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名人事迹选编
48635500000002

第2章 爱国“伶圣”——汪笑侬(1858—1918)

生平简介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这里的“祖国”可以是一个区域或者城市,但是爱国主义一般用于某个国家或者联邦。爱国即热爱祖国,而祖国的直接体现是同胞,国家的直接体现是政权,祖国与国家不是一回事。公民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国家应该效忠自己的公民。

汪笑侬(1858—1918),原名德克金(一作德克俊),亦名德僻,后自称汪舜,曾名王德。字润田、亦字孝农,号仰天,亦自称竹天农人。满族,1885年8月15出生于北京一官宦家庭。

自幼好读诗书,16岁入八旗官学,天资聪慧,22岁中乙卯科举人,但无意谋取功名,一心想要在艺术上成就事业。其父担心他会被亲友们嘲笑为“不务正业”,便在他并不情愿的情况下,花钱给他捐了个河南泰康的七品知县。谁知他上任未久,就因为主持正义、惩办邪恶,惹恼了当地的土豪劣绅,他们向太守行贿,将汪笑侬罢了官。

汪笑侬酷爱戏曲,极喜听程长庚之戏,是三庆班的忠实观众。也是北京翠峰庵票房的名票,曾得孙菊仙、安静之等人指点,技艺猛进,一日票房应邀演出《四进士》,临场扮演宋士杰的演员因故未到,众人推举由他代演,但他无此戏,只得临时钻锅,结果大受赞誉。

德克金下海后,曾以“王清波”(一说王清泉)艺名演于上海。他虽崇拜程长庚,但自知嗓音不适学程,便想拜汪桂芬为师,恰汪桂芬亦在沪上,听了他的演唱后,轻蔑地冷笑道:“谈何容易。”此事对他甚为刺激,暗下决心勤学苦练,定要唱出个样来,为了奋发自勉遂改艺名为“汪笑侬”。

由于他出身于优裕的士大夫家庭,加之自己聪颖好学,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他学识渊博,通晓历史,且精于诗词和琴棋书画,医卜星相与金石雕刻均所擅长,乃至法律、心理学、商业史、西洋史等亦所善学,并讲过佛法。由于他对当时政治腐败的黑暗社会不满,下海后除演老戏外,更多的精力投入于移植改编和自编自演的新戏上面,以借剧中人之口对时政进行冷潮热讽和辛辣的抨击,宣传爱国主义。

汪笑侬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异常黑暗同时又呼唤着大变革的时代。极富正义感和社会使命感的汪笑侬,并不以仅只拥有艺术家的名气为满足,他一心要通过自己的戏剧艺术,来推动民族的觉醒和自强,促进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在当时的京剧界,他最为重视戏剧的社会教育作用,常常亲自编演一些特别感人的作品,进行颇具成效的宣传。他的一首《自题画像》诗,真切地展现了献身戏剧改良运动的人生追求:“手挽颓风大改良,靡音曼调变洋洋。化身千万倘如愿,一处歌台一老汪。”

汪笑侬把演戏当作教育手段,一生编演和移植新戏四十余出,被誉为“梨园编剧第一能手”。他不仅京剧老生艺术造诣颇高,其红净戏和老旦戏也有独到之处。他还精通昆曲、徽剧、汉调、粤调等,是一位集编、导、演于一身的全才艺术家,由于他多才多艺,被梨园界尊称为“伶圣”。

革命活动

汪笑侬在政治上曾深受康有为、梁启超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想影响,对清末的腐败朝政深恶痛绝。

他先后创作了许多出借古讽今、具有鲜明进步倾向的剧作。《骂王朗》、《骂安禄山》、《骂毛延寿》、《骂阎罗》等“骂戏”,在他的创作中是很有名的,这些剧作充分体现了对冥顽昏聩的封建统治者的强烈不满。而《喜封侯》、《将相和》等剧目,则集中地表达了作者对开明政治的渴望和憧憬。

戊戌变法在清政府顽固派的无情镇压之下失败了,汪笑侬对谭嗣同赴刑时“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情无比敬重,发出了“他自仰天长笑,我却长歌当哭”的慨叹,随即编写上演了四场京剧《党人碑》,借鞭挞宋代奸佞蔡京、高俅、童贯之流的劣迹,来控诉镇压变法维新的反动势力。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清廷被迫签订庚子条约,更使汪笑侬悲痛欲绝。他创作而且演出了六场京剧《哭祖庙》,以三国时期刘禅投降后其子刘谌杀妻斩子又殉国家的故事,抨击当权者的卖国行径。剧中的一句台词“国破家亡,死了干净”,一时竟成了观众们议论时局的口头禅。

出于对清政府昏庸腐败、屈辱媚外的不满,汪笑侬自编自演《党人碑》、《哭祖庙》、《骂阎罗》等新戏,借此抨击时政,宣传爱国,寄寓了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这些戏表现了汪笑侬对国事日非、众生不醒的感慨。他满怀爱国热忱,但寄希望于圣君、贤相,因此,在对现实揭露、批判之余,往往流露出无限惋惜的心情。

1910年汪笑侬于济南被聘为戏剧改良所所长。辛亥革命后,他还曾主持戏剧改良社,开展戏曲改良运动。

后来袁世凯篡位复辟,他又由昆曲原作改编上演了京剧《博浪锥》,借剧中人张良之口唱出:“我想把专制君一脚踢倒,我想把秦嬴政万剐千刀,我想把好乾坤重新构造,我想把秦苛政一律勾消。本是我祖国仇理当应报,恨不能学专诸刺杀王僚!”

汪笑侬后期的思想,由主张爱国、拥护改良而进步为赞同民主革命。他在写于20世纪初的诗作中,曾为民主大潮在国土上的涌起而倍感鼓舞:“廿纪政权到处伸,上天非不与黄民。自由若背服从义,数遍中原尽主人!”

汪笑侬晚年常说自己演戏是“长歌代哭”。瘦碧生《耕尘舍剧话》说他“檀板一声,凄凉幽怨,茫茫大干,儿无托足之地,幽愁暗恨,触绪芬来,低回音鸣,慷慨淋漓,将有心人一种深情和盘托出,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笑侬殆以歌场为痛哭之地者也。”

汪笑侬的一生历尽坎坷,他的连襟王钟声,是话剧最早的创始人,是位具有革命思想的戏剧家,于天津被反动军阀残酷地杀害了,又给汪很大的打击。对反动政府更加深恶痛绝。精神上创伤无法医治,致使晚年大量吸食鸦片,1918年7月参加杭州一家堂会戏,因警察厅的警察讹诈未遂发生冲突而遭逮捕,再次受到打击。返沪不久,于9月23日吐血而亡,享年61岁。

这位勇于革新的京剧艺术家,才思敏捷的剧作家,一代伶圣,身后极为萧条,其殡葬费用,是由上海伶界联合会出资及同仁和亲友集资,才得以葬于沪西真如梨园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