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华人十大科学家:杨振宁
48606200000011

第11章

杨振宁虽然加入了美国籍,但那片培育他的故土,对他来说是永生难忘的:合肥老家的旧屋,清华园的大树……他多么想登上飞机,踏上那片梦牵魂绕的热土!机会终于来了,杨振宁第一次回到阔别了26年的祖国,祖国敞开了胸怀,热烈欢迎自己的骄子远洋归来。从此,他的肩上,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1.载誉归来

1971年8月17日,一架民航班机从上海机场起飞后,向太平洋彼岸飞去。8月19日,《人民日报》一版右下角上,以《美籍中国物理学家杨振宁离沪,在京期间周恩来总理曾予会见并宴请》为题,发表了新华社一条不足200字的消息。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动乱年代里,这条消息披露了杨振宁第一次回国的踪迹。

在中美两国相互对峙的几十年时间里,杨振宁那颗游子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中华民族的一切。多少个明月当空的夜晚,他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他早在孩提时代就已背得滚瓜烂熟了,但当他身处远离故土的异国他乡时,这首只有4句20个字的小诗,带给他多少思乡的情结和遐想……1970年底,毛泽东主席在会见美国作家斯诺时表示,欢迎尼克松总统访华。周恩来总理在接见美国乒乓球队时指出:“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不久,美国国务院解除了美国公民不能到中国旅行的禁令。种种迹象表明,1949年以来冻结了几十年的中美关系开始融解。

杨振宁高兴地意识到,重见故乡、家人、亲戚、老师和朋友的机会来了。他恨不能立即登上飞机,踏上那片梦牵魂绕的热土。合肥老家的旧屋,清华园的大树……对他来说都有一种急不可待的渴望。

杨振宁开始做积极的准备。他迫不及待地给父亲发了一个电报,表达了想回国访问、探视的愿望。接到儿子的电报,杨武之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在病榻上对身边的孩子们说:“我们家的家风:一生为人清白。我们家的家教:你母亲勤俭持家,一生奉献给丈夫和子女。你大哥在清华园所受的教育,在北平崇德中学念书,在西南联大念书,还有你们四位弟妹,还有你大哥的同学和朋友很多都在国内,凡此种种,都是你大哥一定会克服障碍回国探望的基础。”

但是杨武之马上又犹豫了,当时正是10年动乱的第5个年头,在美国居住的人回国探亲的还没有过先例,会不会因此造成什么后果呢?会不会因此落个里通外国的罪名呢?可是他太想念儿子了。经过再三考虑,杨武之提笔给国务院写了封信,提出要求批准儿子回来探亲的愿望。没想到,他的请求很快就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1971年7月20日,一架法航飞机徐徐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

杨振宁走出舱门,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他又闻到了故土的气息,看到了黑头发、黄皮肤的和蔼可亲的笑脸。啊,中国,故乡!几十年魂牵梦绕的地方……他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杨振宁健步走下飞机,受到了有关部门的热烈欢迎。

“杨先生,请问你有哪些事情需要我们帮助办理吗?”

一位接待人员热情地走上去询问。

杨振宁拿出纸和笔,开列了一张要求会见的人的名单,上面有他的老师、朋友和亲人。是啊,离开祖国已经26年,对于祖国,他是既熟悉又陌生,他要走遍祖国的各个角落,要去拜见亲人和朋友,尽情地享受亲情和友谊。离开机场,杨振宁坐车直奔上海华山医院探望父亲。坐在车上,他只嫌车速太慢,恨不得立刻见到父亲。

父亲因病卧床已很长时间了。杨武之今天的心情特别地好,精神也比平时好许多,他在静静地等待着儿子的到来。来了,来了,是儿子的脚步声!无论走到哪里,父亲一下子就能听出儿子走路的声音。他立即从病床上坐了起来。父子见面了,振宁在病床前紧紧地握着父亲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父亲比起6年前他们在香港相逢时,显得又苍老又衰弱,振宁的两眼湿润了。母亲见到儿子,更是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振宁发现,常年的劳累使母亲的腰背微微弯曲了。那一天,振宁和父母在一起谈了很多很多,和父亲谈政治、谈形势,和母亲拉家常、忆过去。

父亲再三叮嘱儿子:“要把目光放远,要看清历史演变的潮流……”

振宁理解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他顺从地连连点头。

在上海,振宁见到了弟弟妹妹们,他们一个个都成了中年人。振宁关心地询问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重温了小时候一块儿玩耍、做游戏的情景,倾诉了各自的离别感受。

在北京,他会见了儿童时代、中学和大学时期的好朋友邓稼先。

在北京大学,他见到了敬重的老师吴有训、周培源、王竹溪先生,见到了同窗好友黄昆。

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他又见到了老师张文裕、赵忠尧先生。

杨振宁也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岳父杜聿明先生,见到了岳母曹秀清女士。曹秀清本来在美国与他们一起生活,当获悉丈夫健在并被释放的消息后,于1963年回到了北京。翁婿相见,感慨万千。从上海到北京,杨振宁生活在亲人们中间,被亲情包围着,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2.难忘的会见

这一次回国访问,最使杨振宁难忘的是见到了周恩来总理。

1971年7月28日,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故宫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宽阔的天安门广场两边,是雄伟壮丽的历史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

杨振宁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他环顾广场四周,心中感慨万千。北京对于他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因为这是他从小生活过的地方,说陌生,是因为他阔别此地已经几十年了,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故都以崭新的面貌欢迎这位万里归来的游子。会见大厅的地板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红地毯。73岁高龄的周恩来总理步履稳健地走了进来。

“杨博士,欢迎你!”

杨振宁快步迎上去握住了总理的手。看上去,周总理显得有些消瘦、苍老,但风度翩翩,双眼有神。

“武之教授的身体还好吗?”

刚一坐下,周总理就关切地问杨振宁。

“好!好!”

杨振宁连忙答道。

在此之前,杨振宁对周总理就怀有深深的敬意。

1964年底,杨振宁到香港大学讲学,当时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前夕,但在周总理的精心安排下,有关部门还是批准了杨振宁父母和弟妹赴香港与他团聚。岳父杜聿明特赦之后,是周总理亲自安排他担任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在“文化大革命”初期,从各方面对他加以保护。这些,杨振宁一直铭记在心,对总理那种细致入微、平易近人的作风十分崇敬。那天参加会见的还有:杜聿明夫妇,杨振宁的弟弟杨振汉和妹妹杨振玉,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教育部部长刘西尧,著名科学家周培源、华罗庚、竺可桢、钱学森、朱光亚、王竹溪、张文裕、钱伟长、黄昆等。

由于是第一次会面,一开始杨振宁有点拘谨。出于习惯,杨振宁称杜聿明为“杜先生”,总理听到后,立即纠正说:“应称为岳父大人!”

大家听后哄堂大笑起来。总理又接着说:“杨博士的岳父杜聿明将军和我是老朋友,早在黄埔军校时就认识。”

总理喝了一口茶,对杜聿明笑着说:“过去我们曾经打过仗,现在不又坐在一起了吗?爱国不分先后,爱国一家嘛!”

总理一席话,大厅里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杨振宁心中好像吹进了一股春风,感到无比的亲切。令杨振宁感到吃惊的是,周恩来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日理万机,心力交瘁,却又是那么精神抖擞,思维敏捷,记忆力十分惊人。他对美国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了解得十分清楚,而且很感兴趣。

杨振宁在心中暗想:总理的头脑是一部十分精密的电子计算机。会见在亲切而又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周总理充满信心地对杨振宁说:“杨博士在海外的成就说明了中国人并不比别人笨,中国目前在许多方面还很落后,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迎头赶上去。”

会见就要结束了,周总理沉思了一会儿,然后亲切地说:“我们希望杨博士和许多有识之士一道,在中美两国人民之间架设一座交流科学、增进友谊的桥梁……”

听了总理的嘱托,杨振宁用力地点了点头,他觉得自己又多了一份责任。难忘的故国之行,一位伟人给杨振宁以启迪和力量,使他揭开了生活的新篇章。从此,杨振宁抑制不住对祖国的思念,几乎每年都要回国,到祖国各地去访问、讲学。他怀着炽热的爱国之心,迈着匆匆的脚步,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杨振宁的首次访华,叩开了中国紧闭了20多年的科学大门,从此,一批又一批著名华裔外籍科学家不断回到祖国,使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扩大,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迎来了一个充满朝气的新局面。

3.送别父亲

1972年6月16日,杨振宁第二次回国探亲。这一次,他走访了北京、南京、西安、延安、广州等地,参观了工厂、学校、农村人民公社和科学研究单位,游览了名胜古迹,在北京和上海与科学界人士座谈,又一次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会见。这时,父亲杨武之仍然疾病缠身,还在华山医院住院治疗。

杨振宁在回国的短暂时间里,总是尽量抽出时间到医院去陪伴父亲。

有一天,杨武之显得很兴奋,他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孩子们说:“我遗憾的是我的身体不行了,否则我将同你大哥一起去北京见周总理,我将当面谢谢周总理批准我去日内瓦,我将当面谢谢周总理关怀我的病情。我76岁了,还能碰上中美关系改善,碰上中国的春天,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的春天,不能不说也是幸福。如果我身体好,我还能为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做一些贡献,我有的朋友、同事和学生在海外,有的在台湾,我会请他们回大陆看看。”

父亲的话,令在场的人都十分感动。孩子们多么希望父亲能够战胜疾病,重新站立起来啊!大家只好安慰他说:“你的身体会好起来的!”

看到父亲日渐衰弱的身体,振宁心中十分难过,他多么想终日陪伴在父亲身边啊!但他的工作实在太忙了,他必须启程回美国。

这一天,振宁手捧一大束鲜花来到了父亲的病床前,心情沉重地对父亲说:“你要安心养病,我有时间就回来看你。”

父亲紧紧拉住儿子的手半天不愿松开,振宁的眼睛也湿润了。

1972年的冬天来到了,一场大雪使气温下降了好几度。杨武之患了感冒,持续高烧,病情一天重似一天。

后来变得神志不清,最后转为昏迷。

杨振宁身在美国,心系久病卧床的父亲。得到父亲病重的消息,他寝食不安。

1973年5月4日,父亲病危。

杨振宁第三次回到上海。他日夜守候在病床前。5月12日,杨武之教授在医院去世。5月15日,复旦大学为杨武之先生举行追悼大会。前来参加追悼会的有复旦大学的领导和杨武之的生前好友,人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来为这位中国现代数学的先驱送行。

杨振宁胸戴白花,臂缠黑纱,用极其沉痛的语调在父亲的追悼会上代表全家讲了一段话:父亲于1896年农历三月二日出生在安徽合肥。他早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大学,后来在安徽安庆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教了几年数学;我是在那个时期出生在合肥的。安庆那时叫怀宁,所以他给我取名为振宁。

1928年以后他在厦门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昆明师范学院、大同大学、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担任数学教授先后40多年。

父亲为人纯真谦虚,力争上游,是接触过他的人都有的印象。

父亲给我们子女们的影响很大。从我自己来讲:我小时候受到他的影响而对数学发生浓厚的兴趣,这对我后来进入物理学界有决定性的影响。

1962年父亲、母亲和我在日内瓦会面,父亲向我介绍了许多新中国的建设和新中国的思想。他的话许多地方我能了解,也有许多地方我不能了解,这样,就产生了多次的辩论。有一晚我们辩论了很久,最后我说:“您现在所说的和您几十年以前所教我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