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十大文豪杜甫
48591300000011

第11章 东下荆楚

杜甫从成都坐木船南到嘉州(今四川乐山),再到戎州(今宜宾),到渝州(今重庆)和忠州(今忠县)一带时,他写了一首五律《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起二句写客夜舟泊所见的近景,先写地,后写人。三、四句写远景,极为雄浑,和李白《度荆门送别》里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并美,而“垂”、“涌”二字精练无比。五、六两句是悲愤语,“官应老病休”是有为房事而罢官的苦闷之感。末尾用“沙鸥”自譬,以抒发他的功名无成、漂泊流离之感。这诗自然表现了杜甫的叹老嗟卑,但也见得当时士人在政治上的无所归向,当时的社会是极为黑暗的。

杜甫在云安(属夔州,今云阳)住了下来,因为他病了。在这里停留了半年多,写了有名的《三绝句》,反映军阀作乱和羌浑侵扰的社会混乱现象;又写了《杜鹃》一诗讽刺逆乱的臣子,表现了他的忠于皇帝。

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的春末,杜甫到夔州后,便定居了下来。几次登上白帝城楼,写下了《白帝城最高楼》等奇险的诗。他又去游览了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永安宫南的八阵图,写了《武侯庙》和《八阵图》两首着名的五言绝句。他还有《古柏行》描写武侯庙前的柏树说:孔明庙前有古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古柏树的高大森郁是被鲜明地表现出来了,这是杜甫对于诸葛亮为人的侧写,使那“大名垂宇宙”的人物栩栩如在眼前。这当然也是他借以自喻,从结语“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可以看出。

杜甫在夔州住了将近两年,他在那里写了一些反映当地人民风俗和生活情况的诗,这些是他晚期作品中最可贵的部分。如《负薪行》写夔州妇女的悲惨命运,由于当时的战乱,男丁减少,年老还不得出嫁,而那里的风俗极端重男轻女,女人担任劳役,如负薪、盐等重物,男子却居家中。

杜甫在夔州也关怀国事,他有诗句说:“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又说:“秦中驿使无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莫愁剑阁终堪据,闻道松州已被围。”他还以十分强烈的感情写过: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宿江边阁》

这种思想感情,在杜甫诗中是始终贯串着的。虽然有些悲愤,但壮志却无已时。

他在夔州写过几篇组诗和长诗,如《诸将五首》,写吐蕃入关掘发唐朝帝王的坟墓:“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出人间。”叮咛诸将:“多少材官守泾渭,将军且莫破愁颜!”又写回纥作乱,责备诸将说:“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秋兴八首》是七言律诗,写尽了夔州的朝景、暮景,怀念长安的王侯第宅、宫阙、曲江、昆明池、陂等,但写得很伤感。试举第六首: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杜甫在夔州的某些作品十分重视艺术性如声韵、词语和兴象等等,而诗的思想性便相对地减弱了一些。比如《见萤火》一首七律,写物逼真,可是结句只说:“沧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思想内容就不够丰富和深入。又如长篇排律《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凡一千字,叙写他在夔州所见和自己的生活情况以及长安时局等,诗的结构完整,而又多变化,但是内容不如以往《奉先咏怀》和《北征》远甚。这里我们还要介绍一下他的那首着名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杜甫长期流浪、贫病交加心情恶劣的表现,由此可以想见诗人在当时是如何地穷愁潦倒。使他时时“苦恨”和“霜鬓”日“繁”的,并不只是由于“悲愁”和“多病”,久客的艰苦备尝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结句是说本可借酒浇愁的,但又刚刚因患病而戒了酒,则其愁愈甚。这诗的艺术性高:形象性强、语言精炼、对仗工巧,特别是三、四两句气势悲壮,是写景又是写诗人的心胸,是四联对偶句中最出色的一联。过去有人称这诗“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甚至说是“古今七言律第一”。然而它所表现的只是个人的生活和伤感,从这首诗的基调看来,不是昂扬的而是悲抑的。

杜甫在夔州住过的地方有客堂、西阁、东屯、赤甲和西。住到岁末,杜甫更由公安出发南行,到岳州(今湖南岳阳)去,他感慨不知何时才能停足安居。船过刘郎浦(今湖北石首西北),他说是“岸上空村尽豺虎”,足见当地的多乱和荒凉。

到岳州后,他写了《岁宴行》,反映了米贱伤农、贫民卖儿女缴租税的悲惨境况:“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农民、渔民及少数民族的猎人)杼柚茅茨空。……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这种境况的形成,和当时的战乱有很大关系。因此,当他登上城西门楼,更写了一首非常凝练的五言律诗《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继续南行,入洞庭湖,到衡州(今湖南衡阳)去依托他年青时在郇瑕(蒲州猗氏县,今山西临猗南)认识的旧友湖南都团练观察使、衡州刺史韦之晋。

杜甫到衡州时,却遇韦之晋调潭州(今长沙)刺史,湖南军徙潭州。杜甫又回到潭州。韦之晋不久死去,杜甫写了《哭韦大夫之晋》诗。