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你不了解的气象季候
4873300000017

第17章 气象灾害之洪水(3)

在这个半英里长的阻塞带里挣扎着成千上万不幸的人们,用绳子也无法拉住他们。乱堆中突然冒出火来,成百上千的人爬上碎片堆,费力地上了岸,又被困在咆哮的洪水和大火之间。一份报告说:200多人跳到火中集体自杀。

约翰斯敦大洪水退了,但有2500~7000人丧生。7500名工人用了3个月的时间才把废墟清理干净,将发现的尸体埋掉,800人埋葬在一个公墓里,不知姓名,未作标记。

1913年美国大水灾

1913年3月末,洪水淹没了美国伊利诺伊、印第安纳,特别是俄亥俄州的大片土地。代顿、哈密尔顿、皮奎、齐良亚、曾斯维多等城市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严重。暴雨使赛欧托、马德、迈阿密、穆斯金格姆等河水泛滥。500人在大水中丧生,数百人失踪,损失达4700万美元。

1913年3月末,暴雨使河水上涨,冲决河堤,冲刷几十年曾免受水灾袭击的城镇。3月25日,代顿的迈阿密河决堤,接着67条河堤崩决。

几分钟后,代顿就被淹没在7~12英尺(1英尺抑0.3米)深水中,许多建筑物倒塌。该城的灾难数小时不为外界所知,因为与外界联系的最后一条电话单线在大水的压力下断了。几条河流都泛滥了,并在该城附近汇合。12.5万居民迅速跑上屋顶或树上。

洪水使代顿地区的居民猝不及防,许多人被冲到街上。洪水冲断电话线路前,两名话务员急急忙忙地向附近黎巴嫩城发话通报代顿的灾情。

特洛伊和塔格摩尔两城,完全被水淹没。3月25日,俄亥俄河堤全线崩决。赛欧托河经普兹茅斯流入俄亥俄河,在俄亥俄中央分水线段上涨,河水冲入普兹茅斯以及哥伦布、瑟克尔维尔等城。印第安纳州的沃巴升河和怀特河也相继泛滥,造成生命财产重大损失。

市内的一些古老建筑物,如阿凯大厦、科诺佛大厦、库赫恩大厦、卡拉汉银行、联合出版公司大楼,经受住了洪水的袭击。大约7000居民在这些地方避难。国家货币注册工厂被临时改为医院和救灾中心。

《芝加哥报》的年仅18岁的新闻记者柏恩·赫奇特,是第一个到达代顿报道灾情的记者。他发往《芝加哥报》的第一封电报描述了12名电报报务员坚守岗位30小时的情况。“他们也是洪水中的英雄。经他们手发出成千上万封电报,他们日夜坚守岗位。一些人由于过度疲劳而倒在地上。”这些报务员当然不知道,他们的家里人是否安全。这位新闻记者在另一篇文章中讲述了他采访时的经历:“我在小船上待了一天,在代顿的洪水里划来划去,会见船员和收集灾情的素材。到了晚上我倒下睡着了。营救人员发现了,把我送到了国家货币注册大楼,红十字会在这里成立指挥中心。我醒来时,发现自己穿上了睡衣,脖子上还挂着签子。我大吵大嚷,可护士不让我出院,直到我对大夫说清楚我是新闻记者,还要写一篇报道发在报纸第一版上时,他们才让我出去。”

当代顿的洪水开始消退时,慷慨大方的公民拿出自己的衣服提供给难民,难民可以免费领到食物的情景比比皆是。

俄亥俄州大部分地区与代顿受到洪水的袭击大致相同。一列火车驶过俄亥俄州,乘客们在高高的路基上目睹了洪水淹没托莱多附近的情景。灾民们涉过湍急的大水,来到火车旁,请求司机把他们带到托莱多。他们满眼泪水,哭诉着财产的损失。寒风习习,当他们爬上火车时,有人已经冻僵了。然而托莱多的低洼地也被洪水淹没了。

新开辟的纽约——芝加哥特快车不断处在被奔腾的大水冲出轨道的危险中。

司机可看见铁轨的许多地段被水淹没,他不得不好几次停车下来查看轨道是否稳固,然后才继续行驶。有许多次,火车一过,铁轨便被大水冲开了。一名乘客在俄亥俄州的利马附近,看到“成百上千的人走在铁轨上,水漫过膝盖,随身携带家中最贵重的财物。妇女哭嚎。许多家庭坐在小船上,船装载过重,看起来随时有可能倾翻似的。”特快车经过印第安纳州的韦恩堡站,乘客看到“水已涨到二楼,许多房子被淹。车上架起临时月台让乘客下去,但许多人不愿下去”。

俄亥俄州的特拉华大学生表现了无数英雄主义的行为。一个不知姓名的大学生,不知疲倦似的游到急流中,营救了30人。一个妇女和她的3个孩子吊在公路桥上,一船学生顶着湍急的大水前去营救。这家人一个接一个跳进学生的船里。

在俄亥俄州的普罗斯佩克,一位牧师向一个农民借了一只小船,在一名从马里恩来的新闻记者的协助下,划动小船营救了十多个妇女和儿童,因船太小,一次只能载两个,到了下午,这个农民站在山脊上,要他们归还小船。

“你疯啦?”记者说,“我们正用它救人呢!”

“我在对岸有事。”农民简短地说。经牧师再三恳求,农民才应允了。记者和牧师把农民划过岸后,又划了回来继续抢救灾民。可是一股急流涌来,使小船急骤旋转,翻沉了,两个人都被淹死了。

在洪水期间,有些人失去了理智。马丁·埃尔斯和他的妻子在代顿一家旅馆里避难。从二层楼的窗子,夫妻俩看到洪水吞没许多人和牲畜,可怕的场面一个接一个。马丁的妻子想到家中的四个孩子可能已被淹死,而伤心哭泣起来。

丈夫极力安慰她,可这个歇斯底里的妇女突然跳进水里,便被大水冲走淹死了。

这是早上8时50分发生的,当时代顿上游的别墅斯顿水库的大坝决口。用马丁的话说:“大水像一张床单一样向东游去,经过这个城市,人们跑上屋顶,像苍蝇一样被抹掉。我的四个小孩在家里,住在北大街。我们看到自己的房子被淹了。我的妻子受不了,便跳……”

这是20世纪第三次最为严重的洪水。俄亥俄河1609千米的盆地被淹,大约500人丧生。仅俄亥俄州就有17.5万人无家可归,整个地区损失达4700万美元。

灾情发生后,红十字会和全国公民为灾区提供了大量的物资、资金,以援助受灾居民。

1998年长江大洪水

1998年汛期,长江上游先后出现8次洪峰并与中下游洪水遭遇,形成了全流域型大洪水。

6月12~27日,受暴雨影响,鄱阳湖水系暴发洪水,抚河、信江、昌江水位先后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洞庭湖水系的资水、沅江和湘江也发生了洪水。两湖洪水汇入长江,致使长江中下游干流监利以下水位迅速上涨,从6月24日起相继超过警戒水位。

6月28日~7月20日,主要雨区移至长江上游。7月2日宜昌出现第一次洪峰,流量为每秒54500立方米。监利、武穴、九江等水文站水位于7月4日超过历史最高水位。7月18日宜昌出现第二次洪峰,流量为每秒55900立方米。在此期间,由于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的来水不大,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一度回落。

7月21~31日,长江中游地区再度出现大范围强降雨过程。7月21~23日,湖北省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连降特大暴雨;7月24日,洞庭湖水系的沅江和澧水发生大洪水,其中澧水石门水文站洪峰流量每秒19900立方米,为20世纪第二位大洪水。与此同时,鄱阳湖水系的信江、乐安河也发生大洪水;7月24日宜昌出现第三次洪峰,流量为每秒51700立方米。长江中下游水位迅速回涨,7月26日之后,石首、监利、莲花塘、螺山、城陵机、湖口等水文站水位再次超过历史最高水位。

8月份,长江中下游及两湖地区水位居高不下,长江上游又接连出现5次洪峰,其中8月7~17日的10天内,连续出现3次洪峰,致使中游水位不断升高。8月7日宜昌出现第四次洪峰,流量为每秒63200立方米。8月8日4时沙市水位达到44.95米,超过1954年洪水位0.28米。8月16日宜昌出现第六次洪峰,流量每秒63300立方米,为1998年的最大洪峰。这次洪峰在向中下游推进过程中,与清江、洞庭湖以及汉江的洪水相遇,中游各水文站于8月中旬相继达到最高水位。干流沙市、监利、莲花塘、螺山等水文站洪峰水位分别为45.22米、38.31米、35.80米和34.95米,分别超过历史实测量高水位0.55米、1.25米、0.79米和0.77米;汉口水文站20日出现了1998年的最高水位29.43米,为历史实测记录的第二位,比1954年一年水位仅低0.30米。随后宜昌出现的第七次和第八次洪峰均小于第六次洪峰。

1998年洪水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军民奋勇抗洪,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大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据各省统计,农田受灾面积2229万公顷(3.34亿亩),成灾面积1378万公顷(2.07亿亩),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省(区)受灾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