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医补脾胃养生法
48623200000017

第17章 补脾益气(1)

补脾益气之法适用于脾气虚证。脾气虚证是指脾气虚弱与脾失运化而形成的证候。脾失运化会引起脾气虚弱,而脾气虚弱又加重脾失运化的程度,二者相因为病。脾气虚弱,常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病后虚弱等因素造成。因脾气来源之一,是本脏运化的水谷精气。若饮食不节,饥饱失匀,致使水谷精气生化不足;或情志不舒,忧思伤脾;或郁怒伤肝,以致木不疏土,都可影响脾胃对饮食的运化和吸收,以致本脏失养,脾气日损,接济无源,积渐而成不足之病理。也有因久病之后,正气耗损,未及恢复,而造成脾气虚弱,健运无力者。

临床表现为食后腹胀,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不收,倦怠嗜卧,面色无华,形体消瘦,或见便血、崩漏、衄血、大便稀溏,或排便无力,舌质胖淡,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弱无力。治当益气健脾。四君子汤主之。

一、补脾益气靓汤

兔肉补虚汤

【原料】兔肉120克,党参30克,山药30克,大枣30克,枸杞子15克,葱、生姜、黄酒、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

(1)兔肉用温水洗净,切成块。

(2)将党参、山药、大枣、枸杞子洗净,放锅内,并放入兔肉,加水适量,文火炖1小时,捞出兔肉,沥干。

(3)将炒锅放于旺火上,倒入菜油,烧至七成热,放生姜略煸后,放兔肉炒一下,烹入黄酒,加精盐,倒入炖出的汁水,稍煮后,放葱段、味精,稍沸,即成。

(4)去葱段、生姜,吃兔肉,喝汤,佐餐食用。党参、山药、枸杞子及大枣也一并吃下。

【功效】补脾益气,养血荣颜。适用于脾胃气虚而致的纳少乏力、口淡无味、头晕耳鸣、面色不华等病症。

参芪鹌鹑汤

【原料】党参15克,黄芪15克,鹌鹑1只,油、食盐各适量。

【制作】

(1)将鹌鹑宰杀后去毛、去内脏;将党参、黄芪洗净,切片。

(2)将党参、黄芪放入鹌鹑肚内,同置于碗中,加水、油、盐适量,隔水炖2小时,除去党参、黄芪。

【功效】健脾益气,养血益肾。适用于脾虚气弱而致的纳少神疲、小儿疳积、瘦弱、面色少血等病症。

益气鲫鱼汤

【原料】鲫鱼1条,生黄芪15克,党参10克,白芍10克,陈皮5克,食盐、葱、姜、植物油、味精各适量。

【制作】

(1)将鱼去鳞及内脏,冲洗干净,将生黄芪、党参、白芍、陈皮共同放入干净纱布中,制成药袋。

(2)将药袋放入鱼腹中,用棉线缝合鱼腹,往炒锅里加入植物油,油热后,将鱼放入锅中略炸一下,放姜丝、葱末,加清水适量,慢火炖煮,至汤呈奶白状,加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此汤鱼肉细嫩、汤鲜味美、清淡可口、极富营养,有补脾益气、生乳通乳之功效,是妇女产后体虚、气血亏损、缺乳或乳少不下的家庭常用汤肴。

【注意】剖鱼时不要弄破苦胆,要抠尽鱼鳃,以免影响汤味。

奶油鳜鱼汤

【原料】鳜鱼1条(约350克),笋片25克,火腿肉25克,黄酒、葱节、姜片、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将鱼去细鳞、肠杂;加酒、盐,略渍;用猪油爆香姜片;投入笋片,翻炒;加水,煮沸;推入鱼;加酒、盐;用文火焖煮40分钟,至汤呈白色,撒上火腿末、葱花,淋上猪油。

【功效】此汤色泽乳白、肉嫩味鲜,系上等汤品。有益脾胃、补虚损、增乳通乳之功效,为妇女体弱多病、产后缺乳等病症的保健用汤。

蛋白香菇汤

【原料】香菇100克,鸡蛋4个,鱼清汤、面粉适量,紫菜、食盐、味精、葱姜汁各少许,鸡腱肉2条。

【制作】

(1)先取3个鸡蛋,打破,将鸡蛋黄和鸡蛋清分别放置;将鸡腱肉刮去筋膜,剁成泥状,与蛋清一起搅均匀。另一个鸡蛋亦取蛋清,抽成蛋清糊,把发好的香菇取出,稍攥一下水分,加食盐、味精少许,调匀,煨好底口味,粘面粉和上述两种蛋清糊,备用。

(2)把汤勺刷净,加足量清水,烧至八成开时,将粘有面粉和蛋清糊的香菇放入汤勺内氽热,捞出,入冷水过凉,暂置一旁。

(3)将汤勺再刷净后,加鲜清汤,烧开,去浮沫,加食盐、米醋、葱姜汁、味精各少许,调成咸鲜口味,随即将放凉后的香菇及切成像眼片的紫菜烧开,即可食用。

【功效】此汤味鲜质清,气香色白,有益气健脾之功效。适用于脾虚气弱而致的神疲乏力、纳少心悸,老年人食之有驻颜和益寿延年的妙处,并能提高人体的抗癌能力。

芋艿肉汤

【原料】芋艿300克,牛肉200克,青菜叶200克,姜末15克,葱花15克,番茄酱90克,料酒、精盐、酱油、味精、淀粉各适量。

【制作】

(1)将芋艿去皮,洗净,切成厚0.5厘米的块。将牛肉洗净,切成小丁块,放入盆中,加花生油、淀粉、料酒、酱油,拌匀,稍腌。

(2)将锅烧热,加少许食油,放入姜末,投入牛肉,煸炒3分钟,加清水(约800毫升)、芋艿、精盐,盖盖。烧至芋艿已熟时放番茄酱、青菜叶,再烧开后放味精,出锅,盛入大碗中,撒上葱花即成。

【功效】此汤色泽红润,鲜香爽口,有扶正固本、补脾益肠的功能,是老年人补身强体之佳品,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凡脾胃虚弱,肠道病、结核病、慢性肝炎或病后恢复期的老人皆可食用。

羊肚汤

【原料】羊肚1具,蘑菇、白菜心、料酒、精盐、白胡椒、味精、鲜姜、葱、香菜各适量。

【制作】

(1)把肚内的黑皮洗净,放盐50克,用少量温水搓洗干净,将肚切片,待用。

(2)往锅内加水,放入肚片、蘑菇、精盐、白胡椒、料酒、葱姜。

(3)将肚煮至七成熟,放白菜心、味精、香菜,待肚浮在面上,再用小火煨20分钟,出锅。

【功效】此汤清味美,有补虚损、健脾胃之功效。对小儿先天不足、脾胃损伤引起的少食、消瘦、食积盗汗、尿频或遗尿有较好效果。

乌鸡山药汤

【原料】乌鸡半只(250~300克),白术、山药、茯苓各15克,陈皮7.5克,紫河车7.5克,精盐、香油、姜片各适量。

【制作】将乌鸡、白术、茯苓、山药、陈皮、盐、姜一起放沙锅内煲汤,约90分钟,倒出热汤,淋入香油、味精,再把紫河车磨粉放汤内一同饮用。

【功效】此汤汁浓汤白、鸡药争香,有补脾益气、嫩肌美容之功效。适用于脾气不足而致的气短乏力、神疲倦怠,或使女子发育均匀、身体曲线优美、皮肤具有弹性、皱纹减少等病症。

参芪鲦鱼汤

【原料】鲦鱼1条(500克左右),党参30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料酒、精盐、姜片、葱段、生油各适量。

【制作】

(1)将药材洗净后切片,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成药汁,过滤后待用。

(2)将鲦鱼洗净,放入油锅中稍煎,往锅中再加入适量清水、药汁、姜片、葱段、料酒、盐,煮至鱼肉熟烂,调好口味即成。

【功效】此汤有益气暖胃、健脾养胃之功效。可用于脾胃虚弱而致的脘腹冷痛、内伤劳倦、乏力、食少、自汗、浮肿以及脾虚泄泻等病症。

【注意】阴虚燥渴、气滞胀满及高热、大渴、便秘、实热、阳虚发热等患者忌用。

党参鳙鱼汤

【原料】鳙鱼1000克,党参20克,料酒、精盐、葱、姜、草果、陈皮、桂皮、生油、鸡汤各适量。

【制作】

(1)将党参、草果、陈皮、桂皮、姜洗净,装入纱布袋,扎口。

(2)将鳙鱼去鳞、去鳃、去内脏,洗净,下油锅稍煎。

(3)往锅中注入鸡汤,加入药包、葱、料酒、盐,煮至鱼肉熟烂,拣去葱、药包,调好口味即成。

【功效】此汤有扶脾养胃、补中益气、健身强体的作用。适用于慢性胃炎、属寒性症,或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

二、补脾益气药膳

参芪鸭条

【原料】党参15克,黄芪15克,陈皮10克,鸭子1只,猪夹心肉100克,生姜6克,葱白15克,绍酒10毫升,食盐6克,酱油6毫升,菜油100毫升,清汤500毫升,味精适量。

【制作】

(1)将党参、黄芪洗净后切成斜片,陈皮切成丝,待用。

(2)将鸭子宰杀后去毛,剖腹,去内脏,斩去脚,冲洗干净,沥干水。将姜、葱洗净,切成姜片和葱段,待用。

(3)将鸭皮上用酱油抹匀,下入八成熟油锅中,炸至皮呈金黄色,捞出,用温水洗去油腻,放入沙锅内。

(4)将猪夹心肉切成块,下沸水焯一下,捞出,再洗净血污,放至沙锅内,加入绍酒、姜片、葱段、党参、黄芪、陈皮、食盐、味精、酱油、清汤,用中火烧沸,改用文火焖到鸭熟烂,取出,倒出原汤,用纱布滤净,待用。将鸭子拆去大骨,斩成约1.5厘米宽的条块,放入大汤碗内,摆好,注入原汤即成。

【功效】行气开胃,补虚利湿,益气健脾。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衰血虚而致的眩晕、面色无华及气虚水肿、发热等病症。

清汤燕窝鸽蛋

【原料】干燕窝30克,奶汤1500毫升,鸽蛋24个,鸡清汤250毫升,熟瘦火腿丝6克,普通汤250毫升,盐少许,熟猪肉10克,料酒6毫升。

【制作】

(1)将燕窝去毛,拣去杂质(要保持燕窝的完好)。

(2)将鸽蛋放入瓦钵内,加清水淹没,加盖纱纸密封(避免鸽蛋熟时爆裂)用中火蒸熟(约30分钟),取出,放入冷水中冷却,剥去蛋壳(要保持,鸽蛋完整),盛在碗中,用普通汤浸泡,备用。

(3)将锅烧热,下油,烹料酒,加入鸡清汤和盐,烧开后,将燕窝用漏勺盛着,放入锅内煨1分钟,取出,用洁净毛巾吸干水分,放在普通汤中间,排列整齐,把鸽蛋镶在燕窝四周,把火腿丝放在燕窝上面。将锅洗净,放在火上,加入奶汤,烧至微沸后,撇去汤面浮油,从燕窝边轻轻倒入,保持燕窝外形完美。

【功效】补益脾胃,补肾生血。适用于四肢无力、腰酸、头晕的脾虚患者食用。健康人食用更能提神醒脑、消除疲劳、防病强身。

软炸山药兔

【原料】山药50克,兔肉(无骨)250克,鸡蛋5个,猪油500毫升,湿淀粉50克,绍酒10毫升,酱油10毫升,食盐2克,白糖2克。

【制作】

(1)将山药切片,烘干,碾成细粉,待用。

(2)将兔肉洗净,去筋膜,切成约2厘米的方块,放入碗内,加入绍酒、食盐、酱油、白糖、味精拌匀;再将鸡蛋去黄、留清,搅匀,加入山药粉和湿淀粉,调成蛋糊,倒入兔肉内和匀,使糊均匀黏附于兔肉。

(3)将炒锅置于中火上烧热,放入猪油500毫升,烧至八成热时,将兔肉在油锅内略炸,捞出后稍冷,再下入锅内,反复用漏勺翻炸,待成金黄色时,捞出,装盘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适用于脾胃虚弱而致的食少乏力、懒言、邪热伤阴之口渴、消瘦等病症。可作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八宝鸽子

【原料】鸽子10只,大枣50克,水发莲米100克,糯米50克,火腿、鸡脯肉、鸭肫、冬菇、冬笋及水发口蘑各100克,酱油、料酒、白胡椒粉、精盐、糖、味精、香油、玉米粉及姜各适量。

【制作】

(1)将鸽去毛,洗净后,从颈部横切一刀,取出食管。从食管处往下剔骨剥肉,抽去骨架和里边的内脏(要保持鸽子原形),再去掉翅骨和腿骨,洗净待用。

(2)将莲米去皮、心,糯米洗净。并将鸡脯肉、火腿、鸭肫、冬笋及口蘑切成小丁。将大枣去核,并切成小丁。然后将以上辅料放入容器内,用精盐、料酒、味精及白胡椒粉拌好,分成10份,装入10只剔好骨的鸽内,鸽腹用竹签别拢。

(3)将油锅置于火上,待油热后下酿鸽,炸至金黄色时取出,放入汤锅内,加入鸡汤,置于火上烧沸,下酱油、味精、精盐、糖、料酒、白糖及白胡椒粉,调好味,移小火上焖2小时,待鸽肉熟烂后取出,整齐摆在容器中,加入原汁,上笼蒸透,复取出,翻圆盘中,并将碗中所剩原汁倒回锅中,烧沸后用玉米粉勾芡,加些香油,浇在鸽子上。

【功效】本品色泽红亮,鲜香味美,益脾胃,添精髓。适于脾虚气弱而致的记忆力减退、食欲缺乏、头晕目眩的脑力劳动者服用。

燕窝捶鸡丝

【原料】雏鸡脯肉400克,清汤250毫升,燕窝25克,鸡蛋清2个,绿豆粉250克,精盐、料酒、葱、姜及花椒各少许。

【制作】

(1)将鸡脯肉用刀去掉脯上的薄皮及小脯的筋。再切碎,剁成细泥,放在碗内,加蛋清调匀。

(2)在面案上把绿豆粉压细,过箩,装在白纱布袋内。先在面案上铺一层薄粉,再把碗中的鸡泥摊在薄粉上,摊匀后用粉布袋在鸡泥上轻轻地满扑一遍,周围也扑好。用木质捶捶匀,捶至滑薄为度。捶时要边捶边扑豆粉,捶好后用大面刀托扶在一个大盘内。

(3)用旺火将水烧开,把盛鸡丝饼的大盘放在蒸笼中,约蒸15分钟,取出,随即叠切。

(4)将鸡丝饼切成2.5厘米长的帘子棍,放于碗中,加料酒、精盐、葱、姜、花椒、清汤,再放在笼中,蒸10分钟后取出,沥汤,除去葱、姜、花椒,盛入大海碗中。

(5)上菜时,用沥出的汤加套汤,将燕窝氽过,连汤带燕窝浇在盛鸡丝的海碗中即成。

【功效】本品色白而糯,汤清味鲜,补脾益胃。适合体质虚弱、脾气亏损所致的精力不济、体软力乏及脾胃虚寒的食欲缺乏和头晕目眩等患者进补。

山药鸡泥鹿

【原料】干鹿筋(鹿腿上的筋)250克,姜末6克,鸡里脊肉30克,蒜片6克,山药片30克,湿淀粉10克,蛋清30克,白胡椒粉0.3克,鸡汤250毫升,碱2克,葱6克,盐1克,料酒、味精、鸡油各适量,熟猪油750毫升(实耗60毫升),花生油1000毫升(约耗3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