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48612200000021

第21章 机体需要的种类(4)

人为什么在异性面前会感到特别害羞甚至手足无措?这是自尊心在起作用,是自然界的设计。其一,让你在异性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以便得到异性的青睐,更好地择偶和繁衍后代。其二,是为了防止男女之间的乱交,而乱交不利于物种的繁衍。性需要人人都有,如果没有性的制约机制,乱交必然泛滥成灾。害羞让人谨慎、自省,维护个人隐私;害羞会使人自觉遵守社会道德,不好意思去欺负人、做坏事、偷懒、麻烦人;在你打算做、准备做或正在做错事的时候,你会因害羞而停止。

尴尬是羞愧的一种心理表现。人在尴尬时,常常会回避与他人的眼神接触,将脸掩盖起来——要么用手挡住眼睛,要么把头转到一边,之所以如此,是怕丑。

一个人在被当面夸奖时为什么有时会感到不好意思(羞愧),特别是面对一个劲地夸奖会坐立不安?这是因为在被人夸奖时表明他已经得到他人的承认,此时谦虚,更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相反如果趾高气扬,则会刺激他人的好胜心、嫉妒心,引起反感。

[人性百题]

人在受了委屈时为什么会心酸流泪?

人在受了委屈时为什么会心酸、流泪?所谓委屈,是自己的努力、辛劳被人误解时所产生的情绪,这种情绪源于自尊心,委屈是自己的辛劳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被指责或贬低的结果。2011年亚运会上,一位运动员看到一位礼仪小姐长时间手托奖品吃力的样子,就帮她托了一下,没想到礼仪小姐当即流下了眼泪。这是为什么?在小姐们看来,观众只看到她们出现在主席台上的潇洒,而不知她们长时间手托奖品的辛苦,她们感到委屈。当有人理解她们、帮助她们,她们的委屈就被解除,从而流下委屈释放的眼泪。理解是什么?是承认,是尊重。

十、好胜的需要(好胜心)

群居动物中地位问题十分重要,因为地位决定个人在群体中是否具有获得食物和异性的优先权。好胜心是由群居动物中争取生存优势和择偶优势而生。人的好胜心,表现为人的一种争强好胜,不服气,不服输,不甘失败的情感。那种一心想出人头地的志气,那种事事争先的劲头,那种“看是你行还是我行”、“我就不信这个邪”的激情,那种不愿碌碌无为、虚度年华的雄心,都是好胜需要的表现。我们常常看到,在乒乓球比赛竞争激烈时,谁得了一分,就会握紧拳头攥一下劲,或大喊一声。

有一天,我看见一对4岁多的表兄妹在争夺一根红色的绳子,争得不可开交。当他们的母亲发现时,立刻找了几根同样的绳子给自己的孩子,叫其松手,可他们谁也不肯松,结果只好将他们的手剥开。此时小表兄哭了,小表妹撅着嘴,母亲们用一把红绳子哄他们,也无济于事。母亲们不知道,孩子们一旦争起来就不是为了得到绳子而争,而是各自的好胜心(可能还有自尊心)不容他们在争夺中失败。

人之所以对打牌、踢球、电子游戏等活动十分喜爱,故事、小说、电影中的胜与败、输与赢之所以能激发人的情绪,都是因为人的好胜心的存在。“激将法”之所以有效,也是因为人的好胜心。你说他不行,蔑视他,就会刺激他的好胜心,你越是说他不行,他就越要逞强。一些人之所以着迷于网络游戏,好胜心、好奇心起主要作用。游戏中有竞争、比赛、胜败、高分、低分、升级等,这最能激起人的好胜心,使人较劲,让人入迷。

[人性百题]

人的“逆反心理”是好胜心的表现吗?

人的“逆反心理”是好胜心的表现。一个人的行为遭到别人的反对,服从就等于投降,这是人的好胜心所不容的。所以,别人越是反对,就越会激发他的好胜心,就越是要这样做。正因为如此,有些青年男女谈恋爱,父母越是反对,他们就越要谈下去,反对得越凶,他们就越坚决。

越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越能激发人的好胜心。刑警与犯罪分子较量之所以不惧危险、越斗越勇,原因之一是因为这项工作富有挑战性,在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中能够强烈地激发刑警的好胜心。

最能说明好胜心存在的是人们在各种比赛活动中的表现,即使是与名利无关的纯粹娱乐的活动,也都全力争胜。比如平日与人打牌、下棋,本是玩的,并没有名利之争,但在玩的过程中谁都想胜,谁也不让谁。正因为人有好胜心,比赛活动才得以举行,才有意义。

好胜心更多的满足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之中。如做一件事总是力求做完、做好,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激起“我不信斗不过你”的劲头;在科学研究有所发现的时候,会产生“一定把它搞出来”的欲望;在与人发生矛盾的时候,会蔑视他人,不服他人,从心里发出“与我斗你还嫩点”的声音。

正确(真理)就是胜,错误就是败,人的好胜心必然使人追求真理、承认真理、坚持真理。说真话,不说假话,是人的天性。人一旦发现了真理,就有了主张真理的冲动,即使是观人下棋,你看出一着好棋,会憋不住说出来,甚至直接动手走这招棋。

好胜心必然导致人们羡慕成功者,崇敬英雄、伟人。羡慕、崇敬是人追求的反映。谁对什么最感兴趣,梦寐以求,就羡慕、崇敬这方面的英雄。所以,科学家、小说家、作家、画家、数学家、歌星、影星、名模、名医、思想家、革命家、卓越领导人就成了人们羡慕、崇敬的对象,就有了那么多追求者、羡慕者、崇拜者。人们在观看革命英雄主义的影片或伟人的传记时常常会激起一番激情,这种激情主要就是好胜心。不久前,我又一次地观看了《英雄儿女》这部影片,王成在战火中勇敢杀敌所展现的英雄气概,王芳演唱《英雄战歌》时部队群情激奋的情景,又一次深深地感动了我。

权力就是地位,有权就是强胜,强胜了就有食物、领地、异性。所以,好胜必然导致人们羡慕、崇拜权力,追求权力。

好胜心与自尊心是不同的,人的自尊心是自律性的,而好胜心是自强性的。自尊心受损产生羞耻感,好胜心受损会产生一股不服气、不示弱的劲头。好胜心就是要胜,下棋要胜,打牌要胜,足球场上要胜,一件事不做完不罢休,不做好不甘心。好胜心的满足不取决于他人,而是自我满足、自己要胜、不甘失败。在足球比赛中,胜利者的狂喜跳跃、进球队员的绕场狂奔、脱衣挥舞,是在胜利之时而不是在观众鼓掌欢呼之后。好胜不图虚荣,即不要名义上的胜,而要体现自己价值的胜。强者并不愿意与弱者交手,强强竞争方显英雄本色。

好胜心有个特点,一旦被激起,其情感在斗争中或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越演越热,以致成为一种渴求胜利的十分强烈的冲动。这种冲动有时会攫住人的整个情感,使人一门心思地埋头工作,疯狂似地奋战绿茵,不顾一切地拼死疆场。好胜心的满足会出现狂喜。一场足球比赛经过90分钟的激战一方大获全胜的时候,队员们那种或狂奔、或抱头痛哭、或把教练抛向空中的狂欢情景,是多么地激动人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胜利的喜悦”。从幸福角度来说,又有什么比此刻更幸福呢?

[人性百题]

人争强好胜是为了名利吗?

有人说,人求胜是为了名利。追求名誉属于尊重的需要,它追求的是他人的承认和肯定。对好胜心来说,胜就是目的。从这个目的出发,人们做事、奋斗、比赛并不是为了金钱和勋章,而就是为了胜利、成功。一个人玩电子游戏,他没有竞争对手,身边没有旁观者,这里压根儿没有名和利,可他劲头十足,一次次想得高分,甚至像着了魔,时常不辞辛苦地通宵奋战。这里的“胜利、成功”不是空洞无意义的,而客观上代表着他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胜利者不是想到地位才喜悦,而是胜了就喜悦。“成功”与“地位”的联系已客观地融在好胜的心理机制之中。

好胜心是科学研究的根本动力之一。一个人发现了科学的东西,就有一股劲要把它搞出来,这个发现越重要,劲头就越足。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本领,科学发现是能力的重要体现,而能力代表人的价值。人有了价值就有了地位。从根本上说,地位不取决于荣誉、头衔和奖金,而取决于你的本领和价值。所以,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主要并不是追求荣誉、头衔和奖金,而是追求科学发现的最终的成果,追求他的科学发现被社会公认和广泛采用。

十一、安全的需要(恐惧感)

恐惧感由保护机体的生存而生,它追求的是心理的安全。人的安全需要的本质是对人的生命保护,而不是财产保护。我们平时所说的安全是广义的,它包括人认识到的事关生命、健康、财产保护的需要,而不是心理上的安全需要。

在你死我活的生存斗争中,生物个体时刻经受着来自自然界各方面的侵袭,机体随时会受到伤害,以致死亡。所以所有动物都有保护机体、避免伤害的本领。如牛的角、象的长鼻、兔子的奔跑、龟的壳、马蜂的毒刺等等。

人情感方面的安全需要是动物保护机体能力的发展,是心理方面的保护机制。高等动物都有情感方面的安全需要。人的安全需要源于类人猿的安全需要。美国有位心理学家Harlow在实验室养了一群猴子,这些猴子出生后从未和其他猴子接触过。一天,他在实验室里放了两个用金属丝做的“妈妈”,其中一个在金属丝表面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绒布。金属妈妈那里有食物,而绒布妈妈不提供食物。结果是,猴子在从金属妈妈那里获得食物后,其余时间则更愿意和绒布妈妈在一起;当它们受到惊吓时,不是奔向有食物的金属妈妈,而奔向绒布妈妈。猴子把柔软舒适的绒布妈妈当成了自己的妈妈。在动物界,母亲是幼子安全的保障,幼崽依恋母亲是普遍现象。猴子喜欢与绒布妈妈在一起和受到惊吓时奔向绒布母亲,正是在寻求保护,获取心理的安全。这充分说明,猴子不仅有食物的需要,而且有着心理的安全需要。

人类婴儿的安全需要表现得尤为明显和强烈。喧闹、尖叫、大声说话、雷电、物体碰撞等一切稍大的声响都可能使婴儿惊恐而啼哭,他们急切地投入母亲的怀抱。让一个儿童面对陌生的环境、人物、物体,儿童会发疯似的依附于父母。可以说,婴儿最大的心理需求是安全感。

人对自然灾害、对人世间的一切危险都会感到恐惧。这种情感常会使你提心吊胆、心惊胆战、甚至惶惶不可终日。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安全需要并非时时显露出来,并不与其他需要争夺天下。然而当安全受到威胁时,整个机体就会被调动起来,人会惊恐万分,不顾一切地逃跑或与之战斗。即使此时几天几夜没吃没喝、身受重伤,也会全力避险。

恐惧感是很强烈的,以致对一些虚幻的东西也怕得要命。比如许多人怕鬼。白天听了鬼怪故事,夜间就不敢独自走路,不敢跨进黑暗的房间,屋内的一切声响和朦胧的影子,都可以使他们躲在被子里簌簌发抖。许多人理论上不相信鬼神,但心里还是怕,自家房子里即使有钢门钢窗,半夜里也不敢在黑暗中走动。有一对小夫妻陪一个朋友在家看碟片,出于好奇看了有关“鬼”的故事,结果夜里一人上厕所,二人作陪。人做梦也常常陷入恐惧之中,如梦见蛇,人们害怕极了,拼命地躲避、逃跑,甚至惊叫起来。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并不怕蛇,但梦中却怕得要命,这些都是人的安全需要的真实表露。

人最大的恐惧是对死亡的恐惧,即特别怕死,这是动物求生之必然。可想,人如果都不畏惧死,对死亡无所谓,那就不得了,人会随意结束生命。人为什么见到人的尸体,甚至听到“尸体”、“癌症”等词语也会害怕,是因为这些东西意味着死亡。几年前,有一位50多岁的老乡来上海看病,家乡诊断是肺癌,刚到上海时,我见他已被吓得脸发白、腿发软,上楼要两个人架着。当上海诊断不是肺癌而是肺炎后,他一下子来了精神,轻松自如地上了五楼。回到家乡,为庆贺自己“死里逃生”,他放了一卡车烟花鞭炮。

平日,人们对安全的企求表现为对和平、安定、祥和、秩序、稳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需求;对自然灾害、动乱、战争、暴力、流血、疾病、死亡的厌恶;恐高、怕陌生、怕蛇;喜欢光明和人群,躲避黑暗、孤单和荒野。在居住上,注重的是邻居众多,小区防范严密,自家防盗门窗坚固。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和生命,而且还为了寻求心里的舒坦,使自己睡得安稳、住得放心。

十二、复仇的需要(仇恨心)

复仇的动力是仇恨心。仇恨心是由惩戒侵犯者、保护自己而生。

有些高等动物就具有仇恨心,会记仇、会报复。大象、猴子报复人类的事例是我们熟知的,除此之外,狼也有仇恨心。2010年6月初,吉林省榆树市双羊村一村民发现,同村村民张志立爷爷的坟被一只母狼扒了一个大洞,里面有11只小狼崽。祖坟成了狼窝,张志立觉得很不吉利,随即让几个村民把小狼都抱走了。母狼伤心欲绝,于是开始四处寻找,大肆报复。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母狼常在晚上发出嚎叫,始终不离不弃地在附近几个村庄转悠,并时常猎杀、叼走村民的家禽家畜。隔壁长寿村有一户人家毛占学抱走两只狼崽,母狼听见了它们的叫声。这可不得了,尽管毛家有一条恶狗,母狼不仅总是在他家周围转来转去,而且陆续叼走他家的两窝鸡崽和几只大鸡。母狼“大闹村庄”,弄得几个村庄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抱走小狼的几个村民不得不把小狼都送到了吉林省野生动物保护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