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底,泰山日观峰气象台竣工,蔡元培先生亲自题写了纪念碑文。从此,在这幢花岗岩建成的房屋里,气象工作者伴着泰山的日出日落、林泉松涛,日复一日寂寞而执著地工作着。开始,这里只有两个测候员,他们轮流值班,每天坚持全天候观测记录。后来,这里又增加了日射和紫外线观测业务。直到今天,这座坚固的高山气象站仍屹立在日观峰上,为祖国的气象事业服务。
竺可桢一直想在西藏建立气象测候所。西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这里的天气变化对东亚一带,特别是长江流域的气候有重大的影响。1933年,竺可桢得知中央大学地理系教师徐近之被任命为全国资源委员会青康藏调查员后,就商请他在西藏工作时,协助气象研究所在拉萨建立一个测候所。同时,竺可桢派西宁的测候员王廷璋等候徐近之一同前往拉萨。
当时入藏,交通不便,语言不通,藏人对汉人疑虑重重。1934年,徐近之和王廷璋于6月30日从西宁动身,历尽艰辛,直到9月20日才抵达拉萨。就这样,中国人开始了世界屋脊上的气象观测,拉萨的气象观测资料通过无线电台源源不断报告给了南京的气象研究所。
测候所建起来了,可从事气象工作的专业人员却严重缺乏。于是,在竺可桢的主持下,气象研究所先后开办了四期气象学习班,总共培训了近百名学员充实到各级气象部门。
1934年9月10日,当时的《中央日报》、《大公报》都登载了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开办第三届气象学习班的招生启事:凡高中毕业,30岁以下者均可报考气象学习班。录取名额为30名。10月份开学,学习时间为6个月,膳宿自理。毕业后派赴各地气象测候所任职,月薪40元,以后视其服务年限和成绩加薪。
从这天起,前往气象研究所报名的人络绎不绝。气象学在当时属于新兴学科,职业有保障,待遇较好,所以一些大学生和中学教师也纷纷前来报考。到报名截止时间,共有530人报考。
9月23日,时近仲秋,金风送爽,考生们来到南京考试院(现在的南京市政府)。这一天考了数学、英文、党义、国文常识,作文题目是《气候与人生》。成绩揭晓后,由于考试成绩优良的人很多,改为录取40人,竺可桢亲自对他们进行了面试。
又是一年春草绿的阳春三月,第三届气象学习班大考完毕,结业在即。结业典礼上,中央研究院总干事、著名地理学家丁文江先生亲切致辞。屋内,洋溢着融融的笑语,窗外,突如其来雷电交加,暴雨倾盆。这江南三月罕见的雷雨天气仿佛是给这些未来的气象工作者一份特殊的见面礼。
经过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气象研究所在全国各地建立测候所28个,由气象研究所协助各部门建成的各级测候所50个。当时的中国,先后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政局不稳,交通落后,通讯不便,每一项工作的进展,竺可桢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竺可桢为了创立祖国的气象事业所作的坚忍不拔的努力,永远令后人怀着深深的敬意。
4.气象科研的丰收期
竺可桢从创建气象研究所到1936年4月就任浙江大学校长,共历时8年。这8年是他专心致力于气象科学研究的时期。
竺可桢一生公开发表的著作约270篇,有约60篇是在这8年中完成的,其中约50篇是气象方面的论著。当时中央研究院下设的各研究机构中,数气象研究所的专职研究人员最少。在竺可桢担任气象研究所所长期间,专职的研究员连竺可桢在内也不过2-3人。但是,气象研究所的研究工作却开展得有条不紊,成绩斐然。
竺可桢有许多行政事务性的工作要做,他的科研论著,是利用每一点空余时间写出来的。
早上,他通常是第一个到办公室的人。工作时,他精力充沛,效率很高。外出办事,回到气象研究所,哪怕离下班仅有半小时甚至十来分钟时间,他也要利用起来,或者翻阅资料,或者去查阅新到的中外文专业期刊。竺可桢搞研究,从搜集资料、查阅文献、分析论证,直到完稿,都是亲自动手,不厌其烦,因而他熟悉科研的全过程。
竺可桢的著作旁征博引,选材精练,论据可靠,剖析周严,令人折服。他为外国的一些专业期刊用英文撰写的论著,如果有人把它翻译成中文,他一定要亲自校对并润色后,才交给有关刊物发表。
科学的精神就是认真、负责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是一丝不苟的精神。竺可桢在工作和科研中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深深地感染着他周围的人,对气象研究所的员工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竺可桢的影响和带动下,气象研究所有着浓郁的学术研究气氛。研究所测候员的主要工作是从事各种观测、天气预报、资料整编,但竺可桢也让他们承担了部分研究工作。从1929年到1937年,气象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共写出了20余篇论文发表在《气象研究所集刊》上,这些论文和集刊在与国外气象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中受到了重视和好评。
竺可桢在从事气象研究中,深感资料缺乏的苦恼。他决心从现在做起,带领所里的气象工作者,对现有的中国气象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汇编。经过多年努力,他们整编出了《中国之雨量》和《中国之温度》两部著作。
这是两部资料性质的书,其中有翔实的统计数字,有一目了然的图表。精装的册页,散发着油墨的清香,凝聚着竺可桢及中国第一代气象科学工作者们的心血。这是中国气象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降水和气温的记录。翻开它,中国各地历年来的天气状况历历在目。它为气象工作者和各个行业的人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具有永恒的参考价值。
竺可桢在多年对中国气候潜心研究的基础上,着手撰写《中国气候概论》。竺可桢认为,影响中国气候的三个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山岳阻隔;风暴活动。竺可桢在论述中指出:中国地理纬度与西欧和北非相似,北纬40度附近幅员最广阔,大约相当于地中海的纬度。可是,中国的气候与西欧、地中海却大不相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就在于海陆分布。西欧是海洋性气候,中国是大陆性气候。中国又处于明显的季风区。季风给中国气候带来两种影响:一是使冬季干燥寒冷;二是使夏季湿润炎热。在这部著作中,竺可桢阐明了秦岭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气候分界线。他还一一说明了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五岭、西藏高原、云贵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竺可桢的目光不仅注视着祖国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而且还对西北、西南边疆的气候进行了分析研究。他指出了川西多雨的原因,天山对于我国北方的屏障作用,藏南地区的水蒸气来源于印度洋,河西走廊的农业灌溉全靠祁连山的冰雪水……
竺可桢的《中国气候概论》,奠定了中国气候科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对于我国的气候区划、自然区划甚至农业区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当年提出的一些原则、方法、区域名称、指标和界线,至今仍为人们所沿用。
在此期间,竺可桢还写了一些运用气象学理论和知识来指导气候预测和生活实践的文章,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南京三千米高空之风向与天气之预测》,是一篇对南京的天气预报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文章。
《气候与人生及其他生物之关系》,是一篇论述气候和人生各个方面关系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竺可桢阐述了气候与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关系,为气象、气候工作者们进一步研究服装与气候、饮食与气候、建筑与气候、交通与气候、医药卫生与气候等应用气候学,开创了良好的开端。
《华北之干旱及其前因后果》一文,论述了我国华北地区影响国民经济最关键的气候问题———干旱,是竺可桢区域气候学的代表作。
北极阁上的风云雷电、朝霞夕阳,伴着竺可桢度过了几度风雨、几度寒暑。一篇篇科研论文的写成,凝聚着竺可桢对气象事业的痴迷和热爱!
1928年到1936年,近1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一瞬,而这10年却是竺可桢从事气象科学事业的重要时期,也是竺可桢为中国的气象事业奠基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尽管政府无意于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在国内从事科学研究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匮乏、信息闭塞、各级权力部门互相掣肘等重重困难,但在竺可桢等老一辈气象学家坚持不懈、坚苦卓绝的努力工作中,原来基础十分薄弱的中国气象事业有了良好的开端。建立起了科研领导机构,对全国的气象科研、气候预测工作进行了宏观的指导;在全国各个地区建立了各级测候所(站),气候观测、气象预报逐渐走上了正轨;培训了一批气象工作人员,建设起了一支从事气象科研、气象工作的队伍,促进了中国气象学界与国际气象学界的交流与合作。
对于竺可桢个人的科学研究来说,这一时期也是他致力于气象科研的丰收期。他在这一时期发表的气象学论著,对中国的气候区划、中国的季风、中国的大气运行、气候变迁、中国物候等方面的研究,都是开拓性的,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对中国的气象研究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在以后的岁月里,竺可桢离开了气象研究所。可他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做着什么工作,他从来没有忘记他所热爱的气象事业,从来没有放弃过气象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