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动画文化学
48717700000037

第37章 激情与理性:动画的传播形态(3)

(四)电影字幕里的动画语言

用动画的形式表现电影字幕的历史已经很久了,动画所诠释的,绝不仅仅是影像,当这些文字以及由文本带来的符号以动画语言进行诠释的时候,人们还是会惊叹于创作的魅力,动画的形式似乎存在于影像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在非主流艺术家的眼里,动画成为表达他们内心的最好工具,那些或者粗犷或者细腻,或者漫无目的或者心思缜密的线条,那些或者抽象写意或者逼真写实的动画形象,除了将他们对艺术和生活的理解转化为这样一种令人感动的形态之外,还将这个大千世界最美的一面进行了图释化的过程。那些沙漏中不起眼的细沙,那些商店玻璃柜中琳琅的糖果,那些垃圾堆中沉默的铁丝和木块以及那些五颜六色、可塑性强的橡皮泥,都成为了动画创作的素材。

在电影字幕的呈现方式中,文字不仅传达抽象概念,其本身也是一种视觉对象。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显现方式等都会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字幕已不再仅仅用于解释影片的内容,它成为了电影的一个元素,它不仅可以诠释影片的画面,还可以调节影片的节奏,甚至起到结构影片的作用。字幕可以激发观众的好奇心而调动气氛、可以转场、可以成为两个无法衔接的镜头之间的过渡……它已不仅仅是解说词的替代品。各种生动的文字符号是感情运动的书画轨迹,它们不是抽象的,而是内心状态的直接再现。因此,可以说电影字幕是电影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元素。[5]对于电影字幕的视觉探索最早起源于一部叫做《金臂人》(1955)的电影,形象化和符号化的造型为电影字幕带来了崭新的视觉风格。这里我们通过分析电影《追爱总动员》的字幕设计来确立一个新的认识:字幕主要是作为一种文字的外在形式,一种视觉表现元素在影片中发挥作用的。而使得影片具有核心吸引力的,是影片所传达的文化。

在都市爱情文化风靡的今天,电影选择了这一文化因素作为卖点。《追爱总动员》[6]是一个关于一见钟情的故事。影片讲述了一对都市男女偶然遭遇后发生的通俗爱情,一见钟情很浪漫,却也足够麻烦,尤其是发生在一个羞涩男孩与一个纯情女孩之间的时候,于是“月老”出手相助,“红娘”也层出不穷。年轻的广告创意员信哲在城铁上偶然遇到女孩静怡,一见钟情,分手后久久不能忘怀。男孩一群越帮越忙的朋友,及一群疯狂的女孩携同男女主角上演了一出啼笑皆非的追爱行动。

考虑到电影的整体风格和轻喜剧效果,《追爱总动员》的片头字幕采用了二维动画的表现形式以展现轻松幽默的风格,同时又有所突破,因此敲定用flash制作形象化字幕的手法,最终片名的呈现方式是一段15秒钟的动画,不但具有独立的情结而且也与电影相得益彰。片头字幕中一共出现了三个人物,分别是时玮扮演的女孩静怡,侯凯扮演的信哲,他们是《追爱总动员》的男女主角,另外一位就是本片的导演高亚麟,同时他也是片中男主角健豪的扮演者。三人的卡通造型尽量接近真实人物的特点,并加以夸张和润色以适合flash的表现形式。

动画伊始,是女主人公的动画角色活泼出场,紧接着追爱男孩信哲骑摩托车追出来。女孩的形象尽量与“爱”字靠拢,为此为女孩增加了道具——草帽和上面的花束以及背包;男孩则利用摩托车和人物的姿势构成“追”字。而“总动员”三个字则是由摩托车喷出的尾气烟雾经过变形幻化而成,人物的造型旨在为形象与字幕的转化提供便利。当男孩追上女孩,随即分别变成能指的符号:“追爱”,“总动员”也定格在银幕上。形象化的文字表现方式是影片的创新之处,一方面,在艺术形式上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另一方面,用卡通造型演绎电影字幕,符合影片的主题和基调。粉红色的主色调营造出爱情的浪漫,夸张的动作和丰富的想象力呈现出喜剧的格调;同时,字幕还为片中人物的性格也作了一个小小的铺垫,简单但富有戏谑性的动作揭示了男女主角性格的一方面。随即,导演乘坐城铁驶入画面。在这里,每一个元素都是别具意义的。像城铁,就是电影中一个特定的场所,在城铁,男孩对女孩一见钟情,而导演乘坐城铁划过画面,用手电筒晃动地寻找,光束的最终落点与电影的第一个镜头相衔接。

因此字幕插入影像的原则是:文字本身没有意义,它需要与影像发生碰撞,实现融合,并使影片产生超越文字与影像的新的审美内涵。文字的造型也力求与影片整体风格相统一,并且可以借助汉字的独特性表达一种别样的审美,传达一种别样的欢乐,在字幕设计的多元化创作中体验视像带来的盛宴。而作为以动画艺术形式呈现电影字幕的方式,《追爱总动员》并不是开创者,但是,在电影内容、形式和风格与动画表现特点和节奏的把握上,《追爱总动员》无疑是具有创意的。

二、交织的美:站在艺术的风景前

在许多动画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真实与虚拟相互交错,而交错的背后,无一例外地蕴藏了对于梦想的渴望。

(一)写意灵动的《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是“新人文剧”的代表作品之一。“新人文剧”画面唯美精致,道德和审美指向都是中国古典式的;以中国儒家文化为根基,在现实与语言间形成独特性和复原性。它以特立独行的个性、古典唯美的风格赢得了观众的认同。《似水年华》这个近乎柏拉图式爱恋的童话,在优雅的画面、格致的意境、拙朴的水乡和淳朴的爱中,添加莎士比亚式的文学语言,构建出新人文剧整体的古典和谐。

《似水年华》或多或少有一种梦幻的影子,主人公总是在水乡经历着情感的失落,却又在岁月里经历着成长,宿命、错过和瞬间的爱构筑了一部风格淡淡的作品,中间插入的动画因而也有一种恬淡和别致的格调。这段不长的动画是一段心灵的对话和一段超现实主义的梦境;动画以彩色铅笔的表现方式为载体,手绘的形式感强烈;色调明丽,以雨后天空的澄蓝和秋天里和煦阳光与树叶的橙为基调;人物角色设定基本具象,呈现了主人公的面貌;与电视剧的整体风格相吻合,其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契合,加上人文剧的生产模式,诸如此类的形式或多或少地挑战着传统电视的模式。生活在符号化的钢筋水泥矩阵中的都市人,在微妙的情感中获得了一种存在和满足,这类人本身就过着一种“快餐式”的生活,快餐文化和审美疲劳充斥了内心,令他们疲惫不堪,动画本身采用手绘形式所带来的亲和力和所诠释的现实之外的彼岸,通过生产和消费把自己托上了一个云中城堡。受众面对这永远不会生锈的蓝和永远似阳光般写意的橙时,获得了心灵的片刻释然。所以《似水年华》的美妙与这段动画的加入是分不开的。在电视机前的这段时间里,人们进行了一次精神的乔迁,这段动画的加入,也多少带给我们一些惊喜,独特优雅而又不乏观众认可的动画是这一代动画人所企望的。

《似水年华》的文本解读除了从动画入手,还应该关照到“新人文剧”。这是文化精神的倾向之一。人文剧的情感诠释与普通影视剧作品有所不同,影视作品诠释人们的世界观,人生的感悟,人的思想情感,人的悲欢离合。所以,“人”始终是影视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人文主义在这种文化中就凸显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发端于“作家电视剧”的“新人文剧”(其代表作品有《大明宫词》、《人间四月天》、《橘子红了》)以其强烈的文学底蕴和人文气息而受到观众的关注和评论界的议论,它与一般电视剧的区别在于:作品情节的推动依赖于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它们通常在讲述一个含蓄的故事,台词也比较晦涩,犹如印象画派为了使画面凝重而在油彩中融入了蛋黄,拥有一种特殊的质感。这里列举“新人文剧”是因为,某些方面,新人文剧的特质与动画领域中的“艺术动画”有些类似。

新人文剧的走红让人们思考当下文化语境中人们的情感走向,部分艺术动画也是在探索“情感”的诠释手法的。相互类比,当同样也符号化了的“后现代主义”和“行为艺术”泛滥之时,处于现代生活状态的人,逐渐成为一个与世界关系疏远的个别主体,这是一个走出家园的流浪者,一个离群索居的另类,一个特立独行的游侠;世界的远去使他感到深深的孤独但也享受着自由。《似水年华》中的动画里,有一座“永远也不可能封顶的塔”,这座塔则成了行为模式的“乌托邦”,成为故事中的主人公不断等待的理由,精神寄托的支架。在这个淡然的世界里,人们有着优雅的对话并生活在别致中。正如罗素所说,“既有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人间情怀和批判立场,又使媒介传播经过了通俗化的文化表达”。普通人的情感经历里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动画用虚幻营造了心灵的真实,把握时代文化的特点,将文化与商业融合,正是这种或隐或现的弦上之音,迎合了观众的情感取向。

(二)清澈见底的《恋爱素描》

《恋爱素描》(又名《青涩恋爱》、《娃妮和俊河》)是韩国2001年的电影作品,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都插入了两段动画,从而将虚拟和现实进行了完美结合,反映出爱的美好。当屏幕缓缓亮起来的时候,画面出现一段水彩风格的动画,带有美树本晴彦彩绘风格的动画,亲切可人。水彩的绘制,略带写实的人物造型,看上去真实温馨。画面于是又开始了漫画的叙述。结尾,同样是一段动画,淡淡的水彩,橙色的温暖,绿色的春意,特立独行的诠释方式,继续片子开始时的那段故事。小男孩的帽子被顽皮的同伴抛上树,欲取下而无法成功。这时他喜欢的小女孩出现了,“我来帮你”,一句话打动了男孩的心。之后,小男孩羞涩地送一份礼物给女孩,小心翼翼地。然后,他们这样长大了。俊河,娃妮,两个彼此爱恋的年轻人,那一刻互相微笑的画面,是容易让人感动的。开始和结局的两段动画,已经是两段高潮。

《恋爱素描》中,娃妮和俊河在一起的日子,没有戏剧性的冲突,没有激情澎湃的爱情。她画她的动画,他写他的剧本。她从不主动去看他未完成的作品,并不是她不在意。她会为他买整整一条烟而舍弃甜甜的草莓,她会勾画他可爱的卡通形象并贴满整个案头。他会在他们相识周年的日子为她煮一锅她最爱的浓浓的海鲜汤,他会将她冰凉的双手放在胸口为她取暖。

他们共同生活在娃妮的老房子里,那间不上锁但永远紧闭的同父异母的弟弟的房间,是他们之间默默的约定。老房子里的记忆与现在时的爱情微妙地共处,和谐地同居,而这份微妙与和谐的貌合神离却随着弟弟归国日期渐近而愈加清晰。当年,骑单车的少年,留短发的少女,安静的小路,微醺的风,一份交错时空的回忆不经意解释了娃妮“心不在焉”的原因。娃妮画簿中的俊朗少年,为少女画眉,面对着面,这情景轻叩着俊河的心。

影片始终弥漫着淡淡的色彩,勾勒出一点淡淡的哀愁,然而看似淡淡的感情却已渗透在生活之中,令你无法剥离无比幸福的滋味。一切都是那样清新、舒适,虽有波澜,却隐藏在平静的表象下,好像娃妮青涩的初恋,以及俊河温暖而醇厚的情感。

(三)隐晦意象的《迷墙》

《迷墙》,艾伦·帕克上世纪80年代导演的电影,引领了MTV新的叙述方式。

由二十六首歌曲组成的《迷墙》构成了这部非凡的、史诗一般的影片,幻影之中,我们感受着二战后一度迷失自己的欧罗巴人的情感经历。歌词带着迷失,带着伤痕累累,用符号化的视听语言,引领观众进入哲学的迷宫。

与《似水年华》的写意迥然不同,《迷墙》更像是精神的微观世界。整部影片充满了意象、隐喻和梦幻迷离。如果说《似水年华》中的梦境是一种迷失的美和一种醉人的美,那么,同样也出现了“梦境”的《迷墙》则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关于原始生命的探索。

“抽象”是《迷墙》中的动画审美体验的主要特点。每一个角色都附有表意功能,决不局限于其能指和所指本身,可以说,这段动画是“符号的天堂”。当两株植物变得面目狰狞,相互吞噬时,植物本身就传递着一组信息。十字架、鹰、凶恶的猫和不断扩张的墙体,超越了动画本身,覆盖了一座无国籍的城市。从“精神分析学”出发的幻觉之旅,全然没有童话的甜美,却充满了神话的惊叹和心灵的震撼。

灰暗的色调,迷幻的音乐,夸张的造型,扭曲变形的动作,《迷墙》走向市场的同时,我们也接受了这组抽象的符号。拟人化的郁金香也成为经典,当人置身于墙体之中时,是如此的渺小,其造型不由让人联想到蒙克的《呐喊》中那个惊恐的表情,动画造型和名画寓意如出一辙,也令人回味。回忆、联想、意识流似的心理时空贯穿了电影和动画,一个符号表述一组意象,具象与意象通过动画形象的改变而转变,是《迷墙》中动画的可圈点之处。

《迷墙》颇费心思的表现手法与《似水年华》中清丽而单纯的情感诠释不同,太多西方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潮和精神分析学加重了它的厚重感与文化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