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做孩子的健康医生
48646200000017

第17章 儿童铅中毒(1)

铅中毒有何危害

铅中毒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等终生性的伤害上。

铅对中枢和外围神经系统中的特定神经结构有直接的毒害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大脑皮质和小脑是铅毒性作用的主要靶组织;而在周围神经系统中,运动神经轴突则是铅毒害的主要靶组织。其中铅对神经系统的毒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①使铅中毒者的心理发生变化,例如成人铅中毒后会出现忧郁、烦躁、性格改变等症状,而儿童则表现为多动。②铅中毒会导致智力下降,尤其是儿童会出现学习障碍,据报道高铅儿童的智商比低铅儿童平均低4~6分。③铅中毒会导致感觉功能障碍,例如很多铅中毒病人会出现视觉功能障碍:视网膜水肿、球后视神经炎、盲点、眼外展肌麻痹、视神经萎缩、眼球运动障碍、瞳孔调节异常、弱视或视野改变;或嗅觉、味觉障碍等。④铅对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影响是降低运动功能和神经传导速度,肌肉损害是严重铅中毒的典型症状之一。

铅对血液系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抑制血红蛋白的合成,二是缩短循环中的红细胞寿命,这些影响最终会导致贫血。

铅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①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与动脉中铅过量密切相关,心血管病患者血铅和24小时尿铅水平明显高于非心血管病患者。②铅暴露能引起高血压。③铅暴露能引起心脏病变和心脏功能变化。

骨骼是铅毒性的重要靶器官系统,铅一方面通过损伤内分泌器官而间接影响骨功能和骨矿物代谢的调节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毒化细胞、干扰基本细胞过程和酶功能、改变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偶联关系并影响钙的代谢,直接干扰骨细胞的功能。

由此可见,铅中毒的危害之严重,因此预防和检测工作就变得非常重要。可是铅中毒后的症状往往非常隐蔽难以被发现,所以目前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血液检查。

我国儿童铅中毒的现状如何

当前,各种对儿童铅中毒的宣传铺天盖地,“驱铅”“铅魔”“排铅”等字眼充斥某些平面媒体。专家表示:我国儿童的铅中毒状况被有意夸大和利用,实际需要使用药物乃至住院治疗的儿童比例不到1%。

铅中毒被称为儿童的隐形杀手。通常认为0~6岁的儿童对铅的毒性高度敏感,以后随着年龄增大,对铅毒性的抵抗力也就越强。一般说来,重度以上铅中毒,也就是当儿童血铅水平高于或等于450微克/升以上时,可对儿童全身多系统造成损害:如损害造血系统引起严重贫血;损害肝和肾功能;损害消化系统导致严重腹绞痛、便秘和恶心、呕吐;损害神经系统严重影响孩子的智力、产生头晕、头痛,甚至导致中毒性脑病,出现昏迷和死亡等。中度铅中毒儿童,可能产生轻微贫血症状;影响儿童的行为发育,导致儿童产生冲动、暴力、孤僻等异常行为;损害儿童的记忆力、注意力、阅读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干扰儿童体内维生素D的代谢,影响钙的吸收,甚至影响体格生长;有些儿童可能会出现便秘、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长期处于这一水平还可增加成年后发生高血压的机会,甚至损害成年后的生育能力等。对于轻度铅中毒儿童,大量的研究证实:这样的血铅水平仍然对儿童的智力发育等存在一定影响。儿童的血铅水平每上升100微克/升,智商要下降6~8分。

经过10年的努力,尤其是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我国儿童平均血铅水平已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如北京、上海等一些大中城市从1997年起率先推广使用无铅汽油,环境中的铅浓度已经大幅度降低;上海市1998年就实现了城市家庭液化气率100%的目标,意味着消除了因家庭燃烧煤所造成的室内小环境铅污染。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儿童的平均血铅水平在50~90微克/升,>100微克/升的比例在10%~40%,而高于200微克/升的比例<1%~2%,儿童血铅水平>450微克/升,需要用药物进行驱铅治疗的比例则更低。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铅”世界内,铅几乎无处不在。目前出现的夸大“铅中毒”的现象,不排除有些企业出于经济利益的目的。制造“铅恐慌”的手段有:①“地毯式”广告轰炸。②不恰当检测方法测铅。③更改铅中毒诊断标准。

事实上,只有部分血铅为250~449微克/升的儿童才需要进行药物排铅,血铅水平在450微克/升以上的儿童则通常需要住院进行药物驱铅治疗。血铅在100~249微克/升之间的轻、中度患儿完全不用服药或吃保健品,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防治细节就可以不治而愈。父母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一方面应考察家庭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等,如果两方面的情况都有可能与铅中毒有关,才需要带孩子去测铅。

儿童铅中毒的后果如何

我国儿童铅中毒已成为比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一定水平的铅暴露可导致儿童体格生长的落后,国内学者报道,随着儿童血铅浓度的升高,身高、体重、胸围的均值有降低的趋势。妊娠期铅暴露可降低婴儿出生体重,此外,低浓度铅暴露下的儿童发生神经行为障碍。国外学者曾报道,高铅组儿童总智商,特别是语言智商以及其他试验的注意力、听觉言语功能损伤、反应时间和课堂表现等方面均明显低于低铅组儿童。提示高浓度铅所导致的智力发育障碍。

铅是神经毒性为主的重金属元素,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均有明显的损害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铅与人体细胞中的巯基紧密结合,从而对含巯基的各种酶的活性产生严重影响,首先是乙酰胆碱的合成与释放减少,而乙酰胆碱是和学习、记忆等过程密切相关的,是正常智力发育所必需的一种神经递质。铅还可抑制血红素代谢过程中的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使δ-氨基乙酰丙酸转化成卟啉的过程受阻,δ-氨基乙酰丙酸大量积聚,而其本身具有假性神经递质的作用,长期增多可引起思维改变和智力缺陷,因此,即使是轻度的铅中毒早期也可引起患儿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理解力降低与学习困难。铅影响小儿智能发育的形态学改变主要有大脑海马区神经元的苔状纤维变细、变短,锥体细胞变薄,齿状颗粒细胞的树突结构紊乱,大脑皮质突触退变,而大脑海马区是与正常学习、记忆过程密切相关的重要部位。

儿童神经系统正处于快速生长及成熟阶段,对铅毒性尤为敏感,儿童多为慢性铅中毒,其发展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铅的神经毒性作用往往在明显的临床表现出现之前的亚临床阶段即能危及儿童的行为发育,特别是智力发育。一般铅中毒儿童可表现为注意力涣散、多动、语言发育迟滞等。脑症状出现后,虽经治疗仍会有后遗症,特别是智力发育不全,故预防是关键。

儿童为什么容易血铅高

儿童血铅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含铅汽油的广泛使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广泛使用无铅汽油,而汽车的拥有量却以极快的速度递增。

(2)工业污染:铅广泛用于蓄电池制造、金属冶炼、印刷等行业,我国的工业铅污染很严重。

(3)铅作业工人对家庭环境的污染:工人不注意卫生安全,将工作场所的铅带回家污染家庭环境。

(4)学习用品和玩具的污染:迄今为止,铅仍然广泛应用于油漆的生产中。学习用品中以课桌油漆层、教科书封面及彩页、深色铅笔漆层的可溶性铅含量最高。由于幼儿常有吸吮手指和啃咬玩具的习惯,在胃液中,玩具和学习用品所含的可溶性铅的吸收率非常高。

(5)食品的污染:儿童对铅的吸收率较成人高,大约为50%,因此,应劝阻儿童不食用某些含铅量较高的食物。如传统用的爆花机的炉膛和炉盖是由含铅的生铁铸成,铅的熔点和沸点相对较低,因此,在密闭加热时极易挥发并掺入爆米花中。松花蛋是在传统的制作过程中需加入氧化铅作为食品添加剂以加快其成熟,因此,皮蛋的含铅量也较高。砷酸铅被广泛用作水果园的杀虫剂,因而水果表皮的含铅量也很高,要彻底清洁或削皮后再吃,可大大减少铅的摄入量。

儿童出现哪些症状要检查血铅

为了使儿童铅中毒、尤其是亚临床型儿童铅中毒患儿能得到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对儿童、特别是幼儿,有必要每年定期进行血铅监测。孩子如出现下列情况,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血铅。

(1)头痛,先轻微后剧烈,甚至打自己的脑袋,用头顶墙。

(2)恶心,不想吃东西,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分心、开小差,老想别的事情等。

(3)记性差,脾气急,好吵架和打架,甚至咬小朋友。

(4)经常腹痛、腹泻、便秘或便秘与腹泻交替。

(5)面色苍白,体弱无力,头昏脑涨,运动耐力差或近期内明显下降,运动时气喘、心悸。

(6)易出汗、夜惊,持续性哭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