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十大文豪杜甫
48591300000012

第12章 病逝扁舟

大历四年(769)正月,杜甫过洞庭湖,沿湘江南下,三月抵达潭州(今湖南长沙),又至衡州(今湖南衡阳)。杜甫本想去投奔任衡州刺史的友人韦之晋,可是当他到达那里时,韦之晋已经调任潭州刺史,杜甫一家在衡州举目无亲,只好折回潭州,可是更没有想到韦之晋已在潭州病卒。从夏至冬,杜甫一家只好一直住在停泊在潭州的一叶扁舟之中。其《江汉》一诗写出了漂泊中的愁苦之状及思归之情,诗曰: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末两句谓古人存老马,并非因为它能奔走长途。诗人自觉虽然年老,不能驰骋,却当有他用。诗人境遇虽然如此,但内心中隐然还有一股豪气与倔强。

杜甫漂泊江湘一带时,境遇很差,病魔缠身,这使他更想念北方,梦归故园。他自离开长安之后,对京城的眷恋可谓至死不渝: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在潭州结识了韦迢、苏涣等人。韦迢新任韶州(治在今广东韶关西南)刺史,赴任途中经过潭州,苏涣应湖南观察使崔之召而来潭州。苏涣此人极富有传奇色彩,少年时喜剽盗,擅长于白色弩弓,巴蜀一带的商人都怕他,称他为“白跖”。但后来他折节读书,不几年竟然进士及第,累迁侍御史。他是诗人,曾作《变律》十九首,长于讽刺,人以为有陈子昂的一鳞半爪。韦迢、苏涣都会写诗,对老诗人也相当敬重,彼此都有诗歌往来,但他们没办法给予诗人的生活以很大的帮助,诗人一家常常忍饥挨饿。

大历五年(770)四月,湖南兵马使臧据潭州作乱,五十九岁的诗人又一次携家眷逃难:“五十白头翁,南北逃世难。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已哀病方入,四海一涂炭。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叹。故国莽丘墟,邻里各分散。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逃难》)诗人复至衡州,写下了“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白马》)的沉痛诗句。

其时杜甫的舅氏崔玮任郴州(今属湖南)刺史,诗人欲往投之,于是沿耒水而上,至耒阳(今属湖南),正值江水大涨,只得泊舟于方田驿,四周汪洋一片,诗人一家竟有五日不得食。幸亏耒阳县令聂某闻讯,即驰书慰问,并送来了牛炙白酒,一家人方免于饿死。因水阻不能南行,于是回棹北归。

冬天到了,诗人病倒了,病倒在行往岳阳的舟中。诗人生命的最后一息献给了诗歌,他作绝笔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湖上的景象,脑海中的记忆,一生曲折坎坷的经历,心中无数感慨与叹息,无论是青岸枫林、白屋水乡,还是祭鬼歌舞、伤心丝竹,统统都浮现在他的眼前,奔走在他的笔下。“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畏人千里井,问俗九州箴。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诗人对自己漂泊他乡的命运以及疮痍满目的乾坤表示了最后的哀痛。

一颗巨星就在这无限的孤独、寂寞中陨落了。

诗人的灵柩旅殡于岳阳,四十多年后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归葬于偃师首阳山之下。“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