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选编
48636000000017

第17章 圆明园遗址公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大学之北,清华大学校园之西。历史上的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又称圆明三园。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原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一处花园。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外理政事。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圆明园于1860年(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

圆明园体现了我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御游之地,无以逾此。”它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馆,收藏极为丰富,堪称文化宝库。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法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陈设豪华精美,收藏有大量的艺术珍品。据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描述:“园中富丽辉煌之景象,非予所能描色揣称,亦非欧洲人所能想见”,“各种宝贵的珍品,均积聚于此皇家别墅,千门万户之中”。上等的紫檀雕花家具、精致的古代碎纹瓷器和珐琅质瓶盏,织金织银的锦缎、毡毯、皮货,镀金纯金的法国大钟,精美的圆明园总图,宝石嵌制的射猎图,风景人物栩栩如生的匾额以及本国其他各种艺术精制品和欧洲的各种光怪陆离的装饰品,应有尽有。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大肆抢掠园内珍宝文物并公开拍卖,还下令焚毁园内建筑,大火三日三夜不灭。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园内残存文物被洗劫一空。两次浩劫使圆明园成为一片废墟。

圆明园遗址公园建成于1988年。江泽民1994年来此植树时指出:“圆明园为什么叫遗址公园,就是为让大家看到这颗灿烂的东方艺术明珠当年被外国强盗毁坏的惨痛历史,给人民以爱国主义教育。”

一代名园圆明园毁灭了。它毁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毁于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它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