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振兴特色制造产业促进西部科学发展
48622200000012

第12章 甘肃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11)

(2)与国内院校共同建成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队伍,积极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致力于数控高效制齿机床成套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提高产学研合作质量和层次。

(3)与国内院校共同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企业与高校的双向人才技术交流,加速企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2.2产学研合作加速企业技术创新

数控制齿机床项目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单靠企业的力量显然是力不从心。重机决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产业化道路,通过与各高校的合作研究,攻克齿轮机床数字控制、切削力、刚性、振动、噪声、热变形和结构模态分析与测试等一系列技术难关,积极采用模块化技术、信息化技术,以及设计开发、工艺试制、生产调试并行工程和价值工程,开展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大力推进技术创新能力平台建设和产品开发平台建设,加速产品的技术创新。数控滚齿机、数控插齿机和数控磨齿机的设计开发方法,由原来的单件样机开发及专机定货性质模式开发,转变为“先建立数控滚齿机、数控插齿机和数控磨齿机三种机床的共同模块,再建立任意两种机床间的共有模块,最后再建立各自的独有模块”的机床可重构设计与制造新方法。改变生产工艺流程,从普通机床与专用机床混流生产转变为数控机床专业化生产,实现用数控机床生产数控齿轮机床的新模式。

重庆机床集团与重庆大学等高校完成的数控制齿机床项目,是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一次全新自主创新。

(1)双方在长期友好合作的基础上,以科研项目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效益分配为主要内容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明确了高校以研究开发为主、企业以应用技术开发、工程示范,以及产业化推广应用为主的工作分工;明确了科研经费、未来产业化效益分成比例,对双方长远的战略利益作了明确界定。有利于充分调动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2)在组织模式上,双方针对具体项目成立联合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由企业领导和学校项目负责人担任,工作小组由双方责任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组成。双方通过定期召开研讨会。不断加深对科研项目的认识,切实推动项目的进展。

(3)日常工作开展通过工作小组联席会议加强双方工作交流,并将工作进度纳入企业的工作计划,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工作严格执行重庆机床集团工作制度,按关键工程制度组织实施,如严格会议纪要制度,采用网络图推动工作进度等,责任明确到个人,进度细化到日,会议纪要和网络图须领导签字生效。并分发到每一个责任人督促执行。

(4)围绕科研课题,高校吸纳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结合课题任务攻读工程硕士,一大批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得到了充分落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支持高校取得博士学位的学生到企业做博士后,并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中坚力量,2000年公司被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过学校人员到企业兼职或聘请专家顾问、企业方人员到学校任兼职教授等方式不断推进双方人员的深化结合,从而促进长效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和模式的形成。如:重庆大学刘飞教授作为干切绿色制造项目副总设计师,重庆机床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廖绍华以及总工程师李先广为重庆大学的校外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等。

3重机技术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的思考

长期以来,企业和高校的研究方向有差异,特别是市场经济环境日臻完善的今天,在WTO下的全球化战略影响下,企业主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产品发展方向,研究力量比较单薄;而高校更侧重纯技术上的理论研究,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技术成果转化,中试生产,乃至产品实现产业化。如何实现高校的理论研究与企业的市场化要求相结合,是许多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会遇到的十分棘手的问题,也是许多产学研合作失败的根源。经过改革开放的实践洗礼,十七大响亮地提出产学研合作要“以企业为主体”是完全正确的。企业必须挂帅研究自己需求的科研项目,但企业又不是万能的,需要高校、院所、用户共同参与,高校拥有企业所不具备的人才优势及基础技术研发能力,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技术领域的理念研究,再由企业将这些技术进行产业化生产,然后由用户去检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科技生产力,实现多方共赢的良好合作局面。为此,我们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深入的思考:

(1)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竞争的主角,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的基石,主动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广泛吸纳高校、研究机构参与组建创新实体不是权宜之计,应是持久的过程,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的企业发展策略。

(2)我们应该避免为了产学研而产学研,企业不再是计划经济时的试验基地,希望产研、科研资金等向企业研究主体倾斜,为形成长效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和模式搭建平台,推动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产学研合作:

(3)倡导高校研究高技术的同时,注重先进实用技术及时转化为企业或社会生产力,避免成果鉴定后没有转化就束之高阁等问题的反复出现:

(4)产学研合作,不单是技术交易,还涉及各方之间的投入、责任和利益的协调,文化的融合,以及其它许多部门的参与。应该建立一种产学研合作联动机制,使官(政府)、产(企业)、学(高校)、研(科研机构)和用(客户)有机结合。

作者简介:

廖绍华,男,汉族,1963年7月出生。工学硕士,教授级高工。现任重庆机床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委员,重庆机电股份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重庆市科技咨询专家、中国机械工业高级职业经理人。兼任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齿轮机床分会理事长、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机械工业安全卫生协会会长。先后获得“重庆市劳动模范”、 “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 “直辖十年重庆建设功臣”,“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发表论文20余篇,发明专利2项。

关于振兴甘肃装备制造业的一点思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张旭东

(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学会部 兰州 730030)

摘要: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国家“十一五”规划将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工业发展战略将进行重大调整。装备制造业在甘肃产业结构构成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支撑和带动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行业发展趋势看,装备制造业已经呈现强劲复苏态势,抓住机遇。迎接改革开放以来装备制造业最大的黄金发展期。

关键词:装备 制造 解决 问题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国家“十一五”规划将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工业发展战略将进行重大调整。装备制造业在甘肃产业结构构成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支撑和带动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行业发展趋势看,装备制造业已经呈现强劲复苏态势,抓住机遇。迎接改革开放以来装备制造业最大的黄金发展期。

1现状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的资料,2006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271户,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5.5%;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4.52亿元,占7.08%,比上年增长22.07%;主营业务收入129.48亿元,占5.31%,比上年增长21.6%;利润总额4.21亿元,占3.9%,比上年增长1.6倍,利税总额9.01亿元,占3.44%,比上年增长59.5%;从业人员约8万人,占12.1%。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业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三个子行业的经济总量指标约占整个装备制造业的75%左右。

“十五”末,全省装备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比“九五”末的2000年增长46.5%,年平均增长7.9%;实现销售收入比“九五”末的2000年增长61.1%,年平均增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