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名人事迹选编
48635500000060

第60章 民众歌曲家——聂耳(1912—1935)

生平简介

聂耳(1912—1935),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民众歌曲家。云南新兴人。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30年到上海,次年加入明月歌剧社。1932年入上海联华影业公司。1933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进百代唱片公司,组织百代国乐队。今年1月重入联华影业,任音乐部主任。4月取道日本,准备去苏联及欧洲学习。

聂耳先后写有《码头工人歌》、《毕业歌》、《大路歌》、《新女性》、《义勇军进行曲》等30余首歌曲。其中《义勇军进行曲》于1949年9月27日经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国歌未制定前的国歌;1982年12月4日,经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决议,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935年7月17日,作曲家聂耳在日本鹄沼海滨游泳时,溺水身亡。

革命活动

聂耳16岁开始练习小提琴,拉奏手风琴,描画五线谱,在《国际歌》旋律的熏陶中,悟出了用高超艺术手法表现人民意志的奥妙。

聂耳积极参加反压迫反侵略活动,18岁时在上海结识了田汉、夏衍,加入“左联”音乐组,为《开矿歌》等进步歌曲谱曲。他屡经艰险不气馁,执著地追求音乐真谛。1935年3月,他开始为田汉的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创作《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藤泽市不幸逝世。但是,《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时代号角,成为人民心声,成为代表一个国家的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的国歌,传遍中国,传遍世界。

聂耳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他在辛亥革命的欢呼声中降临人世,在“五四运动”中读书学习,在中国共产党诞生成长的阶段接受先进思想,在国民党反动派大屠杀中成为进步学生,在“九一八”事变的枪炮声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代的激进演变,铸就他特有的责任感和敏锐性,他毫不畏惧地走在时代前列。今天,我们学习聂耳,就是要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坚定理想信念,挺立于时代潮头。

《义勇军进行曲》的影写谱(原载1935年6月出版的《电通画报》第二期)。

聂耳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聂耳所处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拯救中华民族的中国共产党,站在了这个时代前列,代表了这个时代的先进思想。聂耳紧紧地抓住中华民族的时代基调,在音乐的旋律中,反映了母亲的呻吟、民族的呼声、祖国的召唤、战士的怒吼,他用血液中奔涌的爱国激情,呼唤着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奔向拯救中华民族的战场。今天,我们学习聂耳,就是要像他那样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聂耳对人民怀有深情,这也正是他思想升华和艺术飞跃的动力。家难、民难、国难深印于他的脑海里,他为民而喊、为民而呼、为民而唱。《大路歌》、《毕业歌》、《码头工人》呈现着大众的呐喊,传递着聂耳的深情。正如田汉所言,“他是自己真正站在痛苦人民的中间喊出了他们的愤怒要求。”

聂耳,伟人赞扬他,人民怀念他,国际友人敬仰他。虽然他在这个世界上仅生活了23年,但他的精神流传至今而不灭。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永远激荡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