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选编
48636000000109

第109章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

刘伯承元帅纪念馆位于重庆开县汉丰镇盛山公园内。1990年12月奠基,1992年12月4日刘伯承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正式开放,邓小平题写“刘伯承同志纪念馆”馆名。纪念馆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90平方米,整个建筑为砖混结构、屋面琉璃瓦的仿古建筑,建筑风格融长江文化和现代化气息为一体,庄严简朴。它为现代仿古建筑,整体建筑分为内外两进院落。外院辟有兵器陈列厅一间,有辅助房屋12间。内院为陈列布展厅,共设6间展室,通过280余件文物、大量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再现了刘伯承伟大光辉的一生。有关博物馆专家鉴评:“在全国200多个革命纪念馆中,刘帅纪念馆实物之丰富、之珍贵是少有的”。

纪念馆门前广场矗立着高6米的刘伯承全身青铜铸像,以蓝天、群峰、桔林为背景,显现出刘伯承元帅运筹帷幄、胸中自有百万兵的军神形象。大石梯及镶嵌在堡坎中的大型壁画《山河颂》是刘帅纪念馆的辅助配套工程。壁画取材于祖国的大好河山,集峨眉山之雄奇、华山之险峻、黄山之灵秀,用红色花岗石和黑色大理石镶嵌而成,建筑风格在中外石梯堡坎建筑史上尚属首创。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由于年久失修,纪念馆很多地方房屋破漏,加之地质灾害,存在较大安全隐患。2001年,经多方筹资,开工建设了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整治工程。整治工程新征地173亩,新建邓小平同志题字墙、江泽民同志题字碑及刘伯承元帅功勋柱广场。

共和国开国元勋刘伯承将军一生非但英勇善战、功勋卓著,而且极富传奇色彩。

刘帅于1892年出生于四川省开县一普通农家,从小便是一个既胆大调皮又聪明幽默的孩子。成年后,刘伯承立志以身许国,20岁便考入重庆陆军将弁学堂,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毕业后便投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战争,为推翻袁世凯帝制建立了功勋。之后又值军阀混战,刘伯承在抗击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战斗中显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被人传说是“天上的神龙下凡”。在那特殊的日子里,刘伯承结识了在云南护国军中担任旅长的朱德,两位名将由对手而为朋友,几年后更成为亲密的革命战友。

《三国演义》中有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的描写,那只是小说家的虚构情节,而刘伯承的亲身经历比它还要扣人心弦。在护国讨袁的丰都之战中,一颗子弹洞穿刘伯承的颅骨,从右眼射出。这对于一般人来说,已是致命的了,而刘伯承竟然奇迹般地活下来了,后来在重庆秘密治疗。当一位德籍医生给他作手术时,刘伯承为了保护大脑,拒绝用麻醉药物。医生用手术刀将他右眼球摘除,把眼球四周的坏肉一一割去,割了数十刀,那钻心的疼痛是常人难以忍受的,旁边的护理人员看得心惊胆战,连资深的德籍外科医生拿手术刀的手也禁不住发抖了,而刘伯承竟然咬着牙没吭一声。

在红军长征途中,刘伯承在两占遵义、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战斗中,均创造了难以想象的奇迹。在八年抗日战争中,刘伯承率领129师,依托革命根据地太行山,和侵华日寇殊死拼搏,粉碎了日寇一次又一次大扫荡,打得日寇魂飞魄散,直至取得抗战胜利。朱德将军在刘伯承50寿诞题词曰:“戎马生涯五十年,凭歼日寇镇幽燕;将军猿臂依然健,还我山河任仔肩。”

在解放战争中,刘伯承将军更是大显军事奇才。突破黄河天险、鲁西南大捷、千里跃进大别山、坚守大别山,直至淮海大战、百万雄师过长江,攻占国民党首都南京、进军大西南……不胜枚举的辉煌战役震惊中外、留名青史。人民称他为“战神”,西方军事家称他为“东方巴顿、当代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