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飞天的神话——航空航天
4874000000007

第7章 军事航空器的发展(2)

雷达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上发现小型或具有隐身能力的巡航导弹和飞机,使得F-15C战斗机有足够的时间在对方还没有来得及发现自己时,将其击毁。它可以向挂载AIM-120C增程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的F-15战斗机提供先验目标信息。在导弹飞行过程中,雷达还可提供修正信息,以便提高命中精度。过去对远距离小型目标的探测任务是由米波雷达来完成的,但是它的精度较低;目前E-10A的AESA雷达可以实现远距离、高精度的探测目的。新型的AESA雷达还为它的载机F-15C本身的雷达截面积的减小作出贡献。因为对于传统的机械扫描雷达,当它的天线探测到目标时,正好是它的天线平面对准目标,因此,也就形成了很强的反射;如果说在前一时刻敌方还没有发现你,这时他将发现你。而AESA雷达天线阵面是固定安装的,并同飞机纵轴有几度的夹角,如同F/A-22的雷达一样,其天线阵面的反射是很小的。

尽管APG-63(V)2雷达有上述种种优点,但仍然将被更为先进的APG-63(V)3所代替。因为前者需要太多的冷却和供电。飞机要为装载这样的雷达进行大量的改装工作。另外,由于雷达太重,还要在飞机尾部加装600磅(272千克)的配重,以便平衡飞机的重心。这时改装后的飞机将比原来飞机增重1000磅(454千克)。这对飞机的航程和油耗没有太大的冲击,但对飞机的机动性却有一定的影响。这将通过配备高机动的AIM-9X近距空空导弹(射程为22~30千米)和头盔瞄准系统加以弥补。雷声公司研发的新型APG-63(V)3雷达同F-15C原型的机械扫描雷达V1相比重量基本相同,因此不需在飞机尾部加装配重;同时,原型飞机的供电也可以满足APG-63(V)3雷达雷达的要求。APG-63(V)3雷达的后勤保障需求大为降低,极大地增加了部队的机动能力。APG-63(V)2雷达的AESA天线采用“砖块”结构;APG-63(V)3雷达则采用“瓦片”结构(即为F/A-18E/F改装APG-79AESA雷达所采用的一种更小型的AESA结构形式)。V3型的AESA阵面将可减重240磅(109千克)。同时,V3型雷达的故障诊断能力也有大幅度的改善。

尽管APG-63(V)2雷达采用的是第一代AESA技术,飞行员们还是对其褒奖有加,并希望把它配载在更多的飞机上。空军官员关切的是如何在战术使用上更有效的发挥AESA雷达的作用,是否能够形成对多个来袭巡航导弹的攻击几何图形,是否有足够的空空导弹实施攻击。因为你已经有了不会漏掉任何一个目标的探测手段。空军官员还表示,准备增加F-15的外挂载荷,把现在还没有利用的翼尖挂点挂载AMRAAM导弹或是把内侧的AIM-9X近距导弹移至翼尖挂架,而把腾出来的内侧挂架挂载AMRAAM导弹。战斗机雷达的另外一个不足是其有限的视场。虽然V2已经比原来装载的雷达视场有所增加,但是仍然不能达到全方向。飞行员希望用数字雷达告警接收机,如ALR-69A(V)来填补那些雷达还不能覆盖的空域。

2004年12月,根据美国空军授予的一份总额600万美元的任务合同,MTC技术有限公司领导的项目组将努力改善F-15战斗机数据链(FDL)间的系统接口以及战术空中导航(TACAN)传输信号。项目组成员还包括ARINC公司和传感器系统有限公司。升级工作将包括装配改进的战斗机数据链和战术空中导航传输信号的原型天线、相关系统测试以及为F-15机队改进制造更新系统。

2005年10月,第64“侵略者”中队是目前美空军唯一的空战假想敌中队,美空军在2006年某个时候为它装备大约8架F-15战斗机,补充其现有的12架F-16战斗机,使之达到满编状态。这些飞机都将采用独特的褐色或蓝色涂装,使之在美空军的“红旗”和其他演习中易于识别。在20世纪70~80年代美空军曾有4支满编的AS,其中1支部署在英国,1支部署在菲律宾,剩下的2支部署在本土内华达州的内利斯空军基地。它们在空战中模拟苏联战斗机的特点及战术,与美空军及其盟国空中力量的飞行员进行对抗演练,训练了数千名飞行员。但是,防务预算的减少使其规模在1990年曾缩小到只剩7架F-16,而这些飞机及其机组人员都被吸收到“红旗”中队中,组成了名为“对手战术分队”的建制。2003年该分队又被重编为第64中队,并补充了5架F-16。目前,第64中队的活动包括支持F/A-22战斗机的作战测试、在每次“红旗”演习中扮演“红军”、参加每年在加拿大举行一次的“枫叶旗”多国空战演习等。第64中队指挥官保罗·哈夫曼中校表示,美空军在许多方面都需要AS的支持,因此它的恢复是有意义的。美空军所有战斗机部队的指挥官们都希望能通过AS了解对手,使自己能赶上威胁增长的速度。为此,第64中队在美空军许多基地向新飞行员传授空战理论,而不仅仅是在“红旗”演习中。该中队还将发起“引路”活动,把自己在训练方面的专长传授给美空军其他作战部队,近几年该中队增编新机和对手教官飞行员为其提供人力物力基础。由于美空军作战部队平时的训练已相当繁忙,故采用上门授课方式可减轻其负担。

不过,至少在最近两年内,“引路”活动可能因第64中队在内利斯基地执行的任务太多而无法实现。2004年,仅为支持F/A-22的作战试验和战术开发,该中队就在内利斯基地飞行了大约300个架次,共700小时。该中队全部12架F-16的年飞行时数通常高达2500小时。第64中队面临的一个挑战是由于美空军面对的主要威胁已发生变化,它也必须与时俱进,而不能再通过模拟苏联战斗机来提高美空军的作战能力。为此,美空军已在内利斯基地建立了一个新的“对手战术群”,它包括“红旗”演习的有关建制、第64中队和1个情报中队。

据称ATG最终还将吸收空间战和信息战领域的专家,从而实现全面的威胁模拟。迄今为止,第64中队仍采用苏联依靠集中式地面指挥控制体系的空战模式,编有经验丰富的地面控制截击指挥官。然而,美空军潜在的对手,即使装备着苏联/俄罗斯的米格-29和苏-27战斗机,其作战模式也都在逐步向西方靠近,即更加重视飞行员的自主性并正在形成空中作战体系。尽管哈夫曼认为,这些潜在对手在行政系统上仍然是高度集中和受控的,但有迹象表明某些国家正在给予飞行员更大的空战自主权。例如,在2004年2月16日至27日的美-印“对抗-印度”2004演习中,美空军参演的F-15C飞行员对印度米格-29和苏-30的飞行员所表现出的灵活性和能力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哈夫曼表示通过这次演习,美空军看到了一个很有能力的国家,许多很有能力的非美制装备。而作为这次演习的结果,第64中队正在持续改进和升级其战术中。

基本技术数据如下。

机长:19.45米

机高:5.65米

翼展:13.05米

空重:12973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30845千克(制空战斗机20244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6103千克(机内),9818千克(外挂,2个保形油箱和3个副油箱)

最大外挂武器载荷:10705千克

进场速度:232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18300米

起飞滑跑距离:274米(截击)

着陆滑跑距离:1067米(截击,不用减速伞)

最大续航时间:5小时15分钟(无空中加油),15小时(空中加油)

转场航程:5745千米(带保形油箱),4631千米(不带保形油箱)

F-16“战隼”轻型战斗机

F-16“战隼”轻型战斗机,美军主力轻型战斗机。1972年1月,美国空军正式提出“轻型战斗机”研制计划,目的是验证在战斗机上采用新技术,并没打算真的搞一个投产型号。可是四个月后,却从五家参加投标的公司中选定通用动力公司的401和诺斯罗普公司的P600两个方案,并签订合同要求两家公司各制造两架原型机,进行试飞竞争。通用动力公司的401方案军用编号为F-16;诺斯罗普公司的P600军用编号为F-17,原型机制成后,经过一年时间的竞争试飞。

1974年4月,美国政府决定从中选择一种继续发展,使之成为实用的轻型战斗机,与重型战斗机F-15搭配使用,以弥补由于后者复杂昂贵而造成的购置数量不足,后来人们称此为“高低配置”。这一决定是美国空军原本没有预料到的,因此F-16的出现可以说是有些偶然因素。1975年1月,美国空军宣布通用动力公司的F-16中选,这就是F-16战斗机的由来。而F-17虽然败阵,但是在后来的海军“高低配置”选择中,却又击败了F-16,成为了后来的F/A18战斗机(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海军认为单发动机的F-16安全性不够,不足以应付严格的航母起降要求)。

第一架F-16原型机于1973年12月出厂,1974年2月首次试飞。F-16生产型于1976年12月首飞,1978年底开始交付部队使用。现已成为美国空军的主力战机之一。国外用户包括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以色列、埃及、希腊、土耳其、巴基斯坦、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而中国台湾省也有订购。

难怪F-16有“国际战斗机”之誉。

F-16的外形据说是从50多种方案中挑选出来的,采用悬臂式的中单翼,平面几何形状为切角三角形。前缘有随迎角和飞行速度的变化而自动下偏以改变机翼弯度的襟翼,采用这种设计可使飞机在大迎角时仍保持有效的升力系数,从而提高飞机的机动能力。

后缘有全展长的襟副翼,既可像普通襟翼那样起增加升力的作用,又可以左右差动进行横向操纵。翼根前缘是大后掠角边条,可改善大迎角时的气动性能,同时可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F-16的外形相当漂亮,很有明星风范,也成了美军“雷鸟”表演队的专用机。

机身为半硬壳结构,采用翼身融合体的设计,使机身与机翼平滑连接,不但可减小飞行阻力,提高升阻比,而且对结构强度有好处,可减重258千克,也对减小雷达反射面积很有好处。尾部有全动式平尾,平面形状与机翼相似,翼根整流罩后部是开裂式减速板。垂尾较高,安定面大,后缘是全翼展的方向舵。腹部有两块面积较大的安定翼面。起落架为可收放的前三点式。座舱盖为气泡形的,飞行员视野很好,内装零-零弹射座椅。控制系统采用四余度电传操纵技术,主要由信号转换装置、飞行控制计算机、电缆和动作装置组成。

早期的F-16装一台普惠公司的F100-PW-100型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72.5千牛,加力推力111.1千牛;1984年后生产的F-16改装通用动力公司的F110-GE-100发动机。

到目前为止,F-16有十多种改型,包括:A型单座战斗机、B型双座战斗教练机,两型产量达到1744架。

由A型改进而来的C型和B型的改进型D型,C、D型加起来超过2200架。

F-16MLU型,是F-16的“中期寿命改进型”;台湾的F-16使用了部分MLU型的技术,装备APG-66(V)3A型火控雷达,能使用AIM-7E“麻雀”

中距空空导弹。

还有最先进的F-16ES型,1998年为阿联酋制造,在翼根上安装了两个外挂保形油箱,载油量大增;座舱盖前加装了一个光学搜索系统,外形与俄罗斯设计的产品有相似之处;能使用AIM120AAMAMR先进中距空空导弹。

还有侦察机、先进技术实验机等特殊类别。

参加海湾战争的F-16战斗机还进行了“准隐身改造”,座舱盖、风挡镀了薄金属膜,翼面前缘、进气口等部位涂有反雷达涂层,使得F-16雷达反射面积减到了1平方米。F-16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作为低档配置,它的空战能力与专门的空中优势战斗机无法相比,不断的改进又着重于对地攻击方面;尤其在对地攻击非常强调的航程方面,有了不少改进,但是采用的方法如加装保形油箱却增加了自重,进一步减弱了空战能力。因此要用好F-16,必须依靠强大空中优势战斗机部队去夺取制空权,然后能放手大干,这也是台湾空军所面对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2005年3月,美军正式接受最后一架全新生产的F-16战斗机。此后洛·马新生产的F-16将全部用于外销。

2005年12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航空分部预计F-16将有100至200架的国际订货,如果获得印度订货将可能更多,这将使F-16的生产延续的时间更长。洛·马公司制造F-16的5种型别,正在改装土耳其等机队的飞机,同时公司还积极争取希腊、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订单。洛·马公司航空部F-16项目副总裁JuneShrewsbury称,F-16仍是一个非常健康而有生命力的项目。她说,希腊预计将购买至少30架,最多可能达40架F-16。巴基斯坦希望购买55架第50或52批次F-16,另外有20架的意向,但是受到该国强烈地震的影响计划被迫推迟,预计该计划不久后将会恢复。

F-16A技术数据如下。

翼展:9.45米

全长:15.09米

高度:5.09米

空重:707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6057千克

内载燃油量:3160千克(4060升)

最大挂载能力:6800千克

发动机:P&WF100-PW-200型涡轮风扇发动机一具

发动机推力:11350千克

最大爬升率:15240米/分钟

升限:15240米(46250英尺)

最大航程:3890千米

电子系统数据如下。

火控雷达:WestinghouseAN/APG-66(V)2A

最大搜索距离:185千米

导航系统:LittonLN-93型激光陀螺仪

电子战系统数据如下。

雷达预警系统:LittonAN/ALR-56M型雷达预警系统

电子对抗系统:AN/ALE-47红外诱饵、干扰丝撒布器、RaytheonAN/ALQ-184(V)2型电子对抗吊舱

武器系统数据如下。

固定武装:GEM61A120毫米机关炮

武器挂点:左右翼端各一、翼下各三、机腹挂点一,计九个挂点军用运输机

军用运输机是运送军事人员、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的大型飞机,具有载重量大,续航能力强等特点,执行空运、空降、空投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