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本心理学研究方案之研究
48641100000034

第34章 人本心理学体验研究方案(2)

Q技术实际上就是在第一阶段来访者中心治疗基础上所形成的假设的一个共证的验证。当罗杰斯因此获得杰出贡献奖时,他自己也为此感到被接受的快乐,罗杰斯曾写道:“这一奖励在某种意义上是我所获得的最纯正的承认。多少年来,我一直在为一个似乎无人问津的潜在的科学领域内知识的客观化而奋斗……我几乎达到了我所期望的那种真正科学家的水平”。

在随后的对体验研究的介绍中,我们就会发现体验研究实际上就是来访者中心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假设用Q技术加以验证过程的一个翻版。它的第一个过程就相当于来访者中心治疗过程,第二个阶段就是一个验证过程。

3.研究过程

在不同的文本中,柏瑞尔和皮赖斯等人对研究过程的描述不尽相同。在《人类经验科学的自我指向取向》一文中,柏瑞尔提出了提高体验敏感性,描述体验,在个人体验基础上发现因素及关系的三个阶段,其中只包括了质化研究部分。在《操作性焦虑的起因与对策:一种体验取向》对操作性焦虑的研究中,又把研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每一个个体研究他(她)自己操作性焦虑体验的结构,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通过自我观察、自我报告和自我发现的过程,发现他(她)自己操作性焦虑体验的普遍因素;其次,对每一个个体的结构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以获得一致认同的共同因素。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把自己独立发现的因素说出来,列在一起。组织小组会议对共同因素进行分析,来考察其体验上的共同性、差异性,体验上的证据,以及充分和必要关系等,这其实也只包含了质化研究部分。在《面对压力情境的两种体验取向及相关肉体与内脏反应》中又把第一阶段(即质化阶段)称为预备性研究,增加了后续的实验验证阶段。在专门探讨人文科学研究方法的文章《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中,只提出了质化研究阶段,这一阶段分为四个研究过程:(1)研究者将对体验结构的个人理解表达给其他研究者;(2)其他研究者说出赞同或不赞同的理由;(3)解决争议,如果需要,回到体验的描述;(4)达成对所研究的体验结构的共同认识。同时提出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的提出、资料收集、资料分析等研究过程。虽然对方法所描述的方式不同,但是,其主要内核清晰、明确。本文通过对体验研究的考察,结合其创立者对研究方法的论述,把体验研究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3.1.第一阶段:质化研究阶段

3.1.1.研究问题

所有的体验研究方法都是以诸如“对某人感到愤怒是怎样的”或“感受到被某人真正理解是怎样的”的问题呈现的。如果你研究的问题是焦虑,那么问题就是“你处于焦虑感受的体验是怎样的”。在这一问题中,清楚地体现了研究所关注的是人对某一现象或人的感受,而不是现象或人本身。柏瑞尔认为,体验研究的问题不是去问“什么是焦虑”,或“引起焦虑的原因”,这种问题会使对象与感受脱离,转而关注对象和其形成的条件,而不是要研究的体验本身。这是现象学研究与体验在研究对象上的根本差别。体验研究所关注的是一个人如何体验一个给定的现象而不是单纯的体验目标或现象显示自己的刺激条件。因此,如果问题是对某个人的愤怒,体验关注的焦点是处于愤怒的体验,而非仅仅关注感到让他愤怒的人(目标)。在体验研究的倡导者看来,是体验的过程而不是体验的具体目标引导着人们对现象本质因素的理解。因为形成某种体验(如愤怒)的具体目标和刺激条件在不同的情境下会发生变化,但是,人们(愤怒)的体验则存在着很多相同之处。此外,体验研究很重要的一点是,研究者是对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即研究问题需要研究者自己通过自身的体验来回答。因为他们认为,没有比自己对某一现象的体验能更直接帮助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了,对体验现象现实的理解,如果是关于自身体验的是最准确的。所以,人类所有的内心感受都是体验研究所关注的对象。

3.1.2.资料收集

3.1.2.1.共同研究者的选择

在体验研究中,通常把参与者称为共同研究者,因为在体验研究中,每一个参与者参与了研究资料的形成和分析的全过程。参与者即研究者。这也与它所提出的自我指向取向是一致的。

体验研究往往采用小样本研究,所选取的参与者数量大多很小。如,柏瑞尔对“忌妒”的研究选取了三男、三女6个参与者。在对“焦虑”的研究中也采用相同数量的参与者。他们认为,体验研究要求对人类日常生活中某种现象的体验进行深入分析,不需要大量的参与者。使用少量的共同研究者可以对体验进行深入分析,因为这种分析要求对体验进行全面的理解,所有的差异、变化都要得到说明、解决,任何一个矛盾与冲突都会影响研究的结果。相反,如果采用大量的共同研究者,对体验的深入分析就会带来困难,会使人忽略行为或体验中细微的变化和差异,使它们得不到明确的说明。通过对个别体验的深入分析,可以把结果概括化(generalize)。因此,研究的概括化水平是通过对个别体验的核心探索实现的,而不是对大量被试集中趋势的统计描述获得的。

在选择什么样的共同研究者上,最突出的是要能体现出体验产生的不同情境。如在对忌妒的研究中,六名共同研究者分别是律师、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师,其中两人单身、两人是夫妻、两人是恋人。这样的样本能满足研究结果的概括性要求,参与研究的共同研究者都是自愿的,与研究组织者形成一个研究小组,共同回答研究所提出的问题。

3.1.2.2.被动注意与提高敏感性

被动注意(passive attention)。被动注意实际上是获取自身体验的一种心理状态。一旦形成了问题,研究者为了获得体验的相关信息,就要对所研究的对象持一个特殊的态度——被动注意。被动注意是指对自己体验中正在发生着的过程加以关注,它是一种对正在出现的或刚刚出现的事物的松弛的、间隙性的注意。被动注意是与积极注意相对应的,当人们试图要聚焦在自己体验上时,这种努力就是积极关注。柏瑞尔等人认为积极关注会改变人们想要观察的体验。如,人们通常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人们积极地聚焦于某个思维,就会引起这一思维的消失或减弱。这样,这种积极的观察行为影响到了所要观察的对象。因此,采用被动注意的方法的目的就是使所观察的对象尽可能少地受到观察行为的影响。这种被动注意在人本心理学治疗的很多方法,如,格式塔心理治疗中得到过运用。被动注意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要改进传统内省方法。对自己内在体验的关注从冯特开始就在运用,但是一直以来受到各种批判。其中之一就是当你关注了自己的体验后,这种体验还存在吗,还是真实的体验吗?被动注意所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体验研究者认为,采用被动注意就是处在体验与意识的边缘状态,这样就可以减少甚至忽略注意给体验带来的变化。此外,被动注意还强调研究者只关注体验中正在进行的、发生的事,而无需给予任何解释或判断。为此,研究者必须接受所发生的任何事,只有接受,才会更愿意公正地考察体验过程,否则,研究者会通过自身偏见的过滤看待体验。虽然对体验过程不需要判断和解释,但是判断和解释可以出现在一个人的体验中,也可以加以被动注意。

提高敏感性。人本心理学传统中形成了很多帮助个人成长的技术(如格式塔心理治疗、冥想、交朋友小组等),这些技术中大多关注的是通过自身感官加深与世界和自己身体的联系,使自己保持某种平衡。这些方法充分体现了摆脱个人思维限制、使自己在思维和情感之间自由转换的努力。在这些方法和指导思想基础上,体验研究也形成了帮助提高研究者敏感性的训练过程,即对共同研究者就如何进行自我探索进行具体指导,包括:自我观察(self-observing)、自我报告(self-reporting)和自我发现(self-discovering)。

自我观察即对自己体验的观察。当对某种现象的体验发生时,研究者要不偏不倚地观察所出现的自身体验,观察其意义、思想、感受和情感。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要接受体验中正在发生的状况,承认实际发生的状况。即使研究者对自己的体验进行着判断,也要接受这种判断并把它报告出来。但是,研究者必须避免对这种判断进行判断。总之,在自我观察中,研究者必须保持对自己的体验开放,不管它所呈现的是什么特征。在这一阶段,至关重要的一点是,研究者要观察体验,而不是思考体验。为了促进体验的观察,研究者不仅对正在发生的某种现象的体验加以观察,也可以复活过去的事件,就当它们在当前正在发生,并加以体验。更重要的是,训练他们关注自己的感受,即体验与身体、世界的联系,从头脑中走出来(即无需思考)。

柏瑞尔等人接受了吉尔吉的观点,认为在进行自我观察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视点(viewpoint):内在的和外在的。外在的视点指从认知或想象出发的。如,我能够想象从外面怎么看我,我能够思考我的行为,就像我是另一个人观察自己(当我愤怒时,我能够想象我自己满脸通红,以急促而简短的句子说话)。相反,内在视点是指从人的自身身体来体验。因此,在愤怒时,从内在视点看,就可能发现自己体验着自己的感受和思维,而并不是从外在如何看或想象自己。如,“当我对某人感到愤怒时,我对这人的行为或态度上感到不公平。我拒绝把事情做好,我感到身体的紧张。”柏瑞尔和皮赖斯都用了一个事例说明外在视点和内在视点之间的差别:“如果我在你的额头上写一个字母‘b’,很清楚地区别出外在视点和内在视点。从内在视点看,你会报告感受到的是‘d’,从外在视点,你会从我的立场报告是‘b’”。有的体验更多的与外在视点相关,而有的体验更多与内在视点相关。如,在“困窘”(embarrassment)的开始阶段,往往出现外在视点,我想我正在被另一个人观察着。我想象或思考着这个人是怎么看我和评价我的,然后我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就像我是那个人一样。有的体验,如焦虑,与内在视点相关:“我有一个强烈的实现目标的愿望,对是否能实现不确定。我想不会实现的。我在聚焦这一不好的结果时,我感到紧张。”期望、不确定性和紧张都是内在感受。

自我报告,即对感受到的体验的说明。在对研究者进行自我报告的训练过程中,要求研究者避免对体验的解释、诗性表达、历史的说明和机械式的报告,而是要指向即时的体验,把即时的体验如实地表达出来。为了使研究者能真实地表达出自我体验,研究组织者给他们说明了体验报告与其他报告之间的不同。指出,其他的报告类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包含解释、诗性表达、历史性说明以及机械式的报告。如“我的心理活动不断聚集。他人困扰我时,我就感到了愤怒。我想这是一个避免被操纵的解决办法。”在这一报告中所呈现的是概念(如,心理活动),原因(困扰)和推理(处理办法),这些都不是即时的体验所给予的,而是掺杂了自己的解释。因此只有把解释和即时的体验分离,才能澄清感受、愤怒的原因或偏见推理。诗性的表达和历史性说明的自我报告也不是体验中直接获得的东西。如有的人形容自己愤怒,可能会说“就像火山一样突然爆发了”。在这种情况下,掺杂了想象,它干预了被动注意和对体验的报告,很容易把一个人的感受看做是世界中的一个对象(事物),报告的视点成为外在的了。对体验的历史性说明所关注的是过去自身,而不是现在。如,“当我感到愤怒时,我开始尖叫。”在此,过去的体验就被置于目前的背景下加以讨论,这就把观察者和被观察的对象分离开来,阻碍了观察者与体验之间的直接联系。最后,对体验机械的自我报告可能会以“我想平静。他不能那样对我。我不应受到这种对待。小心……”的方式呈现,体现了对思维的片段的报告。所缺乏的是任何形式的反思,它更是一种“自由结合式”的报告。相比较而言,机械自我报告包含了自我指向的初级阶段,但对整个体验研究来说并不充分。它缺乏对直接呈现在体验中的东西的反思,没有这些反思,研究者就不能有效地离析和区分出体验的一般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