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名人事迹选编
48635500000088

第88章 海空卫士——王伟(1968—2001)

生平简介

王伟(1968—2001),生于1968年4月6日,浙江湖州人。他从小立志报国,高中毕业后自愿应招入伍,在部队勤勉敬业,意志坚定,全身心投身到飞行事业中;努力学习高科技知识,刻苦钻研飞行技术。无论驾驶哪种战机,他都能做到地面苦练,空中精飞,成为四种气象飞行员,每次飞行考核都是优秀。他积极进取,在军校学习时,第一个当班长、区队长,第一批入党,在部队改装歼七飞机时,他第一个放单飞,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他经常担负重大飞行任务,多次立功受奖。

2001年4月1日上午,在执行对美军用侦察机跟踪监视的任务中,所驾驶的飞机被美机撞毁后跳伞落海,光荣牺牲,年仅33岁。

当时在执行任务时,王伟坚毅果敢,沉着冷静,英勇顽强,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凯歌。

王伟落海后,海军及地方有关单位和人民群众克服海上恶劣环境和复杂气候等困难,连续奋战了14个昼夜,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救行动。全国各族人民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王伟同志安危的牵挂之情,强烈谴责美方侵犯中国主权的霸道行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力。

王伟牺牲后,中央军委于2001年4月24日在北京举行了命名大会,授予“海空卫士”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被海军党委批准革命烈士。

革命活动

王伟同志从小立志报国,高中毕业后自愿应招入伍;在军校刻苦钻研技术,学习成绩优异;在部队苦练精飞,成为四种气象飞行员,经常担负重大飞行任务,多次立功受奖。

1986年6月,王伟如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军校飞行学员。四年的军校锻炼,他用忠诚诠释了责任的含义,以每门功课全优的成绩取得了翱翔蓝天的通行证。

王伟在飞行学院的同期学员中,第一个当班长、第一个当区队长,第一批入党;分到战斗部队后,3次改装新型飞机,都是第一批放单飞。他飞行1000多小时,没有出现过一次错、忘、漏;没有发生过一次事故征候,是“全天候”飞行员,三种气象教员,出勤率100%,任务完成率100%,成功率100%。

1998年春,已经飞过两种机型的王伟,了解到部队即将装备国产先进歼击机,又一次报名申请首批飞行。有人劝他:“一旦改装,又是从零开始,你又成了一名新飞行员。像你这样的飞行技术,在别的部队早已干上大队长了。”王伟却不为所动。他说:“我不在乎当官,只要能早一天飞上新机种,无论个人付出多大的代价我也愿意。”短短几年间,王伟凭着对飞行事业的忠诚,赢得了熟练掌握三种新型战机的过硬飞行本领,成为一名守卫祖国南大门的海天骄子。

身穿飞行服的王伟走上训练机。

在某飞行团的飞行日志上,记载着王伟闪光的航迹:截至今年3月31日,他已安全飞行1152小时6分钟,起飞2000余架次。这一组数字,是他用青春谱写的一曲理想壮歌。

在15年飞行生涯中,王伟不断书写着一个个骄人的“第一”:在飞行学院同期学员中,他第一个放单飞翱翔蓝天;在飞行部队3次装备更新中,他每次都是第一个担负战备值班任务;在同一批飞行员中,他第一个飞满1000小时,成为能飞4种气象的“全天候”飞行员;在同龄飞行员中,他战斗起飞的次数最多,执行重大任务的次数最多。这一个个“第一”,是王伟苦练精飞的印证。

胸存凌云志,天高任我飞。王伟不断向飞行训练的高水平跃升。无论是飞行的高难技巧,还是编队的战斗动作,他都能沉着冷静,挥洒自如。在一次海上联合演习中,王伟担任四机编队的四号机飞行。在空中,后面的飞行必须配合前面的飞机,越在后面操纵难度就越大,王伟的四号机是最后一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配合默契,编队美观,王伟把风向、风速、云雾、能见度、地面参照物等飞行参数在电脑中进行定量分析,制定出各种预案,打成卡片分发给每位机组人员。通过严密精确的训练,他们在编队飞行中完成了密集队形穿云等高难动作,一秒不差飞抵指定空域,受到观看这次演习的军委首长的称赞。

2001年4月1日,美国一架海军EP-3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活动,中方两架军用飞机对其进行跟踪监视。北京时间上午9时07分,当中方飞机在海南岛东南104公里处正常飞行时,美机突然向中方飞机转向,其机头和左翼与中方一架飞机相撞,致使中方飞机坠毁,飞行员王伟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