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用书.小学.上册
48622900000025

第25章 保持记忆不神秘

一、主题分析

(一)训练意图

本课的主题是学习和掌握几种保持记忆的方法。通过感受运用记忆方法所带来的效果和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他们认识到保持记忆并不神秘,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从而树立起保持记忆的信心。

(二)训练目标

1.体验到运用有效记忆方法所带来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2.能理解、运用至少三种记忆的方法。

3.了解遗忘规律,能根据遗忘规律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学会至少三种行之有效又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2.难点

使学生形成主动运用记忆方法的习惯,并针对不同的记忆材料灵活运用记忆方法。

二、板块剖析

(一)诊断评价

1.目标

(1)让学生了解自己现有记忆方法的掌握情况。

(2)唤起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记忆方法的需要。

2.操作程序

(1)教师可以提前学习一种神奇记忆表演的小方法,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例如圆周率后30位的歌诀记忆法等。展示的过程中注意言语和姿态,让学生感到惊奇、有趣。

(2)建议采用小测试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记忆一些材料的过程,感受不使用记忆方法的记忆有一定困难,其效果也不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记忆方法的兴趣和主动性。

(3)测试后简单了解学生的得分情况,如果得分的分布差距比较大,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记忆效果差异的原因,使学生了解到采用不同的记忆方法是造成记忆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

(二)观点意识

1.在“共同心声”部分所呈现的观点可以由以上讨论自然引出,也可以由教师的表演引出。

2.了解到记忆方法的重要性之后,直接在“科学规律”板块介绍大脑的潜力和几种有效的记忆方法,使学生对于掌握记忆方法更加有信心和兴趣。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重点介绍的几种记忆方法,多举一些有趣的例子。

(三)策略训练

操作训练的引入可以由“观点意识”这一环节自然过渡。

1.目标

(1)通过三个策略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层层递进地掌握记忆和遗忘的规律。

(2)教会学生根据记忆材料和自身情况灵活选择和运用记忆的方法。

(3)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记忆的新方法。

2.操作程序

(1)根据学生掌握记忆方法的水平灵活选择策略训练中的活动。

(2)主要采用小组交流、全班分享的形式展开活动,形成相互学习、合作的良好气氛。

(四)反思内化

1.目标

(1)是否体验到运用记忆方法所带来的效果和乐趣。

(2)能否在学习中运用记忆方法,并能使用几种方法。

(3)如何根据不同的记忆材料和自身情况选择记忆方法。

2.程序

(1)自己闭上眼回顾本节课的收获。

(2)分小组讨论书上“回音壁”的内容,鼓励大家自由畅谈。

三、策略操作

(一)“及时复述记忆内容”策略教学建议

首先给学生分组,分组的方法可以灵活一些,例如通过“细胞分裂”的活动激发起学生的活力与兴趣。滚雪球的游戏能够使学生快速感受到复述对于记忆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教师在指导这个活动的时候要适当调节气氛,寓教于乐。

(二)“选择合适的记忆方法”策略教学建议

第二个策略的训练需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可以以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适当合并小组,形成三个大组,以抽签的形式安排各小组的任务,每组根据对应学科需要记忆的内容进行讨论,总结出记忆的方法,越多越好。然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对总结的方法进行演示和讲解。当学生进行演示和讲解的时候,教师要多给予鼓励和赞许,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有利于今后主动运用和创造方法。

(三)“遵循遗忘规律”策略教学建议

在进行第三个策略的时候,教师首先要重点介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及其科学性和高效性,接着通过举例指导学生根据规律自己制定复习计划,最后请几位同学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计划,教师做积极的点评。最后鼓励大家马上行动起来,在平时的学习中也要制定这样的复习计划,体验科学带来的方便和好处。

四、活动设计建议

1.教师举例讲解、学生分组讨论、师生集体讨论、学生互评、学生演示、组间竞赛等形式的综合运用对本课是很有益的,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好地掌握课堂中所学内容。

2.以鼓励和肯定为主,及时的反馈评价,有利于趁热打铁,强化学生的内部动机和良好行为。

五、参考资料和问题思考

(一)参考资料

八种提高记忆的方法

1.多听音乐帮助记忆

保加利亚的拉扎诺夫博士,以医学和心理学为依据,对一些乐曲进行了研究,发现巴赫、亨德尔等人作品中的慢板乐章,能够消除大脑的紧张,使人进入冥想状态。他让学生们听着节奏缓慢的音乐,并且放松全身的肌肉,合着音乐的节拍读出需要记忆的材料。学习结束之后,再播放2分钟欢快的音乐,让大脑从记忆活动中恢复过来。很多试验过这种方法的学生都觉得记忆效果很好。

2.背诵经典提高记忆

我们知道,人常常在看书和学习中甚至是休闲时会经常背诵一些名篇、成语、佳句、诗歌短文、数理公式、外文单词和技术要领知识,这可是锻炼记忆力的“硬功夫”呀。马克思青年时就是用不熟练的外文背诵诗歌,以此来锻炼自己的记忆力。每天坚持10至20分钟的背诵,也能增进记忆力。

3.身心运用记忆效率高

科学证明,正确的重复是有效记忆的主要方法,特别是人在学习中通过自己的脑、手、耳、口并用进行知识记忆时,记忆的效率高、效果好。因为当你记忆时,应该用脑想,也要口念、手写,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调动自身更多的记忆“通道”参加记忆,使自己的记忆痕迹加深,记忆效果自然更好。

4.奇思怪想强化记忆

我们在学习与看书时往往对一些数字、年代不易记住。如果你善于联想记忆,便好记了。如桩子表、房间法或罗马房法、图像法,均是联想法的具体化。你可以将桩子或房间用来当成图像的存放处,原理就是让要记忆的东西来跟已知的东西做连接。原来的东西就叫“桩子”,把新的要记忆的事物与桩子连接,此法适用于大量数据和外语的记忆。

5.咀嚼能增强记忆力

科学证明:人的咀嚼是有效防止记忆衰退的方法之一。有人认为,其原因在于咀嚼能使人放松,如果老人咀嚼得少,其血液中的荷尔蒙就相当高,足以造成短期记忆力衰退。如我们在观察人群中就会发现,经常咀嚼的人牙齿就好,吃饭更香,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也随之增强。又如美国人最爱咀嚼口香糖就是例证。

6.巧妙饮食助记忆

摄取适量的“健康油脂”可减少血栓的发生,例如橄榄油、鱼油是维持血液正常循环的好选择,含有丰富维生素、矿物质的蔬菜水果也是保持健康的上佳选择。有不少的人,不是记忆不得法,而是大脑中缺乏记忆信息传递员——乙酸胆碱。如果你经常吃上述食物,便可极大地改善你的记忆力。

7.爱玩耍的人记忆力强

人的躯体活动能改善健康情况,精神活动则能减缓记忆力衰退。特别是那些爱玩爱活动的人兴趣广泛,涉猎众多,知识面广,记忆也强。科学证明:跳舞、读书、玩纸牌、学外语等活动项目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神经突触的数目,增强神经细胞间的信号传导,巩固记忆。

8.运动健身可防止记忆衰退

一般情况而言,身体健康、爱好体育运动和热爱生活的人,精力充沛,学习力强记忆力也强。专家认为,人们在锻炼身体时可以促进大脑自我更新,长期的心血管运动可以减少因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脑组织损失,减轻记忆力衰退。多项研究表明,要保持大脑活跃,需要经常运动。一周锻炼三到四次的在校儿童,在10岁或11岁时考试成绩一般都较高。经常走路的老年人在记忆测试中的表现要比那些惯于久坐的同龄人好。

(二)问题思考

1.如何帮助自认为“记不住任何东西”的学生提高记忆自信心?

2.在日常教学中自己是否强调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3.为了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你认为应该对学科知识教学的常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哪些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