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华人十大科学家:杨振宁
48606200000003

第3章

几排低矮的平房,东倒西歪地排列在那里,上为铁皮做成的顶棚,下是坑坑洼洼的地面;没有明亮的窗户,没有像样的桌椅。这就是西南联大的校舍——一个造就了大批饮誉中外的科学精英的地方。

后来成了著名物理学家的杨振宁曾多次深情地回忆说,他的根是在西南联大这片沃土中扎下的。

1.考入西南联大

1938年2月,杨振宁全家来到了四季如春的昆明。这时的北方,依然是雪花飘飞的季节,但在这里,却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全家人刚刚安顿好住处,振宁就沉不住气了。他郑重其事地对父亲说:“爸爸,我要赶快上学,课程耽误得太多了。”

父亲认真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儿子,圆圆的脑袋,那种执著又稚气的神情把父亲也逗乐了,心想儿子确实是长大了。

“好!我马上给你联系学校。”

听了父亲这句话,振宁高兴地回屋里看书去了。经过父亲多方奔走,振宁进入昆明昆华中学高二年级继续读书。

转眼间半年时间过去了。夏天里的一天,杨振宁忽然听人说,教育部最近宣布了一条规定,所有学生不需文凭,可按同等学历报考大学,振宁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

父亲想了想说:.“我同意你提前报考大学,凭你的学习成绩,一定会考上的!”

得到父亲的鼓励和支持,振宁高兴极了,他一蹦三跳地向报名处跑去。

在报名处,他拿到了一份准考证,号码是“统昆字第0008”,考位是第一考场8号,由此可以看出,他是第8个来报名的人。不久,考试的结果出来了,在众多的考生当中,振宁的成绩名列第二。这时,由清华、北大、南开合并而成的临时大学迁到昆明后,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教育中心。

杨振宁接到了这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了西南联大的一名学生。振宁报考大学时,报考的是化学系,他非常喜欢化学,常常被那些神奇的化学反应所吸引。没想到进入大学后,物理学对他又产生了巨大的魅力。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新认识,超过了人类几千年认识的总和。新理论不断创立,新思想不断涌现,新发现层出不穷。当杨振宁跨入大学校门的时候,世界科坛正在为开创核能时代而进行着最富有开创性的工作,核裂变即将发现。正是这些重大的科学成果,使杨振宁把目光和兴趣转向了物理学。经过慎重考虑,他正式向学校提出了请求,要求转入物理系学习。他的请求很快得到了批准。这时的西南联大,条件是非常艰苦的。教室是一排排东倒西歪、低矮破旧的小平房。房顶是铁皮做的,地面是用土填的,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窗户没有玻璃,只好用纸糊上。夏天,铁皮顶棚被火辣辣的太阳一烤,室内的气温比外面还高,热得人喘不过气来;冬天,寒风从窗缝、门缝里吹进来,把课本纸张吹得哗哗作响,教室里又成了冰窖。最令同学们难以忍受的是下雨天,一阵大雨过后,室外已是阳光灿烂,室内却叮咚之声不断,地面变得一片泥泞。同学们风趣地把这种教室称做“冬凉夏暖”。宿舍是一个个大房间,每个房间有20张双层床,40个人住在一起,拥挤不堪。生活方面更是艰苦,不仅蔬菜供应不上,连主食也吃不饱,学生们一个个面黄肌瘦。开饭的时间到了,大家蜂拥着走进食堂,可是令人不解的是,一部分同学第一碗盛的饭很少,振宁一开始觉得奇怪,后来才明白这些同学是为了争取时间,赶快吃完第一碗好去盛第二碗,动作慢了就要饿肚子。这里的教学设备也非常简陋。实验室的设备少得可怜,比较贵重的仪器每次用完,都要放到一个很大的空油桶里,再放到地下的防空洞内,为的是躲避敌机的轰炸。图书馆的藏书也很少,学校订的各种杂志往往需要一两年以后才能收到。学生使用的作业本都是用很粗糙的纸订成的,厚薄不匀,一写一个洞。艰苦的条件,恶劣的环境,并没有难住西南联大的师生们,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认真地工作着,学习着。

杨振宁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始了对他一生都有着重要影响的大学生活。

2.优秀的教师群体

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西南联大的物质条件是艰苦的,但师资力量却是国内一流的。这里人才济济,汇集了当时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国文课是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不论什么专业,第一年都要开这门课。

杨振宁在中学时,国文成绩就一直很好,现在更令他高兴的是,这里的国文课都由一些著名的教授来上,这些教授都在语言学和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散文家、诗人朱自清,诗人、学者闻一多,语言学家罗常培、王力等。

这些教授知识渊博、专业精深,并且每人只讲一两周课,讲授的都是他本人最精粹、最拿手的部分。振宁从这些国文大师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他的国文知识更为深厚。联大的校歌是一首《满江红》,词是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填的: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需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振宁平时就爱读古诗词,祖国沦陷,人民流离失所的经历使他对这首校歌更加喜爱。每当一天紧张的学习结束后,他就独自一人在校园里漫步,这时,他会一遍又一遍地用深沉的音调唱上几句“中兴业,需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来抒发胸怀。数学是理论物理学的重要工具。

在西南联大,数学教师的阵容也是很强大的。这里,有像杨武之、姜立夫、江泽涵等中年数学家,也有一批像陈省身、华罗庚等著名青年数学家。陈省身教授是1937年从德国汉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归国的。华罗庚当时刚从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回来,留学期间,他先后在英、苏、印度、法、德等国的杂志上发表了18篇论文。振宁从他们那里,受到了很严格的数学基础训练,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给他们上普通物理课的是赵忠尧教授,赵教授在物理学上曾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他是擅长实验的物理学家。由于当时正是战争期间,许多物理实验都无法进行。为了给学生们创造实验条件,他和张文裕教授一起,带领学生冒着敌机轰炸、扫射的危险,到处收购废铜烂铁,想建一座小型加速器,但动荡的时局,恶劣的环境,使他们的这个打算成了泡影。

在离开北平来昆明的路上,赵教授一直随身携带着50毫克镭,在西南联大,他就利用这50毫克镭,开展了人工放射性元素实验。他的这种敬业精神,给振宁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杨振宁还跟张文裕教授学习了原子核物理学,张教授曾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原子核物理学在当时是前沿学科,全国只有少数几所大学开设这门课。这门课使振宁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大学二年级时,吴有训教授给他们上电磁学课,周培源教授给他们上力学课,振宁从他们那里,都获益匪浅。

在西南联大物理系,还有叶企孙教授、饶毓泰教授、王竹溪教授、霍秉权教授、朱物华教授、吴大猷教授、郑华炽教授、马仕俊教授、许贞阳教授等等,他们都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界的风云人物,都在物理学领域做出过重要贡献。正是这个优秀的教师群体,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知识精英,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对于后来成了物理学家的杨振宁来说,西南联大的学习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后来他曾深情地说,此生在物理学上的见识、眼界、胆略、鉴赏能力和基本态度,都是年轻时在中国获得的,是在西南联大这块沃土上扎下根的。

“想起在中国的大学生活,对西南联大的良好学习空气的回忆总使我感动不已。联大的生活为我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3.课外生活

1940年9月30日,空中传来了一阵轰鸣声,接着刺耳的警报声响了。

“快跑啊,敌机来袭击昆明了!”

联大的师生停止了工作和学习,蜂拥而出,到野外或防空洞去躲避。振宁全家也及时地躲到了防空洞里。敌机飞走了,人们陆续回到学校。振宁全家来到自己的家门口,大家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租赁的房屋被炸弹炸得面目全非,少得可怜的家当几乎化为灰烬。

父亲脸色铁青,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母亲在暗暗地垂泪。

父亲安慰母亲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无柴烧,只要全家平安就好。”

最令父亲和振宁心痛的是自己的书籍,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损失。振宁从别处找来一把铁锹,从断壁残垣中挖出了几本破烂不堪的书。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振宁全家和许多联大的教授们一样,离开了昆明城,到农村租农民的房子住。他们全家搬到了昆明西北郊的龙院村,开始了更为艰难的生活。

这里是穷乡僻壤,一切现代化的东西在这里是见不到的。没有铁路、公路,没有邮局、电话,没有自来水,连照明的电灯都没有。白天,可以看见蛇在屋梁上爬行,夜深时还能听到阵阵狼嚎。刚搬到这里时,振宁和弟弟们都很不习惯,经常问父母:“咱们什么时候才能搬回去呢?”

这里物价飞涨,物资奇缺,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很难维持全家人的生活。

“教授教授,越教越瘦”就是他们生活的写照。当时流传这样一个笑话,一天,一位教授在街上走,后面跟了一个要饭的,一直跟了一条街,教授身上实在没有钱,不得不转回头说:“我是教授!”

要饭的一听便走开了,因为连乞丐也知道,教授们的身上是没有钱的。从联大到龙院村,有十几公里的路程,父亲只能每周回来一次。这天是星期六,是父亲回家的日子,母亲早早地做好了饭等全家到齐后一块儿吃。可是等啊等啊,一直不见父亲的影子,全家人都为父亲捏了一把汗。母亲更是坐卧不安,不停地到门口去观望。门外一片漆黑,又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偶尔传来几声狗叫声,更增加了夜的恐怖。不知过了多久,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啊,爸爸回来了!”

振宁飞快地跑去开门。等他迫不及待地打开屋门时,不禁愣住了,父亲浑身是泥,多处受伤,原来由于天黑路滑,父亲走在崎岖而泥泞的堤埂上,滑到了埂下的水沟里,费了好大劲儿才爬起来,车也摔坏了。看到父亲这样,大家心中都是阵阵酸楚。当时除振宁外,几个弟妹都很小,最大的才有12岁,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可是龙院村没有学校可上,父亲心中十分着急。

后来,他就常从联大图书馆借画报和其他书籍回来给孩子们看,如《伦敦新闻画报》、《世界数学名人传》等,还经常给孩子们介绍自己在美国读书的经历,鼓励孩子们要好好读书。振宁家的墙上挂着一块小黑板,父亲常常和振宁在黑板上讨论数学问题,黑板上总是画满许多几何图形和一些奇奇怪怪的符号。一次,当他们讨论得正热烈的时候,小弟弟慌忙跑过来,仰着脸问哥哥:“香蕉在哪里?我要吃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