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华人十大科学家:杨振宁
48606200000018

第18章

杨振宁,一个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他在母亲面前是个好儿子,在妻子面前是个好丈夫,在儿女面前是个好父亲。

现在,他已经77岁了,77岁在人生的旅途中已属暮年,但他在学术上炉火纯青,他的事业仍如日中天,他还在一刻不停地向前走。

1.幸福的家庭生活

幸福的家庭生活,是杨振宁事业有成的重要的因素。

杨振宁有三个孩子,儿子杨光诺、杨光宇,女儿杨又礼。

杨振宁虽说爱妻子、爱儿女、爱这个温馨的家,但由于学术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来照顾家里。

在三个孩子很小的时候,杜致礼就放弃了自己的工作,专门在家里照顾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那时候,他们也曾度过一段艰辛的日子。

“振宁,孩子们一天比一天大了,要让他们从小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我想把他们送去学音乐和绘画,你看可以吗?”

有一天,致礼向丈夫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好啊!让孩子们从小就受到艺术熏陶,这对他们一生都很重要,只是我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他们,这就全靠你了。”

从这天起,杜致礼就母兼父职,亲自接送三个孩子去学琴、学画、学吹小喇叭。三个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相继进入了小学,学校离家还有一段距离,每天都是妈妈开车接送,孩子们对这些早已习惯了。儿子喜欢打球,爸爸妈妈都非常支持。可是有一天,家里突然接到了学校的电话:“喂!你们的儿子打球摔伤了,请你们立即到医院来!”

放下电话,杜致礼急得不知所措,赶快开车来到医院。儿子摔得很重,伤到脾脏,血流不止,需要做大手术,杜致礼心疼得直掉眼泪。而这时候,杨振宁却远在波兰作学术演讲。为了不分散他的精力,杜致礼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切,没有告诉丈夫。直到杨振宁从波兰回来,才知道家中发生的事。看到儿子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作为父亲的杨振宁心里难过极了。

杨振宁虽然不能在家里和妻子儿女朝夕相处,但他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家里的每一个人。他的二儿子喜欢长跑,特别喜欢参加马拉松跑。这可是一项高强度、危险性很大的运动,杨振宁常常要为儿子的安全担心。有一年,儿子又要参加马拉松比赛,恰在这时,杨振宁不在美国,他听说后十分着急,担心儿子的体力坚持不下来,为儿子捏了一把汗。

在那段日子里,他每天都要收听收看体育节目,经常往美国打电话询问。当听到比赛中没有人摔伤或出什么意外时,他才放下心来。杜致礼非常喜欢文学和音乐,也很喜欢雕刻,杨振宁在有限的闲暇时间里,和夫人一起欣赏音乐,到博物馆去欣赏各种各样的艺术品。石溪分校北门的不远处有一家漂亮的餐馆,这是一家典型的中国餐馆,中国宫殿式的建筑,大红的门窗,使每一个到此用餐的中国人都有一种到家的感觉。这里是杨振宁经常和朋友们一起用餐的地方,也是他和同事、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的地方,他也常带着家人来这里就餐。他喜欢这里的环境和气氛。饭馆老板也是一位中国人,50岁左右,性格很随和,他对杨振宁教授又敬重又亲切。

“杨先生,您要什么菜?”

老板敬重地问。尽管他对杨振宁喜欢吃的菜已非常熟悉,但每次都要问上一句。

“给振宁来一盘干丝炒肉丝,他最喜欢吃这个菜。”

只要杜致礼在场,她会毫不迟疑地这样回答。

虽说在美国生活了几十年,但杜致礼还保留了中国妇女那种传统的美德,把丈夫和孩子看得很重。她关心丈夫的身体,细心地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她被一家报纸称为“成功男人背后的伟大女人”。

2.送别岳父

1981年的元旦刚过,杨振宁夫妇就收到了一份国内来电:父亲病重。杜聿明早期就患有肾结核病,经手术割去了左肾,后又发生感染,病情加重,肾功能极度衰竭,住进了协和医院治疗。经过医护人员的大力抢救和精心护理,杜聿明几次转危为安。得到父亲病重的消息,杜致礼心急如焚。

杨振宁一面安慰她不要着急,一面四处联系为岳父找特效药。不久,杜致礼由美国飞回国内,一下飞机就直奔医院,来到了父亲的病床前。这时杜聿明病情很重,昏迷不醒。看到父亲病成这样,杜致礼的泪水忍不住簌簌往下掉,她拿出为父亲带回来的透析用药,交给了医生。这种药果然效果不错,杜聿明的病情得到控制,神志清醒了。杜致礼如释重负,她守在父亲的床前,喂饭喂药,和父亲拉家常。精心照顾了一段时间后,杜致礼告别父母,返回美国。杜聿明躺在病床上,自知病情严重,难以康复,回顾自己的一生,百感交集,写下了一份遗嘱,全文如下:余青年时,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救国思想之感召,投奔黄埔军校。自谓救国有路,乃全力以赴,不计其他,于东征、北伐、抗日诸役,均积极从征,略有贡献,后因对我国历史发展缺乏正确认识,乃致事与愿违,负疚万分!

1949年以来,受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眼界为之开阔,始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幸国家与人民不咎既往,给余再生之机会,且本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之精神,给余分配工作。多年以来,余更得政协常委与人大代表之荣誉,后半生能走上社会主义之光明大道,余深深感到幸运,誓以余年为国家做出贡献。余自分配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工作后,除负责审核各方来稿外,并撰写、整理辽沈、淮海等亲身经历诸战役之经过,还计划撰写抗日期间昆仑关、中缅印战区等战役之历史资料,以供史学家之参考及后代教材之用。年来宿病日趋恶化,深感时日无多,急望生前能完成各项任务,奈何力不从心,殊为遗憾!余以衰病之躯,竟达逾古稀之年,全仗国家医疗制度之照顾。病危期间,承蒙多方抢救,余夫妇深为感激。余妻曹秀清素知余志,余已嘱其率子女为祖国现代化继续做出贡献。病危深思,最关怀者一言而已:盼在台湾之同学、亲友、同胞们以民族大义为重,早日促成和平统一,共同把我文明古国建成现代化强国,为子孙万代造福!4月底,杜聿明的病情又突然恶化,肾功能全部衰竭,呼吸困难,不省人事。曹秀清急忙给女儿发出电报,让她速回国与父亲诀别。致礼接到电报后立即启程,于5月6日飞回北京。到首都机场已是下午6点多了,她思父心切,不顾旅途疲劳,驱车直奔协和医院。这时的杜聿明已不能说话,但心里似乎还知道是女儿致礼回来了,当女儿拥抱他时,他的眼里流出了热泪。5月7日上午7时27分,杜聿明停止呼吸,与世长辞,终年77岁。接到岳父病危的电报,杨振宁极为关切,但他正忙得不可开交,学术活动排得满满的,不能和夫人一起回国同岳父作最后的告别。岳父逝世的噩耗传来,杨振宁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完手头的工作,于5月22日回到北京。政协的领导为了使杨振宁能参加葬礼,把杜聿明的遗体告别和追悼大会的日期一推再推。

杨振宁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参加了23日岳父的遗体告别仪式,25日又在政协礼堂参加了追悼大会。会后,杨振宁与杜致礼搀扶着曹秀清,捧着杜聿明的骨灰盒到八宝山墓地安放。岳父的丧事刚刚办完,杨振宁顾不上休息,匆匆飞往日本,参加世界科学组织的会议。他总是这样匆忙,因为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在等着他。

3.母子情深

在许多场合,杨振宁都情不自禁地提起自己的母亲。

1987年11月,他在接受“新加坡新闻”记者的采访时,深情地说:“我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在10个月大的时候,父亲就到美国教学,前后共5年。所以,在我出生到6岁这段时间,就只有母亲和我两人相依为命,关系非常密切。

“母亲没有受过新式教育,旧式教育也受得很少。她的中文阅读能力是自学而来的。我头6年对中文字的认识也是母亲教的。她虽然没有真正受过教育,但她的意志非常坚强。

“30多年来,母亲一直保持她一贯刻苦勤俭的作风,为一家大小操劳。她是到了80多岁以后,因为精力比较不够才休息下来,真是八十年如一日。

“我本人的个性和作风,受到父母的影响都很大,也许可以说,明显的影响(如学术知识)是来自父亲,而不明显的影响(如精神气质)是来自母亲。到现在我自己年纪大时,从我和子女的接触中,我才深深体会到,母亲对我的成长所给予的熏陶和影响。母亲的勤俭朴实作风给我很大的影响。”

这些满含深情的话语,表现了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敬重和爱戴。

1984年,母亲已经88岁了。许多年以来,振宁都想把母亲接来美国,接到自己的身边,让母亲来看看美国,看看儿子离开家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这次,他借回国的机会,把母亲接来了。母亲来到儿子的家,全家人都为老人家的到来欣喜万分。致礼忙着为婆婆做最好的饭菜,光诺、光宇和又礼围在奶奶的身边,听她讲中国古老的故事,讲父亲小时候那些有趣的事情。这是一个难得的星期天,天气晴朗,微风徐徐。振宁亲自开车,陪母亲来到布鲁克海文实验室。这里对振宁来说,是个终生难忘的地方,他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最不平凡的岁月,他的两篇轰动世界物理学界的论文就是在这里写成的。布鲁克海文仍然是那样宁静,那样美丽。绿绒般的草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浓密的树林里时而传出一阵阵小鸟的鸣唱,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在路上跳跃出没。振宁陪着母亲来到了他原先的办公室。振宁告诉母亲,1954年,就是在这里,他和米耳斯创立了杨—米耳斯规范场。当时,这篇论文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越来越显示出耀眼的光辉。

杨振宁又告诉母亲,也是在这间办公室里,他和李政道多次交谈、讨论,在1956年写出了《弱作用中的宇称守恒问题》这篇令世界物理学界震撼的论文。这个地方对他的一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振宁慢声细语地娓娓道来,母亲认真地听着,她虽然不太懂儿子所说的“规范场”、“宇称守恒”等,但她知道,这些对儿子一定很重要,因此她频频点头。从这间办公室里出来,振宁搀扶着母亲,站在窗前的一棵大树下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母亲站在儿子的身旁,脸上流露出的全是喜悦和满足。母子俩又穿过树林,来到了布鲁克海文的国际村。这里是专为从世界各地来此进行学术访问和工作的科学家建造的。50年代,杨振宁一家就居住在这里。现在虽然房屋旧了,门窗也有了改动,但周围的环境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