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振兴特色制造产业促进西部科学发展
48622200000011

第11章 甘肃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10)

与科研院所建立了4个技术中心和分中心,并与清华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甘肃机械研究院等建立了紧密联盟,通过优势互补,借智、借力、借势,实现多边的共同发展。把院所的研究成果向企业转化,使公司有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高科技产品,效益十分可观。

与此同时,我们把眼光放远,走出国门,寻求国际机床行业的制高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厂就与法国索米亚公司合作,引进法国技术,生产了肖莱车床,九十年代又先后与瑞典SMT公司、美国CUBIC公司、美国S&S公司合作,引进数控车床制造技术;21世纪又与法国SOMAB公司和德国WMH公司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

星火机床通过承担大型数控超精密镜面加工设备[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与清华大学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

与兰州理工大学合作先后在深孔钻、专用镗床、车削中心、轧辊磨床、数控轧辊磨床等项目中取得了成功,并共同建立了联合技术中心。

与西安理工大学合作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上取得了成效。大大提升了星火机床产品的水平,并共同建立了联合技术中心。

此外,还与华东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海大学、湖南大学、燕山大学、甘肃省机械研究院等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开展了多项前瞻性科研开发工作,以增加技术储备。创新增强势,强势促发展。星火技术中心现在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通过合作,有效地提高了公司技术水平及设计开发能力,熟悉和掌握了世界发达国家机床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实现了与世界机床市场的接轨,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今天,规划星火发展的明天。

3.4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龙头。建立由决策、评审、管理、实施四个层次构成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在企业内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夯实创新基础,是以企业为主体创新体系建立的重中之重。星火机床为了保证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加强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

几年的创新实践充分证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决策层要有足够的权威,主要职能是对公司重大技术创新、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合作和技术发展规划,以及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技术队伍建设等进行决策。评审层是企业的专家委员会,其职能是对重大技术创新、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合作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包括可行性研究以及技术论证,同时,对在建项目或已完成的科研、技改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对外部提供的技术成果,进行论证和评价等。专家委员会是技术创新实行民主决策、专家咨询的重要一环,是技术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管理层的职能是对企业的技术部门、技术队伍、科研机构(含外部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并提出公司技术发展规划、技术创新课题和政策性建议,并对已投项目进行全程监督管理。实施层是企业各技术部门,其职能是把决策批准的项目,组织所属机构和技术人员进行实施。

3.5开展科技攻关、工艺突破口、合理化建议等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使企业自主创新立体化展开。

星火机床的技术创新是多层次的组合,从研发设计到实施,需要全方位的创新配合。最高层次的由核心技术人员甚至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支持的科技攻关,中间层次的由实施技术人员承担的工艺突破口、实现层次由企业广大员工参与的合理化建议,三者缺一不可。为了实现三者相互配合,立体化展开,企业要建立有效的创新利益分享机制,使参与创新工作者的风险和利益对应,投入和产出对应。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企业的全员有热情投入到创新工作中,要建立有效的培训提高机制,保证人才能满足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需求。

4 体制改革,管理机制创新

2002年星火机床进行了改制,改制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机制创新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企业每年有大的发展思路的创新,每月每周都有创新点。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公司以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为主要形式,开展文明生产活动,实现精细化管理,为做世界一流产品提供保障。在生产流和创新上,我们有很多比较科学的做法,最近提出:改变传统物流管理,变平面存储为立体存储,变平面物流为空间物流,这样既然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资源,而且通过相

4.1规范改制,建立和完善了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以实现快速反应为宗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使星火机床产权更加清晰,权力职责双到位。决策、执行节奏明显加快。

4.2分配制度实行差别化

结合企业实际,我们提出了淡化工资概念,强化收入意识。强调收入的“活”化,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和贡献挂钩。在企业内部本着“能力高低决定分工不同,分工不同决定分配方式的差别,分配方式的差别决定收入水平的高低”的原则,同时实行超过7种的分配办法。以此根据贡献的大小拉开了收入的差距,目前公司“活”收入比例超过了全部收入的80%。

4.3组织结构实行扁平化

星火机床在改制前,各类职能部门49个,总厂一级的管理辅助人员就有600余人,中层以上干部100余人,管辅人员和生产一线人员的比例是1:3。臃肿的机构,大量的冗员,使得推诿扯皮现象比比皆是,快速反应根本落不到实处。改制后,公司现有管理处室18个,管辅人员精简到了200余人,中层以上干部减少到了50余人。管理层级少了,人员少了,决策、执行节奏明显加快,有效地保证了企业的高效运转。

4.4用人机制实行单首长负责制

我们在企业内部实行单首长负责制。每年一次,从总经理开始,一级聘一级,而且只聘一把手。需要聘副手的,由一把手提出名单,报公司考评任命。出现问题,全体班子解聘。单首长制的实行,有效解决了企业内部的内耗问题,保证了步调一致,政令畅通。在实行单首长制的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干部的监督考核力度,每年一次的民主评议,对群众反映大的干部坚决予以调换。目前,在星火机床,干部能上能下真正落到了实处。

星火机床创新的源动力来自于对“活下来”的极度渴望,对“活得好”的不懈追求和对“活得更好”的美好向往!也就是从生存、发展、走向卓越的不断奋斗过程!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的保证。

“星火离倒闭永远只有八个月”,此话将永远激励星火人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永远构建动态中的和谐。

产学研合作加速产品技术创新——重庆机床集团技术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的实践和思考

廖绍华

(重庆机床集团 重庆400000)

摘要: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直辖市重庆主城区南郊的长江之滨——巴南区道角,是中国专业制造圆柱齿轮加工机床的国有大型一档企业,国家一级企业。1940年建厂,1953年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滚齿机,是中国制齿设备诞生的摇篮,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成套制齿装备生产基地,世界上齿轮加工机床产销量最大的制造商。

关键词:合作 产品 技术创新

1重庆机床集团技术创新的探索

1.1重庆机床集团基本情况简介

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直辖市重庆主城区南郊的长江之滨——巴南区道角,是中国专业制造圆柱齿轮加工机床的国有大型一档企业,国家一级企业。1940年建厂,1953年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滚齿机,是中国制齿设备诞生的摇篮,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成套制齿装备生产基地,世界上齿轮加工机床产销量最大的制造商。中国金切机床标委会齿轮机床标准分会归口管理单位,负责制订齿轮机床国家、行业标准。目前,公司资产总额愈10亿元。预计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5亿元。

1.2重庆机床集团自主创新之路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机床行业面临困境,国内机床市场绝大部分被境外生产商所占有,齿轮机床也不例外,作为行业排头兵企业的原重庆机床厂陷入了巨额亏损的泥潭。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我国机床市场上的国产化占有率不足30%,国外生产商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而数控机床高端领域,国产化的占有率更是低于25%。国内齿轮机床生产企业同样面临以下问题:①技术相对落后;②普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及关键核心技术;③产品主要以低端产品为主,缺乏市场竞争力;④在数控机床品种、规格及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耐用性上同国外先进产品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作为中国第一台制齿机床的诞生地,重机仅1998年的亏损就高达4000万元,累计亏损近亿元,对于当年销售收入仅有4700万元的重机几乎濒临“停摆”的边缘。

针对这种局面,重庆机床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苦苦地思索着如何走出困境。在数十次走访不同用户及合作单位后,于1999年5月果断地提出要以“实现数控机床产业化”为目标,以“数控机床的开发要跟踪高级型、发展普及型、扩大经济型,以满足不同层次需要”为方针,大力开发数控齿轮机床,以产学研用合作为纽带,引领行业走技术创新之路。通过订单驱动和引导市场需求的方式,追随时代潮流开发新一代名品,运用模块化设计研发高档次产品,使用共性技术覆盖普通产品,以数控技术改进经济型产品,全面提升核心技术能力和水平。开始了全面实施数控机床产业化的进程。

2000年以来,重庆机床集团成功组织钱江、青山、东安、上汽、神龙等重大项目。开发出一系列产品,如:开发成功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YKS3120/YKS3132系列六轴四联动数控高速滚齿机,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媲美,被东安汽车、上汽齿、重庆青山等公司大批量采用。成为中国齿轮行业高档数控滚齿机的主力装备;开发成功的国家重点新产品YKX3132M系列数控高效滚齿机,成为中国重型汽车齿轮加工的绝对主力装备;以及取代进口的国家重点新产品YK4232系列数控剃齿机,迫使进口同类机床降价50%并被要求收购贴牌返销中国市场的Y8406CNC7七轴数控滚轧机。通过联合重庆大学等高校,重庆机床集团先后承担“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创新研制项目1项、国家产业技术成果资金转化项目3项、国家火炬计划3项等项目,通过重庆市经委申报项目50余项,通过重庆市科委申报项目30余项。重庆机床集团牵头,进行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加速新产品开发,3种产品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11种产品被评为“重庆市重点新产品”,10种产品被列为“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2007年12月底,由重庆机床集团联合重庆大学、重庆工学院承担的“数控高效制齿机床成套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简称数控制齿机床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前期研究成果获得2006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重机始终坚持“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增值服务”经营服务理念,企业已发展成为国内齿轮加工机床行业排头兵。近年来,重机年均开发新产品近40种;新产品产值率50%;齿轮机床数控化率60%以上。作为国内机床行业强项产品的国产齿轮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高于机床行业平均水平20%~30%。“重机牌”成为中国齿轮加工机床第一品牌,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主导产品数控齿轮加工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在60%以上,产品销往美国、日本、韩国、法国、印度等58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快速增长,连创历史最好水平,齿轮机床年产销量近2000台,为齿轮机床行业年总产销量的40%以上,综合经济效益指标在全国112家重点金切机床企业中排名前列,并引领齿轮机床行业成为国内金切机床市场自给率超过60%的少数几个行业之一。

2重机与重庆大学等高校产学研合作加速技术创新

2.1产学研合作模式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要求。2007年7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到重庆机床集团视察,对重机继续传承和发展核心技术提出殷切希望,特别强调企业要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原始研发和基础技术的积累,掌握技术主动权,提升市场竞争力,抓好国内、国际市场,进一步占领国际市场制高点。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庆机床集团始终坚持将产学研合作作为企业科技进步和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手段,并与国内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充分发挥高校院所的人才及科研优势,利用企业的设备、制造优势,培养各类技术人才,提高新产品开发起点,推进新产品产业化进程。重庆机床集团在与各高校合作过程中,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渠道、合作方式,逐渐形成多种产学研合作模式:

(1)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加速高校的技术研发与重机产业化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