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选编
48636000000019

第19章 李大钊烈士陵园

北京西郊的李大钊烈士陵园古木参天,在翠竹环绕和松柏簇拥下,我党重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烈士的塑像矗立于陵园正中,他的灵柩也公葬在这里。

墓的正前方,人们献上的花圈静静地倚立着;墓的后端,邓小平同志书写的“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的大幅碑刻赫然入目。

陵园陈列室大门左右的两排碑刻肃然而立,这是朱德、陈毅、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陈云、彭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缅怀李大钊烈士时留下的墨迹。“绞死了我,绞不死伟大的共产主义!”这回荡在大厅内的声音,让人们似乎感受到了李大钊奔赴绞刑架慷慨就义时“大节凛不辱,浩气贯长虹”的气概。

80余年前,当李大钊在黑暗笼罩的中国最早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时候,我国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只有很少几个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党的队伍中也只有几十名成员。今天,中国共产党已发展壮大,李大钊等先驱者追寻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事业正欣欣向荣。

继承和发扬李大钊等先驱者的革命精神能够激励共产党人永远奋勇前进。1982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北京西郊的万安公墓内建立李大钊烈士陵园,以纪念和缅怀这位20世纪初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1983年10月29日,在李大钊诞辰94周年纪念日之际,占地2200平方米的烈士陵园正式落成,并免费对外开放。

现在,陵园已成为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的窗口,先后被北京市委命名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已接待各界参观、瞻仰群众200万人左右。每年的重大节假日都有大、中、小学生和部队官兵、厂矿企事业单位的共产党员来到陵墓前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