到5个额外的洞,目前没有理论解释这些洞的功能。

绘龙是种轻型、中等大小的甲龙下目恐龙,拥有长尾巴,身长达到5米。如同所有甲龙科恐龙,绘龙的尾巴末端有骨槌,作为抵抗掠食者如特暴龙的武器。最初标本上最大的特征是在鼻孔的正常位置,有2个蛋状的洞上下排列。这些洞是绘龙的特征,数量有变化。Godefroit等人在1999年叙述有4个洞,在2003年的一个未成年个体标本则被叙述有5对洞。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1920年举办数次中亚的挖掘活动,在蒙古戈壁沙漠进行挖掘。在Shabarakh Usu地区Djadokhta组的火焰崖的许多古生物化石中,发现了绘龙的最初标本。原型标本(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第6523号标本)是在1923年所发现的部分压碎的头颅骨、颚部、真皮骨的化石。

绘龙是最著名的亚洲甲龙类,已发现超过15个标本,包括一个接近完整的骨骸、5个头颅骨或部分头颅骨以及发现两个有数只未成年个体挤在一起的化石,可证明是因沙尘暴而死的。目前保存最好的头烦骨是一个由TeresaMaryan—ska在1971年与1977年所叙述的未成年头颅骨。

最初的标本属于谷氏绘龙。Young在1935年于宁夏发现一个新标本,并将它命名为新种宁夏绘龙,但宁夏绘龙现在被认为跟谷氏绘龙是同一个种;Maleev在1952年以破碎化石命名的徐龙,也被认为是谷氏绘龙。

另外在中国发现的化石,由Godefroit等人在1999年叙述为P.mephisto—cephalus,因次真皮角状物与鼻部特征而被认为是有效种。保存最好的头颅骨来自于未成年个体,但原型标本是个成年头颅骨,而长度大于宽度,这显示它们可能是更基础的装甲亚目恐龙。

美甲龙

美甲龙又名赛查龙、梅甲龙,是甲龙科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蒙古南部的巴鲁恩戈约特组,生存年代为白垩纪晚期(坎潘阶),与绘龙共同生存在同一地区。模式种是库尔三美甲龙。

美甲龙与多智龙都是由TemsaMaryafiska在1977年所叙述、命名。库尔三美甲龙的模式标本包含一个头颅骨、颈椎、背椎、肩带、前肢以及某些装甲。其他相关标本则包含一个破碎的头颅骨顶部与装甲以及一个几乎完整、尚未有叙的骨头骨。

美甲龙是种体型笨重的甲龙类恐龙,身长约6.6米。美甲龙的头顶以及身体的两侧具有长尖剌,尾巴末端具有尾槌。头骨具有复杂的鼻管,以及骨质的次生颚,显示它们生存于热而潮湿的环境。根据某些证据显示,它们的鼻孔后方可能具有盐腺,可使它们处在干燥环境时,呼吸潮湿的空气。

篮尾龙意为“柳篮尾巴”,是种大小接近河马的甲龙类恐龙,拥有重型装甲与尾槌,是由苏联古生物学家叶甫根尼·马列夫在1952年所命名的。

篮尾龙的化石是在蒙古戈壁沙漠东南部的BaynShire地层所发现,BaynShire地层的年代为晚白垩纪时期,约9800万年前到8300万年前。科学家们推论篮尾龙的栖息地为低地、泛滥平原。为了更确定篮尾龙的生存年代,必须借由比较相似地层的恐龙化石。但目前全球的晚白垩纪早期地层很少发现陆地动物。

篮尾龙的化石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挖掘团队发现,目前已经发现至少5个个体标本,包含2个不完整头颅骨、一个接近完整骨骸以及许多皮内成骨。篮尾龙的化石是蒙古所发现最完整的甲龙类化石之一。

篮尾龙的头颅骨长度接近24厘米,宽度接近22厘米,身长估计为4到6米。前掌有5根脚趾,后掌有4根脚趾。其他的可鉴定特征包含背椎的下骨突横向宽广,以及沟槽状皮内成骨。

Vickaryous等人的2004年研究发现晚白垩纪的甲龙科分为两个演化支,分别为北美洲与亚洲的演化支,而亚洲演化支的最古老物种是篮尾龙属。

多智龙

多智龙是目前最年轻的亚洲甲龙科恐龙,目前发现了至少5个标本,包含2个完整头颅骨,与一个接近完整的颅后骨骸。多智龙同时也是已知最大型的亚洲甲龙类,身长估计为8—8.5米,头颅骨长度为40厘米,宽度为45厘米,重量可能为4500千克。

多智龙的属名在蒙古语意为“脑部”,是以它们的大型头部为名。模式种是巨大多智龙,是多智龙唯一的种。多智龙的化石发现于蒙古的巴鲁恩戈约特组(原先名为下奈莫格特层),年代可能为坎潘阶到马斯特里赫特阶,接近1亿1千万年前。发现多智龙的地层在该年代可能为风成沙丘或丘间地环境,拥有间歇性湖泊与季节性溪流。因此多智龙是种居住于沙漠的动物。多智龙的头顶由球根状、多边形的鱗甲构成,类似美甲龙的头顶,美甲龙是巴鲁恩戈约特组所发现的另一种甲龙科恐龙。多智龙与美甲龙的差别为:头盖骨基部较大、副枕突与方骨间未固定、前上颚骨的喙宽度大于上颚骨的两排齿列间的距离。

Vickaryous等人的2004年研究发现晚白垩纪的甲龙科分为两个演化支,分别为北美洲演化支(甲龙、包头龙),与亚洲演化支(绘龙、美甲龙、天镇龙、篮尾龙)。倍甲龙被认为是多智龙的一个次同物异名,与多智龙的第二个假设种T.kielanae是同种动物。

白山龙

白山龙意为“来自于白色山脉的”恐龙,是种体型中等的甲龙科恐龙。模式标本(编号GISPSN700/17)是一个完整头颅骨,发现于蒙古戈壁沙漠东南部的Baynshiree Svita地层,年代为森诺曼阶到三冬阶。白山龙只有一个种,长头白山龙。白山龙的头烦骨长度为30厘米,最宽为25厘米。Vickaryous等人发现白山龙不类似其他甲龙类,它们的头顶装饰物并非由多边形所构成,而是不规则形状。与其他甲龙类相比,白山龙的方扼骨与鱗状骨上的隆起物发展并不良好。头颅骨长而平坦,有小型角状物。

多剌甲龙

多剌甲龙又名钉背龙,名称衍化于希腊文,多剌甲龙是种有护甲、尖剌、以植物为食的早期甲龙下目恐龙,生存于早白垩纪的欧洲,约1亿3200万年前到1亿1200万年前。

多剌甲龙的臀部骨甲多剌甲龙身长4—5米。它们是种四足鸟臀目恐龙。多剌甲龙的已发现化石不多,所以对于一些重要生理特征的了解并不多,例如头颅骨。早期的叙述对于多剌甲龙的头部非常不明确,仅了解它们身体的后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