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名叫阿熊的孩子,从钱塘江畔的绍兴开始了他的人生。他在这里启蒙,他从这里出发。他走到了上海,走出了国门。当他再回到这里时,已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
1.童年时代
绍兴东关镇(今属浙江省上虞县)永茂米行的老板竺嘉祥又喜得一子。在这个孩子出生之前,他已有了两个儿子、三个女儿。人到中年的竺嘉祥抱着这个小儿子,心中满溢着喜悦和疼爱之情。他盼望着儿子顺顺利利、结结实实地长大成人,给儿子起名为可桢,小名唤做“阿熊”。这是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的三月七日。
竺家世代务农,到了竺嘉祥这一代,靠很少的土地已很难维生,竺嘉祥十六七岁就离开了距东关镇五公里的保驾山,到东关镇来独自谋生。他在镇上开设了一个小小的米摊。每逢阴历单日,农民纷纷上市赶集,有卖米的就把米放在他的摊位上。竺嘉祥帮卖主升计斗量,以此得到几个铜板。集市散了,他把抛撒在地上的粮食打扫收拾起来,淘洗干净,用来熬粥做饭。
几年下来,竺嘉祥稍有盈余,就在镇西的米市街开了一家米行,取名“永茂米行”。过了些日子,他又和另一家合伙开了制造和出售蜡烛的烛行,取名“源泰烛淘”。
竺嘉祥的妻子顾氏,虔诚信奉佛教。她待人宽厚,勤劳节俭。丈夫终日在外操劳,家中大小事全靠她一人操持。
竺嘉祥认字不多,也就是会记个流水账而已。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念书上进,将来有个好前程。长子竺可材比竺可桢大14岁,在一次乡试中考中了秀才,后来在东关镇的学堂教书。二儿子竺可谦开蒙后,几经周折,后来在上海的一家店铺做账房。小儿子竺可桢自幼秉性温和,聪颖文静,从两三岁时,就开始识字。
阴历逢双的日子,东关镇上没有集市,店铺里十分冷清,竺嘉祥常带着小儿子可桢在街上走走。一边走,竺嘉祥一边挑着沿街店铺招牌上的字教他认读。这样,走来走去,一条街上的字竺可桢就全记住了。
“这是什么字?”竺嘉祥指着一家布店问。“恒升布庄。”竺可桢仰着小脑袋。“对,这念恒升布庄。”竺嘉祥十分欢喜。
看到小儿子十分聪明,他就让年仅三岁的可桢跟着大儿子可材学习读书写字。几年过去,竺可桢熟读了“四书”、“五经”。“戊戌变法”后,清政府开始改变旧学制。1899年,东关镇受维新思想影响的士绅,在镇上办起了第一座新式学堂,竺可桢进入这所学堂学习。新的科学启蒙知识使他大开眼界,他开始思考身边的事物和问题。
在“永茂米行”,他接触到当时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那些贫苦农民给竺可桢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可最后却所剩无几。若遇到风调雨顺的年头,他们的脸上还有点儿笑容;可一遇到旱荒涝灾,他们就十分愁苦。竺可桢常听到父亲和他们的对话:“今年收成不好,日子还能过吧?”“唉!怎么过啊?人种天收哇!”有一天,竺可桢和小伙伴们在河边玩耍,看到一个老人在河边哭着徘徊。原来,这位老人借镇上一个大户家一斗米,到期了无力偿还。家中老小已经断炊,大户却逼着还债。老人求告无门,想一死了之。竺可桢跑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顾氏马上量出一斗米,然后又另外装上些,叫人给老人送去。这件事给竺可桢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童年时的竺可桢,最喜欢每年的清明、阴历七月十五和腊月二十三,每当这些日子到来,按绍兴一带的风俗,竺家老小都要回到老家保驾山去祭祖。
在老家,竺可桢有16个叔伯兄弟,他喜欢和哥哥们一起下河捉鱼摸虾,上山采摘野果。野外的一切都那么新鲜、有趣。可为什么同一个地方每次看到的景物却不相同呢?那些唧唧喳喳的鸟儿上次来还叫得正欢,这次来却见不到了。树上的花朵为什么有的这个时候开,有的那个时候开?他问一起玩耍的哥哥们,他们说,这没什么稀奇,从来就是这样的。他又问大哥可材,大哥告诉他,这是因为节气的缘故。一年有二十四节气,种庄稼要按照节气,燕子的去来、花开花落也都是有节气的。冬去春来,燕子衔泥,布谷催耕,观察大自然的无穷变化使竺可桢感到了无穷的乐趣,他懂得了自然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他把自家房檐下燕子到来的日子、离去的时间,桃花开放的时间,都设法一一记了下来,留到第二年对证。那时的竺可桢不会想到,这种由少年的好奇而引发的兴趣,竟会保持一生。
竺可桢读书的学堂,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设置了新的课程。所谓的“西学”,就是自然常识课,这些课所占比重虽然很小,却给少年竺可桢打开了一扇窗口。从这扇窗口,他隐隐望见了许多新奇的景色,他渴望了解窗外那广阔的世界,渴望汲取更多的新知识。
就在这期间,英、俄、德、法、美、奥、意、日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不得不和各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赔款白银高达四亿五千万两。
消息传到东关镇,人们受到强烈的震动,竺可桢幼小的心中也悲愤难抑。课堂上,老师出了“苦”和“甜”两个字让学生用白话文造句,竺可桢严肃地答道:“丧权辱国最苦,国家富强最甜。”他的回答得到了老师的赞许。
13岁那一年,镇里的几个年轻人要乘船到外地去参加科举考试。一天在学堂里,人们议论道,外出考试的学生马上就要出发了。竺可桢听到这个消息,急急忙忙赶回家里。他进门以后,二话不说,一头扎进自己的住房,把自己的起居用具、学习用品收拾在一起,打成一个小包袱,家里人奇怪地问他:“你这是做什么?”
“我要去赶考!”竺可桢头也不抬地说。
亲人们哈哈大笑起来。“你们笑什么?”“哪有你这么小就去赶考的呀?”
“是考学问的大小,又不是考年龄的大小,我一定要去。”
家里人看出,他不是耍小孩子脾气,不是闹着玩儿,这才慌了起来。劝说的劝说,阻拦的阻拦,正在这时候,听到门外有人高喊:“赶考的,要开船啰!”
竺可桢一听,像离弦的箭一般挣脱家人,向码头跑去。当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岸边的时候,船早已离开了码头。
竺可桢哭了,他对追赶上来的家人叫道:“我要到大地方去上学!我要到大地方去读书!”
2.到大地方去读书
竺可桢小学毕业后,老师认定了这个学生可堪造就,极力主张送他到大城市去求学。竺嘉祥何尝不愿意让儿子继续读书,可家境一年不如一年,作为一家之主,他拿什么供儿子上学呢?一家八口人,要承担摊派到他家里的庚子赔款8两白银。市面上,米行的生意十分萧条,烛行也因洋蜡的倾销而几近倒闭。家中不多的积蓄这几年因儿女的婚嫁已所剩无几。
这时候,竺可桢的老师章镜尘先生解囊相助,竺嘉祥又找到几个朋友筹借了一笔钱,这才送小儿子出了门。
竺可桢带着父亲和老师的期望,带着母亲的牵念来到上海,考进了澄衷学堂。
这时期,正是中国社会酝酿大变动的前夜。
早在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年轻的光绪皇帝痛感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图谋变法维新、富国强民。可是,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势力,抗拒一切新思想、新主张。光绪皇帝被囚禁,维新派人士被杀的被杀,外逃的外逃,变法失败了。
尽管变法失败,但是中国人民要求推翻封建制度的斗争仍然没有停止。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历尽磨难,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提出了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主张。
竺可桢在上海,经常看一些宣传新思想的书报杂志,逐渐确立了民主主义思想。
他认为,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有优良的文化传统,近几十年之所以被外国列强欺侮,主要是科学技术不如人。竺可桢暗暗下定决心,把救国的希望寄托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兴旺上;国运日衰、家道中落,只有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勤奋努力,才能有真才实学,将来为国家的富强做贡献,不辜负父兄师长的殷切期望。
竺可桢学习十分刻苦用功,他废寝忘食,经常熬夜。他小时患过肺病,身体本来就不强壮,加之营养又跟不上,更显得十分瘦弱。一次,他在散步时听到了同学们对他的议论。一个高个儿同学把手比在自己的胸前,嘲笑着竺可桢身材矮小;另一个来自安徽的同学说道:“此君的身体,一定活不到20岁……”
16岁的竺可桢听到这话,心里十分难受。他想到西方有句谚语,“健全的思想寓于健全的身体”。倘若身体不好,想求得学问以救国救民也只是空想。他又想到外国人讥笑中国人是“东亚病夫”,自己这个样子,不正像个病夫吗?争强好胜的竺可桢,决心加强体育锻炼,来增强自己的体质。
竺可桢是个十分有毅力的人,从此,他开始每天坚持做早操,还经常跑步、登山、打篮球、游泳……过了一段时间,他的身体状况有了改善。学习成绩也始终名列前茅。
由于他品行端正,成绩优异,待人谦和,办事认真,再加上吃苦耐劳意志顽强,他被同学们选为班长,在同学中威信很高。
澄衷学堂的校长,处事独断专行。他把自己的亲朋安排到学校任教,而其中有些人根本没有教学能力。那是临毕业的最后一学年,学生们对图画课教师的不称职十分不满,要求撤换。他们推选竺可桢为代表,去同校长谈判。
竺可桢来到校长办公室,郑重其事地说:“全校同学推我做代表,来向校长提一个郑重的请求。学校所聘请的教师,有的没有教学能力。即如图画教师而论,根本不能作画,又怎能教人作画?所以我们要求校长,立即辞退这个图画教师,另请称职的人来任课。”
校长听了,怒不可遏地呵斥道:
“你们目无法纪,不尊师重道,竟然要驱逐师长,殊违孔孟之道。作为学生,你竟然带头闹事,成何体统,实为校规所不容。不绳以纪律,何以维护师道尊严!”
竺可桢认为他们的要求是合理的,又有广大同学的支持,便也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的要求至为合理。如果校长不撤换这个图画教师,我们就不上他的课。”
校长冷笑一声说:“那好吧,就看你们怎么闹!”学生们坚持不上这个老师的图画课,学校就停了学生们的所有课程。这样僵持了一段,学校贴出了校长签署的布告。布告中宣布:竺可桢带头闹事,开除出校。竺可桢所在的那个班的学生,勒令停学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