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你不了解的气象季候
4873300000019

第19章 气象灾害之冰雹

冰雹是如何形成的

冰雹,也叫做“雹”,俗称雹子,有的地区叫“冷子”,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物,是圆球形或圆锥形的冰块,由透明层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直径一般为5~50毫米,大的有时可达10厘米以上。它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特大的冰雹比柚子还大。冰雹常砸坏庄稼,威胁人畜安全,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较少外,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尤其是北方的山区及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砸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

因此,雹灾是我国严重灾害之一。

很多雹灾严重的国家已进行了人工防雹试验。

雹块越大,破坏力就越大。冰雹降于对流特别旺盛的积雨云中,云中的上升气流比一般雷雨云强。小冰雹是在对流云内由雹胚上下数次和过冷水滴碰并而增长起来的,当云中的上升气流支托不住时就下降到地面。大冰雹是在具有一支很强的斜升气流、液态水含量很充沛的雷暴云中产生的。每次降雹的范围都很小,一般宽度为几米到几千米,长度为20~30千米,所以民间有“雹打一条线”的说法。冰雹主要发生在中纬度大陆地区,通常山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中国的降雹多发生在春、夏、秋3季,4~7月约占发生总数的70%。

比较严重的雹灾区有甘肃南部、陇东地区、阴山山脉、太行山区和川滇两省的西部地区。

冰雹灾害预警

冰雹是春夏季节一种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的灾害性天气。冰雹出现时,常常伴有大风、剧烈的降温和强雷电现象。一场冰雹袭击,轻者减产,重者绝收。

那么如何预测冰雹和预防冰雹呢?对于冰雹的预测,专家根据长期的实践,积累了比较丰富的预测冰雹的经验,只要掌握这几条要素,就能较准确地预知冰雹的到来,从而提前做防雹准备。这些要素是:

(1)感冷热。如果下冰雹

季节的早晨凉、湿度大,中午太阳辐射强烈,造成空气对流旺盛,则易发展成积雨云而形成冰雹。故有“早晨凉飕飕,午后打破头”“早晨露水重,后晌冰雹猛”的说法。

(2)辨风向。下冰雹前常

常出现大风而风向变化剧烈。农谚有“恶云见风长,冰雹随风落”“风拧云转雹子片”等说法。另外,如果连续刮南风以后,风向转为西北或北风,风力加大时,则冰雹往往伴随而来,因此有“不刮东风不下雨,不刮南风不降雹”

之说。

(3)观云态。各地有很多谚语是从云的颜色来说明下冰雹前兆的,例如“不怕云里黑乌乌,就怕云里黑夹红,最怕红黄云下长白虫”“黑云尾、黄云头,冰雹打死羊和牛”,因为冰雹的颜色,先是顶白底黑,然后中部现红,形成白、黑、红乱绞的云丝,云边上呈黄色。从云状为冰雹前兆的说法还有“午后黑云滚成团,风雨冰雹一齐来”“天黄闷热乌云翻,天河水吼防冰雹”等,说明当时空气对流极为旺盛,云块发展迅猛,好像浓烟股股地直往上冲,云层上下前后翻滚,这种云极易降冰雹。

(4)听雷声。雷声沉闷,连绵不断,人们称这种雷为“拉磨雷”。所以有“响雷没有事,闷雷下蛋子”的说法。这是因为冰雹云中横闪比竖闪频数高、范围广,闪电的各部分发出的雷声和回声,混杂在一起,听起来有连续不断的感觉。

(5)识闪电。一般冰雹云中

的闪电大多是云块与云块之间的闪电,即“横闪”,说明云中形成冰雹的过程进行得很厉害。故有“竖闪冒得来,横闪防雹灾”的说法。

例如,根据雷雨云和冰雹云中雷电的不同特点,有“拉磨雷,雹一堆”的说法;各地群众还观察到,冰雹来临以前,云内翻腾滚动十分厉害。有些地方把这种现象叫“云打架”。常常是两块或几块浓积云相对运动后合并而加强发展,往往有利的地形条件也加强了这种“云打架”的气流汇合;另外,在冰雹云来临时,天空常常显出红黄颜色。冰雹云底部是黑色或灰色,云体带杏黄色。有些地方有“地潮天黄,禾苗提防”(防冰雹)的说法。

(6)看物象。各地看物象测冰雹的经验很多,如贵州有“鸿雁飞得低,冰雹来得急”“柳叶翻,下雹天”;山西有“牛羊中午不卧梁,下午冰雹要提防”

“草心出白珠,下降雹稳”等谚语。要注意以上经验一般不要只据某一条就作定断,而需综合分析运用。

冰雹灾害的防范措施

(1)居民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

(2)当冰雹来临时,如果你在户外的话,一定不能乱跑,因为冰雹很可能迎面砸过来。而且不要忘记一种十分重要的避险工具——衣服。在关键时刻,它能对你起到保护作用。头部是很重要的,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将衣服脱下,顶在头上、保护好头部。但不能弓背弯腰的跑,因为冰雹很可能砸伤你的背、颈等,应该把衣服大致地叠一下,加高它的厚度,再注意保护好头部和颈部,然后再放在头上。

(3)如有打雷,不要在大树、高楼、烟囱、电线杆下躲避冰雹。

(4)如果所处的环境对自己不利的话,就一定得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如干稻草、洗衣台、拌桶等,这些可以成为你的避险工具。当发生大风冰雹时,你恰好在室内的话,那么家里的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你避险的工具,例如木桌、抽屉、椅子等,而椅子和抽屉则能更好地保护好头部,但铁锅、铁锹等导电的物品和容易碎的物品,绝对不能拿来当避险工具。

(5)尽量不去使用棉被,因为下冰雹时,通常都会伴随着雷雨,而且棉被浸湿后,会变得很重,反而不利于逃生。而且没叠好的棉被,单层比较薄,也容易被大风掀开。如果在只有使用棉被的情况下,建议将它叠好再放在头上顶着。

(6)大风冰雹来临时,房屋很可能会坍塌,这时应该躲在房屋的支点边,但要避免靠窗的支点,以免窗户的玻璃砸下来伤着。

(7)行车中遇冰雹要降车速,因为正在行驶的车辆更容易被砸坏。通常遇到突发的冰雹,不要加速离开,最好先找个合适的地方停下来,至少也要降低车速,这样可以减轻或避免损伤。

冰雹记忆

浙江大范围冰雹事件

1980年6月26~27日,浙江全省9个地区26个市县都出现了冰雹、狂风和暴雨。冰雹直径最大的在5厘米以上,一般有2厘米左右;有的地方每平方米降雹50余个;降雹时间约10分钟;普遍有8~10级大风,部分地区有11~12级或12级以上大风。在这次大风、暴雨和冰雹的袭击中,损失较大的有萧山、余杭、海宁、海盐、桐乡、余姚、慈溪、定海、普陀、岱山、镇海等11个县和省农垦系统的4个农场。共死亡151人,伤262人,下落不明23人;各种农作物受灾约6万公顷;倒塌房屋2844间,损坏房屋11882间;倒断电杆1万余根;损坏、沉没渔船、农船326条;水利设施也受到破坏。

豫、皖、苏雹灾事件

1988年5月2~6日,苏皖、豫、晋、陕等省的70个县受雹灾,一般的冰雹如鹌鹑蛋,最大似拳头,持续10~20分钟,地面积雹7厘米厚,并伴有7~9级大风,最大达11级,使118万公顷农作物受灾,倒房3.7万间,毁房50余万间,死亡33人,伤3800余人,受灾最重的是豫、皖、苏3省。

河南5月2日商丘、开封、许昌、新乡4个地市211个乡镇降雹,33.3万余公顷农作物受灾;商丘地区受灾最重,全区死亡5人,伤2000余人,毁房16万间,其中200间倒塌,约21.3万公顷农田受灾,5.3万公顷绝收,266.7公顷果树和266.7公顷蔬菜绝收,砸坏1300余个蔬菜木棚。

安徽5月2~3日17个县遭雹灾,15.1万公顷作物成灾,倒房2万余间,毁房27万间,伤1700余人,死亡3人。

江苏5月3~4日全省30个县市遭雹和雷雨大风,66.7万公顷农作物受灾,倒房1万余间,毁房7万余间,死亡17人,伤120余人。

当阳市暴雨冰雹灾害2008年4月8日凌晨3时许,宜昌当阳市遭受特大暴雨冰雹袭击,凌晨3时3分,当阳在30分钟内强降水达到60毫米,当阳城区出现10级大风,最大风速达28.3米/秒,为自1959年有记录以来最大。落下的冰雹之大,也为几十年来罕见。

这次灾害造成该市35万人受灾,因房屋倒塌压死5人,因灾受伤66人,倒塌民房1108户3435间,刮倒电杆1417根,刮倒大树4635棵,山洪冲毁乡村公路76处。全市直接经济损失2.1亿元。

五常市龙卷风冰雹灾害

2008年5月23日晚19时10分左右,五常市兴盛乡3个村4个自然屯遭受到F2级局地龙卷风和冰雹袭击,造成1人死亡,30余人不同程度受伤。本次灾害共造成兴盛乡、五常镇、杜家镇、冲河镇、小山子镇、龙凤山乡、民意乡等7个乡镇104个村受灾,损失较大、造成电力、通信中断,部分农田、秧苗被毁,443栋房屋不同程度被毁。其中以兴盛乡损失最为严重,损害房屋223栋540间,受灾农户165户628人。

此次受灾最为严重的是五常市兴盛乡双井子屯,一走进村口,眼前一片片的砖头瓦砾堆便让人感受到了龙卷风的巨大威力。

整个村子一大半的房屋已经变成了废墟,即便没有倒塌的房屋也大多没有了房盖和门窗,一些被吹落的铁质房盖已经被卷得像皱纸壳一样。一台停在两千米外农田里的拖拉机也被风卷到了村里,摔得严重变形。很多直径在20厘米以上的大树都被拦腰折断,部分电线杆也被吹得东倒西歪。

提起龙卷风和冰雹袭击的瞬间,65岁的村民吴老汉仍心有余悸,吴老汉说:“一个巨大的‘黑柱子爷在我眼前快速地移动,而且‘黑柱子爷卷着地面上的杂物一直在旋转,‘黑柱子爷卷过的地方都变成了废墟,我就距离这个‘黑柱子爷几米远,实在是太可怕了。”

本次龙卷风瞬间风力达到了16~18级,龙卷风经过的村落,可以清晰地看到吹过的路线和轨迹,仅3~4分钟时间,龙卷风经过之处没有房屋幸存,附近村落的农田也大面积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