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将任务落实到底
48741700000025

第25章 视任务为使命,用行动去落实(7)

当今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即使分工十分明确,也可能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出现一些无人负责的工作。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些工作,可以判断出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有的员工认为这些事和自己的工作职责无关,即使是一件随手可以做好的小事也不屑为之。而有的员工则能够把这些事看做是锻炼自己的机会,主动去做,并且能够脚踏实地做好。最终,前者仍然平庸,而后者却最终登上了职业的领奖台。

张良是一家合资公司的普通职员,他的工作十分简单,负责收发和传送文件。当公司里出现一些突发的事情时,其他员工总是推三阻四,不愿去做,而张良这个时候像一个候补队员一样,能够及时补上去。因为他愿意多做事,从来不叫苦叫累,事情完成得也很好,所以对他的指派也越来越多。有些本来不在他的工作范围内的事,也常常会派给他。

有些同事开始嘲笑他,说他在被老板耍,干那么多事也不增加薪水。可是,张良对这样的议论丝毫不放在心上。他认为杂事多,自己也就有更多的学习机会,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至于薪水,等到自己有更多的经验时,自然就会增加。

后来,老板注意到了他,对于他的工作表现十分欣赏。张良接手的工作越来越多,也渐渐接手一些更为重要的工作。当公司需要派人去拜访重要客户或者是参加重要谈判时,他总是老板的第一人选。终于有一天,公司成功上市,而张良则以董事会秘书的身份成为公司的一名重要员工。

对于员工来说,掌握的个人资源和工作资源越多,对于自己的提升也就越有利。所以,多做公司需要的事是提高你的工作地位的重要条件。

如果拿你所在的公司和众多的竞争者比较一下,你将发现,从产品到服务,从技术水平到销售渠道和营销战略,无不大同小异。那么,在众多的经营要素中,是什么决定了一家公司蒸蒸日上而另一家公司却步履维艰呢?是人!是那些在工作中有主见,勇于承担责任,能够主动做公司需要做的事的人!

如今,上级和下属之间壁垒森严、泾渭分明的模式早已过时。今天的工作关系是一种伙伴关系,是置身于其中的每一分子都能积极参与的关系。在工作或者商业的本质内容发生迅速变化的今天,坐等老板指令的人将越来越力不从心。要想改变现状,必须积极主动,自觉地去完成任务。

落实工作,你能多加几盎司

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出了一条很重要的定律:“多一盎司定律。”盎司是英美制重量单位,一盎司相当于1/16磅,是微不足道的重量。他指出,中等成就的人与突出成就的人所做的工作量并没有很大差别,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如果一定要量化,那么可能只是“一盎司”的区别。

许多人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比别人多做了那么一点。在执行一项任务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料的问题。一个优秀的员工在落实工作时绝不会让这些问题从眼皮底下溜走,而是留心这些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就算未能及时解决,他也一定会留心记录下来,不让它成为日后工作的隐患。虽然那些小问题可能并不足以成为你工作中的障碍,很多人因为追赶工作进度忽略了那些过程中的小问题,这对执行来说是不负责任的,实际上多做一点并不会过分影响你的工作进度,没准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在诺基亚公司手机研发部工作的詹森这几天一直闷闷不乐,同事见他一副眉头紧锁的样子就开玩笑道:“詹森先生哪儿都好,就是太不知足了。你也不想想,咱们研发部,只要完成了公司下达的研发任务,薪水就能比生产和销售部拿得多,该高兴才是啊!”

另一个同事也嘻嘻哈哈地接口道:“这次的任务只是改进一下机型,这么简单的任务哪能难住我们的天才詹森先生啊!”

詹森说:“我不是为了薪水想不开,也不是为了公司派给的任务,我是在想,我们整天坐在研究室里,除了完成上面派给的任务,改进一下机型,就什么事也不做了。现在手机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我们能不能主动做一些工作,给公司拿出些新颖的创意?”

同事无奈地说:“嗨,詹森,别痴人说梦了!现在诺基亚手机已经是世界著名品牌了,不管是技术性能,还是外观形象,都早已深入人心了,还上哪儿去找创意?”

尽管同事们说得都有些道理,但詹森还是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在完成公司任务的基础上,主动而努力地工作,让诺基亚在自己的辛勤工作中有一个质的飞跃!

有了这个非同一般的目标和想法以后,詹森寝食难安,每日里除了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满脑子都在考虑如何让诺基亚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一天,在地铁里他获得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几乎所有的时尚男女,都佩带着手机、一次性相机和袖珍耳机。

这给了他很大的灵感:能不能把这三种最时髦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呢?果真如此的话,不是变得既轻便又快捷吗?

第二天,詹森马上找到主管,对他说:“如果我们在手机上装一个摄像头,让人们在接听音乐的同时,把自己和外面他能见到的所有美好事物都拍摄下来,再发送给亲友,该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啊!”

主管被他的创意惊喜得高声叫道:“好样的!詹森,我们马上就按你的想法着手研制!”

这种具有拍摄和接听音乐功能的手机在詹森的带领下,很快研制成功,它刚一推向市场,就深受人们的青睐。

詹森不但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而且得到了应有的奖赏。更重要的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詹森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

“多加一盎司”定律在所有的工作中都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如果你多加一盎司,你的士气就会高涨,而你与同伴的合作就会取得非凡成绩。要取得突出成就,你必须比那些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多努一把力,学会再加一盎司,你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对你来讲,“多加一盎司”事实上并不是什么天大的难事,既然我们已经付出了99%的

努力,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工作,再多增加“一盎司”又何妨呢?而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我们往往缺少的却是“多一盎司”所需要的那一点点责任,一点点决心,一点点敬业的态度和自动自发的精神。

对待我们的工作,我们需要“多加一盎司”的工作态度。多加一盎司,工作可能就大不一样。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工作的人,最多只能算是称职的员工,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再“多加一盎司”,你就可能成为优秀的员工,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在日常工作中,有很多工作环节都是需要我们增加那“一盎司”的。大到对工作、公司的态度,小到你正在完成的工作,甚至是接听一个电话、整理一份报表,只要能“多加一盎司”,把它们做得更完美,你将会有数倍于一盎司的回报,这是毋庸置疑的。

获得成功的秘密在于不遗余力——加上那一盎司,多一盎司的结果会使你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天赋。问问你自己,落实工作,你还能多加几“盎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