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选编
48636000000108

第108章 歌乐山烈士陵园

国民党为了囚禁和残杀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先后建立了两大特务系统:中统和军统。1943年5月,军统与美国海军参谋部情报署在重庆签约成立“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其第一、二看守所分别设在白公馆和渣滓洞,另还有多处秘密监狱。杨虎城、罗世文、叶挺、江竹筠等被关押在此。中共党员在狱中秘密建立党组织,无畏而机智地展开了各种形式的特殊战斗,其中大规模的集体斗争方法有追悼会、春节联欢会、狱中学习等,创监狱史上的奇迹。革命志士在国民党特务严刑拷打和疯狂杀戮面前宁死不屈。1949年11月27日,即重庆解放前三天,国民党特务进行了大屠杀,300多人殉难。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修筑于原“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地处重庆市西北郊沙坪坝区的歌乐山下。1963年建立“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美蒋罪行展览馆”,1984年改现名,由邓小平题写园名。

陵园占地2.14平方公里,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集中营旧址、烈士群雕、烈士诗文碑林、大型浮雕、烈士墓、陈列总馆。

进入陵园的大营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原“中美合作所”阅兵场。昔日的阅兵场现为一美丽的绿化带,大型浮雕《不朽》坐落在阅兵场的东部。革命烈士在敌人面前英勇不屈的精神永远受到人民的敬佩:“红岩伟业垂青史,英烈精神励后人。万众同心建四化,振兴华夏慰忠魂!”

浮雕北面是陈列总馆,占地面积1159平方米。基本陈列为“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史实展,以490张图片、108件实物和“一一·二七”大屠杀半景画,有“红岩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的斗争史实”展和6个专题展。

详细披露了国民党军统集中营和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黑暗凶残的内幕,生动翔实地介绍了杨虎城、叶挺、江竹筠、罗世文、车耀先等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建立前仆后继、英勇不屈的斗争事迹。

许多人从电影《烈火中永生》里认识了一个可爱又坚强的革命小战士——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在狱中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他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黄泥粉笔和草纸订成的作业本。当年,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徐林侠夫妇、黄显声将军、陈然等革命烈士就是被关押在白公馆监狱。先烈们在狱中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周从化烈士临刑刻在牢房内的诗句“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表现了他在惨无人道的折磨下仍然保持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党的无比忠诚。

白公馆后面是松林坡,著名的抗日将领杨虎城将军在此遇难。参观者继续前行,可望见那臭名昭著的“渣滓洞”监狱。这里曾关押过1947年“六一”大逮捕、小民革武装起义、1948年《挺进报》事件、上下川东武装起义中被捕的江竹筠、何雪松、胡其芬、蔡梦慰等革命者,最多时关押300多人。狱中空气恶浊,饭食粗劣。革命先烈在酷刑镣铐的摧残下,在非人生活的折磨下,进行着顽强的抗争。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丧心病狂的国民党军统特务对正在期待黎明到来的革命者进行了疯狂的大屠杀,革命烈士用热血谱写了一曲最悲壮的革命之歌。

“红岩英烈”,这是具有史诗般时代特点的英雄称号。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怀着救国救民的伟大志向,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在敌人疯狂的屠刀下,表现出了革命者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怀。临刑时大义凛然、从容就义的英雄气概,给共产党员和人民树立了世代楷模。他们的鲜血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他们以宝贵生命谱写的英雄诗篇将永远载入中国的革命史册。他们为革命事业的献身精神永远鞭策和鼓舞着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