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做孩子的健康医生
48646200000018

第18章 儿童铅中毒(2)

一些儿童保健专家同时也忠告家长,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检测过一次血铅,没有发现超过标准就万事大吉了,而应定期(如每隔1年)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血铅,以便了解孩子的身体情况,没有铅中毒症状时进行预防,一旦有了症状也可及时进行驱铅治疗。属于轻度铅中毒以上的儿童应该每3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铅含量测定,以便于医生对轻者进行健康教育,同时指导给予安全的排铅剂;对于有症状性铅中毒者则应立即脱离铅污染源,并同时给予驱铅治疗。

对生活或居住在高危地区(冶炼厂、蓄电池厂和其他铅作业工厂附近)的6岁以下儿童及其他高危人群(父母或同住者从事铅作业劳动的、同胞或伙伴已被明确诊断为儿童铅中毒的)应进行筛查或定期监测。

目前检测血铅水平可靠的方法是石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仪器多为进口,需要专门培训的分析人员,还要有严格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检测过程中不受铅污染而使结果偏高。目前一般检测单位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很多保健品厂家沿用血锌卟啉等简单方法得出的儿童铅中毒数据不可靠。

目前国际公认的、惟一能够衡量儿童是否铅中毒的指标,是血中的铅浓度(简称血铅水平)。《指南》依据儿童静脉血铅水平分别诊断“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后者又分为3级,便于分级管理。

高铅血症:连续2次静脉血铅水平为100~199微克/升。

铅中毒:连续2次静脉血铅水平≥200微克/升,依据血铅水平分为轻度、中度、重度铅中毒。

轻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200~249微克/升。

中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250~449微克/升。

重度铅中毒:血铅水平≥450微克/升。

儿童铅中毒如何分级处理

高铅血症和轻度铅中毒:只需脱离铅污染源,经卫生指导、营养干预即可。

中度和重度铅中毒:在脱离铅污染源、卫生指导、营养干预的基础上,可采用驱铅治疗。

近年来,多项儿童铅中毒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普通城市(工业污染区除外)约有30%的儿童血铅水平超过100微克/升,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但血铅水平高于250微克/升的儿童,比例仅为2%左右,大多数铅中毒儿童血铅水平是在100~250微克/升。对于这样的铅中毒,国际上的一致意见是,只需要进行适当的环境干预、行为干预和营养干预,便可逐渐降低血铅水平,不需要服药治疗或排铅。

为什么儿童铅中毒不要急于用药

治疗儿童铅中毒的首选方法是营养干预和健康教育。儿童铅中毒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非药物治疗的疾病。对绝大多数儿童(血铅水平<250微克/升)来说,只要加强宣传健康教育,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儿童的血铅水平会在较短的时间内降到正常范围,而不需要使用任何药物或驱铅食品进行治疗。比如勤洗手就是最好的降低血铅水平的方法。不必要的药物驱铅有害无益。

国际上公认,儿童血铅水平≥450微克/升时才需要进行药物驱铅,血铅水平在250~449微克/升的儿童,如果排铅试验阳性也可以进行驱铅治疗,但前提条件是必须脱离一切铅污染源。对无需使用药物驱铅的儿童滥用药物,结果有害无益。由于铅在儿童血液中的半衰期为1个月左右,从理论上讲,对于轻、中度铅中毒儿童,只要切断了铅进入体内的途径,防止进一步接触铅和吸收铅,1个月后患儿的血铅水平将减少50%;2个月后将只有原来的25%,而不需要用任何药物。

不要盲目使用药物排铅,这是因为排铅药物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在治疗过程中还会排出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甚至会出现严重低钙,导致抽搐甚至死亡,所以儿童铅中毒一般采用非药物治疗。

儿童为什么不能多吃松花蛋等含铅较高的食品

我国卫生部2006年2月颁布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及《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卫生部将把生活或居住在冶炼厂、蓄电池厂和其他铅作业工厂附近的,父母或同住者从事铅作业劳动的,同胞或伙伴已被明确诊断为儿童铅中毒的6岁以下儿童作为定期监测对象。

铅中毒对儿童身心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提出,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并指出儿童不能食用松花蛋和老式爆米花机所爆食品等含铅较高的食品。

《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中指出,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要依据儿童静脉血铅水平进行诊断,处理时应在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中进行。同时,医务人员在处理过程中应遵循环境干预、健康教育和驱铅治疗的基本原则,帮助寻找铅污染源,并告知儿童监护人尽快脱离铅污染源。

在生活中怎样让孩子远离铅呢

对儿童铅中毒治疗虽然能够降低人体中的铅含量,以避免铅的毒性作用对机体造成进一步的损害,但这并不能逆转在产生和已经发生的神经毒性作用。因此,预防儿童铅中毒比治疗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在目前环境污染严重、大卫生环境短时期内无法很快改变、不能完全避免儿童接触铅的情况下,防治儿童铅中毒应从阻止铅进入儿童体内入手,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远离铅的接触。这是防止儿童铅中毒重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措施。

国际上关于儿童铅中毒的防治有重要的“三句话”:环境干预是根本手段,健康教育是主要方法,临床治疗是重要环节。为此,儿童铅中毒防治专家常常给年轻父母们推荐“防铅11法”,这就是:

(1)培养儿童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特别注意在进食前一定要洗手。

(2)常给幼儿剪指甲,因为指甲缝是特别容易藏匿铅尘的部位。

(3)经常清洗儿童的玩具和其他一些有可能被孩子放到口中的物品。

(4)位于交通繁忙的马路或铅作业工作区附近的家庭,应经常用湿布抹去儿童能触及部位的灰尘。食品和奶瓶的奶嘴上要加上罩子。

(5)不要带小孩到车流量大的马路和铅作业工厂附近玩耍。

(6)直接从事铅作业劳动的工人下班前必须按规定洗澡、更衣后才能回家。

(7)以煤为燃料的家庭应尽量多开窗通风。

(8)儿童应少食某些含铅较高的食物,如松花蛋、爆米花等。

(9)有些地方使用的自来水管道材料中含铅量较高,每日早上用自来水时,应将水龙头打开1~5分钟,让前一晚囤积于管道中、可能遭到铅污染的水放掉,且不可将放掉的自来水用来烹食和(或)为小孩调奶。

(10)儿童应定时进食,空腹时铅在肠道的吸收率可成倍增加。

(11)保证儿童的日常膳食中含有足够量的钙、铁、锌等。

儿童如何预防铅中毒

(1)寻找铅污染源,尽快脱离铅污染源。

(2)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饭前洗手十分重要。

(3)经常清洗儿童的玩具和用品。

(4)经常用干净的湿抹布清洁儿童能触及部位的灰尘。

(5)儿童食品及餐具应加防尘罩。

(6)不要带儿童到铅作业工厂附近散步、玩耍。

(7)直接从事铅作业的家庭成员下班前必须更换工作服和洗澡。

(8)孕妇和儿童尽量避免被动吸烟。

(9)选购儿童餐具应避免彩色图案和伪劣产品。

(10)应避免儿童食用皮蛋等含铅较高的食品。

(11)不能用长时间滞留在管道中的自来水为儿童调制奶粉或烹饪。

(12)在日常生活中应确保儿童膳食平衡及各种营养素的供给。

(13)儿童应定时进食,避免食用过分油腻的食品。

(14)应经常食用含钙充足的乳制品和豆制品以及含铁、锌丰富的动物肝脏、肉类、蛋类、海产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等。

预防铅中毒不仅需要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参与,如生产和使用无铅汽油,无铅油漆,也需要通过对父母和孩子的宣传教育与营养干预来完成。如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清洗玩具的习惯,家长不带孩子去汽车流量大的马路和铅作业工厂附近散步,如居住在这些地方应尽可能用湿揩布抹去儿童能接触到的灰尘,从事铅作业的工人下班前要洗澡、换衣服后才能回家,小儿应少食含铅高的食物,保证膳食中有足够的钙,如多吃奶制品、豆制品,多吃含铁高的食物如肝脏,动物血、肉等,膳食中也要有含锌丰富的食物如肉类、海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