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用书.小学.上册
48622900000035

第35章 坚持自我不盲从

一、主题分析

(一)训练意图

1.促使学生克服迷信权威和盲目跟风的不良习惯。

2.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二)训练目标

1.明确主动表达自己想法,不盲目跟随大流的重要意义。

2.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自己克服盲目的做法。

3.感受因自己思维独立性而带来的积极情绪。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盲目跟风的弊端,促使学生能够真切地体验有主见带来的积极情感。

2.难点

让学生克服盲目跟风的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二、板块剖析

(一)诊断评价

1.目标

(1)判断盲目跟风和坚持自我的区别。

(2)意识到坚持自我的重要性。

2.操作程序

(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举例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见的盲目跟风的例子开始本课的教学。通过具体生动的例子发问,让学生们带着问题积极思考,增强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

(2)情景故事两个,通过阅读故事,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盲目跟风不良习惯的认识,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上的问题,请班上同学进行讨论,教师也可以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讲一讲亲身经历。

(二)观点意识

1.目标

培养有主见的意识,明白盲从的不良后果。

2.操作程序

(1)主要是通过阅读心理学家的经典实验,让学生客观了解盲从带来的不良后果,启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思考,教师可以请同学们谈谈阅读完以后的所思所感。

(2)专家视点,引用着名心理学家的名言名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出更多相关的名言名句。

(三)策略训练

1.目标

(1)帮助学生形成遇事有主见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克服迷信权威,遇到问题时有独立的见解。

(3)让学生体验到敢于质疑带来的积极情绪体验。

2.操作程序

(1)“我说你听”环节中,以问题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师可以选择或综合运用多种形式,比如故事启发、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等,启发学生尽可能自己总结出策略。

(2)教师根据课堂时间的安排,积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有重点地选择其中一个策略作为主要策略训练。

(3)重视活动结束后的分享和学生的体验,教师在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四)反思内化

1.目标

(1)理解有主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体验有主见带来的积极情感。

2.操作程序

(1)通过“读一读”环节,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深刻理解坚持自我带来的积极体验。

(2)通过填写环节,使学生对本课内容加深印象,通过体验达到本课教学目标。

三、策略操作

(一)“丰富知识,坚定自己的信念”策略教学建议

1.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明白拥有丰富知识的人才会更有主见。以下几例供教师参考:

例一,柯尔家的人都以画画为生,柯尔也非常希望自己能像家里人一样以画画为终生职业。但是柯尔没有主见,对画画的知识也只是一知半解。柯尔画完一张画,爸爸看看,撇撇嘴说:“哦,这太僵硬了。”柯尔按照爸爸的意见修改。妈妈看完说:“亲爱的,飘忽的东西没人爱看。”柯尔又采纳了妈妈的意见。可哥哥说:“上帝,这是什么?是块木头吗?”柯尔赶紧按哥哥的意见改,姐姐却说:“天哪,这简直是被染料弄脏的一张纸。”就这样,柯尔的时间都用在修改画上,他没把时间放在丰富自己的画画知识上,最终没能成为一名画家。他想讨好每一个人,却惟独不想做自己,失去了主见。

例二,伽利略出生于意大利北部佛罗伦萨一个贵族的家庭。他在科学上的创造才能,在青年时代就显示出来了。当他还是比萨大学医科学生时,就发明了能测量脉搏速率的摆式计时装置。

后来,他的兴趣转向了数学和物理学,26岁就担任了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由于他在科学上的独创精神,不久就跟拥护亚里士多德传统观点的人们发生了冲突,遭到对手们的排挤,不得不在1591年辞去比萨大学的职务,转而到威尼斯的帕多瓦大学任教。在帕多瓦,伽利略开始研究天文学,成为哥白尼的日心说的热烈支持者。他制造了望远镜,观测到木星的四颗卫星,证明了地球并不是一切天体运动环绕的中心。但是不久,他就受到教会的迫害。由于他勇敢地宣传哥白尼的学说,1616年,被传唤到罗马的宗教裁判所。宗教裁判所谴责了哥白尼的学说,并责令伽利略保持沉默。最终,他坚持“自然科学书籍要用数学来写”的观点,倡导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用实验检验理论的推导。伽利略坚持了自己的主见,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2.在“我说你听”的环节中,积极发挥学生的参与性,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展开讨论交流。重点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和适当补充。

(二)“要敢于质疑别人的想法和说法”策略教学建议

1.在“思想大比拼”的环节中,教师可以把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采取辩论、比赛等形式开展活动。

2.以李白的诗句引入。李白的《题峰顶寺》-“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是李白夜宿峰顶寺时,题写的五言绝句。诗中用想象和夸张的笔法,写出峰顶寺之高。请同学们想想“天上人”是指神仙吗?

3.讲故事《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故事大意是: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不会随船而前进。用这样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教师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再现,活动之后,请学生说出感受和想法。教师进行总结。

4.用“盲人摸象”的游戏,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出“盲人摸象”的寓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游戏结束时说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请一个同学扮演盲人,剩下的同学观看并谈谈对这个活动的感受。

四、活动设计建议

1.讲故事、自由畅谈、小组谈论、竞赛、角色扮演、演讲、辩论等等都是本课可以综合运用的教学活动形式。该课的训练,要使学生发自内心地体验到坚持自我、有主见的积极心情。教师就应采取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真正掌握策略的作用。

2.“反思内化”中的活动,教师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开展。比如在填写有主见以及没有主见的词语时,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组进行激烈的抢答,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回顾本课内容。

3.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积极地反馈评价,也可适当进行补充,让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参考资料和问题思考

(一)参考资料

妈妈的心声

这是真实的故事。这是来自家长会上一位年轻妈妈的心声。

孩子,这已经是第三次了,你拿起话筒,询问同学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否如你想的那样去做,我站在了你面前,就这样用眼睛一直看着你,没有说一句话。孩子,我知道我们母女的心灵感应,你已经从我的眼神中明白了我的意思,妈妈真的希望你做作业时坚持自我,不要盲从,无论对与错!

作业,是老师检查自己的工作,考察学生领悟、掌握、运用课堂知识的一个小镜子,从这里老师看到了自己的教学效果,看到了学生的接受、吸收情况,更让老师看到可能因人而异的个别辅导方向。

你说,担心作业有错误,才向同学验证的。其实,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完善自我的过程,从不懂到了解到掌握到会运用,这是一个很自然的接受知识的过程,接受知识的过程肯定从不懂、不会开始。

你是一名小学生,对一些知识不懂、不会、没把握很正常,正常到像一个婴幼儿开始不会吃饭、走路一样。婴幼儿自己第一次吃饭,会撒出来,第一次走路,会摔倒,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也只有经过这个过程,小孩子才可以更加熟练地吃饭和走路,才可以慢慢长大!所以作业错了,真的没什么,事后我们可以去纠正。

而且,老师也不会因为学生不懂而责怪学生的作业错误,老师会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会给学生讲清楚、讲明白,从而让学生真正对知识掌握。

再者,同学的作业也未必是对的。如果你参考了同学的想法,假如同学理解的不对,这样本来你有可能是正确的作业,因为同学的缘故反而做错了。还记得去年的一次作业吗?妈妈给你检查了,由于妈妈疏忽没理解清楚,让你“纠正”了作业,第二天作业发下来,你责怪我说本来是正确的,让我检查反而弄错了。当时妈妈感到很自责。人无完人,妈妈也不例外,妈妈也需要学习,但这不是我今天想说的。我想说:孩子,不要盲从家长,也不要盲从任何人!不要觉得家长或者同学比你学历高,或者比你学习好,有经验,就不会犯错误。知识是讲究客观、科学的,不会因为谁经验高、学习好、学历高就一路绿灯,大人、优秀的学生对待知识上,有时也是会亮起红灯的!

孩子,请你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第一印象。对题目没有百分百把握时凭着自己的第一感觉去做,这可能是一种潜意识,但很多时候它是我们对于知识的一种正确的模糊感觉。过后可以自己再进一步地去了解,或者询问老师,把自己的不把握最终变为彻底掌握,让朦胧的感觉变得清晰、有说服力、有理可据!

知识需要不断去掌握,自我需要不断去完善。孩子,希望你能够坚持自我,写好自己的每一篇作业!

(摘自大海沙滩的博客)

如何培养孩子的主见

一、给孩子表达意愿的机会

相当一部分家长习惯于事事为孩子做出决定,而少有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旦孩子不遵从,就大加责备。其实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家长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给他自主思考的机会。

二、用启发式的话语代替命令

耐心倾听孩子讲的每一句话,鼓励并引导孩子自由地表达思想,既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三、随时随地自主选择

家长对孩子自主选择的尊重,可以随时随地体现在最简单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吃穿行。当孩子能力所及时,在不影响孩子饮食均衡的情况下,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吃什么。例如在吃饭后水果时,家长不必强迫孩子今天吃苹果,明天吃香蕉,而让孩子自己挑选。

人要忠于自己,不必老是顾虑别人的想法,或总是想要取悦他人。生命可贵之处就在于按自己的想法生活,做你自己。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的内心和人生,勇敢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二)问题思考

1.教师可以选择第一个资料作为课堂材料,引导学生谈谈听完故事后的感受和想法。

2.训练学生做一个有主见的人,除了从父母的角度考虑以外,作为教师应该注意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