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48708600000059

第59章 模式的创新和辐射——对烟台胶东在线“网上民声”栏目运行的传播学分析(1)

邓炘炘

胶东在线网站“网上民声”栏目诞生于2003年[1],为烟台地方政府与民众的信息沟通提供了一种新机制,该栏目已经开通近六年了。目前,当地政府和领导部门对“网上民声”给予充分的支持和肯定,社会各界对它广泛赞扬,民众对它的期待和依靠也越来越大。六年的不懈努力和细致打磨,使得“网上民声”跻身成功之列,成为值得仔细观察和分析的一个网上传播案例。

“网上民声”为什么会成功,它的成功经验能否推广扩散,它的做法能否化为更广大范围内的有效运行呢?迄今,全国已有70余家党政部门和新闻媒体到胶东在线参观,学习“网上民声”经验;浙江在线、广州大洋网、大连天健网、武汉长江网、山东寿光网等先后借鉴性地推出了类似栏目。这说明,有关的研究、总结和移植的努力已经在进行之中了。从中国新闻传播近几十年的历史变化和发展来看,“网上民声”现象的出现是一种惯性和必然,并有可能超出其自身的运行地域和作用空间,体现出更大的借鉴价值和普遍适宜性。

一、沟通民意管道的历史发展

从“网上民声”的名称可以看出,它的基本定位和出发点是为了吸纳民意,倾听民声、汇集各方呼声、建议和批评等信息。一言以蔽之,这首先是一个下情上达的管道,也是一种改善下情上达信息流转现况的探索努力。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发展历史来看,这种探索始终在推进,在稳步发展,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这种努力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不简单,其基本传媒样态也在不断的选择和变化之中。这其中不但有观念和意识上的障碍,也有运行模式、机制探索和尝试方面的难度。请看这方面的变化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上的依次出现。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报纸最先开办和强化了读者来信栏目或渠道,以此来反映普通读者和民众的呼声和意见,这种受众反馈模式不断普及,在改变传统和僵化的传媒与受众之间的传受关系,以及在改变社会信息流转格局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配合了当时的改革开放大局,也推动了新闻业自身改革的步伐。在这方面,报纸走在了所有媒体的前面。

然而,报纸受版面空间、反馈时效和传受互动方面的限制,读者来信作为一种传受互动机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陷。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开办了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的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这在中国电视史和新闻传播史上,是一件标志性的事件。“焦点访谈”迅速成长为全国家喻户晓的电视栏目,也成为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焦点访谈”的深度报道和舆论监督节目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方针,反映和推动了许多社会现实发展和进步过程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许多“焦点访谈”的报道批评了各种不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社会民众的呼声和意见,成为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机构工作的决策依据和参考,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受到三任国家总理的肯定和表扬[2]。但是,“焦点访谈”存在一定的模式缺陷。例如,它单元容量比较小,一天一题只能“以偏代全”;它基本属于单向播告,缺少快速反馈互动机制;它面向全国,传播影响力大,同时也因为波及震动面过大和“不加区别”,而受制于种种使用限制和顾忌。历史事实证明,当全国各地的发展变化日益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时,“焦点访谈”作为“重型武器”的用武空间在多年运行之后,因顾忌心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压制,曾有的锐气和锋芒迅速消减,影响力明显滑坡。

广播电台在实现政府和民众互动,反映和表达民意呼声方面的尝试,深受电视的带动。“广播版”的“焦点访谈”始于2000年左右。河北人民广播电台与河北省民主评议办联合开办的“阳光热线”栏目2002年6月3日开播,是全国省级电台开办的第一个“政行风热线”广播节目。它曾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中国新闻名专栏”,并连续两届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十佳栏目”称号。2006年2月,国家广电总局向全国广播电台推广“阳光热线”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中纪委监察部、广电总局分别发文要求省级电台都要开办此类节目。全国56家省级电台和省市纪委系统的领导总计90多次到河北石家庄进行考察学习,各地广播电台一度掀起“阳光热线”栏目的开办热潮。事实上,在河北电台“阳光热线”之前,类似的广播热线理政栏目在一些地市级电台已有开办和运行,例如河北邢台、邯郸等地市级电台。它们对这一模式的锻造和磨炼也作出过重要贡献。

“阳光热线”是河北人民广播电台(1278千赫)的一档热线直播节目[3],每周一到周五早晨7∶30-8∶00开播,届时省内有关厅局领导会轮流到“阳光热线”,接听受理群众投诉,接受民众监督和批评。节目中,听众打进热线说明情况后,省厅局在场领导现场办公立即处理,电台记者将在事后对当事人进行追踪回访,并将结果在热线的周末节目里汇总播出,给广大听众一个反馈和报告。该节目自开办以来,纠正了行风,监管下级部门违纪违法行为,有效制止官员冷、横、硬、推的涉众态度和做法。“阳光热线”节目以“增强执政能力,共建和谐社会,优化发展环境,架设沟通桥梁”为节目宗旨,成为解决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监督岗”、改善党和政府服务的“展示台”。电台的广播直播车直接参与到相关话题的实时反馈和后续报道,使得热线理政节目的热度和当地受欢迎程度,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广播热线理政节目目前在省级和地市级地方广播中占据一定地位,这与中央电台迟迟没有引进这一机制形成比较突出的对比关系。事实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更倾向拷贝“焦点访谈”模式的思路,它开辟著名的以深度报道和问题调查为特征的“新闻纵横”栏目,而没有简单追随地方电台比较普遍的选择。“新闻纵横”也是全国著名的、广受听众欢迎的优秀广播栏目。地方广播热线理政栏目(节目)的缺点是运行时间和容量受限,即每天只有半小时单元的时间容量,选题的即时性和快速跟进与问题处理的可行性和反馈性等,也都对这种栏目运行的内容选题和反馈互动实现构成约束。另外,这种节目的主题选择需要有一定的现场效应,办理和结果需要有过程性和立时见效,这迫使选题不能过于抽象、艰难和宏观,必须考虑节目呈现的效果等。这使得广播热线理政节目的作用和影响受到局限。

随着网络传播的普及和推广,政民信息交流互动的探索也进入了网络场域。互联网络进入中国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网络民意表达模式的探索也一直在进行。

二、“网上民声”模式机制创新点

胶东在线“网上民声”起于2003年,与“阳光热线”的出现大体处于同一时期。创办“网上民声”的指导思想是明确的,意在解决政民信息沟通问题,例如它明确提出“反映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强化政府服务”、“解决实际问题”等运行目标。这种“桥梁”、“窗口”功能的设定,并不新鲜,也不是只有胶东在线一家提出。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将上述原则意愿,转化为在网上可以具体落实的可行样式和运行机制。

“网上民声”迄今提供的模式榜样是:利用网络尽可能消减阻碍真实民意表达的中间环节;通过网络切实而及时地释放和公开各种社会情绪和敏感问题,避免郁积梗阻情况的发生;通过有关主管部门强制规定政府职能机关对网民所反映问题和意见,进行及时、负责和诚恳的回复和督办,并将此过程置于政府、网站、民众的三重公开监督之下;促进政府和官员的服务意识和执政作风的切实改进,提高理政效率,抑制了腐败推诿;通过反映意见和回复信息的透明传播过程,在大量问题和疑惑得以解决的同时,促进了政府和民众之间和谐互动关系的生长,逐步构成一个常设、透明、广泛和互动的社会信息分享交流机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