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做孩子的健康医生
48646200000013

第13章 身材矮小(3)

有些家长有一个营养的误区,认为加强营养就是多吃鸡、鸭、鱼、肉,可以不吃或少吃粮食。其实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从糖类中获得的,而蛋白质要在能量充分的前提下才能被身体充分利用。过多蛋白质的摄入,不仅增加肝、肾负担,易造成消化不良、便秘,反而抑制孩子食欲。有些孩子营养过剩后造成肥胖,容易引发性早熟,最终使身材偏矮。所以,在保证量充足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和多样化,即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更不要过多地吃零食而影响重要营养物质的摄入。

儿童、青少年经常从事体育运动,能促进骨骼的生长,使骨骼变长、变粗,骨密度增大。经常运动,也使肌纤维变粗,提高肌肉的力量、速度和耐受力。运动还可以消耗多余脂肪,在快速生长期预防肥胖。现在的孩子普遍户外活动不够,没有充分享受阳光和新鲜的空气,没有足够的运动量,这都不利于孩子长高。

在睡眠状态下,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的3倍左右,所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长高。

各种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急、慢性疾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都能产生直接影响。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和腹泻会明显阻碍儿童的生长发育。慢性感染、慢性肝炎、慢性肾炎、哮喘、心脏病、贫血等均可影响身高增长。染色体异常、内分泌疾病、骨和软骨发育障碍等重大疾病,可使患儿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医学上称为病理性矮小。因此,积极防治疾病,对生长期的儿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一些疾病造成的生长损害是可以得到完全或部分恢复的。

越来越多的家长“拔苗助长”,给孩子盲目服用增高类保健品或使用增高器械,不少矮小患儿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盲目增高可能适得其反。治疗孩子矮小的最佳时机是青春期到来前的一两年内,此时是孩子的最佳生长期,有的孩子一年可以长12厘米。如果孩子确实需要增高,也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孩子增高前,一定要让专科医生对孩子进行骨龄测评、家族史分析等全面评估,决定增高方式。其实,矮小的孩子中有1/3的孩子只需改变生活方式就能长高。除了内分泌疾病和遗传因素以外,很多孩子学习压力大,不进行运动,没有充足的睡眠,营养也不均衡影响了生长激素的分泌。部分孩子如果改变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方式,完全有大幅增高的潜力。

为什么食疗可以促使个子增高

有研究表明,在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矮身材中,最多见的是直接或间接缺乏生长激素所致。营养障碍,如缺锌、缺碘、缺钙、缺铁等,所造成的缺锌性侏儒症、克汀病样矮小症、钙缺乏综合征等,便是引起身材矮小的原因之一。

人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素均来自食物和食品。俗话说:“好的身体是吃出来的。”众所周知,食物是保证生命与健康的物质基础,古人曾总结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内经》讲:“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说的是五谷、五果、五畜、五菜都要穿插食用。2000多年前的话,仍然是这样真切有用。由此可见,食疗增高是可以达到的。就目前膳食结构来看,孕妇和儿童从一般膳食中难以满足身体所需营养,约有30%的孕妇和40%的儿童处于锌缺乏和锌缺乏的边缘状态,缺碘的情况更严重一些。

食疗增高要抓住四个时期:即胎儿期,婴幼儿期,少儿期,青春期(包括青春前期)。一日三餐,粗细搭配,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类、薯类和新鲜蔬菜。儿童、孕妇、乳母,由于其生理状况不同,对营养素的需要不同,对食物的质和量的要求也不一样。必须根据他们的特殊营养要求,选择适当的原料,烹调成合适的饭菜,才能满足他们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的需要。

要多进食含锌、碘、钙、铁、锰、硒以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和食品,如动物肝脏、肉类、鱼类、蛤、蚌、牡蛎、海带、紫菜、淡菜、动物骨头,特别是谷类、豆类等。对于孩子的营养供应要放开一点,不要限制太多,小孩不但需要吃主食,还需要吃副食,主食也不能过于精细,要吃得粗一点,吃得杂一点,比如豆腐、菜泥、肉末、鸡蛋、鱼羹、麦片、米油、糠麸饼等,都可以吃一些。

蛋白质为什么是增高的重要原料

据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动物性食品供应不足,每人每年平均只供应2千克肉,12.5千克奶和奶制品,2.5千克蛋。当时12岁学生平均身高只有137.8厘米。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的改善,动物性食品增多,每人每年食用肉达13千克,奶及奶制品25千克,蛋类15千克。1970年调查,12岁少年的身高已达147.1厘米,平均增高9.3厘米。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蛋白质食物对少年儿童增高所起的作用。

蛋白质是构成一切生命的主要化合物,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第一要素,在营养素中占首要地位。少年、儿童及婴幼儿增高离不开蛋白质。

人体的骨骼等组织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在体内新陈代谢的化学反应过程中,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而所有的酶均由蛋白质构成。对青少年的增高起作用的各种激素,也都是蛋白质及其衍生物。此外,参与骨细胞分化、骨的形成、骨的再建和更新等过程的骨矿化结合素、骨钙素、碱性磷酸酶、人骨特异生长因子等物质,也均由蛋白质所构成。所以,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化合物,是增高的重要原料。

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分为动物性蛋白质、植物性蛋白质。一般说来,动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比植物蛋白质高。以每500克食品所含的蛋白质计算,①肉食类:猪肉84.5克,牛肉100.5克,猪肝100.5克;②蛋类:鸡蛋63.5克,鸭蛋63克;③鱼虾类:鲤鱼88克,草鱼83克,海虾80克;④米面类:小麦粉60.5克,大麦50克,玉米42.5克;⑤豆类:绿豆119克,赤小豆108.5克,黑豆249克;⑥蔬菜类:黄花菜70克,海带41克。大豆蛋白质和动物蛋白质都是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在人体必需的22种氨基酸中,有9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必须通过饮食才能获得。婴幼儿、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铁、钙、磷等无机盐及部分微量元素,在蛋白质食物中也同时可以获得。所以,有些儿童、少年只喜欢吃素食,怕吃鸡、鱼、肉、蛋等荤菜,或是在家长的催督下才勉强吃一点,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必然会导致因蛋白质缺乏而影响身高。

正确的膳食原则是食物要多样化,粗细要搭配,坚持以粮、豆、菜为主,适当增加肉、鱼、蛋、奶的量,以补充身体发育的充足营养,保证身高增加的原料,促进个子长高。

维生素与身高有何关系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的一类低分子有机物。这些物质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不能在体内合成、贮存,所以必须由体外的食物补充,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需要。虽然其需要量并不高,但对人体却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维生素的缺乏是疾病、不健康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见维生素对机体的健康有多重要。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维生素对机体的生长发育也具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以其溶解性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另一类为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维生素C、生物素、胆碱、叶酸等。维生素的生理作用各不相同,相互间也不能替代。其中以维生素A和维生素D对身高的影响最为直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而其他维生素主要维护整个机体健康状态,如果不足会导致整个机体的营养失调而影响生长发育。如B族维生素,几乎都是能量代谢过程中辅酶的重要组成成分,一旦发生缺乏或不足,机体的能量代谢就会发生障碍,影响各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转,同样也会因此而影响生长发育的进程。

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不能贮存。所以,必须不断地补充才能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另外,水溶性维生素容易在加工过程中流失,其性质也往往不稳定,容易受光、热而分解。因此,每天补充显得十分重要,使机体能够一直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对促进身高的良好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着重介绍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与身高的关系。

维生素A是维生素家族中最重要的一个成员。人和动物几乎都需要它,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维生素A与人的生长密切相关,是人体生长的要素之一。它对人体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儿童生长和胎儿的正常发育都不可缺少。一旦发生缺乏,就可能出现生长的停止。因此,对身高的影响也不言而喻了。给2只同周龄的大白鼠分别服用含丰富维生素A的饲料和不含维生素A的饲料,结果前者生长良好、皮毛光滑、生气勃勃、体重增加达123克;而后者则发育不良、皮毛粗糙、呈病态、体重仅是前者的一半。研究说明,维生素A对生长发育起重要的作用。人如果摄入不足,同样会生长发育不良,使身体难以长高。

维生素A对身高的影响还在于它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成分。如果维生素A摄入不足,骨骼就可能停止发育。另外,维生素A不足还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影响机体的生长。

为保持良好的生长发育状态,必须在膳食中保证足量的摄入。食物中维生素A含量最为丰富的食物是动物肝脏和胡萝卜。植物中的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进入体内可以转变成维生素而被机体利用。鱼肝油常常被作为维生素A、维生素D的补充物。对补充维生素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动物肾脏、奶类、蛋类、绿色蔬菜及红黄色蔬菜、水果中都含有胡萝卜素,这些食物都可作为补充维生素A的来源。

需特别提醒的是,维生素A的摄入量也并非越多越好,它不同于水溶性维生素,摄入过量可以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它具有蓄积作用,过量的维生素A可引起中毒,这也是脂溶性维生素不同于水溶性维生素的一大特点。中毒的情况往往发生于大量食用含维生素A高的鱼肝油、动物肝脏等的人。这需要引起重视。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维生素A每日供给量标准如下:婴儿200微克、1岁儿童300微克、2岁为400微克、3~4岁500微克、5~13岁750微克、成年人800微克、孕妇1000微克、乳母1200微克。机体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取决于人的体重与生理状况,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孕妇、乳母处于特殊的生理状况,所以其需要量也相对较高。

维生素D是与身高密切相关的另一脂溶性维生素,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钙、磷代谢。通过维持血清钙、磷的稳定浓度,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的钙化,使骨骼能正常地生长,从而促使正常的身高增长。一旦维生素D的摄入不足,对成年人可能发生骨质软化症,使骨骼产生畸形;而对婴儿和儿童的影响更为严重,会发生佝偻病。这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使骨骼不能正常钙化,骨骼变软,易弯曲而变形,可表现为弓形腿、膝内翻、鸡胸、串珠状肋骨、颅骨畸形等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身体的增高。

人体补充维生素D最简便的方法是晒太阳。人的皮肤可以从阳光的照射中获得维生素D。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有: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及黄油等。瘦肉、蔬菜、水果、谷物中的含量较少。鱼肝油是维生素D含量极高的补充剂,维生素D缺乏者服用后,可以得到迅速补充。

矿物质对增高有何作用

人是由几十种元素组成的一个生命有机体。这些元素除去碳、氢、氧、氮等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于人体外,其他的各元素统称矿物质。

根据这些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及人体对它们的需要量不同,又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占人体重量万分之一以上,即每人每日需要量在100毫克以上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另一类是占人体重量万分之一以下,即每人每日需要量在100毫克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常量元素有钙、磷、钾、钠、镁、氯、硫,为人体必需的无机盐。微量元素迄今发现为人体必需的有:铁、碘、铜、锌、锰、钴、钼、硒、铬、镍、硅、氟、钒。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必需微量元素的数目还可能增加。近几十年来对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研究取得了更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