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多年的繁荣以后,人本心理学家发现,虽然人本心理学对西方社会文化、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却没有撼动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念、研究方法。为此,新一代人本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研究方案,发展与人的本性相适应的心理学方法论,构筑更为完整的人的形象。这些方案体现出人本心理学家试图将心理学作为人文科学的努力,使人本心理学方法论不再流于理论倡导,而是融入人性研究的具体实践。
人本心理学研究方案的形成和发展汲取了西方传统文化中人文主义传统,受到其他人文科学研究实践的影响,心理学历史上所传承的人文精神也给予了其思想和实践上的指导,而人本心理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危机更成为其得以形成的直接动力。人本心理学研究方案坚持人文科学取向,问题中心论的科学本质观,直觉主义的人本学,整体主义的研究路线,主观主义的研究范式和非决定论的心理学解释框架。
现象学研究方案是把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运用到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中。现象学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研究参与者经验描述的分析,获得经验本质,实现对现象的理解。它包括:通过访谈获取描述资料;对资料的整体阅读;确定各个部分,建立意义单元;将意义单元转换成心理学表达,获得个别心理描述;通过想象变更来确定现象的本质特征,即一般的结构;最后对所获得的结果再次进行表达等几个部分。启发式研究旨在发现人类经验重要的潜在意义。它通过自我调查和与他人对话的方式获得对生活经验结构的描述,通过研究者对问题强烈的、持续的、充满激情的关注,借助自身的感受、理解、信仰和判断,揭示内在缄默知识的力量,使最深层的意义流和知识流呈现于意识中。它包括:初始的介入、沉浸、酝酿、澄明、说明以及创造性综合等六个基本阶段。解释学研究方案把人类的经验和行为看做有待解读的文本,强调某一经验与其形成背景和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强调在明显不同的或者甚至在看起来相互对立的意义系统间寻求理解,认为只有了解了经验所产生的相关背景,才能获得对经验的理解。解释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揭示文本的意义,以实现对人类心理和行为更深入的认识。体验研究方案侧重对构成某种体验因素的阐明。这些因素是形成这种体验的必要和有效的条件,研究目的在于为经验者阐明某种经验的基本结构,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体验。在体验研究中所有的参与者即研究者,在质化研究阶段,它包括四个基本步骤:研究者把对体验结构的个人理解表达给其他共同参与研究的人;其他人表达出赞同或不赞同,并说出理由;解决争议,如果需要,再回到经验的描述;达成对所研究的经验结构的共同认识。在质化研究阶段结果的基础上形成假设,以传统的研究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对话研究方案深受对话哲学的影响,强调对话在研究过程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它主张研究并不是一个按照既定的程序对假设的验证过程,而是在对话的过程中,随着对话的展开“发现”的过程。它运用小组研究作为探索资料的手段,小组成员之间的对话、包括对资料反应的个体间互动,成为获得资料意义的来源。在对资料的分析过程中更强调对话的价值,并考察了实现真实对话条件。现象描述研究方法形成于教育研究实践。现象描述研究以人们对现象所作的描述为研究对象,找出人们在经历现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实质性差别的各种观念或者体验方式及其关系。
人本心理学研究方案一方面继承了传统人本心理学方法论的一些基本特征:突出人及其心理、行为与物的区别,将科学主义方法论所遗落的人之为人的特点如人的个体性、目的性、价值性、社会历史性、整体性等纳入心理学的视野,致力于适合人类心理特性的研究立场、方法、知识尺度的探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的缺陷。另一方面,它不仅追求现实生活的真,更关注人类生活的善和美,鼓励人们对正在发生的过程,即所思、所想、所感觉、所体验、所运动的事进行最直接的接触,揭示其中的意义与价值,把人们在生活中意识不到的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世界呈现出来,使人本心理学方法论不再停留于抽象的理论倡导,而是融入人性研究的具体实践中,并获得一些有益的研究成果,无疑是对人本心理学方法论的完善。
但我们也看到人本心理学研究方案在关注到人的主观性、强调对人的内在体验研究的同时,却彻底否认了人与物之间的联系,否认了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的价值和意义,更没有关注到人的实践本质。显然,它与科学主义心理学一样,仍然忽略了人性的整合本质,从思维方式来说,仍然是形而上学性质的“二歧视野”。人的完整形象的构筑,需要确立与人的特性相应的研究方式——心理学的整合视野。以之观照心理学的未来,真正代表心理学未来的就只能是那种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看待人的本质与真理,并能全面展现人之为人的一切特性的心理学,是彻底的科学主义和彻底的人本主义的有机统一,一定是建立于人的完整本性的把握基础上的。
导论:走向人文科学心理学方法论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也是人。因而心理学方法论的建设也必须立足于人的本性这一根本所在。
人到底具有哪些本性,由于时代认识发展水平和社会现实环境的不同,人们对人的本性的关注点自然也有所不同,由此而得出的答案也就有着很大的差异。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或者用社会性和理性原则来说明人性,把人定义为合群的和政治的动物,把节制欲望和遵守德行看成是最高的善,或者用趋乐避苦的自然本能来证明先天的人性,把人定义为寻求自然本能快乐的动物,把满足肉体快乐和精神快乐当做最大的幸福。中世纪的神学家为了配合教会神权的统治,把宇宙万物的生息变化都纳入上帝的创造之中,人不过是上帝的婢女。人一方面受到肉体的诱惑和限制,表现出动物性和罪恶性的倾向,另一方面作为上帝的子女又分享了几分神性,表现出超验性的倾向。近代启蒙哲学家们在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权的统治下,实现了对人的认识的彻底转向。他们一方面为人的自然欲望和尘世幸福辩护,用人权反对神权,把人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他们直接诉诸人身上的理性判断和意志自由,极力抬高人的主体性地位。经验主义哲学家突出人的自然本性和利益要求,提出了利己本能与利他情感相加的“利益人”,理性主义哲学家强调人的理性能力和主体性地位,提出了理性加自由的“理性人”。此后,达尔文的进化论主张按照生物进化论的理论原则来界定人性,孔德(Auguste Comte)和斯宾塞(Herbert Spencer)等人的实证主义哲学主张对人性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而德国的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和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则开创了唯意志主义哲学,力图以本能和意志来解释人性问题。进入20世纪,哲学家们不再从自然之镜或者上帝之境来关照人,而是直接回到人本身来考察人的问题,按照不同的理论模式提出了意志论、情欲论、本能论、性格论、存在论、自由论等不同的人性模型。这些先哲们在对人的认识上,往往是从生命个体或者抽象的自我出发,要么强调人的自然属性,要么强调人的理性或者情感。人被挤压在个体与群体之间,被挤压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被挤压在自然与文化之间,并没有完整解答人的独特本性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对实践观念的引进使对人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既拥有与其他动物一样的自然属性,也有着超越自然的、自身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人的这种双重本性统一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人即是自然的存在物,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更是一种超越自然,突破了自然限制的实践性存在物,人的本性具有双重性。正是由于没有认识到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统一,导致众多哲学家对人的认识上的顾此失彼,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正是由于人的“感性的活动”,事实与价值、情感和理智、个体与群体、自然性与文化性这些看似矛盾的两极实现了统一。
人本身所具有的双重性使以探索人的内心世界为目标的心理学也应既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也应具有人文科学属性。然而,100多年西方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所呈现的却是科学主义的盛行与人文精神的失落,人的完整本性在心理学中没有得到充分展现。
1879年冯特(Wilhelm Wundt)创立了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而心理学的独立并不是因为它找到了新的、不同于它曾经所寄居的哲学的研究主题,而是由于它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对这些主题进行重新诠释。冯特是按照自然科学模式来建构其个体心理学体系的。他将人视作自然世界的组成部分,用严格的生理实验控制来分析人类各种经验的构成要素,以要素来推知整体,由生理的途径达成对心理的理解,完全将心理学纳入自然科学框架内。铁饮纳将冯特的元素分析极端化。在他看来,所有科学都具有相同种类的对象;物理学的原材料与心理学的原材料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至于心理学研究方法,铁钦纳认为与其他科学采用的方法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为了获得经验的元素,他不断加强对实验的条件控制,强调内省应注意保持心理学的观点,避免将心理过程与被观察的对象相混淆,犯“刺激错误”;强调对被试严格的训练,以使被试成为一架客观的、不偏不倚的观察机,使其反应过程成为完全无意识的、机械的或习惯性的。意识心理学虽然没有抛弃人的意识、内省法等体现了人类独特性的方面的因素,但却将意识等同为其他自然现象,将内省也进行严格的实验控制,希望获得超越文化、种族、环境的普适性的经验元素,充分体现了其对心理学科学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