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名人事迹选编
48635500000054

第54章 红军女英雄——贺子珍(1909—1984)

生平简介

贺子珍(1909—1984),原名桂圆,又名自珍。生于1909年中秋,江西永新乡绅贺焕文长女。大革命前后入党并投身游击战争,是井冈山第一位女党员。

1928年与毛泽东结合,共同度过共产党人最困难的十年岁月,是中央红军长征中“三十女杰”之一。

1937年赴苏联疗伤、学习,1947年回国。

1959年曾与分别22年的毛泽东会面。

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

贺子珍共生三子三女,除女儿李敏外,均早夭或失散。

革命活动

她是叱咤风云的巾帼;她是敦厚善良的贤妻良母;她是璀璨夺目的星星;她是湮没太久而不为人知的明珠。

贺子珍10岁那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这场运动浪潮席卷全国。在反帝的同时,这场运动也给人们的封建观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受这一风潮的影响,永新县城里也有许多女孩子背起书包上学了。贺子珍看着别人能上学,心里羡慕死了。她觉得自己也要上学,再也不愿意当那躲在门缝后面偷学的学生,便和妹妹一起,缠着父母,闹着要上学。就这样,贺子珍同贺怡一起,插班进了福音堂小学的女部。哥哥贺敏学也进了永新的一所学校。进学校以后,贺子珍为了鞭策自己要好好读书,给自己取了个学名叫自珍,就是善自珍重的意思。后来,她同毛泽东结婚以后,曾经请他为自己另取个名字。毛泽东说:“不用改名了,我很喜欢自珍这个名字。”后来,在中央苏区,贺子珍同古柏的爱人曾碧漪一起为前委保管文件,她把自珍写成子珍。于是,贺子珍这个名字就被沿用下来。不过,贺子珍生前在签名时,仍然写的是自珍。毛泽东给她的书信,也称她为自珍。

1927年,贺子珍随队伍上井冈山,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女战士。

1935年3月里的一天傍晚,贺子珍所在的卫生部干部休养连的队伍到达了贵州盘县的某地。正在战士们席地而坐、说说笑笑的时候,忽然传来一阵阵嗡嗡的响声,只见一架小型飞机钻过山谷,连长、指导员忙着转移几个老战士和伤员,贺子珍也当机立断,吩咐大家分散隐蔽。

飞机的隆隆声越来越响,它从云缝里钻出乌鸦似的翅膀向着红军休养连隐蔽的地方俯冲下来。一阵疯狂的机关枪扫射,紧接着投下了一枚炸弹。炸弹把高坎炸得土崩泥溅,弥漫开来的烟尘火光把贺子珍吞没了。

贺子珍没有被炸伤。她从烟尘中爬了出来,发现一个担架暴露在梯田中央,一个担架员已炸死,躺在担架上的伤病员正在呻吟着,挣扎着想从担架上爬起来。这个伤员是一位红军的师政委。这师政委是一方面军的一员猛将。在攻打娄山关时,他身先士卒,立了功勋。在后来攻打遵义城时,他断了一条腿。贺子珍目睹这位战斗英雄生命岌岌可危,奋不顾身地朝担架冲去。她用手巾利索地包扎好他的伤口,然后把他扶在担架上躺好。就在这时,炸红了眼的敌机又一次俯冲下来……贺子珍一下子扑到伤员身上,用自己的躯体替战友做了一道掩蔽体。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过后,战士们看见贺子珍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蹒跚着跨了几步,又跌倒在地。她遍体鳞伤,鲜血从伤口里往外涌,染红了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